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pReduce详细工作流程之Map阶段

如上图所示

  1. 首先有一个200M的待处理文件
  2. 切片:在客户端提交之前,根据参数配置,进行任务规划,将文件按128M每块进行切片
  3. 提交:提交可以提交到本地工作环境或者Yarn工作环境,本地只需要提交切片信息和xml配置文件,Yarn环境还需要提交jar包;本地环境一般只作为测试用
  4. 提交时会将每个任务封装为一个job交给Yarn来处理(详细见后边的Yarn工作流程介绍),计算出MapTask数量(等于切片数量),每个MapTask并行执行
  5. MapTask中执行Mapper的map方法,此方法需要k和v作为输入参数,所以会首先获取kv值;
    • 首先调用InputFormat方法,默认为TextInputFormat方法,在此方法调用createRecoderReader方法,将每个块文件封装为k,v键值对,传递给map方法
  6. map方法首先进行一系列的逻辑操作,执行完成后最后进行写操作
  7. map方法如果直接写给reduce的话,相当于直接操作磁盘,太多的IO操作,使得效率太低,所以在map和reduce中间还有一个shuffle操作
    • map处理完成相关的逻辑操作之后,首先通过outputCollector向环形缓冲区写入数据,环形缓冲区主要两部分,一部分写入文件的元数据信息,另一部分写入文件的真实内容
    • 环形缓冲区的默认大小是100M,当缓冲的容量达到默认大小的80%时,进行反向溢写
  8. 在溢写之前会将缓冲区的数据按照指定的分区规则进行分区和排序,之所以反向溢写是因为这样就可以边接收数据边往磁盘溢写数据
  9. 在分区和排序之后,溢写到磁盘,可能发生多次溢写,溢写到多个文件
  10. 对所有溢写到磁盘的文件进行归并排序
  11. 在9到10步之间还可以有一个Combine合并操作,意义是对每个MapTask的输出进行局部汇总,以减少网络传输量
    • Map阶段的进程数比Reduce阶段要多,所以放在Map阶段处理效率更高
    • Map阶段合并之后,传递给Reduce的数据就会少很多
    • 但是Combiner能够应用的前提是不能影响最终的业务逻辑,而且Combiner的输出kv要和Reduce的输入kv类型对应起来

整个MapTask分为Read阶段,Map阶段,Collect阶段,溢写(spill)阶段和combine阶段

  • Read阶段:MapTask通过用户编写的RecordReader,从输入InputSplit中解析出一个个key/value
  • Map阶段:该节点主要是将解析出的key/value交给用户编写map()函数处理,并产生一系列新的key/value
  • Collect收集阶段:在用户编写map()函数中,当数据处理完成后,一般会调用OutputCollector.collect()输出结果。在该函数内部,它会将生成的key/value分区(调用Partitioner),并写入一个环形内存缓冲区中
  • Spill阶段:即“溢写”,当环形缓冲区满后,MapReduce会将数据写到本地磁盘上,生成一个临时文件。需要注意的是,将数据写入本地磁盘之前,先要对数据进行一次本地排序,并在必要时对数据进行合并、压缩等操作

MapReduce详细工作流程之Reduce阶段

如上图所示

  1. 所有的MapTask任务完成后,启动相应数量的ReduceTask(和分区数量相同),并告知ReduceTask处理数据的范围
  2. ReduceTask会将MapTask处理完的数据拷贝一份到磁盘中,并合并文件和归并排序
  3. 最后将数据传给reduce进行处理,一次读取一组数据
  4. 最后通过OutputFormat输出

整个ReduceTask分为Copy阶段,Merge阶段,Sort阶段(Merge和Sort可以合并为一个),Reduce阶段。

  • Copy阶段:ReduceTask从各个MapTask上远程拷贝一片数据,并针对某一片数据,如果其大小超过一定阈值,则写到磁盘上,否则直接放到内存中
  • Merge阶段:在远程拷贝数据的同时,ReduceTask启动了两个后台线程对内存和磁盘上的文件进行合并,以防止内存使用过多或磁盘上文件过多
  • Sort阶段:按照MapReduce语义,用户编写reduce()函数输入数据是按key进行聚集的一组数据。为了将key相同的数据聚在一起,Hadoop采用了基于排序的策略。由于各个MapTask已经实现对自己的处理结果进行了局部排序,因此,ReduceTask只需对所有数据进行一次归并排序即可
  • Reduce阶段:reduce()函数将计算结果写到HDFS上

Shuffle机制

Map方法之后,Reduce方法之前的数据处理过程称之为Shuffle。shuffle流程详解如下:

  1. MapTask收集map()方法输出的kv对,放到环形缓冲区中
  2. 从环形缓冲区不断溢出到本地磁盘文件,可能会溢出多个文件
  3. 多个溢出文件会被合并成大的溢出文件
  4. 在溢出过程及合并的过程中,都要调用Partitioner进行分区和针对key进行排序
  5. ReduceTask根据自己的分区号,去各个MapTask机器上取相应的结果分区数据
  6. ReduceTask将取到的来自同一个分区不同MapTask的结果文件进行归并排序
  7. 合并成大文件后,shuffle过程也就结束了,进入reduce方法

Yarn工作机制

job提交全过程

  1. MR程序提交到客户端所在的节点,YarnRunner向ResourceManager申请一个Application
  2. RM将该Application的资源路径和作业id返回给YarnRunner
  3. YarnRunner将运行job所需资源提交到HDFS上
  4. 程序资源提交完毕后,申请运行mrAppMaster
  5. RM将用户的请求初始化成一个Task
  6. 其中一个NodeManager领取到Task任务
  7. 该NodeManager创建容器Container,并产生MRAppmaster
  8. Container从HDFS上拷贝资源到本地
  9. MRAppmaster向RM 申请运行MapTask资源
  10. RM将运行MapTask任务分配给另外两个NodeManager,另两个NodeManager分别领取任务并创建容器
  11. MR向两个接收到任务的NodeManager发送程序启动脚本,这两个NodeManager分别启动MapTask,MapTask对数据分区排序
  12. MrAppMaster等待所有MapTask运行完毕后,向RM申请容器,运行ReduceTask
  13. ReduceTask向MapTask获取相应分区的数据
  14. 程序运行完毕后,MR会向RM申请注销自己

进度和状态更新:

YARN中的任务将其进度和状态(包括counter)返回给应用管理器, 客户端每秒(通过mapreduce.client.progressmonitor.pollinterval设置)向应用管理器请求进度更新, 展示给用户

作业完成:

除了向应用管理器请求作业进度外, 客户端每5秒都会通过调用waitForCompletion()来检查作业是否完成。时间间隔可以通过mapreduce.client.completion.pollinterval来设置。作业完成之后, 应用管理器和Container会清理工作状态。作业的信息会被作业历史服务器存储以备之后用户核查
欢迎关注下方公众号,获取更多文章信息

MapReduce与Yarn 的详细工作流程分析的更多相关文章

  1. MapRedue详细工作流程

    MapRedue详细工作流程 简述 (1)客户端submit之前获取待处理的数据信息,根据参数配置,形成一个任务分配的规划. (2)提交切片信息到YARN(split.xml,job.split,wc ...

  2. 第2章 rsync算法原理和工作流程分析

    本文通过示例详细分析rsync算法原理和rsync的工作流程,是对rsync官方技术报告和官方推荐文章的解释. 以下是本文的姊妹篇: 1.rsync(一):基本命令和用法 2.rsync(二):ino ...

  3. rsync算法原理和工作流程分析

    本文通过示例详细分析rsync算法原理和rsync的工作流程,是对rsync官方技术报告和官方推荐文章的解释.本文不会介绍如何使用rsync命令(见rsync基本用法),而是详细解释它如何实现高效的增 ...

  4. Yarn框架和工作流程研究

    一.概述     将公司集群升级到Yarn已经有一段时间,自己也对Yarn也研究了一段时间,现在开始记录一下自己在研究Yarn过程中的一些笔记.这篇blog主要主要从大体上说说Yarn的基本架构以及其 ...

  5. rsync(三)算法原理和工作流程分析

    在开始分析算法原理之前,简单说明下rsync的增量传输功能. 假设待传输文件为A,如果目标路径下没有文件A,则rsync会直接传输文件A,如果目标路径下已存在文件A,则发送端视情况决定是否要传输文件A ...

  6. 【转】Hostapd工作流程分析

    [转]Hostapd工作流程分析 转自:http://blog.chinaunix.net/uid-30081165-id-5290531.html Hostapd是一个运行在用户态的守护进程,可以通 ...

  7. [国嵌笔记][030][U-Boot工作流程分析]

    uboot工作流程分析 程序入口 1.打开顶层目录的Makefile,找到目标smdk2440_config的命令中的第三项(smdk2440) 2.进入目录board/samsung/smdk244 ...

  8. nodejs的Express框架源码分析、工作流程分析

    nodejs的Express框架源码分析.工作流程分析 1.Express的编写流程 2.Express关键api的使用及其作用分析 app.use(middleware); connect pack ...

  9. Mysql工作流程分析

    Mysql工作流程图 工作流程分析 1. 所有的用户连接请求都先发往连接管理器 2. 连接管理器    (1)一直处于侦听状态    (2)用于侦听用户请求 3. 线程管理器    (1)因为每个用户 ...

随机推荐

  1. spring-cloud-kubernetes与k8s的configmap

    本文是<spring-cloud-kubernetes实战系列>的第六篇,主要内容是在kubernetes上部署一个java web应用,该应用使用了spring-cloud-kubern ...

  2. E-Find the median_2019牛客暑期多校训练营(第七场)

    题意 N次操作,每次塞入区间\([L,R]\)的每个数,并输出此时的中位数. 题解 如果题目不是每次塞入一整个区间,而是只塞入一个数,可以简单的建权值线段树查询区间第K大,由于每次都是查询整个区间就不 ...

  3. 微信小程序一步一步获取UnionID,实现自动登录

    思路: 1.小程序端获取用户ID,发送至后台 2.后台查询用户ID,如果找到了该用户,返回Token,没找到该用户,保存到数据库,并返回Token 小程序端如何获取用户ID: 小程序端 wx.getU ...

  4. nvm 管理多个活动的node.js版本

    前序:最近在使用taro框架开发小程序,因为安装taro时遇到一些问题,后来重新安装了node版本——v10.16.3,却影响了我本地开发的项目,故此使用nvm来管理node的版本,更加灵活的切换以支 ...

  5. open的正确使用

    open一个对象的时候,不确定他是图片还是文本啊 #----------------------- import io   with open('photo.jpg', 'rb') as inf:   ...

  6. Django-下载安装-配置-创建django项目-三板斧简单使用

    目录 Django 简介 使用 django 的注意事项 计算机名不能有中文 Django版本问题 django下载安装 在命令行下载安装 在pycharm图形界面下载安装 检验是否安装成功 创建Dj ...

  7. 搭建自己的技术博客系列(二)把 Hexo 博客部署到 GitHub 上

    1.在GitHub上建一个新仓库

  8. Redis真的那么好用吗

    Redis是什么 Redis是一个开源的底层使用C语言编写的key-value存储数据库.可用于缓存.事件发布订阅.高速队列等场景.而且支持丰富的数据类型:string(字符串).hash(哈希).l ...

  9. 动态设置 view 在布局中位置

    一.概述 有时项目需要动态设置一个 底部列表,比如 popupwindow ,listview 底部显示 ,所以记录一下 此处, android.support.v7.widget.CardView ...

  10. Node.js之异步编程

    > 文章原创于公众号:程序猿周先森.本平台不定时更新,喜欢我的文章,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 ![file](https://img2018.cnblogs.com/blog/830272/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