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码部分大多来源于姚志勇老师的《SAS编程与数据挖掘商业案例》。

每每以为攀得众山小,可、每每又切实来到起点,大牛们,缓缓脚步来俺笔记葩分享一下吧,please~

——————————————————————————————————

一、数据索引

数据索引的创建有三种方式:data步骤、sql步骤、datasets步骤。
其中还是有点困惑在data与datasets的区别之上,datasets是对逻辑库中数据集进行操作的方式,而data之后是代表程序的开始。

1、data方式创建索引

data idx(index=(x));
input x y;
cards;
1 2
;
run;

解读:其中设定(index=(x))为建立索引。

2、使用sql的方式

/*使用sql方式,先有数据,后利用sql方式建立索引*/
proc sql;
crate index y on idx(y) ;
/*单一索引*/
create index xy on idx(y,x);
/*复合索引*/
quit;

3、使用datasets方式

proc datasets lib=work;
modify idx;
index create z/nomiss unique;
/*单一索引*/
index create (x y z)/nomiss unique;
/*复合索引*/
quit;

解释:需要注意的是,/nomiss这个都是需要的。同时前面带了几个变量就是以这几个变量为唯一索引。有点注意的是,可以同时以“xy”两个变量作为索引变量。

4、索引的删除

有全部删除也有部分删除。

/*删除索引*/
proc sql;
drop index X on idx;
quit;

注意利用sql的方式来调用。drop用来删除。

/*删除全部索引*/
proc datasets;
modify idx;
index delete _all_;
quit;

全部索引的删除,可以用调用datasets用_all_来进行删除。

——————————————————————————————————

二、数据集操作

数据集操作算是数据处理的精髓,一般来说可以用到以下的一些语句:

/*data,创建数据集*/
/*set,读数据,纵向合并数据集*/
/*by,控制set merge modify update,分组变量*/
/*merge,横向合并数据集*/
/*update,更新SAS数据集*/
/*modify,修改SAS数据集*/
/*put,显示或输出数据行*/
/*file,规定当前put语句的输出问及那*/
/*infile,规定data步要读入的外部文件*/

1、set

(1)set-keep联合 提取特定用户

/*set-keep-挑选变量*/
data keep;
set sashelp.class(keep=name sex);
/*查看数据,sashelp逻辑库的class数据集,keep相当于 class[,c("name","sex")]   keep代表提取元素,而drop代表剔除元素*/
run;

keep相当于可以从数据集中抽取变量,keep相当于 class[,c("name","sex")]   keep代表提取元素,而drop代表剔除元素

(2)set-rename 修改变量名称

/*set-rename-修改变量名称*/
data keep;
set sashelp.class(keep=name sex rename=(name=name_new sex=sex_new));
run;

代码的格式是,rename=(原姓名=现姓名)

(3)set-where 条件选择

/*set-where-按条件选中*/
data keep;
set sashelp.class(keep=name sex where=(sex='M'));
run;

where也可以用在数据集的括号中,同时也是where=的样式。其中,sex='M'中的等于,也可以写成sex eq 'M',其中的eq代表等于(此外ne代表不等于)

(4)set-in 临时变量

/*set-in-临时单个变量*/
/*可以说是SAS跟R最大的区别的一点就是,SAS内容都是不直接放在内存之中,而是放在数据集中,如果要对数据集的内容进行一些操作,需要先赋值成一些临时变量*/
data keep;
set one(in=a) two(in=b);
/*one变量变成临时变量a,two变量变成临时变量b,同时合并one two变量*/
in_one=a;
in_two=b;
/*将临时变量a b 赋值新变量名称in_one、In_two*/
if a=1 then flag=1;else flag=0;
/*构造一个新变量flag,为满足某种条件*/
run;

in的作用就是临时变量放入缓存,需要两步才能调用,步骤是先将变量用in赋值为某变量,由于临时变量不能输出,需要用实际变量名称进行输出,需要再赋值一次。
本段代码中,还有一个用if 来重新构造一个变量flag,当a=1时候flag为1,这样的形式就可以构造一个新的变量。

(5)set-nobs 计总数

/*set-nobs-数据总数,譬如nrow的意思*/
data nobs11(keep=total);
set sashelp.class nobs=total_obs;
/*将class数据集通过nobs转给临时变量total_obs,然后传给实际变量total,再传出*/
total=total_obs;
output;
stop;
run;

利用nobs=total_obs,以及total=total_obs的操作来计数。

先用函数obs计数,然后传给临时变量total_obs放入缓存,缓存内容需要再传导给实际变量total。

此外,注意还有output+stop代表单独输出为数据表,而stop的意思是停留在一个单元格,不然就会生成19*1的一列数值,里面都填充着数字19。

(6)set-end 标记最后

/*set-end*/
data end;
set sashelp.class end=last_obs;
flag=last_obs;
run;
/*新变量flag,在最后一个变量时间标记为1,是否结尾的标示*/

(7)set-point+nobs选中最后一个值

/*set-point+nobs组合使用*/
data name;
set sashelp.class nobs=last point=last;
	/*	先把数据集数量通过Nobs传给last,然后point整体数量就代表最后*/
output;
stop;
run;

(8)数据集合并——横向合并

/*set-数据集合并*/
data concatenat;
set sashelp.class sashelp.class(obs=10);
/*横向合并,同时sashelp.class(obs=10)代表切片*/
run;

set 数据集1 数据集2    

就代表数据集可以横向合并,同时注意   数据集(obs=10)就代表数据集的前10行内容。

(9)数据集切割

/*set-数据集切割*/
data d1 d2;
set sashelp.class;
if _n_le 10 then output d1;
else output d2;
run;

用if来对数据进行切割,用_n_来进行定位,不过这段代码没运行成功。。

(10)双set

双set的设置是set用法的最精髓,也算是SAS为什么效率高的一个原因,简单的理解就是,可以同时读两份文件。

proc datasets lib=chapt2;  /*逻辑库所在位置*/
modify income;
/*更新数据集名称*/
index create dtefit=(flightid fltdate)/nomiss unique;
/*dtefit代表索引名称,flightid fltdate代表两个变量名称,复合索引*/
quit;
data profit;
set chapt2.expenses;
set chapt2.income key=dteflt;
/*按索引查找相同的内容,然后组成同一个数据集*/
profit = sum(income,-expenses);
run;
/*双set,相当于数据合并,但是当数据出现缺失值的时候,这样的代码不能解决问题,而且系统会自动填充缺失值,所以需要以下的内容的代码来补充*/

双set,相当于数据合并,但是当数据出现缺失值的时候,这样的代码不能解决问题,而且系统会自动填充缺失值,所以需要以下的内容的代码来补充

data profit errors;
set chapt2.expenses;
set chapt2.income key=dteflt;

if _iorc_=0 then do;
profit=sum(income,-expenses);
output profit;
end;
else do;
_error_=0;
output errors;
end;
run; 

2、merge用法——横向合并

/*merge 横向合并*/
proc sort data=chapt3.merge_a;by x;run;
proc sort data=chapt3.merge_c;by=x;run;

data d;
merge chapt3.merge_a chapt3.merge_c;
by x;
run;

SAS合并需要预先进行一些内容的排序,才能进行合并。

排序:proc sort data=逻辑库.数据集; by=变量名称;run;

合并:merge 数据集1 数据集2;by x;

注意这里合并需要by,同时By是作为单独的代码。

3、where 按条件选择

(1)where-between/and

前面set和where联用可以得到比较好的效果。还有一些可能:

Where x between 10 and 20;/* X[10,20] */
Where x not between 10 and 20;
Where x between y*0.1 and y*0.5;
where x between 'a' and 'c'; 

where-between/and可以作为切片的一种。同时数据集(obs=10)也是切片的一种方式。

where x in(1,2);
/*选择变量等于某值的情况*/

选择变量服从某些特征的。

(2)where在缺失值的应用

/*where选中缺失值*/
Where x is missing;
where x is null;
/* 数值型变量,定位缺失值,is.na()*/

有点像R中的is.na()函数。

Where x;/*选择数值变量x非0非缺失值的观测值*/
Where x and y; /*字符型变量,选择观测值*/
Where x ne '';

还有一些比较特殊的写法,譬如where x就直接代表选中了非0非缺失值的数据,比较方便。

x ne ''代表,x不等于空格。

(3)where选中字符型

where x like 'D_an';
where x like '%ab%' or x like '%z%';
/*字符型匹配,下划线代表一个字符,%代表可以有很多字符*/

跟SQL里面一样用like来定位字符型内容。其中需要注意的是,D_an代表D和an其中可以容纳一个字符;而D%an代表D和an中可以容纳多个字符。

4、append函数——横向合并、添加

/*append base= data= force 语句*/
/*base是元数据集,data需要添加在后面的数据集,force是强行添加,不太用*/
proc append base=null data=sashelp.class(where=(sex='M'));run;

利用proc append来启动函数,

proc append base=基础数据集 data=添加数据集

每每以为攀得众山小,可、每每又切实来到起点,大牛们,缓缓脚步来俺笔记葩分享一下吧,please~

———————————————————————————

SAS︱数据索引、数据集常用操作(set、where、merge、append)的更多相关文章

  1. sql server建库建表(数据库和数据表的常用操作)

    数据库和数据表 (开发常用 操作) 一,数据库的创建 一个SQLServer 是由两个文件组成的:数据文件(mdf) 和日志文件(ldf),所以我们创建数据库就是要为其指定数据库名.数据文件和日志文件 ...

  2. hive数据导出和常用操作

    导出到本地文件 insert overwrite local directory '/home/hadoop'select * from test1; 导出到hdfs insert overwrite ...

  3. Oracle常用操作——创建表空间、临时表空间、创建表分区、创建索引、锁表处理

    摘要:Oracle数据库的库表常用操作:创建与添加表空间.临时表空间.创建表分区.创建索引.锁表处理 1.表空间 ■  详细查看表空间使用状况,包括总大小,使用空间,使用率,剩余空间 --详细查看表空 ...

  4. 第三百节,python操作redis缓存-其他常用操作,用于操作redis里的数据name,不论什么数据类型

    python操作redis缓存-其他常用操作,用于操作redis里的数据name,不论什么数据类型 delete(*names)根据删除redis中的任意数据类型 #!/usr/bin/env pyt ...

  5. pandas常用操作详解(复制别人的)——数据透视表操作:pivot_table()

    原文链接:https://www.cnblogs.com/Yanjy-OnlyOne/p/11195621.html 一文看懂pandas的透视表pivot_table 一.概述 1.1 什么是透视表 ...

  6. Atitit.数据索引 的种类以及原理实现机制 索引常用的存储结构

    Atitit.数据索引 的种类以及原理实现机制 索引常用的存储结构 1. 索引的分类1 1.1. 按照存储结构划分btree,hash,bitmap,fulltext1 1.2. 索引的类型  按查找 ...

  7. byte数据的常用操作函数[转发]

    /// <summary> /// 本类提供了对byte数据的常用操作函数 /// </summary> public class ByteUtil { ','A','B',' ...

  8. R语言Data Frame数据框常用操作

    Data Frame一般被翻译为数据框,感觉就像是R中的表,由行和列组成,与Matrix不同的是,每个列可以是不同的数据类型,而Matrix是必须相同的. Data Frame每一列有列名,每一行也可 ...

  9. 转载:R语言Data Frame数据框常用操作

    Data Frame一般被翻译为数据框,感觉就像是R中的表,由行和列组成,与Matrix不同的是,每个列可以是不同的数据类型,而Matrix是必须相同的. Data Frame每一列有列名,每一行也可 ...

随机推荐

  1. form表单中get和post两种提交方式的区别

    一.form表单中get和post两种提交方式的区别? 1.get提交表单中的内容在链接处是可见的.post不可见 2.post相比于get是安全的 3.post不收限制大小,get有限制大小(黑马视 ...

  2. CTP期货期权交易开发

    CTP交易部分接口说明 综合交易平台(Comprehensive Transaction Platform,CTP)是专门为期货公司开发的一套期货经纪业务管理系统,由交易.风险控制和结算三大系统组成. ...

  3. FileBeat安装配置

    在ELK中因为logstash是在jvm上跑的,资源消耗比较大,对机器的要求比较高.而Filebeat是一个轻量级的logstash-forwarder,在服务器上安装后,Filebeat可以监控日志 ...

  4. H5弹性盒布局的使用(父容器属性)

    为父容器添加display:flex/inline-flex 父容器可以使用的属性有: 1.flex-direction:决定主轴的方向 有四个属性值: row(默认值):主轴为水平方向,起点在左端. ...

  5. Centos-7 + Docker-1.12 中 devicemapper + direct_lvm 的 Docker 存储配置

    html,body { font-size: 12pt } body { font-family: Helvetica, "Hiragino Sans GB", "微软雅 ...

  6. open-falcon-agent插件使用

    说明 Plugin可以看做是对agent功能的扩充.使用插件可以对采集脚本进行统一管理,方便定制修改,也可以免去在crontab中添加计划任务. 开启plugin功能 # 修改agent配置文件 &q ...

  7. [Python Study Notes]WdSaveFormat 枚举

    WdSaveFormat 枚举 指定要在保存文档时使用的格式. 版本信息 已添加版本: 名称 值 说明 wdFormatDocument 0 Microsoft Word 格式. wdFormatDO ...

  8. Swift百万线程攻破单例(Singleton)模式

    一.不安全的单例实现 在上一篇文章我们给出了单例的设计模式,直接给出了线程安全的实现方法.单例的实现有多种方法,如下面: class SwiftSingleton { class var shared ...

  9. Go学习笔记01-语言

    1.1 变量 Go 是静态类型语言,不能在运行期改变变量类型.使用关键字 var 定义变量,自动初始化为零值.如果提供初始化值,可省略变量类型,由编译器自动推断. var x int var f fl ...

  10. angular2-qrcode (转)

    插件选择 angular2-qrcode npm install angular2-qrcode --savecnpm install angular2-qrcode --save 参考githu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