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利用Python解决各种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从某个对象中抽取部分值的情况,切片操作正是专门用于完成这一操作的有力武器。理论上而言,只要条件表达式得当,可以通过单次或多次切片操作实现任意切取目标值。切片操作的基本语法比较简单,但如果不彻底搞清楚内在逻辑,也极容易产生错误,而且这种错误有时隐蔽得比较深,难以察觉。本文通过详细例子总结归纳了切片操作的各种情况。若有错误和不足之处请大牛指正!


一、Python可切片对象的索引方式

Python可切片对象的索引方式包括:正索引负索引两部分。

如下图所示,以a = [0, 1, 2, 3, 4, 5, 6, 7, 8, 9]为例:


二、Python切片操作的一般方式

一个完整的切片表达式包含两个“:”,用于分隔三个参数(start_index、end_index、step),当只有一个“:”时,默认第三个参数step=1。

切片操作基本表达式:object[start_index : end_index : step]

step:正负数均可,其绝对值大小决定了切取数据时的“步长”,而正负号决定了“切取方向”,正表示“从左往右”取值,负表示“从右往左”取值。当step省略时,默认为1,即从左往右以增量1取值。“切取方向非常重要!”“切取方向非常重要!”“切取方向非常重要!”,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start_index:表示起始索引(包含该索引本身);该参数省略时,表示从对象“端点”开始取值,至于是从“起点”还是从“终点”开始,则由step参数的正负决定,step为正从“起点”开始,为负从“终点”开始。

end_index:表示终止索引(不包含该索引本身);该参数省略时,表示一直取到数据”端点“,至于是到”起点“还是到”终点“,同样由step参数的正负决定,step为正时直到”终点“,为负时直到”起点“。


三、Python切片操作详细例子

以下示例均以列表a = [0, 1, 2, 3, 4, 5, 6, 7, 8, 9]为例:

>>> a = [0, 1, 2, 3, 4, 5, 6, 7, 8, 9]

1.切取单个值
>>> a[0]
0
>>> a[-4]
6
2.切取完整对象
>>> a[:] # 从左往右
[0, 1, 2, 3, 4, 5, 6, 7, 8, 9]
>>> a[::] # 从左往右
[0, 1, 2, 3, 4, 5, 6, 7, 8, 9]
>>> a[::-1] # 从右往左
[9, 8, 7, 6, 5, 4, 3, 2, 1, 0]
3.start_index和end_index全为正(+)索引的情况
>>> a[1:6] # step=1,从左往右取值,start_index=1到end_index=6同样表示从左往右取值。
[1, 2, 3, 4, 5] >>>a[1:6:-1] # step=-1,决定了从右往左取值,而start_index=1到end_index=6决定了从左往右取值,两者矛盾。
>>> [] # 输出为空列表,说明没取到数据。 >>>a[6:1] # step=1,决定了从左往右取值,而start_index=6到end_index=1决定了从右往左取值,两者矛盾。
>>> [] # 同样输出为空列表。 >>>a[:6] # step=1,从左往右取值,从“起点”开始一直取到end_index=6。
>>> [0, 1, 2, 3, 4, 5] >>>a[:6:-1] # step=-1,从右往左取值,从“终点”开始一直取到end_index=6。
>>> [9, 8, 7] >>>a[6:] # step=1,从左往右取值,从start_index=6开始,一直取到“终点”。
>>> [6, 7, 8, 9] >>>a[6::-1] # step=-1,从右往左取值,从start_index=6开始,一直取到“起点”。
>>> [6, 5, 4, 3, 2, 1, 0]
4.start_index和end_index全为负(-)索引的情况
>>>a[-1:-6] # step=1,从左往右取值,而start_index=-1到end_index=-6决定了从右往左取值,两者矛盾。
>>> [] >>>a[-1:-6:-1] # step=-1,从右往左取值,start_index=-1到end_index=-6同样是从右往左取值。
>>> [9, 8, 7, 6, 5] >>>a[-6:-1] # step=1,从左往右取值,而start_index=-6到end_index=-1同样是从左往右取值。
>>> [4, 5, 6, 7, 8] >>>a[:-6] # step=1,从左往右取值,从“起点”开始一直取到end_index=-6。
>>> [0, 1, 2, 3] >>>a[:-6:-1] # step=-1,从右往左取值,从“终点”开始一直取到end_index=-6。
>>> [9, 8, 7, 6, 5] >>>a[-6:] # step=1,从左往右取值,从start_index=-6开始,一直取到“终点”。
>>> [4, 5, 6, 7, 8, 9] >>>a[-6::-1] # step=-1,从右往左取值,从start_index=-6开始,一直取到“起点”。
>>> [4, 3, 2, 1, 0]
5.start_index和end_index正(+)负(-)混合索引的情况
>>>a[1:-6] # start_index=1在end_index=-6的左边,因此从左往右取值,而step=1同样决定了从左往右取值。
>>> [1, 2, 3] >>>a[1:-6:-1] # start_index=1在end_index=-6的左边,因此从左往右取值,但step=-则决定了从右往左取值,两者矛盾。
>>> [] >>>a[-1:6] # start_index=-1在end_index=6的右边,因此从右往左取值,但step=1则决定了从左往右取值,两者矛盾。
>>> [] >>>a[-1:6:-1] # start_index=-1在end_index=6的右边,因此从右往左取值,而step=-1同样决定了从右往左取值。
>>> [9, 8, 7]
6.连续切片操作
>>>a[:8][2:5][-1:]
>>> [4]

相当于:

a[:8]=[0, 1, 2, 3, 4, 5, 6, 7]

a[:8][2:5]= [2, 3, 4]

a[:8][2:5][-1:] = 4

理论上可无限次连续切片操作,只要上一次返回的依然是非空可切片对象。

7.切片操作的三个参数可以用表达式
>>>a[2+1:3*2:7%3] # 即:a[2+1:3*2:7%3] = a[3:6:1]
>>> [3, 4, 5]
8.其他对象的切片操作

前面的切片操作说明都以list为例进行说明,但实际上可进行的切片操作的数据类型还有很多,包括元组、字符串等等。

>>> (0, 1, 2, 3, 4, 5)[:3] # 元组的切片操作
>>> (0, 1, 2) >>>'ABCDEFG'[::2] # 字符串的切片操作
>>>'ACEG' >>>for i in range(1,100)[2::3][-10:]: # 利用range函数生成1-99的整数,然后取3的倍数,再取最后十个。
print(i, end=' ')
>>> 72 75 78 81 84 87 90 93 96 99

四、Python常用切片操作

以列表:a = [0, 1, 2, 3, 4, 5, 6, 7, 8, 9]为说明对象

1.取偶数位置
>>>b = a[::2]
[0, 2, 4, 6, 8]
2.取奇数位置
>>>b = a[1::2]
[1, 3, 5, 7, 9]
3.拷贝整个对象
>>>b = a[:] # ★★★★★
>>>print(b) # [0, 1, 2, 3, 4, 5, 6, 7, 8, 9]
>>>print(id(a)) # 41946376
>>>print(id(b)) # 41921864 >>>b = a.copy()
>>>print(b) # [0, 1, 2, 3, 4, 5, 6, 7, 8, 9]
>>>print(id(a)) # 39783752
>>>print(id(b)) # 39759176

需要注意的是:[:]和.copy()都属于“浅拷贝”,只拷贝最外层元素,内层嵌套元素则通过引用,而不是独立分配内存。

>>>a = [1,2,['A','B']]
>>>print('a={}'.format(a))
a=[1, 2, ['A', 'B']] # 原始a >>>b = a[:]
>>>b[0] = 9 # 修改b的最外层元素,将1变成9
>>>b[2][0] = 'D' # 修改b的内嵌层元素
>>>print('a={}'.format(a)) # b修改内部元素A为D后,a中的A也变成了D,说明共享内部嵌套元素,但外部元素1没变。
a=[1, 2, ['D', 'B']] >>>print('b={}'.format(b)) # 修改后的b
b=[9, 2, ['D', 'B']] >>>print('id(a)={}'.format(id(a)))
id(a)=38669128 >>>print('id(b)={}'.format(id(b)))
id(b)=38669192
4.修改单个元素
>>>a[3] = ['A','B']
[0, 1, 2, ['A', 'B'], 4, 5, 6, 7, 8, 9]
5.在某个位置插入元素
>>>a[3:3] = ['A','B','C']
[0, 1, 2, 'A', 'B', 'C', 3, 4, 5, 6, 7, 8, 9]
>>>a[0:0] = ['A','B']
['A', 'B', 0, 1, 2, 3, 4, 5, 6, 7, 8, 9]
6.替换一部分元素
>>>a[3:6] = ['A','B']
[0, 1, 2, 'A', 'B', 6, 7, 8, 9]

五、总结

(一)start_index、end_index、step可同为正、同为负,也可正负混合使用。但必须遵循一个原则,即两者的取值顺序必须是相同的,否则无法正确切取到数据:当start_index的位置在end_index的左边时,表示从左往右取值,此时step必须是正数(同样表示从左往右);当start_index的位置在end_index的右边时,表示从右往左取值,此时step必须是负数(同样表示从右往左)。对于特殊情况,当start_index或end_index省略时,起始索引和终止索引由step的正负来决定,不会存在取值方向出现矛盾的情况,但正和负取到的结果是完全不同的,因为一个向左一个向右。

(二)在利用切片时,step的正负是必须要考虑的,尤其是当step省略时。比如a[-1:],很容易就误认为是从“终点”开始一直取到“起点”,即a[-1:]= [0, 1, 2, 3, 4, 5, 6, 7, 8, 9],但实际上a[-1:]=a[-1]=9,原因在于step=1表示从左往右取值,而起始索引start_index=-1本身就是对象的最右边的元素了,再往右已经没数据了,因此只有a[-1]一个元素。

 

 

 

原文经过些许修改

原文作者:马尔代夫Maldives

原文链接:https://www.jianshu.com/p/15715d6f4dad

彻底搞懂Python切片操作的更多相关文章

  1. 关于python切片操作笔记

    一. Python可切片对象的索引方式 包括:正索引和负索引两部分,如下图所示,以a = [0, 1, 2, 3, 4, 5, 6, 7, 8, 9]为例:   python索引方式.jpg 二. P ...

  2. 关于javascript里面仿python切片操作数组的使用方法

    其实在使用了好一段时间的 python之后,我觉得最让我念念不忘的并不是python每次在写函数或者循环的时候可以少用{}括号这样的东西(ps:其实也是了..感觉很清爽,而且又开始写js的时候老是想用 ...

  3. 一文搞懂Python迭代器和生成器

    很多童鞋搞不懂python迭代器和生成器到底是什么?它们之间又有什么样的关系? 这篇文章就是要用最简单的方式让你理解Python迭代器和生成器! 1.迭代器和迭代过程 维基百科解释道: 在Python ...

  4. python切片操作

    序列类型是其元素被顺序放置的一种数据结构类型,这种方式允许通过下标的方式来获得某一个数据元素,或者通过指定下标范围来获得一组序列的元素.这种访问序列的方式叫做切片.字符串也可以使用切片操作.切片操作符 ...

  5. 一篇搞懂python文件读写操作(r/r+/rb/w/w+/wb/a/a+/ab)

           关于文件操作的几种常用方式,网上已有很多解说,内容很丰富,但也因此有些杂乱复杂.今天,我就以我个人的学习经验写一篇详细又易懂的总结文章,希望大家看完之后会有所收获. 一.核心功能 ‘r’ ...

  6. 天啦噜!仅仅5张图,彻底搞懂Python中的深浅拷贝

    Python中的深浅拷贝 在讲深浅拷贝之前,我们先重温一下 is 和==的区别. 在判断对象是否相等比较的时候我们可以用is 和 == is:比较两个对象的引用是否相同,即 它们的id 是否一样 == ...

  7. 一文搞懂Python Unittest测试方法执行顺序

    大家好~我是米洛! 欢迎关注我的公众号测试开发坑货,一起交流!点赞收藏关注,不迷路. Unittest unittest大家应该都不陌生.它作为一款博主在5-6年前最常用的单元测试框架,现在正被pyt ...

  8. 一文搞懂 Python 的模块和包,在实战中的最佳实践

    最近公司有个项目,我需要写个小爬虫,将爬取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首先确定用 Python 写,其次不想用 Scrapy,因为要爬取的数据量和频率都不高,没必要上爬虫框架.于是,就自己搭了一个项目,通过 ...

  9. 一张图搞懂容器所有操作 - 每天5分钟玩转 Docker 容器技术(26)

    前面我们已经讨论了容器的各种操作,对容器的生命周期有了大致的理解,下面这张状态机很好地总结了容器各种状态之间是如何转换的. 如果掌握了前面的知识,要看懂这张图应该不难.不过有两点还是需要补充一下: 可 ...

随机推荐

  1. 阿里云部署Redis服务器远程连接问题

    昨天在阿里云免费领了一个月的云服务器,就着最近学的SpringBoot,准备做一个SpringBoot与Redis的整合. 因为以前用的Redis都是安装在本地的,使用过程中没遇到什么大问题,可是一旦 ...

  2. Python自学day-2

    一.模块     模块分两种:标准库和第三方库,标准库是不需要安装就可以使用的库.     import [模块名]:导入一个库,优先是在项目路径中寻找.自定义模块名不要和标准库模块名相同.   sy ...

  3. Storm 学习之路(三)—— Storm单机版本环境搭建

    1. 安装环境要求 you need to install Storm’s dependencies on Nimbus and the worker machines. These are: Jav ...

  4. 给 Windows 的终端配置代理

    初衷 由于项目开发使用go,所以经常要用到go get,但是吧,terminal下根本没办法下载啊,经常下载三个小时包,写代码一个小时 迫于无奈,只好找个方式可以在terminal下使用ss cmd下 ...

  5. Java NIO 学习笔记(二)----聚集和分散,通道到通道

    目录: Java NIO 学习笔记(一)----概述,Channel/Buffer Java NIO 学习笔记(二)----聚集和分散,通道到通道 Java NIO 学习笔记(三)----Select ...

  6. 机器学习中K-means聚类算法原理及C语言实现

    本人以前主要focus在传统音频的软件开发,接触到的算法主要是音频信号处理相关的,如各种编解码算法和回声消除算法等.最近切到语音识别上,接触到的算法就变成了各种机器学习算法,如GMM等.K-means ...

  7. 我在工作中遇到的redis集群使用

    写次随笔,给自己工作学习中记录一个笔记 废话不多说,直接上代码: 功能:将相关信息存到redis中,并设置过期时间,如果redis中有,从redis获取,如果没有,从mysql中获取.redis配置了 ...

  8. 深入学习Spring框架(二)- 注解配置

    1.为什么要学习Spring的注解配置? 基于注解配置的方式也已经逐渐代替xml.所以我们必须要掌握使用注解的方式配置Spring. 关于实际的开发中到底使用xml还是注解,每家公司有着不同的使用习惯 ...

  9. 《Python 3网络爬虫开发实战中文》超清PDF+源代码+书籍软件包

    <Python 3网络爬虫开发实战中文>PDF+源代码+书籍软件包 下载: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8yqCr7i9x_vTazuMPzL23Q 提取码:i ...

  10. springcloud-注册中心快速构建

    1. 场景描述 springcloud提供了一整套可行的构建分布式系统的方案,使的企业/开发人员能够快速沟通分布式系统,今天快速构建下springcloud的注册中心Eureka. 2. 解决方案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