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之前介绍的几个模型中,存在这些问题:

  1. LR不能捕捉非线性,只能进行一次的回归预测
  2. GBDT+LR虽然能够产生非线性特征组合,但是树模型不适用于超高维稀疏数据
  3. FM利用二阶信息来产生变量之间的相关性,但是无法适应高阶组合特征,高阶组合容易爆炸

    那么,下面介绍的LS-PLM模型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这个问题。

LS-PLM

LS-PLM是阿里巴巴曾经主流的推荐模型,这一篇文章就来介绍一下LS-PLM模型的内容。LS-PLM可以看做是对LR模型的自然推广,它采用的是分而治之的策略。先对样本分片,然后样本分片中运用逻辑回归进行预估。分片的作用是为了能够让CTR模型对不同的用户群体。不同使用场景都具有针对性。先对全量样本进行聚类,然后在对每个分类实施逻辑回归。透漏一下,这里阿里巴巴使用的分片聚类的经验值是12。

论文当中LS-PLM的效果与LR模型效果进行对比,如下图所示。

优势

LS-PLM存在三个优势:

  • 非线性。通过足够的划分区域,LS-PLM可以拟合任何复杂的非线性函数。
  • 可扩展性。与LR模型类似,LS-PLM可以扩展到大量样本和高维特征。在这之上设计了一个分布式系统,可以在数百台机器上并行训练模型。在线产品系统中,每天都会训练和部署几十个具有数千万参数的LS-PLM模型。
  • 稀疏性。模型稀疏性是工业环境下在线服务的一个实际问题。这里展示了采用L1和L2,1正则器的LS-PLM可以实现良好的稀疏性。使得部署更加轻量级,在线推断效率也更高。
  • 端到端的非线性学习能力。挖掘数据中的非线性模式,节省大量人工处理样本和特征工程的过程。

论文基于directional derivatives(方向导数)和quasi-Newton(拟牛顿)方法来解决因为正则项使得目标函数非凸的问题。

数学形式

LS-PLM的数学形式如下面公式所示

\[f(x)=\sum_{i=1}^{m}\pi_i(x)\eta_i(x)
\]

首先用聚类函数\(\pi\)对模型进行分类分片,再用LR模型计算样本在分片中具体的CTR,然后将两者相乘之后求和。公式中的\(m\)就是分片数,可以较好地平衡模型的拟合能力和推广能力。当\(m=1\)时就会退化为普通的逻辑回归。

实际上,LS-PLM采用的softma函数x进行分类,sigmoid函数作为回归。于是公式变成:

\[f(x)=\sum_{i=1}^{m}\pi_i(x)\eta_i(x)=\sum_{i=1}^{m}\frac{e^{u_ix}}{\sum_{j=1}^{m}e^{u_jx}}\frac{1}{1+e^{-w_ix}}
\]

\(\{u_1,...u_m\}\)为聚类函数(分片函数)\(\pi_i\)的参数,\(\{w_1,...w_m\}\)为拟合函数\(\eta_i\)的参数。

优化

由于目标函数中的加入的正则化项\(L_1\),\(L_{2,1}\)都是非平滑函数,所以目标函数也是非平滑的、非凸函数。因为目标函数的负梯度方向并不存在,所以用能够得到f最小的方向导数的方向b作为负梯度的近似值。这里的推导比较复杂,可以看一下原来论文,之后我尽可能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补充这里。

这个\(L_{2,1}\)挺意思的,贴一下它原来的公式:

\[||\Theta||_{2,1}=L_{2,1}=\sum_{i=1}^d\sqrt{\sum_{j=1}^{2m}\theta_{ij}^{2}}
\]

代码

import torch
import torch.nn as nn
import torch.optim as optim class LSPLM(nn.Module):
def __init__(self, m, optimizer, penalty='l2', batch_size=32, epoch=100, learning_rate=0.1, verbose=False):
super(LSPLM, self).__init__()
self.m = m
self.optimizer = optimizer
self.batch_size = batch_size
self.epoch = epoch
self.verbose = verbose
self.learning_rate = learning_rate
self.penalty = penalty self.softmax = None
self.logistic = None self.loss_fn = nn.BCELoss(reduction='mean') def fit(self, X, y):
if self.softmax is None and self.logistic is None:
self.softmax = nn.Sequential(
nn.Linear(X.shape[1], self.m).double(),
nn.Softmax(dim=1).double()
) self.logistic = nn.Sequential(
nn.Linear(X.shape[1], self.m, bias=True).double()
, nn.Sigmoid()) if self.optimizer == 'Adam':
self.optimizer = optim.Adam(self.parameters(), lr=self.learning_rate)
elif self.optimizer == 'SGD':
self.optimizer = optim.SGD(self.parameters(), lr=self.learning_rate, weight_decay=1e-5, momentum=0.1,
nesterov=True) # noinspection DuplicatedCode
for epoch in range(self.epoch): start = 0
end = start + self.batch_size
while start < X.shape[0]: if end >= X.shape[0]:
end = X.shape[0] X_batch = torch.from_numpy(X[start:end, :])
y_batch = torch.from_numpy(y[start:end]).reshape(1, end - start) y_batch_pred = self.forward(X_batch).reshape(1, end - start)
loss = self.loss_fn(y_batch_pred, y_batch)
loss.backward()
self.optimizer.step()
start = end
end += self.batch_size if self.verbose and epoch % (self.epoch / 20) == 0:
print('EPOCH: %d, loss: %f' % (epoch, loss))
return self def forward(self, X):
logistic_out = self.logistic(X)
softmax_out = self.softmax(X)
combine_out = logistic_out.mul(softmax_out)
return combine_out.sum(1) def predict_proba(self, X):
X = torch.from_numpy(X)
return self.forward(X) def predict(self, X):
X = torch.from_numpy(X)
out = self.forward(X)
out[out >= 0.5] = 1.0
out[out < 0.5] = 0.0
return out

参考

Learning Piece-wise Linear Models from Large Scale Data for Ad Click Predict

Github:hailingu/MLFM

LS-PLM学习笔记

推荐系统实践 0x0e LS-PLM的更多相关文章

  1. 协同滤波 Collaborative filtering 《推荐系统实践》 第二章

    利用用户行为数据 简介: 用户在网站上最简单存在形式就是日志. 原始日志(raw log)------>会话日志(session log)-->展示日志或点击日志 用户行一般分为两种: 1 ...

  2. zz京东电商推荐系统实践

    挺实在 今天为大家分享下京东电商推荐系统实践方面的经验,主要包括: 简介 排序模块 实时更新 召回和首轮排序 实验平台 简介 说到推荐系统,最经典的就是协同过滤,上图是一个协同过滤的例子.协同过滤主要 ...

  3. 推荐系统实践 0x07 基于邻域的算法(2)

    基于邻域的算法(2) 上一篇我们讲了基于用户的协同过滤算法,基本流程就是寻找与目标用户兴趣相似的用户,按照他们对物品喜好的对目标用户进行推荐,其中哪些相似用户的评分要带上目标用户与相似用户的相似度作为 ...

  4. 推荐系统实践 0x0b 矩阵分解

    前言 推荐系统实践那本书基本上就更新到上一篇了,之后的内容会把各个算法拿来当专题进行讲解.在这一篇,我们将会介绍矩阵分解这一方法.一般来说,协同过滤算法(基于用户.基于物品)会有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那 ...

  5. 推荐系统实践 0x09 基于图的模型

    用户行为数据的二分图表示 用户的购买行为很容易可以用二分图(二部图)来表示.并且利用图的算法进行推荐.基于邻域的模型也可以成为基于图的模型,因为基于邻域的模型都是基于图的模型的简单情况.我们可以用二元 ...

  6. Spark推荐系统实践

    推荐系统是根据用户的行为.兴趣等特征,将用户感兴趣的信息.产品等推荐给用户的系统,它的出现主要是为了解决信息过载和用户无明确需求的问题,根据划分标准的不同,又分很多种类别: 根据目标用户的不同,可划分 ...

  7. 基于Neo4j的个性化Pagerank算法文章推荐系统实践

    新版的Neo4j图形算法库(algo)中增加了个性化Pagerank的支持,我一直想找个有意思的应用来验证一下此算法效果.最近我看Peter Lofgren的一篇论文<高效个性化Pagerank ...

  8. 推荐系统实践 0x05 推荐数据集MovieLens及评测

    推荐数据集MovieLens及评测 数据集简介 MoiveLens是GroupLens Research收集并发布的关于电影评分的数据集,规模也比较大,为了让我们的实验快速有效的进行,我们选取了发布于 ...

  9. 推荐系统实践 0x06 基于邻域的算法(1)

    基于邻域的算法(1) 基于邻域的算法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基于用户的协同过滤算法,另一类是基于物品的协同过滤算法.我们首先介绍基于用户的协同过滤算法. 基于用户的协同过滤算法(UserCF) 基于用户的 ...

随机推荐

  1. Zabbix实现电话告警通知的配置方法分享

    如果要讨论下当下热门的监控系统,我想zabbix应该能够占有自己的一席之地,拥有不小的话语权吧.然而身为一名苦逼的运维,为了不错过重大的告警信息,就需要配置个[电话告警]来进行最快速的通知. zabb ...

  2. 优测 x QTA 兼容性测试全面启动啦

    鉴于Android系统开放性开发,以及Android系统在智能机市场的覆盖率超高的特点,APP的兼容性测试需求大幅提升.为迎合市场需求,优测(Utest)与QTA合作,全力打造兼容性测试服务.由优测提 ...

  3. 在linux下,为什么 i386 ELF可执行文件默认从地址(.text)0x08048000开始分配。 而 x64是0x400000

  4. TCP/IP模型简介和/etc/hosts文件说明

    软件=协议的实现. IP决定了主机的位置.端口号决定了进程的位置. 两台主机上的通讯实际是两台主机上两个具体进程的通讯. TCP/IP模型分四层: TCP/IP模型:应用层---传输层----网络层- ...

  5. CPU相关的学习

    我理解的CPU 目前对cpu的了解停留在这个水平 查看CPU型号: cat /proc/cpuinfo |grep model |tail -n 1 model name : Intel(R) Xeo ...

  6. ubuntu使用iso作为本地源

    方式一(路径不要改): 挂载光驱到到本地的指定目录 mount /dev/cdrom /media/cdrom 然后执行: apt-cdrom -m -d /media/cdrom add 会写配置文 ...

  7. mdtest测试工具

    软件介绍 mdstest是软件的元数据操作基准测试工具,用来模拟对文件或者目录的open.stat.close操作,然后报告性能 下载软件压缩包: yum install openmpi openmp ...

  8. Hive 报错Class path contains multiple SLF4J bindings.

    进入hive报错信息如下 SLF4J: Class path contains multiple SLF4J bindings. SLF4J: Found binding in [jar:file:/ ...

  9. kali 系列学习09-Kali-linux设置ProxyChains

    ProxyChains是Linux和其他Unices下的代理工具.它可以使任何程序通过代理上网,允许TCP和DNS通过代理隧道,支持HTTP.SOCKS4和SOCKS5类型的代理服务器,并且可配置多个 ...

  10. 这个厉害了,ssm框架整合全过程,建议收藏起来好好看看

    1.0 环境要求 IDEA MySQL 5.7.19 Tomcat 9 Maven 3.6 1.1 数据库 创建书籍数据库表,包括书籍编号,书籍名称,书籍数量以及书籍描述. CREATE DATAB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