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解 Promise 实现原理(四)—— Promise 静态方法实现
本文首发于 vivo互联网技术 微信公众号
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Lp_5BXdpm7G29Z7zT_S-bQ
作者:Morrain
了用法,原生提供了Promise对象。更多关于 Promise 的介绍请参考阮一峰老师的ES6入门 之 Promise 对象。
很多同学在学习 Promise 时,知其然却不知其所以然,对其中的用法理解不了。本系列文章由浅入深逐步实现 Promise,并结合流程图、实例以及动画进行演示,达到深刻理解 Promise 用法的目的。
本系列文章有如下几个章节组成:
图解 Promise 实现原理(四)—— Promise 静态方法实现
一、前言
上一节中,实现了 Promise 的原型方法。包括增加异常状态,catch以及 finally。截至目前,Promise 的实现如下:
class Promise {
callbacks = [];
state = 'pending';//增加状态
value = null;//保存结果
constructor(fn) {
fn(this._resolve.bind(this), this._reject.bind(this));
}
then(onFulfilled, onRejected) {
return new Promise((resolve, reject) => {
this._handle({
onFulfilled: onFulfilled || null,
onRejected: onRejected || null,
resolve: resolve,
reject: reject
});
});
}
catch(onError) {
return this.then(null, onError);
}
finally(onDone) {
if (typeof onDone !== 'function') return this.then(); let Promise = this.constructor;
return this.then(
value => Promise.resolve(onDone()).then(() => value),
reason => Promise.resolve(onDone()).then(() => { throw reason })
);
}
_handle(callback) {
if (this.state === 'pending') {
this.callbacks.push(callback);
return;
} let cb = this.state === 'fulfilled' ? callback.onFulfilled : callback.onRejected; if (!cb) {//如果then中没有传递任何东西
cb = this.state === 'fulfilled' ? callback.resolve : callback.reject;
cb(this.value);
return;
} let ret; try {
ret = cb(this.value);
cb = this.state === 'fulfilled' ? callback.resolve : callback.reject;
} catch (error) {
ret = error;
cb = callback.reject
} finally {
cb(ret);
} }
_resolve(value) { if (value && (typeof value === 'object' || typeof value === 'function')) {
var then = value.then;
if (typeof then === 'function') {
then.call(value, this._resolve.bind(this), this._reject.bind(this));
return;
}
} this.state = 'fulfilled';//改变状态
this.value = value;//保存结果
this.callbacks.forEach(callback => this._handle(callback));
}
_reject(error) {
this.state = 'rejected';
this.value = error;
this.callbacks.forEach(callback => this._handle(callback));
}
}
接下来再介绍一下 Promise 中静态方法的实现,譬如 Promise.resolve、Promise.reject、Promise.all 和 Promise.race。其它静态方法的实现也是类似的。
二、静态方法
1、Promise.resolve && Promise.reject
除了前文中提到的 Promise实例的原型方法外,Promise 还提供了 Promise.resolve 和Promise.reject 方法。用于将非 Promise 实例包装为 Promise 实例。例如:
Promise.resolve('foo')
// 等价于
new Promise(resolve => resolve('foo'))
const Id2NameMap = {};
const getNameById = function (id) { if (Id2NameMap[id]) return Id2NameMap[id]; return new Promise(resolve => {
mockGetNameById(id, function (name) {
Id2NameMap[id] = name;
resolve(name);
})
});
}
getNameById(id).then(name => {
console.log(name);
});
其实上面的代码是有问题的,如果命中 Id2NameMap 里的值,getNameById 返回的结果就是 name,而不是 Promise 实例。此时 getNameById(id).then 会报错。在我们不清楚返回的是否是 Promise 实例的情况下,就可以使用 Promise.resolve 进行包装:
Promise.resolve(getNameById(id)).then(name => {
console.log(name);
});
在实现 Promise.resolve 之前,我们先看下它的参数分为哪些情况:
(1)参数是一个 Promise 实例
如果参数是 Promise 实例,那么 Promise.resolve 将不做任何修改、原封不动地返回这个实例。
(2)参数是一个 thenable 对象
thenable 对象指的是具有 then 方法的对象,比如下面这个对象。
let thenable = {
then: function(onFulfilled) {
onFulfilled(42);
}
};
Promise.resolve 方法会将这个对象转为 Promise 对象,然后就立即执行 thenable 对象的 then方法。
let thenable = {
then: function(onFulfilled) {
onFulfilled(42);
}
}; let p1 = Promise.resolve(thenable);
p1.then(function(value) {
console.log(value); // 42
});
上面代码中,thenable对象的then方法执行后,对象p1的状态就变为resolved,从而立即执行最后那个then方法指定的回调函数,输出 42。
(3)参数不是具有 then 方法的对象,或根本就不是对象
如果参数是一个原始值,或者是一个不具有then方法的对象,则 Promise.resolve 方法返回一个新的 Promise 对象,状态为 resolved。
(4)不带任务参数
Promise.resolve 方法允许调用时不带参数,直接返回一个 resolved 状态的 Promise 对象。
static resolve(value) {
if (value && value instanceof Promise) {
return value;
} else if (value && typeof value === 'object' && typeof value.then === 'function') {
let then = value.then;
return new Promise(resolve => {
then(resolve);
}); } else if (value) {
return new Promise(resolve => resolve(value));
} else {
return new Promise(resolve => resolve());
}
}
Promise.reject 与 Promise.resolve 类似,区别在于 Promise.reject 始终返回一个状态的 rejected 的 Promise 实例,而 Promise.resolve 的参数如果是一个 Promise 实例的话,返回的是参数对应的 Promise 实例,所以状态不一定。
2、Promise.all && Promise.race
Promise.all 接收一个 Promise 实例的数组,在所有这些 Promise 的实例都 fulfilled 后,按照 Promise 实例的顺序返回相应结果的数组。
const p1 = new Promise((resolve, reject) => {
setTimeout(() => resolve('p1'), 1000)
}) const p2 = new Promise((resolve, reject) => {
setTimeout(() => resolve('p2'), 5000)
}) Promise.all([p1, p2]).then(rets => {
console.log(rets) // ['p1','p2']
})
Promise.all 的实现如下:
static all(promises) {
return new Promise((resolve, reject) => {
let fulfilledCount = 0
const itemNum = promises.length
const rets = Array.from({ length: itemNum })
promises.forEach((promise, index) => {
Promise.resolve(promise).then(result => {
fulfilledCount++;
rets[index] = result;
if (fulfilledCount === itemNum) {
resolve(rets);
}
}, reason => reject(reason));
})
})
}
Promise.race 也接收一个 Promise 实例的数组,与 Promise.all不同的是,所以返回的结果是这些 Promise 实例中最先 fulfilled 的。
const p1 = new Promise((resolve, reject) => {
setTimeout(() => resolve('p1'), 1000)
}) const p2 = new Promise((resolve, reject) => {
setTimeout(() => resolve('p2'), 5000)
}) Promise.race([p1, p2]).then(ret => {
console.log(ret) // 'p1'
})
static race(promises) {
return new Promise(function (resolve, reject) {
for (let i = 0; i < promises.length; i++) {
Promise.resolve(promises[i]).then(function (value) {
return resolve(value)
}, function (reason) {
return reject(reason)
})
}
})
}
三、总结
刚开始看 Promise 源码的时候总不能很好的理解 then 和 resolve 函数的运行机理,但是如果你静下心来,反过来根据执行 Promise 时的逻辑来推演,就不难理解了。这里一定要注意的点是:Promise 里面的 then 函数仅仅是注册了后续需要执行的代码,真正的执行是在 resolve 方法里面执行的,理清了这层,再来分析源码会省力的多。
现在回顾下 Promise 的实现过程,其主要使用了设计模式中的观察者模式:
通过 Promise.prototype.then 和 Promise.prototype.catch 方法将观察者方法注册到被观察者 Promise 对象中,同时返回一个新的 Promise 对象,以便可以链式调用。
被观察者管理内部 pending、fulfilled 和 rejected 的状态转变,同时通过构造函数中传递的 resolve 和 reject 方法以主动触发状态转变和通知观察者。
本系列图文讲解的是 Promise 的思想,实现的内容并不能完全满足 Promise/A+ 规范的所有要求。
四、参考资料
更多内容敬请关注 vivo 互联网技术 微信公众号
注:转载文章请先与微信号:Labs2020 联系。
图解 Promise 实现原理(四)—— Promise 静态方法实现的更多相关文章
- promise实现原理
先看的这篇有问题的文章 花了很长时间研究这篇文章,卡在实现串行Promise那儿了,一直看不明白.就在刚才,发现这篇文章是错的,在第一次用setTimeout( ,0)那儿就错了.虽然用setTime ...
- js异步原理与 Promise
一.Javascript的异步原理 javascript 是单线程语言,所以同一时间只执行一个运算.但有些方法是不能瞬间完成或不可预知何时完成的(如网络请求.settimeout等),为了让它们不对后 ...
- promise的原理
promise的原理 一旦状态改变,就不会再变,任何时候都可以得到这个结果.Promise 对象的状态改变,只有两种可能:从 pending 变为 fulfilled 和从 pending 变为 re ...
- Promise核心原理解析
作者: HerryLo 本文永久有效链接: https://github.com/AttemptWeb...... Promises对象被用于表示一个异步操作的最终完成 (或失败), 及其结果值.主要 ...
- JavaScript之Promise实现原理(手写简易版本 MPromise)
手写 Promise 实现 Promise的基本使用 Promise定义及用法详情文档:Promise MAD文档 function testPromise(param) { return new P ...
- How Javascript works (Javascript工作原理) (四) 事件循环及异步编程的出现和 5 种更好的 async/await 编程方式
个人总结: 1.讲解了JS引擎,webAPI与event loop合作的机制. 2.setTimeout是把事件推送给Web API去处理,当时间到了之后才把setTimeout中的事件推入调用栈. ...
- 支持向量机原理(四)SMO算法原理
支持向量机原理(一) 线性支持向量机 支持向量机原理(二) 线性支持向量机的软间隔最大化模型 支持向量机原理(三)线性不可分支持向量机与核函数 支持向量机原理(四)SMO算法原理 支持向量机原理(五) ...
- JVM 字节码(四)静态方法、构造代码、this 以及 synchronized 关键字
JVM 字节码(四)静态方法.构造代码.this 以及 synchronized 关键字 一.静态代码 public class ByteCodeStatic { private static fin ...
- 手写一款符合Promise/A+规范的Promise
手写一款符合Promise/A+规范的Promise 长篇预警!有点长,可以选择性观看.如果对Promise源码不是很清楚,还是推荐从头看,相信你认真从头看到尾,并且去实际操作了,肯定会有收获的.主要 ...
- juc线程池原理(四): 线程池状态介绍
<Thread之一:线程生命周期及五种状态> <juc线程池原理(四): 线程池状态介绍> 线程有5种状态:新建状态,就绪状态,运行状态,阻塞状态,死亡状态.线程池也有5种状态 ...
随机推荐
- 洛谷P2757 [国家集训队]等差子序列 (hash+线段树)
题目连接 这题只要令 $len=3$看是否符合即可.因为是一个 $1$到 $n$的排列,考虑数列中项,那么对于一个数 $x$,令 $k=\max(n-x, x-1)$,只要存在 $d\in(1,k)$ ...
- 深入解析LLaMA如何改进Transformer的底层结构
本文分享自华为云社区<大语言模型底层架构你了解多少?LLM大底层架构之LLM模型结构介绍>,作者: 码上开花_Lancer . 大语言模型结构当前绝大多数大语言模型结构都采用了类似GPT ...
- drf实战和源码剖析----学习笔记1
学自:bilibili武沛齐老师. 武老师讲课:清晰,连贯,实用,透彻,真乃名师! # 1. 什么是前后端分离 - 不分离,主要用于后台系统(CRUD)和用户量上的情况,开发起来代价小- 分离,面向用 ...
- 文心一言 VS 讯飞星火 VS chatgpt (156)-- 算法导论12.3 3题
三.用go语言,对于给定的 n 个数的集合,可以通过先构造包含这些数据的一棵二叉搜索树(反复使用TREE-INSERT 逐个插入这些数),然后按中序遍历输出这些数的方法,来对它们排序.这个排序算法的最 ...
- SpringBoot整合JavaMail
1.发送简单邮件 导入依赖 implementation 'org.springframework.boot:spring-boot-starter-mail:3.0.2' 开启相关协议,获取密码~ ...
- 理解 Paimon changelog producer
介绍 目的 Chaneglog producer 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在 Paimon 表上产生流读的 changelog, 所以如果只是批读的表是可以不用设置 Chaneglog producer 的. ...
- SQL优化案例(2):OR条件优化
接下来上一篇文章< SQL优化案例(1):隐式转换>的介绍,此处内容围绕OR的优化展开. 在MySQL中,同样的查询条件,如果变换OR在SQL语句中的位置,那么查询的结果也会有差异,在多个 ...
- Map的特性(有序和无序)讨论
目录 什么是红黑树? 在 Java 中,基础java.util.Map 接口本身并不保证元素的顺序.具体的实现类 HashMap 和 TreeMap 的行为(无序.有序)有所不同: HashMap 类 ...
- vue全屏
<template> <div> <img src="../assets/fangda.png" @click="toggleFullscr ...
- 【技术控请进】华为云DevCloud深色模式开发解读
引言 近期,华为云DevCloud推出了开发者友好的深色模式,深受开发者们的喜爱和关注.大家都知道,深色模式(Dark Mode)在iOS13 引入该特性后各大应用和网站都开始支持了深色模式.在这之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