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了解ViewGroup的生命周期的执行步骤对于自己自定义ViewGroup的时候十分重要,清楚了整个流程才能对ViewGroup有更深的理解。本文从个人的总结,来阐述一下执行的顺序。

执行说明

  首先ViewGroup的常用的生命周期主要有:构造方法、onLayout()、onFinishInflate()、onMeasure()、onSizeChanged(),前两种在创建ViewGroup子类的时候,必须重写。至于draw()和drawChild()是其用来绘制背景和子View用的,就不在生命周期里一一叙述。

第一种:在xml里直接引用的,执行顺序一般是:构造方法->onFinishInflate()(只执行一次)->onMeasure()(可能多次执行)->onSizeChanged()(在重新onMeasure的时候发现跟之前测量的尺寸不一样的时候就会回调此方法)->onLayout()(布置子View)->onMeasure()->onLayout().......
 
第二种:在Activity中setContentView( newCustomView(this))引用的,执行顺序与第一种相比,除了构造方法引用的不一致和不执行onFinishInflate()外,其他基本一致。
 
第三种:在Activity中直接new CustomView(this)而且不添加任何父布局的时候只会执行构造方法,其它不会执行。

总结技巧:

onMeasure()里一般是定义子控件的测量尺寸和宽高。
首先设置ViewGroup自身的尺寸如下:

int widthSize = MeasureSpec.getSize(widthMeasureSpec);  
int heightSize = MeasureSpec.getSize(heightMeasureSpec);  
setMeasuredDimension(widthSize, heightSize);

然后设置子View的尺寸例如下面:

View leftMenuView = getChildAt(1);  
MarginLayoutParams lp = (MarginLayoutParams)  
                leftMenuView.getLayoutParams();  
final int drawerWidthSpec = getChildMeasureSpec(widthMeasureSpec,  
                mMinDrawerMargin + lp.leftMargin + lp.rightMargin,  
                lp.width);  
final int drawerHeightSpec = getChildMeasureSpec(heightMeasureSpec,  
                lp.topMargin + lp.bottomMargin,  
                lp.height);  
leftMenuView.measure(drawerWidthSpec, drawerHeightSpec);  
  
View contentView = getChildAt(0);  
lp = (MarginLayoutParams) contentView.getLayoutParams();  
final int contentWidthSpec = MeasureSpec.makeMeasureSpec(  
                widthSize - lp.leftMargin - lp.rightMargin, MeasureSpec.EXACTLY);  
final int contentHeightSpec = MeasureSpec.makeMeasureSpec(  
                heightSize - lp.topMargin - lp.bottomMargin, MeasureSpec.EXACTLY);  
contentView.measure(contentWidthSpec, contentHeightSpec);

int getChildMeasureSpec(int spec,int padding,int childDimension) 返回的是测量尺寸规格spec,可以给子View设置padding,不需要设置padding就直接如contentView一样。
onLayout()布局子view的位置,基本上用到layout(left,top,right,bottom);

getWidth()和getMeasureWidth()的区别与联系:
getMeasuredWidth(): 只要一执行完 setMeasuredDimension() 方法,就有值了,并且不再改变。简单来说执行完onMeasure里的方法后就可以获取;
getWidth()只有在执行onMeasure()之后才能获取,但是可能应为布局大小调整发生变化,如果onLayout()没有对子View的宽高进行修改,那么两个值相等。

生命周期表:

参考:http://blog.csdn.net/anydrew/article/details/50985763

android 自定义控件之ViewGroup生命周期执行步骤的更多相关文章

  1. Android四大组件的生命周期

    介绍生命周期之前,先提一下任务的概念 任务其实就是activity 的栈它由一个或多个Activity组成的共同完成一个完整的用户体验, 换句话说任务就是” 应用程序” (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比如 ...

  2. Android应用程序的生命周期

    转自Android应用程序的生命周期 在对一个简单的Hello World工程进行项目结构剖析后,我们接着来学习下一个Android应用程序的生命周期是怎么样的,以便为后面的开发有个垫下良好的基石~ ...

  3. Android-管理Activity生命周期 -停止和重启Activity

    停止和重启activity在activity的生命周期中很重要,它能让用户感觉你的app总是激活的而且不会丢失他们的进度.activity在下面的这些情况会停止和重启: 用户打开常用app窗口然后从你 ...

  4. Android-管理Activity生命周期 -暂停和恢复一个Activity

    在正常的使用app时,前台的activity有时候会被可见的组件阻塞导致activity暂停.比如,当打开一个半透明的activity(就像打开了一个对话框),之前的activity就会暂停.只要ac ...

  5. Android-管理Activity生命周期 -开始一个Activity

    很多程序都是从main()方法开始启动的,和其他程序不同,android是在activity生命周期的特定状态的特定回调方法中初始化代码的.activity启动和销毁的时候都用很多回调方法. 这里将要 ...

  6. 【Android实验】第一个Android程序与Activity生命周期

    目录 第一个Android程序和Activity生命周期 实验目的 实验要求 实验过程 1. 程序正常启动与关闭 2. 外来电话接入的情况 3. 外来短信接入的情况 4. 程序运行中切换到其他程序(比 ...

  7. Android横竖屏切换生命周期

    转自xiaoQLuhttp://www.cnblogs.com/xiaoQLu/p/3324503.html 开源帮助android获得了飞速的发展,开源也导致了数不清的碎片问题.android的前期 ...

  8. Android 测试Service的生命周期

    package com.example.myapp4; import android.support.v7.app.ActionBarActivity; import android.content. ...

  9. Android-管理Activity生命周期 -重新创建Activity

    按照正常的app行为,很少情况下activity会销毁,只有当用户点击了返回按钮或者activity通过调用finish()发出销毁信号.系统也有可能销毁activity如果它是停止状态并且很久没有使 ...

随机推荐

  1. hive多表联合查询(GroupLens->Users,Movies,Ratings表)

    hive (UserMovieRating)> create table if not exists Users(                      > UserID int co ...

  2. linux 可执行文件与写操作的同步问题

    当一个可执行文件已经为write而open时,此时的可执行文件是不允许被执行的.反过来,一个文件正在执行时,它也是不允许同时被write模式而open的.这个约束很好理解,因为文件执行和文件被写应该需 ...

  3. Sublime Text 3快捷键的使用技巧(python)

    Sublime Text 3非常实用,但是想要用好,一些快捷键不可或缺,所以转了这个快捷键汇总. 先拉出来说几个切身体会最常用, Ctrl+Z 撤销. Ctrl+Y 恢复撤销 Alt+Shift+2  ...

  4. 机器学习--boosting家族之GBDT

    本文就对Boosting家族中另一个重要的算法梯度提升树(Gradient Boosting Decison Tree, 以下简称GBDT)做一个总结.GBDT有很多简称,有GBT(Gradient ...

  5. ggplot2基础学习

    前言 ggplot2是R语言最流行的第三方扩展包,是RStudio首席科学家Hadley Wickham读博期间的作品,是R相比其他语言一个独领风骚的特点.包名中“gg”是grammar of gra ...

  6. tensorflow 滑动平均使用和恢复

    https://www.cnblogs.com/hrlnw/p/8067214.html

  7. pmm 监控mysql、mongodb、系统

    Pmm监控 1.概述 Pmm是(percona management and monitoring)一款用于数据库(mysql.mongodb)的监控工具,是一种典型的C/S架构.本次部署采用的是do ...

  8. 开源项目Log4j

    一:Log4j入门简介学习 Log4j是Apache的一个开放源代码项目,通过使用Log4j,我们可以控制日志信息输送的目的地是控制台.文件.GUI组件.甚至是套接口服务器.NT的事件记录器.UNIX ...

  9. 关于around_filter 的调用

      def call_filter(chain, index) return (performed? || perform_action_without_filters) if index >= ...

  10. vue2.0读书笔记3 - router、vuex

    1.vue的应用场景.优势.劣势 优势 通常情况下,运行时效率更高:一个事件循环仅一次视图更新,无频繁的DOM操作: 数据与视图分离,通过管理数据流,控制页面的展现,便于维护.且高效: 数据双向绑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