Linux入门

  1. linux简介  
    1. 学习目的:linux服务器操作系统稳定长期运行,python,pycharm装于linux上
    2. linux系统组成
      1. 应用软件:调用系统软件接口
      2. linux操作系统分两类:1)系统调用接口(调用内部接口),系统分组概念(1组,2组,3组); 2)内核:负责管理PC所有物理资源(硬件)
      3. 硬件
    3. 虚拟机如何建立:进入BIOS程序,设置intel中virtual technology:yes(允许建立虚拟机)
    4. 如何对linux系统盘(20GB)进行分区:一般根目录(/boot:500MB),/分区:15000MB;剩余swap分区(5000MB)
    5. 设置账户+密码
    6. linux对内核容量大小最低要求:512MB 
    7. 虚拟机安装形式:通过光盘镜像安装
    8. 终端快捷键:init 0(关机),ctrl+shift+N-创建一个新的终端,clear-清除当前内容(更新屏幕),exit-退出,不同用户之间切换-进入终端+ctrl+ALT+F1-F6
    9. linux命令格式:命令+选项+参数
    10. 若干命令:who-所有在线账户,whoami-当前账户,ls root-图形界面文件,ls -l -所有图形界限下文件具体信息,cal-查看当前日历,cal 7 1999 查看1999年7月份日历(万年历),hwclock -s 同步时间与硬件一致, hwclock -w 同步时间与系统一致
  2. 字符编码
    1. 定义:字符编码可以理解为字符与数字有一个一一对应的关系,无论是Ascall,unicode(32位),utf-8(一般24位,不同中文动态分配从8位到32位),GBK2312(16位)
  3. 计算机组成原理
    1. OSI(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七层协议:
      1. 物理层:中继器(只有两节端口作用),集线器(升级版中继器,可分配网络),双绞线;
      2. 数据链路层:网桥(二端口,二层网络设备,用来连接不同网段),乙太网交换机(总线共享型局域网,全双工数据交换),网卡(装于电脑或乙太网交换机中的基于以太网协议的集成电路板,含插口) 
      3. 网络层:路由器(连接不同IP端的中转站,可包含网关),三层交换机(三层交换机自带路由,提供网关)
      4. 传输层:四层交换机,四层路由器(四层课限制交换的数据和流量,三层不能)
      5. 会话层:/
      6. 表达层:/
      7. 应用层:/

4.网络交换基于IP协议工作,IP协议工作于网络层

5.dos命令分三类 1)ipconfig命令用于查询ip地址,mac地址等用户信息;2)ping命令用于查询两个ip能否连接;3)目录级别操作:cd(change directory), rd(remove directory), md(make directory), rd \s 删除连串字符 4) rd.. 返回上一级目录

6.不同IP通信原理:如图1所示:内设两台交换机,若干端口,若干PC,两台路由器,使处于不同公共IP下的PC连接Internet。PC连接在交换机的端口上,交换机的IP地址为私网IP,路由器上面的IP地址为公网IP,IP地址命名规则:IP地址的范围是0.0.0.0-255.255.255.255。留用的内部私有地址:  A类 10.0.0.0--10.255.255.255;  B类 172.16.0.0--172.31.255.255;  C类 192.168.0.0--192.168.255.255,其余公用。

 

图1  不同IP通信原理

7.不同PC间通信发数据包过程(分三步,不同域/同一域,发包过程均如图2所以)

PC1访问同一广播域下的PC2(基于物理层发包)

1:计算是否在同一公网IP(同一广播域)下(可以判断公网IP192.168.11.1=>此处相同),如在同一广播域下,直接通过MAC地址识别对方,发包;

2:根据arp协议(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发包,数据包从PC1的MAC地址192.168.11.10/24出发,识别到PC2的MAC地址192.168.11.11/24,接着进入PC2,再反馈数据包,经过PC2的MAC地址,到达PC1的MAC地址

3:前提:得到同一广播域不同PC的MAC地址

    PC1访问不同广播域下的PC3(基于网络层发包)

   1.计算是否在同一公网IP下(192.168.11.1与172.16.45是不同公共IP)

   2.arp协议:PC1发送数据包后,经过PC1MAC地址,再经过路由中的网关1,到达路由2中的网关2,有交换机分配网络识别到PC3的MAC地址172.16.45.10/24,进入PC3,

  3.基于数据链路层发包,172.16.45.10/24为数据接收部分,接着有PC3回包,回到路由1的网关,在有交换机1分配到的网络识别到PC1的MAC地址,进入PC1

图2  发包过程

Linux操作

一、linux基本命令

  1. adduser xxx 添加用户
  2. passwd xxx 更改某用户密码
  3. su - root 切换用户,有password
  4. --help 查看帮助
  5. ctrl+alt+F1-F6 切换用户终端
  6. ls -a 显示隐藏文件
  7. ls 显示正常文件,list当前目录文件名字
  8. /
  9. ls /bin/ 查看根下bin目录的可执行文件
  10. /sbin 系统命令
  11. /root root用户下的家目录
  12. /home root外其余用户所存放的家目录
  13. /dev 设备文件目录
  14. /etc 配置文件目录
  15. /mnt或/opt或/media 目录随便用
  16. init 0 关机
  17. exit 退出终端
  18. ls 显示当前目录下所有信息
  19. ls -l 显示当前目录下详细信息(包括属主,属组,创建时间等)
  20. ls -l /boot 显示boot目录下的详细信息(包括属主,属组,创建时间等)
  21. whoami 显示当前用户
  22. who 显示所有用户
  23. date 显示当前日期
  24. cal 以万历表形式显示当前日期
  25. clear 清除当前终端
  26. su 切换用户(不明白)
  27. useradd xxx 添加用户
  28. passwd 密码
  29. man 查看帮助命令
  30. help 查看帮助命令
  31. info 查看帮助命令
  32. 绝对路径:从头根目录开始找,一定可以找到该文件
  33. 相对路径:基于当前位置开始找,即root必须进入该文件夹,再做操作
  34. 比如绝对路径,可以这样寻址:汇德大厦-->4楼-->401-->第一排-->第三个位置-->石正文
  35. 比如相对路径,可以这样寻址:第一排-->第三个位置-->石正文
  36. 比如同时找建立在/mnt目录下的b.txt文件,绝对路径可以这样规定:ls /mnt/b.txt文件,绝对路径可以这样规定:ls /mnt/b.txt;相对路径可以这样规定:1.cd /mnt 2.ls b.txt
  37. 使用''useradd lucy''命令创建luch账户:[root@python_vm1桌面]#useradd lucy
  38. 使用鼠标点击方法进入根目录:[root@python_vm1桌面]#cd /
  39. 显示当前工作目录:[root@localhost /]#pwd
  40. 进入root用户的家目录:[root@localhost /]#cd [root@localhost 桌面]#cd /root/
  41. 点击进入lucy用户的家目录:[root@localhost /]#cd /home/lucy  [root@localhost lucy]# pwd 显示/home/lucy
  42. 点击进入用来存放常用的可执行文件的目录:[...]#cd /bin
  43. 点击进入用来存放系统的可执行文件的目录:[...]#cd /sbin
  44. 点击进入设备文件目录:[...]#cd /dev
  45. 点击进入配置文件目录:[...]#cd /etc
  46. 把/root/桌面 aaaa.txt文件拷贝到/opt文件夹下:[...]#cp /root/桌面 aaaa.txt /opt
  47. 显示/opt文件夹下的文件:aaaa.txt rh.txt
  48. 区别lspwdls显示当前目录下的所有文件,pwd显示所在文件夹
  49. 新建文件new.txt,并将aaaa.txt中的内容拷贝至new.txt中:[...]#cp /root/桌面/aaaa /mnt/new.txt
  50. cp -r 拷贝目录(递归拷贝),如:cp -r /etc /opt
  51. alias 别名操作,如要将yuyukun等同于ls -l
  52. alias yuyukun='ls -l'
  53. 移动/etc目录到/tmp
  54. [...]#mv /etc /tmp
  55. 改名aaaa.txt
  56. 创建txt文件可直接创立,如touch aaaa == touch aaaa.txt
  57. 两种建立文件的方法:相对路径和绝对路径:
  58. 绝对路径:touch /dir1/dir2/dir3/dir4/a.txt
  59. 相对路径:#cd /dir1/dir2/dir3/dir4 #touch a.txt
  60. 删除文件(如删除a.txt):rm -rf a.txt
  61. cat 查看命令
  62. head -n /etc/passwd 查看头n
  63. tail -n /etc/passwd 查看尾n
  64. 向/opt/a.txt中写入:你好,echo '你好' >> /opt/a.txt
  65. 动态查看a.txt中的变化:tail -f /opt/a.txt
  66. 查看文件
  67.   more /etc/a.txt 系统终端查看
  68. less /etc/a.txt 进入编辑模式查看,只读操作
  69. 二、linux安装
  70. 设置启动项.(修改bios程序)--> 镜像文件到CD-DVD(原理)
  71. 分区设置:1.boot分区(同C盘)2.用户分区 3.swap分区
  72. 系统提示符:“#”root权限
  73. $”普通用户权限
  74. 查看帮助命令:manhelpinfo,比如查看adduser用户
  75. man adduser
  76. adduser --help
  77. info adduser
  78. 切换到root用户的home目录,或者切换到其他非root用户的目录:cd ~
  79. 查看当前文件夹下可见文件的详属信息:ls -l
  80. 显示所有文件包括隐藏的,区别(ls -l
  81. 复制有提示,是否覆盖:cp -i
  82. 递归拷贝目录:cp -r
  83. 创建目录:mkdir
  84. 查看文件内容(绝对路径):cat /opt/c.txt
  85. 主要查看日志(动态):tail -f
  86. 查看c.txt中的内容:more /opt/c.txt

    三、创建用户相关的文件

  87. 对于root用户 UID = 0
  88. 以/bin/bash结尾的用户信息,在退出终端后,可登陆操作系统
  89. 以/sbin/nologin结尾的用户信息,不能登陆操作系统
  90. uid 用户中有描述信息
  91. gid用户中无描述信息
  92. 一段用户信息有7节,每一节以“:”为分割符,每一节的含义:(yuyukun:x:502:502::/home/yuyukun:/bin/bash)
  93. yuyukun:用户名
  94. x:密码占位符(隐藏)
  95. 502UID,限定root用户
  96. 502:GID,标识位于哪个组
  97. ::两个“:”中间的内容用于标识位于哪个组
  98. /home/yuyukun:yuyukun的家目录
  99. /bin/bash:是否可登录操作系统的可执行文件
  100. 用户信息中500前的id号,系统占用;500后的id号为普通用户占用
  101. /etc/shadow 存放文件密码
  102. /etc/gshadow 存放组密码
  103. Linux中创建的用户:
  104. 新建目录后,在目录下的文件有6个,分别是Passwd(包含信息文件),shadow(密码文件),group(组文件),gshadow(组密码文件),home(家目录),mail(邮件)
  105. vim/etc/group:编辑文件(可选编辑模式有a,i,o)
  106. id用户名中每条包含信息:uid=503(user用户名),gid=503(user组名),组=503(user所加入的组),(一般3条,如果user加入了其他组,后面继续显示其他组)
  107. vim模式下(强制保存与保存区别在于:强制保存不受限文件与其他文件的交互(待完善))
  108. :wq 保存退出
  109. :wq! 强制保存退出
  110. Linux用户增删改查及组相关操作
  111. 1.[root@localhost~]#useradd -u 1000 -g lw -d/home/sb -c big SB -s /bin/bash alex
  112. -u:指定用户的UID
  113. -g:指定用户所属的群组
  114. -d:指定用户的家目录
  115. -c:指定用户的备注信息
  116. -s:指定用户所用的shell
  117. 2.7个单元值:1)用户名 2)密码 3)UID(User Identification) 4)GID(Group Identification) 5)备注信息 6)家目录 7)是否可登录
  118. 3.删除用户命令:userdel -r xxx (-r表示保证删除记录干净)
  119. 4.用户目录切换操作,原用户为yuyukun,并有用户alex.
  120. 增加文件夹:[...]#mkdir /home/alex
  121. yuyukun家目录复制信息到alex的家目录中:[...]#cp -r /home/yuyukun/* /home/alex
  122. 显示alex家目录的所有信息:#ls -a /home/alex
  123. 切换用户:#su - alex
  124.  
  125. 四、对文件的权限管理
  126. ls -l:查看当前文件的详细属性(加点表示文件在安全状态下开启)
  127. -rw--------:.1 root root 1415 11月 9 20:21 anaconda.cfg(加点表明文件在安全状态下开启)
  128. 1表示硬链接数
  129. root表示属主
  130. root表示属组
  131. 1415表示文件大小
  132. 11月9 20:21表示文件创建日期
  133. anaconda.cfg表示文件名
  134. 权限信息:1 234 567 8910
  135. 共4位 - rw- --- --- 三位一组
  136. 第1位:文件类型,可以分5类
  137. -:普通类型
  138. d:目录
  139. l:软链接
  140. b:设备
  141. p:管道文件
  142. 2-4:属主的权限,分3类:读,写,执行(按顺序r,w,x),写满3位,非“-”表示有权限,若---表示无权限
  143. 5-7:属组的权限,分3类:读,写,执行(按顺序r,w,x),写满3位,非“-”表示有权限,若---表示无权限
  144. 8-10:其他用户
  145. 如:2-4位:吴琼,5-7位:四组,8-10:其他人,笔记本表示文件名
  146. 2-10位表示对笔记本的限制
  147. 对文件的权限管理:
  148. chmod u,g,o:用来改变属主,属组,其他人的权限
  149. chmod u-rwa.txt:属主中减去rw
  150. chmod u+rwa.txt:属主中加上rw
  151. chmod u=rwx a.txt:属主均可读,可写,可操作
  152. chmod u=---(等同于u=-) a.txt:去掉属主权限
  153. 可执行操作x命令:./alex.txt或.alex.txt或sh alex.txt
  154. 执行文件的方法:sh/bash/././+文件路径
  155. 对目录的操作管理:
  156. r:可以ls该目录下的子文件名,子目录名
  157. w:可以在该目录下创建,删除,重命名
  158. x:可以cd到该目录下
  159. linux属主属组及基于数字的权限管理
  160. chown 属主.属组.参数(改属主+属组格式)
  161. chown 属主 参数(只改属主)
  162. chown 属组.参数(只改属组)
  163. [...]#touch /test/{1..9}.txt 建立9个txt文件 从1-9
  164. chown -R 属主.属组 参数(递归修改)
  165. rwx 对应数字权限:r-4 w-2 x-1
  166. 文件归档与两种压缩方式:
  167. #gzip test.txt 压缩方式1
  168. #gunzip.test.txt 解压
  169. #bzip2 test.txt 压缩方式2
  170. #gunzip test.txt 解压
  171. #history 查看历史命令
  172. 五、vim编辑器:
  173. 命令行mode,编辑模式,扩展模式
  174. 命令行--->编辑模式(a,i,o操作)
  175. 编辑模式<---命令行(Esc命令)
  176. 命令行--->扩展模式(":"操作)
  177. 扩展模式<---命令行mode(Esc命令)
  178. vim编辑器中command mode:
  179. dd:删除光标所在的那一行
  180. ndd:删除多行
  181. yy:复制光标所在那一行
  182. nyy:复制多行,比如20yy:复制20行
  183. p:粘贴到下一行
  184. P:粘贴到上一行
  185. u:撤销上一步操作
  186. ctrl+r:恢复上一步操作
  187. yy10000p:复制10000行到光标所在以下
  188. dd:p剪切
  189. ctrl+a:跳到命令头
  190. ctrl+e:跳到命令尾
  191. G:光标至最后一行
  192. nG:某一行跳至最后一行
  193. gg=1G:跳到第一行
  194. set nu:设置行号
  195. H:屏幕最上端
  196. M:屏幕中部
  197. L:屏幕底部,另起一行
    文件合并和文件归档:
  198. cat/etc/passwd > new_pass.txt 文件passwd内容覆盖new_pass.txt中内容
  199. [...]#echo "123" >> new_pass.txt 追加123到文件new_pass中
  200. wc - l /etc/passwd 统计passwd中文件行数
  201. cat /exc/passwd | wd - l
  202. 创建归档文件形式
  203. tar -cf(或-cvf显示归档过程)
  204. test.tar xxx1.txt xxx2.txt xxx3.txt 将xxx1.txt,xxx2.txt,xxx3.txt归入test.tar文件中打包合并
  205. 查看归档件:-tf test.tar
  206. 解包:tar x(v)f /tmp/test/test.tar 解包到/tmp/test中
  207. 解包到指定目录:tar x(v)f /tmp/test/test.tar -c /opt 解包到/opt中

  208. 六、系统启动流程:
  209. BIOS 寻找启动盘(光盘,U盘,本地硬盘,移动硬盘)
  210. MBR:512Bytes(凭借"主引导记录"找到装有操作系统的分区)
  211. boot:leader:GRUB用于选哪个操作系统(此处增加信息,如GRUB加密、修改启动级别均于kernel前)
  212. kernel:选择内核,如有双系统,kernel这一步操作需要指明是哪个内核
  213. init:启动linux
  214. 512Bytes:
  215. 446:引导信息
  216. 64:分区信息
  217. 2:标志位
  218. uname - r:显示操作系统发行版号
  219. cat/etc/redhat: -release #查看操作系统版本
  220. uname -a:显示系统名,节点名称,操作系统的发行版号,操作系统版本,运行系统的机器ID号
    如何进入单操作系统修改root password(对应kernel步骤)
  221. reboot用于单用户 single user mode后重启
  222. grub加密:
  223. a.#vim/ect/grub.conf 进入配置文件
  224. b.#grub -md5 -crypt 进行加密,获取密文
  225. c.在配置文件(grub.conf)title上加passward --md5+密文(passward --md5 字符串)
  226. vi/etc/vimrc vimrc所在目录,进入最后加一行 set nu,当执行文本时,自动显示行号
  227. BIOS加密进入救援模式:
  228. 1.进入boot终端
  229. 2.选CD-ROM驱动
  230. 3.进入Rescue mode system
  231. 4.找到系统安装位置:/mnt/sysimage
  232. 5.shell start shell:进入光盘上的Bood rooder系统,bash-4.1#
  233. 6.配置文件修改:
  234. a.找到/etc 目录位置,cat/mnt/sysimage
  235. b.查看/etc/grub.conf位置
  236. c.在bios前找到cat/mnt/sysimage/ect/grub.conf
  237. d.修改 vi/mnt/sysimage/etc/grub.conf
  238. 以上操作BIOS程序为了消除Grub加密(防止忘记Grub中的passward)
  239. top命令:
  240. top 显示计算机动态信息
  241. date 显示当前时间
  242. who 有哪些用户
  243. whoami 当前用户
    僵尸进程:主、子程序存在
  244. 正常过程:主进程死亡-->释放内存
  245. 僵尸进程:子进程存在未释放内存,不能操作控制,增加内存负担
  246. bash:终端
  247. exit:退出终端,释放内存
  248. CPU:us(user system 应用程序占比)
  249. sy(size system)系统内存进程
  250. ni 进程Nice,优先级
  251. id iddle剩余
  252. wa:waiting how much 等待CPU进行
  253. io:input/output
  254. hi:hardware interuption 硬件中断
  255. si:software interuption 软件中断
  256. stolen:在虚拟机中被偷走的百分比
  257. CPU调用数据步骤:硬盘数据-->buffer缓冲区-->CPU
  258. cache:高速缓存区,存放CPU常调用的数据,位于CPU和内存间
  259. buffer:缓冲区,将硬盘中零散数据攒集,一次性供CPU使用
  260. free进程:
  261. PID User PR NI VIRT RES SHR S CPU MEM TIME COMMAD
  262. 进程号 用户 优先级 nice↑优先级↓ 虚拟内存 占用物理内存 占用共享内存大小 S slip R进程 占CPU百分比 占内存百分比 进程运行时间 进程命令
  263. 查看内存大小:free(以K为单位)
  264. echo"scale=2;1906280/1024/1024" | bc -l
  265. free -m(以字节单位M为单位)
  266. free -h(以G为单位)
  267. 内存显示:
  268. MEM total used(已分配的buffer/cache) free shared buffers(已分配未用) cached(已分配未用)
  269. 内存 xxx7 xxx1 xxx5 xxx xxx2 xxx3
  270. +/- buffers/cache xxx4 xxx6
  271. swap: xxx xxx xxx
  272. 分配出去的内存(used) = 使用掉的缓存 + 未使用的缓存
  273. xxx1 = xxx2 + xxx3 + xxx4
  274. xxx7 = xxx1 + xxx5
  275. xxx6(已分配未使用+未分配) = xxx2 + xxx3(已分配) + xxx5(未分配)
  276. 进程管理:
  277. Ps aux (ps -- help 查看用法), 查看所有进程
  278. ps aux | head -1 #查看第一行
  279. ls test | grep txt 过滤掉test文件夹下后缀是txt的文件,过滤出1.txt 2.txt 3.txt 4.txt...6.txt test.txt
  280. grep"root"/etc/passwd #过滤掉/passwd文件夹下root的信息
  281. grep "/bin/bash" /etc/passwd
  282. ps aus | grep "init" 查看并过滤出含有init的行
  283. ps aus | grep -v "grep" 反向匹配,查找不含有"grep"字段的行
  284. kill -9 pid 强制杀死(如杀死firefox,可ctrl+c或查到id,kill -9 id)
  285. 防止终端死亡 #firefox &
  286. fg %工作号-->后台程序调用前台运行(终端无效) (jobs可产看工作令号)
  287. linux命令,jobs含义:终端显示
  288. bg%1,直接在后台运行
  289. kill -9 %1 取代工作号,杀死当前程序
  290. pkill -9 "bash"(pkill -9 进程名) 将bash同名终端全部杀死
  291. >:文件覆盖
  292. 》:压缩
  293. tar:归档打包,tarcvf.test.tar/etc,将test打包到etc目录下
  294. 压缩:
  295. gzip test.tar(方式1)
  296. bzip2 test.tar(方式2)
  297. 打包+压缩:
  298. tar czf test.tar.gz/etc
  299. tar cjf test.tar.bz2/etc
  300. vim三种模式:命令模式,输入模式,末行模式
       计算机启动顺序bios-->MBR-->grub-->kernel-->init
  301. 启动介质:
  302. 512字节
  303. 446B引导信息
  304. 64分区信息
  305. 2 标志位
  306. kill -9 3830 精准杀程序 PID
  307. pkill bash 杀死bash(进程名)
  308. pgrep bash 过滤出进程对应PID
  309. 硬盘分区:
  310. SDA 表示第一块硬盘 SDA1 第一块硬盘第一块分区
  311. SDB 表示第二块硬盘
  312. 对象存储:类似百度网盘(不能操作内容)
  313. fdisk -l /dev/sdb 显示硬盘信息
  314. 创建分区:
  315. 1.fdisk/dev/sdb
  316. 2.command:n(建分区)
  317. 3.+5G(建第一个5G分区)
  318. 4.command:P(查看分区)
  319. command:d 删除
  320. 分区:只能建4个分区,若>4,则分3个主分区,1个extended,从extended中继续分linux分区(64个分区从物理层面决定只能有4个主分区)
  321. 建分区流程:建分区-->w保存-->par+grobe刷新分区-->ls/dev/sdb-->格式化分区mkfs.ext4(make filesystem)-->由分区映射到目录(挂载)-->df
  322. ext4 几个常用的日志文件系统
  323. xfs 海星文件系统(日常用)
  324. btrfs 文件系统(efficient)
  325. windows ntfs (new technology File System)
  326. 文件系统与挂载
  327. mount /dev/sdb1/test4/ 把test4挂载到sdb1下
  328. umount 卸载
  329. umount -l 强制卸载
  330. 目录中的文件存于对映射关系中的硬盘中
  331. 挂载信息讲解:
  332. #df:Filesystem 1k-block Used Available Use% Mounted on
  333. 文件系统 块 使用掉块 可使用的块
  334. mount -o remount, ro/dev/sdb3 重新挂载到sdb3下
  335. df -h, 以可读性较好的方式显示文件
  336. du -sh /etc 统计文件的大小
  337. 磁盘分区占用:
  338. 1.xx.bak文件中含有文件信息+元数据
  339. 2.ll | wc -l 统计文件行数
  340. 3.Inode:文件编号 用df -i显示(df命令功能为检查linux服务器的文件系统磁盘空间占用情况)
  341. 4.日志切割:mv 路径/文件名.log 路径/文件名+backup+当地时间.log
  342. 5.文件数过多,Inode用不了可用tar打包命令:
  343. 6.ls - i /文件;查看inode号(文件)
  344. ls - di /目录;查看目录inode号
  345. 7.建空文件也占用存储空间,分两类:1文件无数据 存于inode块;2文件中有数据 存于block块
  346. 8.ln -s /a/source.txt /b/des.txt (软链接建立方式)
  347. ln -s 指定源文件 /a/source.txt为源文件 /b/des.txt为目标文件
  348. 9.echo "" > /a.txt 往a.txt中写入""
  349. echo "" >> /b.txt 往b.txt中写入""

  350. 七、虚拟机网络模式:
  351. 1.ifconfig etho 192.168.11.250/24 if config命令:显示或配置网络设备
  352. 2.ping -c | 192.168.11.11# 和 192.168.11.11 IP地址拼一次
  353. 3.arping -I etho 192.168.11.11 检查1个子网内有无IP地址冲突问题
  354. 4.网络地址转换:一个IP到另一个IP,使子IP能访问其他公网
  355. 5.ping IP地址 检查网络是否连通
  356. 6.VMnet1:host-only 即vmnet1作为VMware提供一个虚拟交换机,虚拟机和真实系统共享文件,无法访问外部互联网(多用于实验)
  357. VMnet8:网络地址转换,虚拟机连上真实系统并和外部互联网相连
  358. 三层隔离验证试验:
  359. 1.ifconfig etho up 开启网卡
  360. 2.ifconfig etho down 关闭网卡
  361. 3.ifupetho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etho 加载网卡配置文件
  362. ifupetho = service network restart
  363. 4.网络地址 = IP地址按位与子网掩码
  364. 如:ip1: 211.168.10.59/27 ip地址:211.168.10.59 子网掩码:27,代表27个1,一般用255.255.255.255表示
  365. IP(二进制): 11010011 - 10101000 - 00001010 - 00111011
  366. 子网掩码(二进制): 11111111 - 11111111 - 11111111 - 11111111
  367. -----------------------------------------------------------------
  368. 11010011 - 10101000 - 00001010 - 00100000
  369. -----------------------------------------------------------------
  370. 211. 168. 10. 32.

                                            图3 公网与运营商

  371. 八、软件管理包:
    添加IP.vim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etho(修改IP)
  372. 添加网关:route add default gw 192.168.11.254 (route -n 查看网关)
  373. 临时添加网关:route add default gw xxxx
  374. 永久添加网关:需要在配置文件中修改,添加DS:vim/etc/resolv.conf
  375. 清除防火墙:iptables -F 或 service iptalbes stop
  376. 解析DNS服务器 vim/etc/resolv.conf
  377. vim/etc/hosts 左边IP如127.0.0.1 右边主机名如localhost
  378. 修改主机名两种方式:hosthome oldboy_vm1(临时修改主机名) 或者 vim/etc/sysconfig/network(永久修改主机名),如要修改自己主机名,补充一条自己的进程IP地址+主机名:vim/etc/hosts(修改自己主机解析记录) ==> 如192.168.11.1 oldboy vm1
  379. 软件包介绍
  380. nginx.tar.gz包编辑安装:字符串-->二进制,存于计算机
  381. rmp包:以.rmp结尾为rmp包
  382. yum-3.2.29-73.el6.centos.noarch.rmp:显示文件是由哪个软件包安装的,安装软件包:rpm - i dhcp-4.1.1 xxxx.rmp
  383. 观察安装软件包进度:rpm-ivh dhcp-4.1.1xxxx.rpm
  384. 查询安装的所有包:rpm -qa
  385. rpm -qa | grep'dhc' 过滤出带dhc的所有包
  386. 删除软件包:
  387. 形式1:rpm -e dhcp 删除软件包dhcp
  388. 形式2(无扩展名):rpm -e dhcp-4.1.1-51.p1.el6.centos.x86_64()
  389. rpm - q dhcp 查看dhcp软件包是否存在
  390. rpm -ivh dhcp-4.1.1-51.p1.el6.centos.x86_64.rpm 安装软件包
  391. rpm -ivh dhcp-4.1.1-51.p1.el6.centos.x86_64.rpm --force 强制安装该软件包/覆盖安装
  392. rpm -e dhcp -commom --nodeps 忽略依赖性删除软件包
  393. 按照依赖性装包,如:dhcp-common = xxx 依赖于dhclient xxx
  394. wget xxxx 下载网络中软件包
  395. rpm -ivh python-boto...
  396. rpm -ql xxxx 查看软件包位置
  397. rpm -qi xxxx 查看软件包信息
  398. rpm -e -nodep yum卸载软件包
  399. rpm -ivh python... rpm下载安装yum包
  400. yum clean all 清理yum缓存
  401. yum makecache 将服务软件包信息缓存至本地,提高搜索安装效率
  402. yum erase dhcp 写出dhcp软件包
  403. \mv * /tem/bak 不提示移走所有内容至/tem/bak下
  404. history 翻看历史命令
  405. vim /etc/yum.conf 人为修改yum源
  406. ls /yum_source/centos.packages yum 查看源下的软件包
  407. ls .yum_source 查看软件包源下载的目录
  408. ls/yum_source/centos 一个yum源一个目录
  409. 源码安装步骤:
  410. 1.安装过程:解包-->运行configure 脚本添加编辑参数 -->编译(gcc glibc)make-->make install
  411. 源码安装补充:
        a.准备yum install gcc-* glibc -* -y
  412. b.解包tar.xvf python-3.5.2.tg2
  413. c.执行configure脚本,添加编辑参数,例如:-->prefix指定安装路径-->cd python-3.5.2./configure--->prefix=/usr/local/python3.5
  414. d.编辑make
  415. e.安装make install
  416. 2.which Is 查看当前文件所在目录
  417. 3.客户端软件:openssh-client, Xshell, sevureCRT, putty
  418. 服务端:openssh-server
  419. 4.命令行查找:/Usedns
  420. 5.远程连接linux服务器
  421. 6.IP: 标识一台机器的位置
  422. 端口号:标识本地运行的软件的代码
  423. 7.如何加快连接速度:
    a.hosts 文件中加入IP地址与主机名解析
  424. b.修改ssh的配置文件中,将usedns改为no
  425. 8.保证服务器与客户端连接成功;关闭防火墙
  426. service iptalbes stop 或 chkconfig iptables off
  427. apache服务:
  428. 部署一个服务:
  429. 8.1.yum install httpd -y 安装软件包(安装包之前确认准备环境无问题)
  430. 其中准备环境没问题包括三点:
  431. 1.关闭防火墙:service iptalbes stop(chkconfig iptalbes off)
  432. 2.关闭selinux:sentenforce o(SELINUX = disabled)
  433. 3.配置IP
  434. 8.2.修改配置文件
  435. 8.3.重启服务
  436. 8.4.测试
  437. 前端内容:html,css,is,ajex,jquery写好网页放入/var/www/html下
  438. 部署流程代码:
  439. 1.service iptalbes stop(chkconfig iptables off)
  440. 2.setenforce o(SELINUX = disabled)
  441. 3.yum install httpd -y
  442. 4.vim /etc/http/conf/http.conf
  443. 5.service httpd restart
  444. echo'test' >> /var/www/html/index.html
  445. echo'test' >> /var/www/html/a.txt
  446. 6.打开浏览器:http://服务端ip:端口/a.txt
  447. samba网盘服务:一个网络服务器,用于linux和windows之间共享文件
  448. 文件级别操作:增,删,改,查
       linux的客户和服务器:

                            图4 linux的客户和用户端

linux的系统组成和计算机组成原理,linux常用操作的更多相关文章

  1. LINUX关闭防火墙、开放特定端口等常用操作

    1. 重启后永久性生效: 开启:chkconfig iptables on 关闭:chkconfig iptables off 2. 即时生效,重启后失效: 开启:service iptables s ...

  2. Win 10 和 Linux 双系统,从硬盘删除Linux分区,Win 10引导修复

    由于安装双系统后,Linux 用的比较少.因此,从Win 10 磁盘管理中删除了linux 占用的磁盘空间,重启后无法进入win 10 ,出现如下情况: 有人提出,此时需要重装系统,并不用如此麻烦,通 ...

  3. Win7+Linux双系统,完美解决删除Linux后出现的任何问题!

    首先,进入到Win7,安装MiniTool Partition Wizard Home Edition删除掉Linux分区, 点Yes 然后选中 这里选中这个,重写MBR,开机神马grub神马问题都没 ...

  4. linux vi文本编辑器三种模式切换及常用操作

    初学者刚进入vi不要乱点键盘,vi的三种模式和各种命令很容易弄混@@ vi编辑器是Unix系统最初的编辑器.它使用控制台图形模式来模拟文本编辑窗口,允许查看文件中的行.在文件中移动.插入.编辑和替换文 ...

  5. 【mongodb系统学习之八】mongodb shell常用操作

    八.mongodb  shell常用基础操作(每个语句后可以加分号,也可以不加,看情况定(有的工具中可以不加),最好是加): 1).进入shell操作界面:mongo,上边已有演示: 2).查看当前使 ...

  6. Win7下硬盘安装Linux双系统

    Win7下硬盘安装CentOS6.2 一.准备工作:划出磁盘空闲空间和准备安装文件  参考文献: [Win7下硬盘安装Linux总结(CentOS)]来源:Linux社区  作者:lixianlin ...

  7. 《Linux/Unix系统编程手册》读书笔记1

    <Linux/Unix系统编程手册>读书笔记 目录 最近这一个月在看<Linux/Unix系统编程手册>,在学习关于Linux的系统编程.之前学习Linux的时候就打算写关于L ...

  8. 如何为企业选择最理想的Linux服务器系统?

    [2013年10月12日 51CTO外电头条]什么样的Linux服务器最合适您的企业?简言之,它需要为员工带来工作所需的理想支持效果. 相对于成百上千种Linux桌面系统,Linux服务器系统的数量其 ...

  9. Linux查看系统的基本信息

    uname -r :显示操作系统的发行版号 uname -a:显示系统名.节点名称.操作系统的发行版号.操作系统版本.运行系统的机器 ID 号. # Ubuntu系统 ubuntu@VM-28-69- ...

随机推荐

  1. The group WHATEVER is formed today

    Duang Duang!我们团队今天正式成立啦 团队名称:WHATEVER 团队成员如下: 个人介绍:天明宝,性别:女,爱好:偷懒 心有鸿鹄大志,却只有麻雀之行.一直在与自己做斗争,是个矛盾的综合体. ...

  2. Django组件之分页器

    分页器 简单的分页器实现 views.py from django.core.paginator import Paginator,EmptyPage,PageNotAnInteger from ap ...

  3. Java中的List集合和迭代器

    一.Java中的List集合. 终于有时间来好好整理一下Java中的集合. 首先要讲的就是List集合.Java中List集合主要将两个: 第一个是底层使用数组维护的ArrayList,第二个是底层是 ...

  4. JS书写规范

    1.js代码是由语句组成的,每一条语句以分号结尾: 语句是有关键字,元素符,表达式组成的:2.js代码严格区分大小写3.所有的标点符号都是英文的4.//表示单行注释,/* */表示多行注释

  5. Ideal部署web工程

  6. zabbix3.4web界面添加第一台被监控服务器图文教程

    zabbix工具监控服务器是以组的形式来管理,创建单个被监控服务器之前需要先创建一个主机组,然后将被监控机添加到这个组中即可 1 创建主机群组: 2 向主机群组中添加主机 3 向主机中添加模板,选择要 ...

  7. Python知识点整理,基础2 - 列表操作

  8. Js 字符串的三大操作

    回顾: var num = str.length:字符个数 str = str.toLowerCase()/toUpperCase() var char = str.charAt(index)  :指 ...

  9. 彻底理解一致性哈希算法(consistent hashing)

    转载请说明出处:http://blog.csdn.net/cywosp/article/details/23397179     一致性哈希算法在1997年由麻省理工学院提出的一种分布式哈希(DHT) ...

  10. Hasura GraphQL schema 生成是如何工作的

    不像大部分的graphql 引擎,使用标准的graphql 规范的处理模型,Hasura graphql 不存在resolver 的概念(实际上是有的,只是转换为了sql语法) 以下是Hasura 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