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2:first-child, body>h1:first-child, body>h1:first-child+h2, body>h3:first-child, body>h4:first-child, body>h5:first-child, body>h6:first-child {
margin-top: 0;
padding-top: 0;
}

a:first-child h1, a:first-child h2, a:first-child h3, a:first-child h4, a:first-child h5, a:first-child h6 {
margin-top: 0;
padding-top: 0;
}

h1+p, h2+p, h3+p, h4+p, h5+p, h6+p {
margin-top: 10px;
}

/* LINKS
=============================================================================*/

a {
color: #4183C4;
text-decoration: none;
}

a:hover {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
}

/* LISTS
=============================================================================*/

ul, ol {
padding-left: 30px;
}

ul li > :first-child,
ol li > :first-child,
ul li ul:first-of-type,
ol li ol:first-of-type,
ul li ol:first-of-type,
ol li ul:first-of-type {
margin-top: 0px;
}

ul ul, ul ol, ol ol, ol ul {
margin-bottom: 0;
}

dl {
padding: 0;
}

dl dt {
font-size: 14px;
font-weight: bold;
font-style: italic;
padding: 0;
margin: 15px 0 5px;
}

dl dt:first-child {
padding: 0;
}

dl dt>:first-child {
margin-top: 0px;
}

dl dt>:last-child {
margin-bottom: 0px;
}

dl dd {
margin: 0 0 15px;
padding: 0 15px;
}

dl dd>:first-child {
margin-top: 0px;
}

dl dd>:last-child {
margin-bottom: 0px;
}

/* CODE
=============================================================================*/

pre, code, tt {
font-size: 12px;
font-family: Consolas, "Liberation Mono", Courier, monospace;
}

code, tt {
margin: 0 0px;
padding: 0px 0px;
white-space: nowrap;
border: 1px solid #eaeaea;
background-color: #f8f8f8;
border-radius: 3px;
}

pre>code {
margin: 0;
padding: 0;
white-space: pre;
border: none;
background: transparent;
}

pre {
background-color: #f8f8f8;
border: 1px solid #ccc;
font-size: 13px;
line-height: 19px;
overflow: auto;
padding: 6px 10px;
border-radius: 3px;
}

pre code, pre tt {
background-color: transparent;
border: none;
}

kbd {
-moz-border-bottom-colors: none;
-moz-border-left-colors: none;
-moz-border-right-colors: none;
-moz-border-top-colors: none;
background-color: #DDDDDD;
background-image: linear-gradient(#F1F1F1, #DDDDDD);
background-repeat: repeat-x;
border-color: #DDDDDD #CCCCCC #CCCCCC #DDDDDD;
border-image: none;
border-radius: 2px 2px 2px 2px;
border-style: solid;
border-width: 1px;
font-family: "Helvetica Neue",Helvetica,Arial,sans-serif;
line-height: 10px;
padding: 1px 4px;
}

/* QUOTES
=============================================================================*/

blockquote {
border-left: 4px solid #DDD;
padding: 0 15px;
color: #777;
}

blockquote>:first-child {
margin-top: 0px;
}

blockquote>:last-child {
margin-bottom: 0px;
}

/* HORIZONTAL RULES
=============================================================================*/

hr {
clear: both;
margin: 15px 0;
height: 0px;
overflow: hidden;
border: none;
background: transparent;
border-bottom: 4px solid #ddd;
padding: 0;
}

/* TABLES
=============================================================================*/

table th {
font-weight: bold;
}

table th, table td {
border: 1px solid #ccc;
padding: 6px 13px;
}

table tr {
border-top: 1px solid #ccc;
background-color: #fff;
}

table tr:nth-child(2n) {
background-color: #f8f8f8;
}

/* IMAGES
=============================================================================*/

img {
max-width: 100%
}
-->

memcache虽然好用,解决了数据库遇到高并发时的IO问题,但还有很多问题丞待解决:

1、数据持久性问题,memcache用内存进行存储,一旦memcache服务器宕机,那么所存储的数据全部丢失。

2、memcache存储的数据类型单一,只支持key-value型的数据,要存储复杂类型的数据,必然需要PHP脚本的大量逻辑操作。


redis基本介绍

redis也是一个内存非关系型数据库,它拥有memcache在数据存储上的全部优点,而且在memcache的基础上(memcache的介绍可以看我的上一篇博文:PHP中的数据库二、memcache

  • 增加了数据持久性功能,redis用rdb和aof两种方式实现数据持久性,在服务器突然宕机时也能几乎保留已存的全部数据。
  • 增加了string(字符串)、set(集合)、sorted_set(有序集合)、hash(哈希)、list(链表)数据类型,方便了多类型的存储和数据库操作。
  • 增加了安全验证(可为服务器设置连接密码)。
  • redis的主从分离等系统更完善(官方开发)。
  • 原生支持发布/订阅、队列、缓存等工具。

当然,相比较memcache,它的数据库操作也较为复杂。


redis的应用场景和安装

redis除了可以用在memcache能用的地方,它还可以用在:

  • 可以用链表来存储数据,读取其最新信息。
  • 可以用有序列表存储数据,读取其排行榜数据
  • 可以用集合来存储关注/被关注信息。

在官网(http://redis.io/)下载到它的最新版本,直接解压,因为redis官方已经编译过了,直接进行make / make test ,在make install时可以指定其安装路径。

安装完成后,将安装包里的redis的conf文件mv到安装目录的bin目录下,它是配置和启动redis所必需的。

除此,安装目录文件下bin目录里还有如下文件。

redis-benchmark //性能测试工具 -n xxx 表示发出xxx条命令用来测试
redis-check-aof //检查aof日志的工具
redis-check-dump //检查rbd日志的工具
redis-cli //客户端
redis-server //redis的服务器进程
redis-sentinel //redis哨兵模式的进程

我们用vim打开redis.conf来简单配置redis服务器。

  • 将daemonize 选项改为yes来后台运行
  • database n 设置一个redis服务器里有n个服务器,默认为0-15共16个
  • port n 来设置redis服务器的监听端口
  • 设置requirepass yourpassword来设置密码,客户端连接后用auth password来通过验证

我们使用./redis-server ./redis.conf命令来打开redis服务器。

使用./redis-cli [-p port]来连接服务器(默认6379)。


redis的命令

基本(包括string字符串类型)命令

set key value [ex|px n] //设置值[并设置过期时间为n秒/毫秒]
get key //获取值
del key //删除值
incby|decby key n //将key值自增或自减n
rename key newkey//覆盖原来的
select n//选择第n个数据库
ttl key //查询key的过期时间,-1表示永不过期,不存在的为-2
expire key n //设置key的过期时间为n秒
type key //获取key的存储类型
flushdb //清除当前数据库中的值
shutdown [nosave]//关闭服务器[不存储]

list(链表)命令

lpush/rpush list value1 [value2 value3...] //将value压入链表头/尾
lpop/rpop list //弹出链表头/尾的值
llen list //获取链表长度

set(集合)命令

sadd set value //往集合中添加value
smembers set //查看集合中的全部数据
srem set value1[value2...]//删除集合中的元素
sismember set value //判断value是否是集合中的一个元素

sorted_set(有序集合)命令

zadd sorted_set score1 key1 score2 key2 score3 key3...向有序集合中添加key,并定义其score,集合会用score对其排序
zrange sorted_set a b [withscores]从第a到第b显示有序列表中的值 b为-1时显示全部,[显示各个值的score]
zrank/zrevrank sorted_set key 正序/倒序显示key在有序集合中的位置
zrem sorted_set key 删除有序集合中的key
zcard sorted_set [m n]计算有序集合中[score在m到n之间的]一共有多少个

hash(哈希类型)命令

hset hashset key value 设置hash表key的值为value
hget hashset key 获取hash表的key值
hdel hashset key 删除hash表中的一个key
hlen hashset 获取hash表的长度

redis命令繁多,这里只列了一点简单的,具体命令可以其官网或其中文站http://www.redis.cn/查看翻译文档


redis的事务和发布、订阅

redis中的事务与mysql的类似,只有语句有些不同。

                redis               mysql
开始事务 multi start transition
事务中的query语句
执行事务 exec commit
回滚事务 discard roll back

对于并发影响,redis有watch语句控制,被watch语句监测的key值一旦在事务提交前发生变化,则事务自动被取消回滚。

watch key1 [key2...]
unwatch 取消所有监测。

redis原生发布和订阅功能,它类似于设计模式中的观察者模式,被订阅对象一旦发布了新的消息,那么所有订阅对象都会收到这条消息。使用方式为:

subscribe key //订阅某个key,如果这个key发布了新的消息,则会收听到
public key value//发布消息key,值为value,返回值是收到这个消息的人的个数
unsubscribe key //取消监听
psubscribe key1 key2/pattrn //[根据模式]监听多个key

redis的数据持久化

redis通过rdb和aof两种方式实现数据持久化,两种数据持久化方式都会占用CPU资源,拖慢redis的执行效率,一般两种模式配合使用。

rdb方式的主要原理就是达到某一写入条件后把内存中的所有数据的快照保存一份到磁盘上,数据恢复时用数据快照恢复。

aof方式是通过将每条redis执行命令记录入文本文件,恢复数据时重复执行记录的命令。

rdb方式实现数据持久化

用save/bgSave命令可以主动使用rdb方式[后台]存储rdb

修改redis.conf文件进行配置

save m n                    //在m秒内有n次修改即进行一次快照,保存点很重要,一般会配置多个条件,满足其中之一就保存
stop-writes-on-bgsave-error yes //在进行快照的过程中如果出错,则停止写入
rdbcompression yes //设置进行数据压缩
rdbchecksum yes //导入数据时检查文件是否损坏
dbfilename xxx.rdb //导出的文件名
dir path //导出的文件路径

aof方式实现数据持久化

aof持久化的问题在于将每条指令都记录下来,即使是对一个键的反复操作,这样会导致aof文件越来越大,使用aof重写将会大大减小aof文件的体积,因为它是在最后将数据库内数据的状态统一逆化为命令,而不论一个key经过了多少次变化。使用 bgrewrite 命令可手动重写aof文件。

配置redis.conf文件:

noapppendfsync-on-rewrite yes       //设置导出rdb时停止写入aof,aof会被写在内存队列里,dump rdb 完成后统一进行写入操作。
appendfsync everysec //每秒写入一次
appendfilename //path/filename.aof
auto-aof-rewrite-percentage 100 //文件大小增长100%时重写
auto-aof-rewrite-min-size 64m //文件至少达到64m时重写

redis的主从复制

主从复制时,主从都要以自己的.conf文件来启动服务器。主服务器可以将rdb关闭,以从服务器来产生rdb,加快主服务器的速度。

从服务器复制一个redis6380.conf文件,设置端口,pid存放文件,只读,主服务器的密码。

port 6380
pidfile filename
slave-read-only yes
masterauth password

设置完成后,分别用不同的conf文件打开服务器。

考虑到主服务器宕机的情况,我们用sentinel redis哨兵来监测服务器状态,在主服务器宕机之后做出反应。sentinel是redis集成的,我们只需要将安装包里的sentinel.conf文件拷贝到redis/bin目录下,使用redis-sentinel进程文件来启动服务器即可。

port 26379                                       //sentinel监听的端口号
daemonize yes //后台启动进程
sentinel monitor mymaster 192.168.100.211 6379 2 //设置主进程ip和端口号,并设置两个哨兵发现主服务器长时间无法连接才判定其宕机
sentinel down-after-milliseconds mymaster 30000 //30000毫秒连接不上判定为无法连接
sentinel parallel-syncs mymaster 1 //一个主服务器打开时,同时复制的从服务器数,太大的话会造成服务器瞬间拥堵
sentinel failover-timeout mymaster 900000 //在90000秒内哨兵不再试图恢复原主服务器

PHP操作redis服务器

安装好php的redis扩展后(具体看我的博文linux下的PHP),就可以直接使用redis的类函数库了。

如下是典型的redis应用。

$redis=new Redis();                     //实例化一个Redis对象
$redis->connect('host',port); //连接redis服务器
$redis->auth('password'); //用密码认证
$redis->set($key,$value[,$expire_time]);//设置一个值
$content=$redis->get($key); //获取值

具体函数使用可以看官方的文档:https://github.com/phpredis/phpredis

如果您觉得本博文对您有帮助,您可以推荐或关注我,如果您有什么问题,可以在下方留言讨论,谢谢。

PHP中的数据库三、redis的更多相关文章

  1. Redis | 第4章 Redis中的数据库《Redis设计与实现》

    目录 前言 1. Redis中的数据库 2. 数据库的键空间 3. 键的生成时间与过期时间 4. Redis中的过期键删除策略 5. AOF.RDB和复制功能对过期键的处理 5.1 生成 RDB 文件 ...

  2. Redis中单机数据库的实现

    1. 内存操作层 zmalloc 系接口 redis为了优化内存操作, 封装了一层内存操作接口. 默认情况下, 其底层实现就是最简朴的libc中的malloc系列接口. 如果有定制化需求, 可以通过配 ...

  3. Redis 中的数据库

    前面我们花了很多的时间介绍了 redis 中基本的数据结构,及其内部的实现情况,这些都是非常基础的东西,可能不经意间你就会用到他们,希望你花点时间了解一下. 接下来,我们将走近 redis 数据库,学 ...

  4. 06_NoSQL数据库之Redis数据库:Redis的高级应用之登录授权和主从复制

     Redis高级实用特征 安全性(登录授权和登录后使用auth授权) 设置客户端连接后进行任何其他指定前需要使用的密码. 警告:因为redis速度相当快,所以在一台比较好的服务器下,一个外部的用户 ...

  5. 数据库之redis篇(3)—— Python操作redis

    虽然前面两篇已经说了redis的一些配置安装什么的,篇幅有点长,可能看完了也不知道怎么操作,这里再浓缩一下: 什么是redis redis完全开源免费的,遵守BSD协议,是一个高性能的非关系型key- ...

  6. 非关系型数据库之Redis

    一.Redis简介     REmote DIctionary Server(Redis) 是一个由Salvatore Sanfilippo写的key-value存储系统. Redis是一个开源的使用 ...

  7. Linux实战教学笔记45:NoSQL数据库之redis持久化存储(一)

    第1章 redis存储系统 1.1 redis概述 REmote DIctionary Server(Redis)是一个基于key-value键值对的持久化数据库存储系统.redis和大名鼎鼎的Mem ...

  8. Python操作nosql数据库之redis

    一.NoSQL的操作 NoSQL,泛指非关系型的数据库.随着互联网web2.0网站的兴起,传统的关系数据库在应付web2.0网站,特别是超大规模和高并发的SNS类型的web2.0纯动态网站已经显得力不 ...

  9. 非关系型数据库(NOSQL)-Redis

    整理一波Redis 简介,与memcached比较 官网:http://redis.io Redis是一个key-value存储系统.和Memcached类似,它支持存储的value类型相对更多,包括 ...

随机推荐

  1. 【java】jstack

    介绍 jstack用于打印出给定的java进程ID或core file或远程调试服务的Java堆栈信息,如果是在64位机器上,需要指定选项"-J-d64",Windows的jsta ...

  2. 【WCF】授权策略详解

    所谓授权者,就是服务授予客户端是否具有调用某个服务操作的权限. 授权过程可以通过一系列授权策略来进行评估,即每个特定的授权策略都按照各自的需求,衡量一下调用方是否具备访问服务操作的权限.在默认情况下, ...

  3. ASP.NET MVC5+EF6+EasyUI 后台管理系统(28)-系统小结

    系列目录 我们从第一节搭建框架开始直到二十七节,权限管理已经告一段落,相信很多有跟上来的园友,已经搭配完成了,并能从模块创建授权分配和开发功能了 我没有发布所有源代码,但在14节发布了最后的一次源代码 ...

  4. Android数据加密之Des加密

    前言: 端午节前有个同事咨询我有关Android DES加密的相关实现,简单的实现了一下,今天来总结一下. 其他几种加密方式: Android数据加密之Rsa加密 Android数据加密之Aes加密 ...

  5. 多线程条件通行工具——CyclicBarrier

    CyclicBarrier的作用是,线程进入等待后,需要达到一定数量的等待线程后,再一次性开放通行. CyclicBarrier(int, Runnable)构造方法,参数1为通行所需的线程数量,参数 ...

  6. JVM学习(4)——全面总结Java的GC算法和回收机制

    俗话说,自己写的代码,6个月后也是别人的代码……复习!复习!复习!涉及到的知识点总结如下: 一些JVM的跟踪参数的设置 Java堆的分配参数 -Xmx 和 –Xms 应该保持一个什么关系,可以让系统的 ...

  7. Java 素数 prime numbers-LeetCode 204

    Description: Count the number of prime numbers less than a non-negative number, n click to show more ...

  8. 以实际的WebGIS例子探讨Nginx的简单配置

    文章版权由作者李晓晖和博客园共有,若转载请于明显处标明出处:http://www.cnblogs.com/naaoveGIS/ 1.背景 以实际项目中的一个例子来详细讲解Nginx中的一般配置,其中涉 ...

  9. 基于NodeJS的秘室聊天室

    借着放假期间将NodeJS重新回顾了一下并玩了一下sketch来进行设计界面,很不错.(注:代码整理后会放到github上,请关注.) 本次聊天室我给它定义了一个名称叫“秘密聊天室”. 需求: 技术选 ...

  10. [Asp.net 5] Options-配置文件(2)

    很久之前写过一篇介绍Options的文章,2016年再打开发现很多变化.增加了新类,增加OptionMonitor相关的类.今天就对于这个现在所谓的新版本进行介绍. 老版本的传送门([Asp.ne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