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计算机视觉


如图示,之前课程中介绍的都是64* 64 3的图像,而一旦图像质量增加,例如变成1000 1000 * 3的时候那么此时的神经网络的计算量会巨大,显然这不现实。所以需要引入其他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二、边缘检测示例


边缘检测可以是垂直边缘检测,也可以是水平边缘检测,如上图所示。

至于算法如何实现,下面举一个比较直观的例子:


可以很明显的看出原来6 * 6的矩阵有明显的垂直边缘,通过3 * 3的过滤器(也叫做 “核”)卷积之后,仍然保留了原来的垂直边缘特征,虽然这个边缘貌似有点大,这是因为数据不够大的原因,如果输入数据很大的话这个不是很明显了。

三、更多边缘检测内容


除了上面的垂直,水平边缘检测,其实也可以检测初颜色过度变化,例如是亮变暗,还是暗变亮?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过滤器,第二个是Sobel filter,具有较强的鲁棒性,第三个是Schoss filter

其实过滤器的9个参数也可以通过学习的方式获得,虽然比较费劲,但是可能会学到很多其他除了垂直,水平的边缘特征,例如45°,70°等各种特征。

四、Padding

1.为什么要用padding

之所以运用Padding(填充)主要是为了解决如下两个缺点:

1.由前面的例子可以看到,每经过一次卷积计算,原数据都会减小,但有的时候我们并不希望这样。举个比较极端的例子:假设原数据是30 * 30的一只猫的图像,经过10次卷积(过滤器是3 * 3)后,最后图像只剩下了10 * 10了,此时不就剩下马赛克了吗23333

2.由卷积的计算方法可以知道,图像边缘特征计算次数显然少于图像中间位置的像素点,如下图示(绿色的位置明显是冷宫)

所以为了解决上=上面两个问题,引入了padding,一般是padding=1,填充的数据是0。效果如下:

原来的6 * 6填充后变成了8 * 8,此时在经过一次卷积得到的仍旧是6 * 6的矩阵。

下面总结一下卷积之后得到矩阵大小的计算方法,假设:

  • 原数据是 n * n
  • 过滤器是 f * f
  • padding p * p

得到的矩阵大小是 (n+2p-f+1)*(n+2p-f+1)

对于第二个缺点,虽然边缘像素点仍旧计算的比较少,但是这个缺点至少一定程度上被削弱了。

2.如何padding的大小

两种选择:Valid 卷积Same 卷积

  • valid 卷积

即不添加padding。

  • Same 卷积

即保持原图像矩阵的大小。满足 (n+2p-f+1) = n ,即 \(p=\frac{f-1}{2}\)
为了满足上式,f一般奇数。

五、卷积步长

过滤器纵向,横向都需要按步长S来移动,如图示

结合之前的内容,输出矩阵大小计算公式方法为,假设:

  • 原数据是 : n * n
  • 过滤器是 : f * f
  • padding : p * p
  • 步长Stride: s * s

得到的矩阵大小是 ⌊\(\frac{n+2p-f}{s}\)+1⌋*⌊\(\frac{n+2p-f}{s}\)+1⌋

⌊⌋: 向下取整符号 ⌊59/60⌋=0

⌈⌉:向上取整符号 ⌈59/60⌉=1

六、卷积中“卷”的体现之处

这一节用立体卷积来解释。


如图示,输入矩阵是 6 * 6 * 3(height * width * channels),过滤器是3 * 3 * 3,计算方法是一一对应相乘相加,最后得到4 * 4的二维矩阵。

有时可能需要检测横向边缘和纵向边缘,或者其他特征,所以我们可以使用多个过滤器。
上图则使用了两个过滤器,得到的特征矩阵大小为 4 * 4 * 2.

七、单层卷积网络


如图示得到4 * 4的矩阵后还需要加上一个变差\(b_n\),之后还要进行非线性转换,即用ReLU函数。因此假如在某一卷积层中使用了10个3 * 3的过滤器,那么一共有\((3*3+1)*10=280\)个参数。

下面总结了各项参数的大小和表示方法:

  • 过滤器大小:\(f^{[l]}\)
  • 填充 padding:\(p^{[l]}\)
  • 步长 stride:\(s^{l}\)
  • 激活函数: \(a^{l}:n_H^{l} * n_W^{l} * n_c^{l}\)
  • 权重Weight: \(f^{l}*f^{l}*n_c^{[l-1]}*n_c^{[l]}\)
  • 偏差bias:\(1*1*1*n_c^{[l]}\)
  • 输入矩阵(height* width* channels): \(n_H^{l-1} * n_W^{l-1} * n_c^{l-1}\)

    • 每一卷积层的过滤器的通道的大小 = 输入层的通道大小
  • 输出矩阵(height* width* channels): \(n_H^{l} * n_W^{l} * n_c^{l}\)

    • 输出层的通道的大小 = 过滤器的个数

输出层与输入层计算公式:

\(n_{H/W}^{[l]}=[\frac{n_{H/W}^{[l-1]}+2p^{[l]}-f^{[l]}}{s^{[l]}}+1]\)

八、简单卷积网络示例


上图简单介绍了卷积网络的计算过程,需要再介绍的一点是最后一层的全连接层,即将7 * 7 * 40的输出矩阵展开,得到1960个节点,然后再采用逻辑回归或Softmax来进行预测。

另外从上面的例子还可以看到,在一般的卷积神经网络中,每一层的矩阵的height和width是逐渐减小的,而channel则是增加的。

卷积神经网络中常见的三中类型的layer:

  • Convolution (Conv 卷积层)
  • Pooling (Pool 池化层)
  • Fully connected (FC 全连接层)

九、池化层

Pooling layer(池化层)的作用是压缩数据,加速运算,同时提高所提取特征的鲁棒性。

  • Max Pooling
    即选取最大的

  • Average Pooling
    即计算平均值,但是这个用的不多,因为这个会加入更多的计算量

注意:一般来说池化层是不需要Padding的,所以p都会置为0

十、卷积神经网络示例

注意:在吴大大的视频中将 Conv layerPooling layer合并在一起视为一层,因为池化层没有参数(因为池化层的过滤器的无参数,而且其大小可以事先确定好)。 但是在其他文献中可能会把池化层算成单独的层,所以具体视情况而定。

十一、为什么使用卷积?

卷积相比于全连接的好处最直观的就是使用的参数更少:

如图示,加入我们有一个32 * 32 * 3的图片,经过6个5 * 5的过滤器后可以得到28 * 28 * 6的矩阵,此时我们只需要 \(5*5*6=150\)个参数就可以了。而如果不用卷积呢?

首先32 * 32 3 = 3072,假如输出矩阵也要是28 28 * 6,即4704个节点,如果全连接的话那么就需要4704 * 3072个权
重参数,所以这个对比还是很明显的了。

至于为什么可以保证参数少的同时也保证了有效性,是因为如下两个原因

  • 参数共享(Parameter sharing)
  • 稀疏连接(Sparsity of connections)

参数共享:例如我们希望获取图像的竖向特征,那么我们只需加入一个可以检测竖向特征的过滤器就够了。
稀疏连接:如上图所示,输出矩阵左上角的0只与输入矩阵左上角的9个元素有关,其他的值不会干扰。输出矩阵其他位置也一样。所以这就是为什么卷积网络也可以捕捉到图像平移的特征,例如将图片中的猫向左平移几个像素点后,依然能够识别正确。



MARSGGBO♥原创


2018-01-01

DeepLearning.ai学习笔记(四)卷积神经网络 -- week1 卷积神经网络基础知识介绍的更多相关文章

  1. DeepLearning.ai学习笔记(二)改善深层神经网络:超参数调试、正则化以及优化--Week2优化算法

    1. Mini-batch梯度下降法 介绍 假设我们的数据量非常多,达到了500万以上,那么此时如果按照传统的梯度下降算法,那么训练模型所花费的时间将非常巨大,所以我们对数据做如下处理: 如图所示,我 ...

  2. DeepLearning.ai学习笔记汇总

    第一章 神经网络与深度学习(Neural Network & Deeplearning) DeepLearning.ai学习笔记(一)神经网络和深度学习--Week3浅层神经网络 DeepLe ...

  3. DeepLearning.ai学习笔记(三)结构化机器学习项目--week2机器学习策略(2)

    一.进行误差分析 很多时候我们发现训练出来的模型有误差后,就会一股脑的想着法子去减少误差.想法固然好,但是有点headlong~ 这节视频中吴大大介绍了一个比较科学的方法,具体的看下面的例子 还是以猫 ...

  4. DeepLearning.ai学习笔记(四)卷积神经网络 -- week2深度卷积神经网络 实例探究

    一.为什么要进行实例探究? 通过他人的实例可以更好的理解如何构建卷积神经网络,本周课程主要会介绍如下网络 LeNet-5 AlexNet VGG ResNet (有152层) Inception 二. ...

  5. Deep Learning.ai学习笔记_第一门课_神经网络和深度学习

    目录 前言 第一周(深度学习引言) 第二周(神经网络的编程基础) 第三周(浅层神经网络) 第四周(深层神经网络) 前言 目标: 掌握神经网络的基本概念, 学习如何建立神经网络(包含一个深度神经网络), ...

  6. Java白皮书学习笔记+Head First Java--用于自我复习 基础知识篇

    本笔记是摘与Hava白皮书上面的内容,用来给自己做提醒的,因此大概并不适合Java的学习者作为笔记参考使用. 以我的水平现在还看不懂这个... 一.基础知识篇 1.常量 final关键字指示常量,只能 ...

  7. DeepLearning.ai学习笔记(四)卷积神经网络 -- week4 特殊应用:人力脸识别和神经风格转换

    一.什么是人脸识别 老实说这一节中的人脸识别技术的演示的确很牛bi,但是演技好尴尬,233333 啥是人脸识别就不用介绍了,下面笔记会介绍如何实现人脸识别. 二.One-shot(一次)学习 假设我们 ...

  8. DeepLearning.ai学习笔记(四)卷积神经网络 -- week3 目标检测

    一.目标定位 这一小节视频主要介绍了我们在实现目标定位时标签该如何定义. 上图左下角给出了损失函数的计算公式(这里使用的是平方差) 如图示,加入我们需要定位出图像中是否有pedestrian,car, ...

  9. DeepLearning.ai学习笔记(一)神经网络和深度学习--Week3浅层神经网络

    介绍 DeepLearning课程总共五大章节,该系列笔记将按照课程安排进行记录. 另外第一章的前两周的课程在之前的Andrew Ng机器学习课程笔记(博客园)&Andrew Ng机器学习课程 ...

随机推荐

  1. Python案例分享

    1.过桥(爬金字塔): 1 i = 1 2 while i <= 9: 3 if i < 6: 4 j = 0 5 while j < i: 6 print('*',end=' ') ...

  2. laravel whereDate()方法的使用

    今天在做日期查询,过过滤的时候,发现了一个问题,用where()语句,要求时间格式比较严格,比如你要查2017-09-23这一天的活动,你在输入框传入2017-09-23,系统会默认帮你补上后面缺少的 ...

  3. HTML基础上

    知识点一:HTML Hyper Text Markup Language 超文本标记语言. HTML标准结构: < ! doctype html> 声明文档类型 <html> ...

  4. 多服务器操作利器 - Polysh

    多台服务器下的痛苦人生 分布式架构下的系统,可以说每个服务都是分别部署在多台服务器上的,有的甚至还需要多机房,在这种架构下可以说可以很好的做到了易扩展.容灾等功能.推荐的服务部署为一服务多机器.一机器 ...

  5. 大数据基础篇(一):联机分析处理(OLAP) 与 联机事务处理(OLTP)

    联机事务处理(OLTP) OLTP也称实时系统(Real Time System),支持事务快速响应和大并发,这类系统典型的有ATM机(Automated Teller Machine)系统.自动售票 ...

  6. [搜索]ElasticSearch Java Api(一) -添加数据创建索引

    转载:http://blog.csdn.net/napoay/article/details/51707023 ElasticSearch JAVA API官网文档:https://www.elast ...

  7. RFID电动自行车与共享单车之物联网比较

    目前比较热门的RFID电动自行车管理和共享单车,都是属于物联网范畴.它们之间有什么不同呢? 1.RFID电动自行车管理系统原理 RFID电动自行车管理,利用了有源RFID技术,使用基站SR8读取安装在 ...

  8. 集合、set以及HASH

    集合的数据结构数据结构就是内存中保存输出数据的形式,不同的数据结构会有不同的特征.堆栈结构:先进后出 代表类(stack):应用场景:java中的方法运行时所占用的空间就是这种结构.队列结构:先进先出 ...

  9. ACM HDU 1081 To The Max

     To The Max Time Limit: 2000/1000 MS (Java/Others)    Memory Limit: 65536/32768 K (Java/Others) To ...

  10. linux使用mysql给一个用户赋予一个权限

    GRANT ALL PRIVILEGES ON *.* TO 'root'@'%' IDENTIFIED BY '123456' WITH GRANT OP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