条件判断

计算机之所以能做很多自动化的任务,因为它可以自己做条件判断。

比如,输入用户年龄,根据年龄打印不同的内容,在Python程序中,用if语句实现:

age = 20
if age >= 18:
print('your age is', age)
print('adult')

根据Python的缩进规则,如果if语句判断是True,就把缩进的两行print语句执行了,否则,什么也不做。

也可以给if添加一个else语句,意思是,如果if判断是False,不要执行if的内容,去把else执行了:

age = 3
if age >= 18:
print('your age is', age)
print('adult')
else:
print('your age is', age)
print('teenager')

注意不要少写了冒号:

当然上面的判断是很粗略的,完全可以用elif做更细致的判断:

age = 3
if age >= 18:
print('adult')
elif age >= 6:
print('teenager')
else:
print('kid')

elifelse if的缩写,完全可以有多个elif,所以if语句的完整形式就是:

if <条件判断1>:
<执行1>
elif <条件判断2>:
<执行2>
elif <条件判断3>:
<执行3>
else:
<执行4>
输入:  输出:

if语句执行有个特点,它是从上往下判断,如果在某个判断上是True,把该判断对应的语句执行后,就忽略掉剩下的elifelse,所以,请测试并解释为什么下面的程序打印的是teenager

age = 20
if age >= 6:
print('teenager')
elif age >= 18:
print('adult')
else:
print('kid')

if判断条件还可以简写,比如写:

if x:
print('True')

只要x是非零数值、非空字符串、非空list等,就判断为True,否则为False

注意:返回False、None的时候Python的交互环境不显示结果。

再议 input

最后看一个有问题的条件判断。很多同学会用input()读取用户的输入,这样可以自己输入,程序运行得更有意思:

birth = input('birth: ')
if birth < 2000:
print('00前')
else:
print('00后')

输入1982,结果报错:

Traceback (most recent call last):
File "<stdin>", line 1, in <module>
TypeError: unorderable types: str() > int()

这是因为input()返回的数据类型是strstr不能直接和整数比较,必须先把str转换成整数。

Python提供了int()函数来将字符串转化为数字:

s = input('birth: ')
birth = int(s)
if birth < 2000:
print('00前')
else:
print('00后') 输入:
输出:

再次运行,就可以得到正确地结果。但是,如果输入abc呢?又会得到一个错误信息:

Traceback (most recent call last):
File "<stdin>", line 1, in <module>
ValueError: invalid literal for int() with base 10: 'abc'

原来int()函数发现一个字符串并不是合法的数字时就会报错,程序就退出了。

如何检查并捕获程序运行期的错误呢?后面的错误和调试会讲到。

循环

要计算1+2+3,我们可以直接写表达式:

>>> 1 + 2 + 3
6

要计算1+2+3+...+10,勉强也能写出来。

但是,要计算1+2+3+...+10000,直接写表达式就不可能了。

为了让计算机能计算成千上万次的重复运算,我们就需要循环语句。

for...in循环

Python的循环有两种,一种是for...in循环,依次把list或tuple中的每个元素迭代出来,看例子:

names = ['Michael', 'Bob', 'Tracy']
for name in names:
print(name)

执行这段代码,会依次打印names的每一个元素:

Michael
Bob
Tracy

所以for x in ...循环就是把每个元素代入变量x,然后每一次都执行缩进块的语句进行输出。

再比如我们想计算1-10的整数之和,可以用一个sum变量做累加:

sum = 0
for x in [1, 2, 3, 4, 5, 6, 7, 8, 9, 10]:
sum = sum + x
print(sum)

如果要计算1-100的整数之和,从1写到100有点困难,

Python提供一个range()函数,可以生成一个整数序列,再通过list()函数可以转换为list。比如range(5)生成的序列是从0开始小于5的整数:

>>> list(range(5))
[0, 1, 2, 3, 4]

range(101)就可以生成0-100的整数序列,计算如下:

第一种:

输入:  输出:

第二种:

输入:  输出:

注意缩进,会输出不一样的结果:

输入:  输出:

while循环

第二种循环是while循环,只要条件满足,就不断循环,条件不满足时退出循环,输出的是最后一个循环的结果。

比如我们要计算100以内所有奇数之和,可以用while循环实现:

sum = 0
n = 99
while n > 0:
sum = sum + n
n = n - 2
print(sum)

在循环内部变量n不断自减,直到变为-1时,不再满足while条件,循环退出。

输入:  输出:

break

在循环中,break语句可以提前退出循环,程序结束。例如,打印出1~10后,紧接着打印END,程序结束。

n = 1
while n <= 100:
if n > 10: # 当n = 11时,条件满足,执行break语句
break # break语句会结束当前循环
print(n)
n = n + 1
print('END')

continue

在循环过程中,也可以通过continue语句,跳过当前的这次循环,直接开始下一次循环。

如果我们想只打印 1-10之间的奇数,可以用continue语句跳过某些循环:

n = 0
while n < 10:
n = n + 1
if n % 2 == 0: # 如果n是偶数,执行continue语句
continue # continue语句会直接继续下一轮循环,后续的print()语句不会执行
print(n)

执行上面的代码可以看到,打印的不再是1~10,而是1,3,5,7,9。

可见continue的作用是提前结束本轮循环,并直接开始下一轮循环。

小结

break语句可以在循环过程中直接退出循环,而continue语句可以提前结束本轮循环,并直接开始下一轮循环。这两个语句通常都必须配合if语句使用。

要特别注意,不要滥用breakcontinue语句。breakcontinue会造成代码执行逻辑分叉过多,容易出错。大多数循环并不需要用到breakcontinue语句,上面的两个例子,都可以通过改写循环条件或者修改循环逻辑,去掉breakcontinue语句。

有些时候,如果代码写得有问题,会让程序陷入“死循环”,也就是永远循环下去。这时可以用Ctrl+C退出程序,或者强制结束Python进程。

dict,{}

Python内置了字典:dict的支持,dict全称dictionary,在其他语言中也称为map,使用键-值(key-value)存储,具有极快的查找速度。

举个例子,假设要根据同学的名字查找对应的成绩,如果用dict实现,只需要一个“名字”-“成绩”的对照表,直接根据名字查找成绩,无论这个表有多大,查找速度都不会变慢。用Python写一个dict如下:

>>> d = {'Michael': 95, 'Bob': 75, 'Tracy': 85}
>>> d['Michael']
95

这种key-value存储方式,在放进去的时候,必须根据key算出value的存放位置,这样,取的时候才能根据key直接拿到value。

把数据放入dict的方法,除了初始化时指定外,还可以通过key放入:

>>> d['Adam'] = 67
>>> d['Adam']
67

由于一个key只能对应一个value,所以,多次对一个key放入value,后面的值会把前面的值冲掉:

>>> d['Jack'] = 90
>>> d['Jack']
90
>>> d['Jack'] = 88
>>> d['Jack']
88
>>> d
d = {'Michael': 95, 'Bob': 75, 'Tracy': 85,'Adam':67,'Jack':88}

如果key不存在,dict就会报错:

>>> d['Thomas']
Traceback (most recent call last):
File "<stdin>", line 1, in <module>
KeyError: 'Thomas'

要避免key不存在的错误,有两种办法,一是通过in判断key是否存在:

>>> 'Thomas' in d
False

二是通过dict提供的get()方法,如果key不存在,可以返回None,或者自己指定的value:

>>> d.get('Thomas')
>>> d.get('Thomas', -1)
-1

注意:返回None的时候Python的交互环境不显示结果。

要删除一个key,用pop(key)方法,对应的value也会从dict中删除:

>>> d.pop('Bob')
75
>>> d
{'Michael': 95, 'Tracy': 85}

请务必注意,dict内部存放的顺序和key放入的顺序是没有关系的。

和list比较,dict有以下几个特点:

  1. 查找和插入的速度极快,不会随着key的增加而变慢;
  2. 需要占用大量的内存,内存浪费多。

而list相反:

  1. 查找和插入的时间随着元素的增加而增加;
  2. 占用空间小,浪费内存很少。

所以,dict是用空间来换取时间的一种方法。

dict可以用在需要高速查找的很多地方,在Python代码中几乎无处不在,正确使用dict非常重要,需要牢记的第一条就是dict的key必须是不可变对象

这是因为dict根据key来计算value的存储位置,如果每次计算相同的key得出的结果不同,那dict内部就完全混乱了。这个通过key计算位置的算法称为哈希算法(Hash)。

要保证hash的正确性,作为key的对象就不能变。

在Python中,字符串、整数等都是不可变的,因此,可以放心地作为key。而list是可变的,就不能作为key:

>>> key = [1, 2, 3]
>>> d[key] = 'a list'
Traceback (most recent call last):
File "<stdin>", line 1, in <module>
TypeError: unhashable type: 'list'

set

set和dict类似,也是一组key的集合,但不存储value。由于key不能重复,所以,在set中,没有重复的key。

要创建一个set,需要提供一个list作为输入集合:

>>> s = set([1, 2, 3])
>>> s
{1, 2, 3}

注意,传入的参数[1, 2, 3]是一个list,而显示的{1, 2, 3}只是告诉你这个set内部有1,2,3这3个元素,显示的顺序也不表示set是有序的。。

重复元素在set中自动被过滤:

>>> s = set([1, 1, 2, 2, 3, 3])
>>> s
{1, 2, 3}

通过add(key)方法可以添加元素到set中,可以重复添加,但不会有效果:

>>> s.add(4)
>>> s
{1, 2, 3, 4}
>>> s.add(4)
>>> s
{1, 2, 3, 4}

通过remove(key)方法可以删除元素:

>>> s.remove(4)
>>> s
{1, 2, 3}

set可以看成数学意义上的无序和无重复元素的集合,因此,两个set可以做数学意义上的交集、并集等操作:

>>> s1 = set([1, 2, 3])
>>> s2 = set([2, 3, 4])
>>> s1 & s2
{2, 3}
>>> s1 | s2
{1, 2, 3, 4}

set和dict的唯一区别仅在于没有存储对应的value,但是,set的原理和dict一样,所以,同样不可以放入可变对象,因为无法判断两个可变对象是否相等,也就无法保证set内部“不会有重复元素”。试试把list放入set,看看是否会报错。

再议不可变对象

上面我们讲了,str是不变对象,而list是可变对象。

对于可变对象,比如list,对list进行操作,list内部的内容是会变化的,比如:

>>> a = ['c', 'b', 'a']
>>> a.sort()
>>> a
['a', 'b', 'c']

而对于不可变对象,比如str,对str进行操作呢:

>>> a = 'abc'
>>> a.replace('a', 'A')
'Abc'
>>> a
'abc'

虽然字符串有个replace()方法,也确实变出了'Abc',但变量a最后仍是'abc',应该怎么理解呢?

我们先把代码改成下面这样:

>>> a = 'abc'
>>> b = a.replace('a', 'A')
>>> b
'Abc'
>>> a
'abc'

要始终牢记的是,a是变量,而'abc'才是字符串对象!有些时候,我们经常说,对象a的内容是'abc',但其实是指,a本身是一个变量,它指向的对象的内容才是'abc'

┌───┐                  ┌───────┐
│ a │─────────────────>│ 'abc' │
└───┘ └───────┘

当我们调用a.replace('a', 'A')时,实际上调用方法replace是作用在字符串对象'abc'上的,而这个方法虽然名字叫replace,但却没有改变字符串'abc'的内容。相反,replace方法创建了一个新字符串'Abc'并返回,如果我们用变量b指向该新字符串,就容易理解了,变量a仍指向原有的字符串'abc',但变量b却指向新字符串'Abc'了:

┌───┐                  ┌───────┐
│ a │─────────────────>│ 'abc' │
└───┘ └───────┘
┌───┐ ┌───────┐
│ b │─────────────────>│ 'Abc' │
└───┘ └───────┘

所以,对于不变对象来说,调用对象自身的任意方法,也不会改变该对象自身的内容。相反,这些方法会创建新的对象并返回,这样,就保证了不可变对象本身永远是不可变的。

小结

使用key-value存储结构的dict在Python中非常有用,选择不可变对象作为key很重要,最常用的key是字符串。

tuple虽然是不变对象,但试试把(1, 2, 3)(1, [2, 3])放入dict或set中,并解释结果。

Python---6条件判断与循环的更多相关文章

  1. Python之条件判断和循环(入门4)

    转载请标明出处: http://www.cnblogs.com/why168888/p/6407755.html 本文出自:[Edwin博客园] Python之条件判断和循环 1. Python之if ...

  2. python之--条件判断和循环

    Python之判断 和其他语言一样,python同样具有条件判断和循环的操作,比如我们可以编写一个简单的判断操作:使用if关键字可以达到判断的效果,如下例: >>> test_if ...

  3. python之条件判断、循环和字符串格式化

    1. python的条件判断:if和else 在条件判断中可以使用算数运算符 等于:== 不等于:!= 大于:> 小于:< 大于等于:>= 小于等于:<= 示例1: usern ...

  4. python(1) - 条件判断和循环

    条件判断: 比如输入用户年龄,根据年龄打印不同的内容,在python中用if语句实现: age = 20 if age >= 18: print('你可以看这个视频!') 可以给if加一个els ...

  5. 复习python(条件判断、循环、字符串格式化)

    1.条件判断: 只有一种 if: *** elif:#多个条件加elif,想加几个加几个 **** else: **** python里靠缩进来表示表示语句块,见到冒号,下行就要缩进 2.循环 两种, ...

  6. Python基础(条件判断和循环) if elif else for while break continue;

    条件判断 计算机之所以能做很多自动化的任务,因为它可以自己做条件判断. 比如,输入用户年龄,根据年龄打印不同的内容,在Python程序中,用if语句实现: age = 20 if age >= ...

  7. python基础----条件判断与循环

    一.python数据类型 1.整数(包括整数.负数) 2.浮点数(小数) 3.字符串(需要用单引号‘’或双引号“”括起来) 注:当字符串中含有单引号时,用双引号括起来(now="let's ...

  8. Python——3条件判断和循环

    */ * Copyright (c) 2016,烟台大学计算机与控制工程学院 * All rights reserved. * 文件名:text.cpp * 作者:常轩 * 微信公众号:Worldhe ...

  9. Python的条件判断与循环

    1.if语句 Python中条件选择语句的关键字为:if .elif .else这三个.其基本形式如下 if condition: blockelif condition: block...else: ...

  10. Python基础 条件判断和循环

    pyhton if 语句 if 语句后接表达式,然后用: 表示代码块. age = 20 if age >= 18: print 'your age is', age print 'adult' ...

随机推荐

  1. ZJNU 2208 - 你渴望力量吗

    在图的最外面套一层0(防止到头) 然后搜索图有多少块在 '0'有两块0,一块1 '1'有一块0,一块1 其余情况不存在 #include<stdio.h> ],dx[]={,,,-},dy ...

  2. iOS中代理属性为什么要用Weak修饰?

    一.写在前面 代理设计模式,在iOS开发过程中,是一个非常常见的设计模式,可以说用的范围非常广泛,而对初学者来讲,常常对代理的属性修饰用weak存在疑惑,因此下面就解释一下其中非常简单的道理. 二.必 ...

  3. 17.3.16---python内建函数

    内置函数,无需import,任何时候都可以直接被使用 1------ Python针对众多的类型,提供了众多的内建函数来处理(内建是相对于导入import来说的,后面学习到包package时,将会介绍 ...

  4. SaltSack 中Job管理

    一.简介 Jid: job id的格式为%Y%m%d%H%M%S%f master在下发指令消息时,会附带上产生的jid,minion在接收到指令开始执行时,会在本地的cachedir(默认是/var ...

  5. Opencv笔记(九)——图像阈值

    学习目标: 学习简单阈值,自适应阈值,Otsu's 二值化等 学习函数cv2.threshold,cv2.adaptiveThreshold 等. 一.简单阈值 与名字一样,这种方法非常简单.但像素值 ...

  6. 【Java杂货铺】JVM#Java高墙之GC与内存分配策略

    Java与C++之间有一堵由内存动态分配和垃圾回收技术所围成的"高墙",墙外的人想进去,墙外的人想出来.--<深入理解Java虚拟机> 前言 上一章看了高墙的一半,接下 ...

  7. bzoj2882工艺(最小表示法)

    O(nlogn)的做法十分显然,有三种可以做到O(nlogn)的:1.最容易的想法:把串扩展成两倍,然后跑一遍SA求后缀数组.2.求后缀同样也可以用SAM去求解,用map存一下.3.最暴力的方法:直接 ...

  8. iOS之NSString类型为什么要用copy修饰

    在开发的过程中,只知道NSString类型最好用copy修饰而不能用strong,但是不知道为什么,今天了解了下,总算搞明白了. 如下所示,当修饰符为copy时,因为NSMutableString是N ...

  9. Convert between Unix and Windows text files - IU Knowledge Base from: https://kb.iu.edu/d/acux

    vi. To input the ^M character, press Ctrl-v , and then press Enter or return . In vim, use :set ff=u ...

  10. poj-2828 Buy Tickets(线段树,排队问题,逆向思维)

    题目地址:POJ 2828 Buy Tickets Description Railway tickets were difficult to buy around the Lunar New Ye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