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程安全问题:

并发编程的原则:设计并发编程的目的是为了使程序获得更高的执行效率,但绝不能出现数据一致性(数据准确)问题,如果并发程序连最基本的执行结果准确性都无法保证,那并发编程就没有任何意义。

为什么会出现数据不正确:

  如果一个资源(变量,对象,文件,数据库)可以同时被很多线程使用就会出现数据不一致问题,也就是我们说的线程安全问题。这样的资源被称为共享资源或临界区。

  举个例子:

    一个共享变量m,现在有两个线程同时对它进行累加操作,各执行10000次,那么我么期待的结果是20000,但实际上并不是这样的。看代码:

package com.jalja.base.threadTest;

public class SynchronizedTest implements Runnable{
private static volatile int m=0;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Runnable run=new SynchronizedTest();
Thread thread1=new Thread(run);
Thread thread2=new Thread(run);
thread1.start();
thread2.start();
try {
//join() 使main线程等待这连个线程执行结束后继续执行下面的代码
thread1.join();
thread2.join();
}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System.out.println("m的最终结果:"+m);
}
public void run() {
for(int i=0;i<10000;i++){
m++;
}
}
}

无论运行多少次 m总是小于20000。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呢?当线程thread1在将m++的结果写入内存之前,线程thread2已经从内存中读取了m的值,并在这个值(过时值)上进行++操作,最后将m=1写入内存中(可能就覆盖了thread1计算的m=1的值,也可能是出现thread1覆盖了thread2的值)。出现这样的结果是必然的。
如何控制多线程操作共享数据引起的数据准确性问题呢?使用“序列化访问临界资源”的方案,即在同一时刻,只能有一个线程访问临界资源,也称作同步互斥访问,也就是保证我们的共享资源每次只能被一个线程使用,一旦该资源被线程使用,其他线程将不得拥有使用权。在Java中,提供了两种方式来实现同步互斥访问:synchronized和Lock。

二、互斥访问之synchronized(同步方法或者同步块)

  互斥锁:顾名思义,就是互斥访问目的的锁。

  举个简单的例子:如果对临界资源加上互斥锁,当一个线程在访问该临界资源时,其他线程便只能等待。

  在Java中,每一个对象都拥有一个锁标记(monitor),也称为监视器,多线程同时访问某个对象时,只有拥有该对象锁的线程才能访问。

  在Java中,可以使用synchronized关键字来标记一个需要同步的方法或者同步代码块,当某个线程调用该对象的synchronized方法或者访问synchronized代码块时,这个线程便获得了该对象的锁,其他线程暂时无法访问这个方法,只有等待这个方法执行完毕或者代码块执行完毕,这个线程才会释放该对象的锁,其他线程才能执行这个方法或者代码块。通过这种方式达到我们上面提到的在同一时刻,只能有一个线程访问临界资源。

  synchronized用法:

  1、同步代码块

synchronized(synObject) {

    }

用法:将synchronized作用于一个给定的对象或类的一个属性,所以每当有线程执行这段代码块,该线程会先请求获取对象synObject的锁,如果该锁已被其他线程占有,那么新的线程只能等待,从而使得其他线程无法同时访问该代码块。

package com.jalja.base.threadTest;

public class SynchronizedTest implements Runnable{
private static volatile int m=0;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Runnable run=new SynchronizedTest();
Thread thread1=new Thread(run);
Thread thread2=new Thread(run);
thread1.start();
thread2.start();
try {
//join() 使main线程等待这连个线程执行结束后继续执行下面的代码
thread1.join();
thread2.join();
}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System.out.println("m的最终结果:"+m);
}
public void run() {
synchronized (this) {
for(int i=0;i<10000;i++){
m++;
}
}
}
}

该代码是使用当前对象作为互斥锁,下面我们使用类的一个属性作为互斥锁。

package com.jalja.base.threadTest;

public class SynchronizedTest implements Runnable{
private static volatile int m=0;
private Object object=new Object();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Runnable run=new SynchronizedTest();
Thread thread1=new Thread(run);
Thread thread2=new Thread(run);
thread1.start();
thread2.start();
try {
//join() 使main线程等待这连个线程执行结束后继续执行下面的代码
thread1.join();
thread2.join();
}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System.out.println("m的最终结果:"+m);
}
public void run() {
synchronized (object) {
for(int i=0;i<10000;i++){
m++;
}
}
}
}

1、同步方法

package com.jalja.base.threadTest;

public class SynchronizedTest implements Runnable{
private static int m=0;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Runnable run=new SynchronizedTest();
Thread thread1=new Thread(run);
Thread thread2=new Thread(run);
thread1.start();
thread2.start();
try {
//join() 使main线程等待这连个线程执行结束后继续执行下面的代码
thread1.join();
thread2.join();
}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System.out.println("m的最终结果:"+m);
}
public synchronized void run() {
for(int i=0;i<10000;i++){
m++;
}
}
}

这段代码中,synchronzied作用于一个实例方法,就是说当线程在进入run()方法前,必须获取当前对象实例锁,本例中对象实例锁就是run。在这里提醒大家认真看这三段代码中main函数的实现,在这里我们使用Runnable创建两个线程,并且这两个线程都指向同一个Runnable接口实例,这样才能保证两个线程在工作中,使用同一个对象锁,从而保证线程安全。

一种错误的理解:

package com.jalja.base.threadTest;

public class SynchronizedTest implements Runnable{
private static int m=0;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Thread thread1=new Thread(new SynchronizedTest());
Thread thread2=new Thread(new SynchronizedTest());
thread1.start();
thread2.start();
try {
//join() 使main线程等待这连个线程执行结束后继续执行下面的代码
thread1.join();
thread2.join();
}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System.out.println("m的最终结果:"+m);
}
public synchronized void run() {
for(int i=0;i<10000;i++){
m++;
}
}
}

这段代码的运行结果是错误的,请看main函数的实现方式,使用Runnable创建两个线程,但是两个线程拥有各自的Runnable实例,所以当thread1线程进入同步方法时加的是自己的对象实例锁,而thread2在进入同步方法时关注的是自己的实例锁,两个线程拥有不同的对象实例锁,因此无法达到互斥的要求。

略作改动:

package com.jalja.base.threadTest;

public class SynchronizedTest implements Runnable{
private static int m=0;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Thread thread1=new Thread(new SynchronizedTest());
Thread thread2=new Thread(new SynchronizedTest());
thread1.start();
thread2.start();
try {
//join() 使main线程等待这连个线程执行结束后继续执行下面的代码
thread1.join();
thread2.join();
}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System.out.println("m的最终结果:"+m);
}
public void run() {
for(int i=0;i<10000;i++){
count();
}
}
public static synchronized void count(){
m++;
}
}

  这样处理结果就是我么想要的了,在这里我们将处理业务的代码封装成一个静态的同步方法,那现在访问该同步方法需要的是当前类的锁,而类在内存中只有一份,所以无论如何,他们使用的都是同一个锁(class级别的锁)。

三、synchronize的实现原理

深入分析Synchronized原理

java 线程安全 synchronized的更多相关文章

  1. java线程安全— synchronized和volatile

    java线程安全— synchronized和volatile package threadsafe; public class TranditionalThreadSynchronized { pu ...

  2. java 线程及synchronized关键字

         从本篇开始,我们将会逐渐总结关于java并发这一块的内容,也可以理解为是我的笔记,主要来自于一些博客和java书籍中的内容,所有的内容都是来自于他们之中并且加上了我自己的理解和认识.     ...

  3. Java线程同步synchronized的理解

    JVM中(留神:马上讲到的这两个存储区只在JVM内部与物理存储区无关)存在一个主内存(Main Memory),Java中所有的变量存储在主内存中,所有实例和实例的字段都在此区域,对于所有的线程是共享 ...

  4. java线程之——synchronized的注意细节

    我在学习synchronized的时候,十分好奇当一个线程进入了一个对象的一个synchronized方法后,其它线程是否可进入此对象的其它方法? 然后就做了个实验(实验代码最后贴出),最后得到了如下 ...

  5. 关于java线程锁synchronized修饰普通方法与静态方法的区别

    最近研究线程方面问题,关于这个synchronized锁修饰的问题,先是修饰普通方法,然后通过两个线程,各自执行自己对象的锁,发现方法执行互不影响,代码如下: private static int n ...

  6. java线程总结--synchronized关键字,原理以及相关的锁

    在多线程编程中,synchronized关键字非常常见,当我们需要进行“同步”操作时,我们很多时候需要该该关键字对代码块或者方法进行锁定.被synchronized锁定的代码块,只能同时有一条线程访问 ...

  7. Java 线程 — synchronized、volatile、锁

    线程同步基础 synchronized 和volatile是Java线程同步的基础. synchronized 将临界区的内容上锁,同一时刻只有一个进程能访问该临界区代码 使用的是内置锁,锁一个时刻只 ...

  8. Java线程(二):线程同步synchronized和volatile

    上篇通过一个简单的例子说明了线程安全与不安全,在例子中不安全的情况下输出的结果恰好是逐个递增的(其实是巧合,多运行几次,会产生不同的输出结果),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结果呢,因为建立的Count对象是线程 ...

  9. JAVA 线程状态以及synchronized,wait,sleep,yield,notify,notifyAll

    java线程存在以下几种状态: 1: 创建状态(New):线程被new出来,还未调用start 2: 就绪状态(Runnable):又称为可执行状态,调用线程的start方法后,线程处于就绪状态,,线 ...

随机推荐

  1. 国内app快速生成平台对比

     泰格老虎 2013-03-07 00:39:10 这是海恒CEO高鹏写的一篇国内app快速生成平台对比文章,介绍了国内快速生成APP的平台与自己平台的对比,很有参考价值. 同类网站 安米网 http ...

  2. windows下Python shell代码自动补全

    Unix下实现如题功能用下面的代码: import rlcompleter, readline readline.parse_and_bind('tab: complete') 但readline不能 ...

  3. REVERSE-极客大挑战-geek2.apk

    嗯 一道apk的题目,题目本身并不是很难,但是我用的python却坑了我小半天...不过在纠错的过程中我也学到了不少东西 链接:http://pan.baidu.com/s/1i5LkJDr  密码: ...

  4. Java记事本编译

    配置环境: 在“系统变量”栏下执行三项操作:①新建“Java_Home”,设置其值为 JDK所在的绝对路径,如果你的事刚才的默认路径,那值为:C:\Program Files\Java\jdk1.7. ...

  5. POJ1584 判断多边形是否为凸多边形,并判断点到直线的距离

    求点到直线的距离: double dis(point p1,point p2){   if(fabs(p1.x-p2.x)<exp)//相等的  {    return fabs(p2.x-pe ...

  6. flash2x、flax

    http://flax.so/ 牛客网 LeetCode Online Judge

  7. System.Collections.Generic的各容器类的用法

    演示System.Collections.Generic的各容器类的用法. 包括:Dictionary,KeyValuePair,SortedDic tionary,SortedList,HashSe ...

  8. Excel 导入 Sql Server出错——“文本被截断,或者一个或多个字符在目标代码页中没有匹配项”错误的解决

    有人说应该先转成Access, 再转到Sql Server. 其实用处并不大, 要截断的还是被截断了. 原因是,SQL Server的导入导出为了确定数据表的字段类型,取excel文件的前8行来判别. ...

  9. Swift-----类型转换 、 嵌套类型 、 扩展 、 协议 、 访问控制

    使用is和as操作符判断和转换数组中的对象类型 1.1 问题 类型转换可以判断实例的类型,也可以将实例看做是其父类或者子类的实例.在Swift中使用is和as操作符实现类型转换. 本案例定义一个媒体类 ...

  10. ORA-00942:table or view does not exist

    好好的表都建成功了,在PL/SQL中编辑数据时给我来这个提示,起的我没办法了.查到如下: oracle建表时有一个严重的问题,在此写出来,提醒大家注意: 先简单写一下错误内容,如各位已经发现过此问题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