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基础之 tcp/ip五层协议 socket
1 网络通信协议(互联网协议)
1.1 互联网的本质就是一系列的网络协议
1.2 osi七层协议
1.3 tcp/ip五层模型讲解
1.3.1 物理层
1.3.2 数据链路层
1.3.3 网络层
1.3.4 传输层
1.3.5 应用层
1.3.6 socket
2. 基于TCP和UDP两个协议下socket的通讯流程 1.1 互联网的本质就是一系列的网络协议
我们都知道,互联网连接的电脑互相通信的是电信号,我们的电脑是怎么将我们输入的网址变成了电信号然后发送出去了呢,
并且我们发送出去的消息是不是应该服务器能够知道,我们是在请求它的网站呢,也就是说服务器是不是应该知道我发送的消息是什么意思呢。
是不是发送的消息应该有一些固定的格式呢?让所有电脑都能识别的消息格式,他就像英语成为世界上所有人通信的统一标准一样,如果把计算机看成分布于世界各地的人,
那么连接两台计算机之间的internet实际上就是一系列统一的标准,这些标准称之为互联网协议,互联网的本质就是一系列的协议,总称为‘互联网协议’(Internet Protocol Suite)。 互联网协议的功能:定义计算机如何接入internet,以及接入internet的计算机通信的标准。 1.2 osi七层协议
def:互联网协议按照功能不同分为osi七层或tcp/ip五层或tcp/ip四层
各层的功能简述:
【1】物理层:主要定义物理设备标准,如网线的接口类型、光纤的接口类型、各种传输介质的传输速率等。它的主要作用是传输比特流(就是由1、0转化为电流强弱来进行传输,到达目的地后在转化为1、0,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数模转换与模数转换),这一层的数据叫做比特。
【2】数据链路层:定义了如何让格式化数据以进行传输,以及如何让控制对物理介质的访问,这一层通常还提供错误检测和纠正,以确保数据的可靠传输。
【3】网络层:在位于不同地理位置的网络中的两个主机系统之间提供连接和路径选择,Internet的发展使得从世界各站点访问信息的用户数大大增加,而网络层正是管理这种连接的层。
【4】传输层:定义了一些传输数据的协议和端口号(WWW端口80等),如:TCP(传输控制协议,传输效率低,可靠性强,用于传输可靠性要求高,数据量大的数据),UDP(用户数据报协议,与TCP特性恰恰相反,用于传输可靠性要求不高,数据量小的数据,如QQ聊天数据就是通过这种方式传输的), 主要是将从下层接收的数据进行分段和传输,到达目的地址后再进行重组,常常把这一层数据叫做段。
【5】会话层:通过传输层(端口号:传输端口与接收端口)建立数据传输的通路,主要在你的系统之间发起会话或者接受会话请求(设备之间需要互相认识可以是IP也可以是MAC或者是主机名)。
【6】表示层:可确保一个系统的应用层所发送的信息可以被另一个系统的应用层读取。例如,PC程序与另一台计算机进行通信,其中一台计算机使用扩展二一十进制交换码(EBCDIC),而另一台则使用美国信息交换标准码(ASCII)来表示相同的字符。如有必要,表示层会通过使用一种通格式来实现多种数据格式之间的转换。
【7】应用层: 是最靠近用户的OSI层,这一层为用户的应用程序(例如电子邮件、文件传输和终端仿真)提供网络服务。 详细描述可参考:https://www.cnblogs.com/jin-xin/articles/10067177.html 2.3 tcp/ip五层模型讲解
我们将应用层,表示层,会话层并作应用层,从tcp/ip五层协议的角度来阐述每层的由来与功能,搞清楚了每层的主要协议就理解了整个互联网通信的原理。
首先,用户感知到的只是最上面一层应用层,自上而下每层都依赖于下一层,所以我们从最下一层开始切入,比较好理解每层都运行特定的协议,越往上越靠近用户,越往下越靠近硬件 具体可参考下图
1.3.1 物理层
定义
物理层由来:上面提到,孤立的计算机之间要想一起玩,就必须接入internet,言外之意就是计算机之间必须完成组网
物理层功能:主要是基于电器特性发送高低电压(电信号),高电压对应数字1,低电压对应数字0 1.3.2 数据链路层
定义:
数据链路层由来:单纯的电信号0和1没有任何意义,必须规定电信号多少位一组,每组什么意思
数据链路层的功能:定义了电信号的分组方式 以太网协议:早期的时候各个公司都有自己的分组方式,后来形成了统一的标准,即以太网协议ethernet
ethernet规定:
一组电信号构成一个数据包,叫做‘帧’
每一数据帧分成:报头head和数据data两部分: head data head包含:(固定18个字节)
发送者/源地址,6个字节
接收者/目标地址,6个字节
数据类型,6个字节
data包含:(最短46字节,最长1500字节)
数据包的具体内容
head长度+data长度=最短64字节,最长1518字节,超过最大限制就分片发送 mac地址:
head中包含的源和目标地址由来:ethernet规定接入internet的设备都必须具备网卡,发送端和接收端的地址便是指网卡的地址,即mac地址
mac地址:每块网卡出厂时都被烧制上一个世界唯一的mac地址,长度为48位2进制,通常由12位16进制数表示(前六位是厂商编号,后六位是流水线号
广播:
有了mac地址,同一网络内的两台主机就可以通信了(一台主机通过arp协议获取另外一台主机的mac地址)
ethernet(以太网)采用最原始的方式,广播的方式进行通信,即计算机通信基本靠吼 1.3.3 网络层
网络层由来:有了ethernet、mac地址、广播的发送方式,世界上的计算机就可以彼此通信了,问题是世界范围的互联网是由
一个个彼此隔离的小的局域网组成的,那么如果所有的通信都采用以太网的广播方式,那么一台机器发送的包全世界都会收到,
这就不仅仅是效率低的问题了,这会是一种灾难既然如此就必须找出一种方法来区分哪些计算机属于同一广播域,哪些不是。
如果是就采用广播的方式发送,如果不是,就采用路由的方式(向不同广播域/子网分发数据包),mac地址是无法区分的,它只跟厂商有关
网络层功能:引入一套新的地址用来区分不同的广播域/子网,这套地址即网络地址
IP协议:规定网络地址的协议叫ip协议,它定义的地址称之为ip地址,广泛采用的v4版本即ipv4,
它规定网络地址由32位2进制表示范围0.0.0.0-255.255.255.255 (4个点分十进制,也就是4个8位二进制数)一个ip地址通常写成四段十进制数,例:172.16.10.1
ipv6,通过上面可以看出,ip紧缺,所以为了满足更多ip需要,出现了ipv6协议:6个冒号分割的16进制数表示,这个应该是将来的趋势,但是ipv4还是用的最多的,因为我们一般一个公司就一个对外的IP地址,我们所有的机器上网都走这一个IP出口。 ip地址分成两部分
网络部分:标识子网
主机部分:标识主机
注意:单纯的ip地址段只是标识了ip地址的种类,从网络部分或主机部分都无法辨识一个ip所处的子网 例:172.16.10.1与172.16.10.2并不能确定二者处于同一子网子网掩码
所谓”子网掩码”,就是表示子网络特征的一个参数。它在形式上等同于IP地址,也是一个32位二进制数字,它的网络部分全部为1,主机部分全部为0。
比如,IP地址172.16.10.1,如果已知网络部分是前24位,主机部分是后8位,那么子网络掩码就是11111111.11111111.11111111.00000000,写成十进制就是255.255.255.0。
知道”子网掩码”,我们就能判断,任意两个IP地址是否处在同一个子网络。方法是将两个IP地址与子网掩码分别进行AND运算(两个数位都为1,运算结果为1,否则为0),然后比较结果是否相同,如果是的话,就表明它们在同一个子网络中,否则就不是。 比如,已知IP地址172.16.10.1和172.16.10.2的子网掩码都是255.255.255.0,请问它们是否在同一个子网络? 两者与子网掩码分别进行AND运算,172.16.10.1:10101100.00010000.00001010.000000001
255.255.255.0: 11111111.11111111.11111111.000000000
AND运算得网络地址结果:10101100.00010000.00001010.000000001->172.16.10.0 172.16.10.2:10101100.00010000.00001010.000000010
255.255.255.0: 11111111.11111111.11111111.00000000
AND运算得网络地址结果:10101100.00010000.00001010.000000001->172.16.10.0
结果都是172.16.10.0,因此它们在同一个子网络。
总结一下,IP协议的作用主要有两个,一个是为每一台计算机分配IP地址,另一个是确定哪些地址在同一个子网络。 ip数据包也分为head和data部分,无须为ip包定义单独的栏位,直接放入以太网包的data部分 形式: 以太网头 ip头 ip数据 head:长度为20到60字节
data:最长为65, 515字节。
而以太网数据包的”数据”部分,最长只有1500字节。因此,如果IP数据包超过了1500字节,它就需要分割成几个以太网数据包,分开发送了。 ARP协议
arp协议由来:计算机通信基本靠吼,即广播的方式,所有上层的包到最后都要封装上以太网头,然后通过以太网协议发送,在谈及以太网协议时候,我门了解到
通信是基于mac的广播方式实现,计算机在发包时,获取自身的mac是容易的,如何获取目标主机的mac,就需要通过arp协议
arp协议功能:广播的方式发送数据包,获取目标主机的mac地址 1.3.4 传输层
传输层的由来:网络层的ip帮我们区分子网,以太网层的mac帮我们找到主机吗,但是只找到主机有用吗,是不是程序之间进行的沟通啊像QQ、浏览器和京东服务器,然后大家使用的都是应用程序,你的电脑上可能同时开启qq,暴风影音,等多个应用程序,
那么我们通过ip和mac找到了一台特定的主机,如何标识这台主机上的应用程序,答案就是端口,端口即应用程序与网卡关联的编号。
传输层功能:建立端口到端口的通信(端对端通信)
补充:端口范围0-65535,0-1023为系统占用端口 UDP协议,在传送数据前不需要先建立连接,远地的主机在收到UDP报文后也不需要给出任何确认。虽然UDP不提供可靠交付,但是正是因为这样,省去和很多的开销,使得它的速度比较快,比如一些对实时性要求较高的服务,就常常使用的是UDP。对应的应用层的协议主要有 DNS,TFTP,DHCP,SNMP,NFS 等。 tcp协议:(TCP把连接作为最基本的对象,每一条TCP连接都有两个端点,这种端点我们叫作套接字(socket),它的定义为端口号拼接到IP地址即构成了套接字,例如,若IP地址为192.3.4.16 而端口号为80,那么得到的套接字为192.3.4.16:80。)
当应用程序希望通过 TCP 与另一个应用程序通信时,它会发送一个通信请求。这个请求必须被送到一个确切的地址。在双方“握手”之后,TCP 将在两个应用程序之间建立一个全双工 (full-duplex,双方都可以收发消息) 的通信。
这个全双工的通信将占用两个计算机之间的通信线路,直到它被一方或双方关闭为止。
它是可靠传输,TCP数据包没有长度限制,理论上可以无限长,但是为了保证网络的效率,通常TCP数据包的长度不会超过IP数据包的长度,以确保单个TCP数据包不必再分割 tcp三次握手和四次挥手:
简易描述:
三次握手:
第一次:请求端向接收端发出连接请求
第二次:接收端向请求端发出确认连接的消息
第三次:请求端向接收端发出确认消息 四次挥手:当两端完成通信需要断开时
1.请求端向接收端发出中断请求
2.接收端向接收端发出等待指令
3.接收端发出确认中断的消息
4.请求端向接收端发出确认中断的消息 技术描述:
三次握手:
TCP服务器进程先创建传输控制块TCB,时刻准备接受客户进程的连接请求,此时服务器就进入了LISTEN(监听)状态;
TCP客户进程也是先创建传输控制块TCB,然后向服务器发出连接请求报文,这是报文首部中的同部位SYN=1,同时选择一个初始序列号 seq=x ,此时,TCP客户端进程进入了 SYN-SENT(同步已发送状态)状态。TCP规定,SYN报文段(SYN=1的报文段)不能携带数据,但需要消耗掉一个序号。
TCP服务器收到请求报文后,如果同意连接,则发出确认报文。确认报文中应该 ACK=1,SYN=1,确认号是ack=x+1,同时也要为自己初始化一个序列号 seq=y,此时,TCP服务器进程进入了SYN-RCVD(同步收到)状态。这个报文也不能携带数据,但是同样要消耗一个序号。
TCP客户进程收到确认后,还要向服务器给出确认。确认报文的ACK=1,ack=y+1,自己的序列号seq=x+1,此时,TCP连接建立,客户端进入ESTABLISHED(已建立连接)状态。TCP规定,ACK报文段可以携带数据,但是如果不携带数据则不消耗序号。
当服务器收到客户端的确认后也进入ESTABLISHED状态,此后双方就可以开始通信了。
四次挥手:
数据传输完毕后,双方都可释放连接。最开始的时候,客户端和服务器都是处于ESTABLISHED状态,然后客户端主动关闭,服务器被动关闭。服务端也可以主动关闭,一个流程。
1.客户端进程发出连接释放报文,并且停止发送数据。释放数据报文首部,FIN=1,其序列号为seq=u(等于前面已经传送过来的数据的最后一个字节的序号加1),此时,客户端进入FIN-WAIT-1(终止等待1)状态。 TCP规定,FIN报文段即使不携带数据,也要消耗一个序号。
2.服务器收到连接释放报文,发出确认报文,ACK=1,ack=u+1,并且带上自己的序列号seq=v,此时,服务端就进入了CLOSE-WAIT(关闭等待)状态。TCP服务器通知高层的应用进程,客户端向服务器的方向就释放了,这时候处于半关闭状态,即客户端已经没有数据要发送了,但是服务器若发送数据,客户端依然要接受。这个状态还要持续一段时间,也就是整个CLOSE-WAIT状态持续的时间。
3.客户端收到服务器的确认请求后,此时,客户端就进入FIN-WAIT-2(终止等待2)状态,等待服务器发送连接释放报文(在这之前还需要接受服务器发送的最后的数据)。
4.服务器将最后的数据发送完毕后,就向客户端发送连接释放报文,FIN=1,ack=u+1,由于在半关闭状态,服务器很可能又发送了一些数据,假定此时的序列号为seq=w,此时,服务器就进入了LAST-ACK(最后确认)状态,等待客户端的确认。
5.客户端收到服务器的连接释放报文后,必须发出确认,ACK=1,ack=w+1,而自己的序列号是seq=u+1,此时,客户端就进入了TIME-WAIT(时间等待)状态。注意此时TCP连接还没有释放,必须经过2∗∗MSL(最长报文段寿命)的时间后,当客户端撤销相应的TCB后,才进入CLOSED状态。
6.服务器只要收到了客户端发出的确认,立即进入CLOSED状态。同样,撤销TCB后,就结束了这次的TCP连接。可以看到,服务器结束TCP连接的时间要比客户端早一些。 1.3.5 应用层
应用层由来:用户使用的都是应用程序,均工作于应用层,互联网是开发的,大家都可以开发自己的应用程序,数据多种多样,必须规定好数据的组织形式
应用层功能:规定应用程序的数据格式。
例:TCP协议可以为各种各样的程序传递数据,比如Email、WWW、FTP等等。那么,必须有不同协议规定电子邮件、网页、FTP数据的格式,这些应用程序协议就构成了”应用层”。 1.3.6 socket
我们知道IP层的ip地址可以唯一标示主机,而TCP层协议和端口号可以唯一标示主机的一个进程,这样我们可以利用ip地址+协议+端口号唯一标示网络中的一个进程。
能够唯一标示网络中的进程后,它们就可以利用socket进行通信了,什么是socket呢?我们经常把socket翻译为套接字,socket是在应用层和传输层之间的一个抽象层,它把TCP/IP层复杂的操作抽象为几个简单的接口供应用层调用已实现进程在网络中通信。 2.基于TCP和UDP两个协议下socket的通讯流程(重点)
2.1.TCP和UDP对比
TC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可靠的、面向连接的协议(eg:打电话)、传输效率低全双工通信(发送缓存&接收缓存)、面向字节流。使用TCP的应用:Web浏览器;文件传输程序。
UDP(User Datagram Protocol)不可靠的、无连接的服务,传输效率高(发送前时延小),一对一、一对多、多对一、多对多、面向报文(数据包),尽最大努力服务,无拥塞控制。使用UDP的应用:域名系统 (DNS);视频流;IP语音(VoIP)。
2.2.1 tcp通讯流程:
先从服务器端说起。服务器端先初始化Socket,然后与端口绑定(bind),对端口进行监听(listen),调用accept阻塞,等待客户端连接。在这时如果有个客户端初始化一个Socket,然后连接服务器(connect),如果连接成功,这时客户端与服务器端的连接就建立了。
客户端发送数据请求,服务器端接收请求并处理请求,然后把回应数据发送给客户端,客户端读取数据,最后关闭连接,一次交互结束
示例代码: 2.2.2 UDP协议下的socket
UDP下的socket通讯流程:
先从服务器端说起。服务器端先初始化Socket,然后与端口绑定(bind),recvform接收消息,这个消息有两项,消息内容和对方客户端的地址,然后回复消息时也要带着你收到的这个客户端的地址,发送回去,最后关闭连接,一次交互结束
网络基础之 tcp/ip五层协议 socket的更多相关文章
- Linux--网络基础(概念+协议的了解+OSI七层模型,TCP/IP五层协议,网络数据传输流程)
网络的发展 网络的发展有下面几个阶段: 独立模式:计算机最开始是以单机模式被广泛使用的.每一台计算机都是独立的,之间不能够进行数据共享与通信 网络互联: 计算机之间可以链接在一起,完成数据共享,计算机 ...
- tcp/ip五层协议
TCP/IP协议不是TCP和IP这两个协议的合称,而是指因特网整个TCP/IP协议族.互联网协议(Internet Protocol Suite)是一个网络通信模型,以及一整个网络传输协议家族,为互联 ...
- 网络基础二 tcp/ip协议簇 端口 三次握手 四次挥手 11种状态集
第1章 概念介绍 1.1 VLAN 1.1.1 什么是VLAN VLAN(Virtual LAN),翻译成中文是“虚拟局域网”.LAN可以是由少数几台家用计算机构成的网络,也可以是数以百计的计算机构成 ...
- 网络基础知识-TCP/IP协议各层详解
TCP/IP简介 虽然大家现在对互联网很熟悉,但是计算机网络的出现比互联网要早很多. 计算机为了联网,就必须规定通信协议,早期的计算机网络,都是由各厂商自己规定一套协议,IBM.Apple和Micro ...
- 【Linux网络基础】TCP/IP协议簇的详细介绍(三次握手四次断开,11种状态)
一.TCP/IP协议簇(DoD参考模型) 用于简化OSI层次,以及相关的标准. 传输控制协议(tcp/ip)簇是相关国防部DoD所创建的,主要用来确保数据的完整性以及在毁灭性战争中维持通信 是由一组不 ...
- 【Linux网络基础】TCP/IP 协议簇(各个常见协议介绍)
一.应用层协议 1. FTP 协议所在层次:应用层协议 名称:FTP协议 协议端口:20,21 协议说明: FTP(File Transfer Protocol,文件传输协议)是TCP/IP协议组 ...
- 网络基础之TCP/IP协议族
一.TCP/IP协议族 1.什么是协议? 计算机与网络设备相互通信依赖于相同的方法,比如,双方通信基于何种语言等.而把通信所依赖的这一切方法统称为规则,而我们就把这种规则称为协议. 协议中存在各种各样 ...
- 001-OSI七层模型,TCP/IP五层模型
一.概述 OSI(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参考模型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制定的一个用于计算机或通信系统间互联的标准体系,一般称为OSI参考模型或七层模型. OSI/ ...
- 网络编程之TCP/IP各层详解
网络编程之TCP/IP各层详解 我们将应用层,表示层,会话层并作应用层,从TCP/IP五层协议的角度来阐述每层的由来与功能,搞清楚了每层的主要协议,就理解了整个物联网通信的原理. 首先,用户感知到的只 ...
随机推荐
- 关于link标签的用法, 不声明rel=stylesheet则无效? 在ff中必须声明rel属性!
void 无效的, 空的; invalid: 无效的, void 和 invalid 在表示无效的时候, 是一样的, 等同的 the treaty (条约) was declared invalid ...
- C#获取文件MD5值方法
https://www.cnblogs.com/Ruiky/archive/2012/04/16/2451663.html private static string GetMD5HashFromFi ...
- P4450 双亲数
思路 同zap-queries 莫比乌斯反演的板子 数据范围小到不用整除分块... 代码 #include <cstdio> #include <algorithm> #inc ...
- 简单数论总结1——gcd与lcm
并不重要的前言 最近学习了一些数论知识,但是自己都不懂自己到底学了些什么qwq,在这里把知识一并总结起来. 也不是很难的gcd和lcm 显而易见的结论: 为什么呢? 根据唯一分解定理: a和b都可被分 ...
- vs项目模板
创建项目模板 Creating a VSIX Deployable Project (or Item) Template with Custom Wizard Support Create a Pro ...
- java.lang.OutOfMemoryError:GC overhead limit exceeded
在调测程序时报java.lang.OutOfMemoryError:GC overhead limit exceeded 错误 错误原因:在用程序进行数据切割时报了该错误.由于在本地执行数据切割测试的 ...
- 使用p4c将P4 14代码转换为16代码
参考: [Question] How to make conversion between P4 14 and P4 16? 使用p4c将P4 14代码转换为16代码: $ p4test --p4v ...
- javascript创建函数的20种方式汇总
http://www.jb51.net/article/68285.htm 工作中常常会创建一个函数来解决一些需求问题,以下是个人在工作中总结出来的创建函数20种方式,你知道多少? function ...
- 51nod 1405 树的距离之和(dfs)
http://www.51nod.com/onlineJudge/questionCode.html#!problemId=1405 题意: 思路: 先求出所有点到根节点的距离,需要维护每棵子树的大小 ...
- python测试
[链接]JointhePythonDeveloperscommunityonSlack! http://pythondevelopers.herokuap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