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单片机I/O口直接输入输出实例(附调试及分析过程)
51单片机P0/P1/P2/P3口的区别:
P0口要作为低8位地址总线和8位数据总线用,这种情况下P0口不能用作I/O,要先作为地址总线对外传送低8位的地址,然后作为数据总线对外交换数据;
P1口只能作为I/O口(P1.0、P1.1以外);
P2口除了作为普通I/O口之外,在扩展外围设备时,要用作高8位地址线;
P3口除了作为普通I/O口之外,其每个引脚都有第二功能。
I/O端口具有以下特性:
① 端口自动识别:无论是P0 P2口的总线复用还是P3口的功能复用,内部资源会自动选择,不需要通过指令的状态选择。
② 准双向口功能:准双向口作为输入口时,应先使锁存器置"1",然后再读引脚。
③ P0作为普通I/O口使用:不使用并行扩展总线时,必须外加上拉电阻。
④ I/O口驱动特性:P0口作为I/O口时可输出驱动8个LSTTL输入端,P1-P3口则可以输出驱动4个LSTTL输入端
————————————————————————————————————————————
I/O接口直接输入输出实例
//《51单片机原理及应用(第二版)——基于Keil C与Proteus》第四章例4.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程序分析:
电路中的P2口既用作输入也用作输出,P2.0-P2.3作为输入,P2.4-P2.7作为输出;
首先将 ",才能确保输入结果正确;
当P2.0-P2.3读入开关状态 if ((P2 & 0x0f) != 0x0f)时,通过对其移位 P2 = P2<< 4;,将P2.0-P2.3的值对应移到了P2.4-P2.7中
代码分析:
#include <reg51.h>
#define uint unsigned int
//延时子程序
void delay()
{
uint i, j;
for (i = 3; i > 0; i--)
{
for(j = 1000; j > 0; j--);
}
}
void main()
{
while(1)
{
P2 = 0xff;
",才能确保输入结果正确
if ((P2 & 0x0f) != 0x0f)
//屏蔽高四位,判断低四位是否闭合,书上原为 if (P2 != 0x0f),有问题
{
P2 = P2<< 4;位,闭合第二个开关后,变成 0000 1011
delay();
}
}
}
代码具体执行情况以及P2调试情况见下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调试及P2情况
Keil与Proteus联调,打开P2状态图;
开始调试并且未操作时,P2 = 0xff;,P2状态为 1111 1111,
闭合开关2,单击RUN执行,在这个执行过程中P2情况:
① 初始状态 1111 1111
② 闭合开关 1111 1101
④ "与运算" 0000 1101
//通过 (1111 1101 & 0000 1111) 运算得到 (0000 1101) 屏蔽掉高四位的情况,进行!= 0x0f 判断。
// 如果四开关同时断开,(1111 1111 & 0000 1111) == (0000 1111)
// 如果有任何一个开关闭合,则将执行左移操作
③ 左移四位 1101 0000
LED2 左端获得低电平,右端高电平,LED亮
所有开关断开,重新进入循环,P2 = 0xff;
程序代码执行结束,分析完毕。
51单片机I/O口直接输入输出实例(附调试及分析过程)的更多相关文章
- 51单片机 | I/O口直接输入输出实例
51单片机P0/P1/P2/P3口的区别: P0口要作为低8位地址总线和8位数据总线用,这种情况下P0口不能用作I/O,要先作为地址总线对外传送低8位的地址,然后作为数据总线对外交换数据: P1口只能 ...
- MOS管、PCB、H桥、步进电机驱动电路、51单片机的IO口驱动能力、灌电流、拉电流、上拉电阻的选择
嵌入式开发PCB设计几点体会(转载):http://bbs.ednchina.com/BLOG_ARTICLE_3021801.HTMCollector-Emitter Saturation Volt ...
- 51单片机:IO口扩展芯片用法(74HC165,74HC595)
IO口扩展芯片,主要是解决单片机IO口太少. 74HC165:数据从并转串 74HC595:数据从串转并 两种芯片,都是通过时序电路,加上移位功能,进行数据传输 74HC165:数据从并转串.以下实例 ...
- 51单片机 | 实现SMC1602液晶屏显示实例
———————————————————————————————————————————— LCD1602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1单片机I/O口使用经验
按常规,在51端口(P1.P2.P3)某位用作输入时,必须先向对应的锁存器写入1,使FET截止.一般情况是这样,也有例外.所谓IO口内部与电源相连的上拉电阻而非一常规线性电阻,实质上,该电阻是由两个场 ...
- 51单片机 | A/D转换器实现数字电压表实例
———————————————————————————————————————————— ADC0809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STM32GPIO口8种模式细致分析(类比51单片机)
关于STM32GPIO口的8种工作模式,我们先引出一些问题? STM32GPIO口如果既要输入又要输出怎么办? 1.浮空输入模式 上图红色的表示便是浮空输入的过程,外部输入时0读出的就是0,外部输入时 ...
- 51单片机入门1--与C语言的交接
我们即将进入51单片机的编程学习,咱们今天就来讲解一下单片机中的C语言(你可以称作C51) 在说编程之前,要先说一些别的东西: 二进制,八进制,十六进制 二进制中只有数字0和1,在二进制中1+1为10 ...
- 单片机I/O口推挽与开漏输出详解(力荐)
推挽输出:可以输出高,低电平,连接数字器件;推挽结构一般是指两个三极管分别受两互补信号的控制,总是在一个三极管导通的时候另一个截止. 开漏输出:输出端相当于三极管的集电极. 要得到高电平状态需要上拉电 ...
随机推荐
- Java代码块详解
Java中代码块指的是用 {} 包围的代码集合,分为4种:普通代码块,静态代码块,同步代码块,构造代码块 普通代码块: 定义:在方法.循环.判断等语句中出现的代码块 修饰:只能用标签修饰 位置:普通代 ...
- 设置debian的静态IP
欲设置的信息: IP地址:198.9.146.131 子网掩码:255.255.255.0 网关:198.9.146.254 DNS:198.9.9.1 198.9.9.2 首先编辑/etc/netw ...
- Bootstrap学习-排版
1.标题 <h1>~<h6>,所有标题的行高都是1.1(也就是font-size的1.1倍). 2.副标题 <small>,行高都是1,灰色(#999) <h ...
- 1583: [Usaco2009 Mar]Moon Mooing 哞哞叫
1583: [Usaco2009 Mar]Moon Mooing 哞哞叫 Time Limit: 10 Sec Memory Limit: 64 MBSubmit: 244 Solved: 126 ...
- 通过spring 中的@Scheduled来执行定时任务
以前开发定时任务的功能的时候,是框架里面写好的quartz配置方式,由于功力尚浅,感觉定时跑披定时任务什么的云里雾里,很高大上,每次都不知道怎么修改配置,后来几次接触定时任务发现,还是比较好掌握的,特 ...
- 浅谈并发和tomcat线程数
假设Tomcat每到固定一个时间会有一个高峰,峰值的并发达到了3000以上,最后的结果是Tomcat线程池满了,日志看很多请求超过了1s. 服务器性能很好,Tomcat版本是7.0.54,配置如下 & ...
- servlet中的过滤器 国际化
1. 过滤器 基本概念 过滤器是需要在xml中配置的. 为什么需用到过滤器? 项目开发中,经常会涉及到重复代码的实现! 注册 ----à Servlet [1. 设置编码] ----à JSP 修改 ...
- 【转】深入理解RunLoop
RunLoop 是 iOS 和 OS X 开发中非常基础的一个概念,这篇文章将从 CFRunLoop 的源码入手,介绍 RunLoop 的概念以及底层实现原理.之后会介绍一下在 iOS 中,苹果是如何 ...
- rem 结合 scss 移动端自适应 初级入门demo
首先说明 本篇 内容 适合初级使用 rem 开发移动端 自适应 公式计算 推导过程, 高手绕路. 目标尺寸 = rem * 根字体大小 Px = rem * (html根字体px) 根字体大 ...
- lucene原理及源码解析--核心类
马云说:大家还没搞清PC时代的时候,移动互联网来了,还没搞清移动互联网的时候,大数据时代来了. 然而,我看到的是:在PC时代搞PC的,移动互联网时代搞移动互联网的,大数据时代搞大数据的,都是同一伙儿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