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Linux内核里的DebugFS

DebugFS,顾名思义,是一种用于内核调试的虚拟文件系统,内核开发者通过debugfs和用户空间交换数据。类似的虚拟文件系统还有procfs和sysfs等,这几种虚拟文件系统都并不实际存储在硬盘上,而是Linux内核运行起来后才建立起来。

通常情况下,最常用的内核调试手段是printk。但printk并不是所有情况都好用,比如打印的数据可能过多,我们真正关心的数据在大量的输出里不是那么一目了然;或者我们在调试时可能需要修改某些内核变量,这种情况下printk就无能为力,而如果为了修改某个值重新编译内核或者驱动又过于低效,此时就需要一个临时的文件系统可以把我们需要关心的数据映射到用户空间。在过去,procfs可以实现这个目的,到了2.6时代,新引入的sysfs也同样可以实现,但不论是procfs或是sysfs,用它们来实现某些debug的需求,似乎偏离了它们创建的本意。比如procfs,其目的是反映进程的状态信息;而sysfs主要用于Linux设备模型。不论是procfs或是sysfs的接口应该保持相对稳定,因为用户态程序很可能会依赖它们。当然,如果我们只是临时借用procfs或者sysfs来作debug之用,在代码发布之前将相关调试代码删除也无不可。但如果相关的调试借口要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存在于内核之中,就不太适合放在procfs和sysfs里了。故此,debugfs应运而生。

默认情况下,debugfs会被挂载在目录/sys/kernel/debug之下,如果您的发行版里没有自动挂载,可以用如下命令手动完成:

# mount -t debugfs none /your/debugfs/dir

Linux内核为debugfs提供了非常简洁的API,本文接下来将以一个实作为例来介绍,sample code可以从这里下载。

这个实作会在debugfs中建立如下的目录结构:

其中,a对应模块中的一个u8类型的变量,b和subdir下面的c都是对应模块里的一个字符数组,只是它们的实现方式不同。

在module_init里,我们首先要建立根目录mydebug:

1
my_debugfs_root = debugfs_create_dir("mydebug", NULL);

第一个参数是目录的名称,第二个参数用来指定这个目录的上级目录,如果是NULL,则表示是放在debugfs的根目录里。

子目录也是用debugfs_create_dir来实现:

1
sub_dir = debugfs_create_dir("subdir", my_debugfs_root);

建立文件a的代码非常简单:

1
debugfs_create_u8("a", 0644, my_debugfs_root, &a);

这表示文件名为“a”,文件属性是0644,父目录是上面建立的“mydebug”,对应的变量是模块中的a。

Linux内核还提供了其他一些创建debugfs文件的API,请参考本文的附录。

b是一个32-bytes的字符数组,在debugfs里,数组可以用blob wrapper来实现。

1
2
3
4
5
6
char hello[32] = "Hello world!\n";
struct debugfs_blob_wrapper b;
 
b.data = (void *)hello;
b.size = strlen(hello) + 1;
debugfs_create_blob("b", 0644, my_debugfs_root, &b);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blob wrapper定义的数据只能是只读的。在本例中,虽然我们把文件b的权限设定为0644,但实际这个文件还是只读的,如果试图改写这个文件,系统将提示出错。

如果需要对内核数组进行写的动作,blob wrapper就无法满足要求,我们只能通过自己定义文件操作来实现。在这个实作里,可以参考文件c的实现。c和b在模块里对应着同一块字符数组,不同的是,b是只读的,而c通过自定义的文件操作同时实现了读和写。

注:debugfs_create_file()中参数data为私有数据,之后创建文件时会传递给inode->i_private,在file open时可以将inode->i_private传递给file->private_dat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static int c_open(struct inode *inode, struct file *filp)
{
    filp->private_data = inode->i_private;
    return 0;
}
 
static ssize_t c_read(struct file *filp, char __user *buffer,
        size_t count, loff_t *ppos)
{
    if (*ppos >= 32)
        return 0;
    if (*ppos + count > 32)
        count = 32 - *ppos;
 
    if (copy_to_user(buffer, hello + *ppos, count))
        return -EFAULT;
 
    *ppos += count;
 
    return count;
}
 
static ssize_t c_write(struct file *filp, const char __user *buffer,
        size_t count, loff_t *ppos)
{
    if (*ppos >= 32)
        return 0;
    if (*ppos + count > 32)
        count = 32 - *ppos;
 
    if (copy_from_user(hello + *ppos, buffer, count))
        return -EFAULT;
 
    *ppos += count;
 
    return count;
}
 
struct file_operations c_fops = {
    .owner = THIS_MODULE,
    .open = c_open,
    .read = c_read,
    .write = c_write,
};
 
 
debugfs_create_file("c", 0644, sub_dir, NULL, NULL, &c_fops);

注:代码里,c_open其实并没有任何用处,因为c_read和c_write直接引用了全局变量hello。这里,我们也可以换一种写法,在read/write函数里用filp->private_data来引用字符数组hello。

到这里,三个文件和子目录已经创建完毕。在module_exit中,我们要记得释放创建的数据。

1
debugfs_remove_recursive(my_debugfs_root);

debugfs_remove_recursive可以帮我们逐步移除每个分配的dentry,如果您想一个一个手动的移除,也可以直接调用debugfs_remove。

附录:

创建和撤销目录及文件

1
2
3
4
5
6
struct dentry *debugfs_create_dir(const char *name, struct dentry *parent);
struct dentry *debugfs_create_file(const char *name, mode_t mode,
        struct dentry *parent, void *data,
        const struct file_operations *fops);
void debugfs_remove(struct dentry *dentry);
void debugfs_remove_recursive(struct dentry *dentry);

创建单值文件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struct dentry *debugfs_create_u8(const char *name, mode_t mode,
        struct dentry *parent, u8 *value);
struct dentry *debugfs_create_u16(const char *name, mode_t mode,
        struct dentry *parent, u16 *value);
struct dentry *debugfs_create_u32(const char *name, mode_t mode,
        struct dentry *parent, u32 *value);
struct dentry *debugfs_create_u64(const char *name, mode_t mode,
        struct dentry *parent, u64 *value);
 
struct dentry *debugfs_create_x8(const char *name, mode_t mode,
        struct dentry *parent, u8 *value);
struct dentry *debugfs_create_x16(const char *name, mode_t mode,
        struct dentry *parent, u16 *value);
struct dentry *debugfs_create_x32(const char *name, mode_t mode,
        struct dentry *parent, u32 *value);
 
struct dentry *debugfs_create_size_t(const char *name, mode_t mode,
        struct dentry *parent, size_t *value);
struct dentry *debugfs_create_bool(const char *name, mode_t mode,
        struct dentry *parent, u32 *value);

其中,后缀为x8、x16、x32的这三个函数是指debugfs中的数据用十六进制表示。

创建BLOB文件

1
2
3
4
5
6
7
struct debugfs_blob_wrapper {
    void *data;
    unsigned long size;
};
 
struct dentry *debugfs_create_blob(const char *name, mode_t mode,
         struct dentry *parent, struct debugfs_blob_wrapper *blob);

其它

1
2
3
4
5
struct dentry *debugfs_rename(struct dentry *old_dir, struct dentry *old_dentry,
        struct dentry *new_dir, const char *new_name);
 
struct dentry *debugfs_create_symlink(const char *name,
        struct dentry *parent, const char *target);

内核交互--debugfs_转的更多相关文章

  1. ifconfig源码分析之与内核交互数据

    <ifconfig源码分析之与内核交互数据>本文档的Copyleft归rosetta所有,使用GPL发布,可以自由拷贝.转载,转载时请保持文档的完整性.参考资料:<Linux设备驱动 ...

  2. Python IO内核交互了解

    注:Unix \ Linux 环境下的network IO   用户空间与内核空间 现在操作系统都是采用虚拟存储器,那么对32位操作系统而言,它的寻址空间(虚拟存储空间)为4G(2的32次方).操作系 ...

  3. 内核交互--sysfs

    文档介绍:http://lxr.linux.no/linux+v2.6.37/Documentation/filesystems/sysfs.txt The sysfs Filesystem Sysf ...

  4. 内核交互--procfs

    文档介绍:http://lxr.linux.no/linux+v2.6.37/Documentation/filesystems/proc.txt以下内容抄录linux设备驱动开发详解-宋宝华在/pr ...

  5. linux内核交互,设备驱动控制管理接口

    1,ioctl preface--starting point ,format,mount volume,in addition to the above file system -- allows ...

  6. 深入理解Linux网络技术内幕——用户空间与内核空间交互

    概述:     内核空间与用户空间经常需要进行交互.举个例子:当用户空间使用一些配置命令如ifconfig或route时,内核处理程序就要响应这些处理请求.     用户空间与内核有多种交互方式,最常 ...

  7. Linux 用户态与内核态的交互【转载】

    Linux 用户态与内核态的交互  在 Linux 2.4 版以后版本的内核中,几乎全部的中断过程与用户态进程的通信都是使用 netlink 套接字实现的,例如iprote2网络管理工具,它与内核的交 ...

  8. 《Linux内核设计与实现》读书笔记(十八)- 内核调试

    内核调试的难点在于它不能像用户态程序调试那样打断点,随时暂停查看各个变量的状态. 也不能像用户态程序那样崩溃后迅速的重启,恢复初始状态. 用户态程序和内核交互,用户态程序的各种状态,错误等可以由内核来 ...

  9. 戴文的Linux内核专题:02源代码

    转自Linux中国 在下载并解压内核源代码后,用户可以看到许多文件夹和文件.尝试去找一个特定的文件或许是一个挑战.谢天谢地,源代码以一个特定的方式组织的.这使开发者能够轻松找到任何文件或者内核的一部分 ...

随机推荐

  1. Swift中TableViewCell便利构造器写法

    目前为止比较方便的一种方法,如果有更好的写法请通知我,谢谢!

  2. 【mybatis】idea中 mybatis的mapper类去找对应的mapper.xml中的方法,使用插件mybatis-plugin

    idea中 mybatis的mapper类去找对应的mapper.xml中的方法,使用插件mybatis-plugin,名字可能叫Free mybatis-plugin 安装上之后,可能需要重启ide ...

  3. 【sql】关联查询+表自关联查询

    表: 经销商 dealer   字段 uid  parent_uid  name 联系人 contact  字段 uid  dealer_id  contact_main 需求: 想要查询到经销商的信 ...

  4. oracle审计AUD$过大导致的数据库登录异常

      今天,省分技术人员反映数据库登录异常. 查询oerr,发现该错误是一般性提示,可能导致的原因有数据库未注册.本地文件配置问题等.由于平时连接并没有问题,是突发情况,所以排除了配置问题. 远程登录查 ...

  5. 深入理解JS函数作用域链与闭包问题

    function fun(n,o) { console.log(o) return { fun:function(m){ return fun(m,n); } }; } ); a.fun(); a.f ...

  6. RequireJS全面讲解

    异步模块定义(AMD)  谈起RequireJS,你无法绕过提及JavaScript模块是什么,以及AMD是什么. JavaScript模块只是遵循SRP(Single Responsibility  ...

  7. Kubernetes用户指南(二)--部署组合型的应用、连接应用到网络中

    一.部署组合型的应用 1.使用配置文件启动replicas集合 k8s通过Replication Controller来创建和管理各个不同的重复容器集合(实际上是重复的pods). Replicati ...

  8. Wix 安装部署教程 -CustomAction的七种用法

    在WIX中,CustomAction用来在安装过程中执行自定义行为.比如注册.修改文件.触发其他可执行文件等.这一节主要是介绍一下CustomAction的7种用法. 在此之前要了解InstallEx ...

  9. EffectiveJava(24)使用@SuppressWarnings("unchecked")消除非受检警告

    -..使用泛型编程时,会遇到许多编译器警告,如:非受检强制转化警告,非受检方法调用警告,非受检普通数组创建警告,费受精转换警告.这次的内容就是遇到这些警告的时候你该怎么办. PS:非受检警告就是代码上 ...

  10. NodeJS实战——创建基础应用并应用模板引擎

    本次的目的是搭建一个最基础忽地可以实现功能的NodeJSserver,可以体现出NodeJS的工作流程以及开发的基本框架. 需求:已经安装了nodejs以及express. 一.构建基础的NodeJ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