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 MongoDB (索引)使用B-树而 Mysql 使用 B+树
B-树由来
定义:B-树是一类树,包括B-树、B+树、B*树等,是一棵自平衡的搜索树,它类似普通的平衡二叉树,不同的一点是B-树允许每个节点有更多的子节点。B-树是专门为外部存储器设计的,如磁盘,它对于读取和写入大块数据有良好的性能,所以一般被用在文件系统及数据库中。
先来看看为什么会出现B-树这类数据结构。
传统用来搜索的平衡二叉树有很多,如 AVL 树,红黑树等。这些树在一般情况下查询性能非常好,但当数据非常大的时候它们就无能为力了。原因当数据量非常大时,内存不够用,大部分数据只能存放在磁盘上,只有需要的数据才加载到内存中。一般而言内存访问的时间约为 50 ns,而磁盘在 10 ms 左右。速度相差了近 5 个数量级,磁盘读取时间远远超过了数据在内存中比较的时间。这说明程序大部分时间会阻塞在磁盘 IO 上。那么我们如何提高程序性能?减少磁盘 IO 次数,像 AVL 树,红黑树这类平衡二叉树从设计上无法“迎合”磁盘。
关于磁盘可参考 浅谈计算机中的存储模型(四)磁盘
上图是一颗简单的平衡二叉树,平衡二叉树是通过旋转来保持平衡的,而旋转是对整棵树的操作,若部分加载到内存中则无法完成旋转操作。其次平衡二叉树的高度相对较大为 log n(底数为2),这样逻辑上很近的节点实际可能非常远,无法很好的利用磁盘预读(局部性原理),所以这类平衡二叉树在数据库和文件系统上的选择就被 pass 了。
空间局部性原理:如果一个存储器的某个位置被访问,那么将它附近的位置也会被访问。
我们从“迎合”磁盘的角度来看看B-树的设计。
索引的效率依赖与磁盘 IO 的次数,快速索引需要有效的减少磁盘 IO 次数,如何快速索引呢?索引的原理其实是不断的缩小查找范围,就如我们平时用字典查单词一样,先找首字母缩小范围,再第二个字母等等。平衡二叉树是每次将范围分割为两个区间。为了更快,B-树每次将范围分割为多个区间,区间越多,定位数据越快越精确。那么如果节点为区间范围,每个节点就较大了。所以新建节点时,直接申请页大小的空间(磁盘是按 block 分的,一般为 512 Byte。磁盘 IO 一次读取若干个 block,我们称为一页,具体大小和操作系统有关,一般为 4 k,8 k或 16 k),计算机内存分配是按页对齐的,这样就实现了一个节点只需要一次 IO。
上图是一棵简化的B-树,多叉的好处非常明显,有效的降低了B-树的高度,为底数很大的 log n,底数大小与节点的子节点数目有关,一般一棵B-树的高度在 3 层左右。层数低,每个节点区确定的范围更精确,范围缩小的速度越快。上面说了一个节点需要进行一次 IO,那么总 IO 的次数就缩减为了 log n 次。B-树的每个节点是 n 个有序的序列(a1,a2,a3…an),并将该节点的子节点分割成 n+1 个区间来进行索引(X1< a1, a2 < X2 < a3, … , an+1 < Xn < anXn+1 > an)。
B-树
上图是一颗B-树,B-树的每个节点有 d~2d 个 key,这个因子指明了树的分裂及合并的规则,这个规则维持了B-树的平衡。
B-树的插入和删除就不具体介绍了,很多资料都描述了这一过程。在普通平衡二叉树中,插入删除后若不满足平衡条件则进行 旋转 操作,而在B-树中,插入删除后不满足条件则进行分裂及合并操作。
简单叙述下分裂及合并操作。
分裂:如果有一个节点有 2d 个 key,增加一个后为 2d+1 个 key,不符合上述规则 B-树的每个节点有 d~2d 个 key,大于 2d,则将该节点进行分裂,分裂为两个 d 个 key 的节点并将中值 key 归还给父节点。
合并:如果有一个节点有 d 个 key,删除一个后为 d-1 个 key,不符合上述规则 B-树的每个节点有 d~2d 个 key,小于 d,则将该节点进行合并,合并后若满足条件则合并完成,不满足则均分为两个节点。
B-树的查找
我们来看看B-树的查找,假设每个节点有 n 个 key值,被分割为 n+1 个区间,注意,每个 key 值紧跟着 data 域,这说明B-树的 key 和 data 是聚合在一起的。一般而言,根节点都在内存中,B-树以每个节点为一次磁盘 IO,比如上图中,若搜索 key 为 25 节点的 data,首先在根节点进行二分查找(因为 keys 有序,二分最快),判断 key 25 小于 key 50,所以定位到最左侧的节点,此时进行一次磁盘 IO,将该节点从磁盘读入内存,接着继续进行上述过程,直到找到该 key 为止。
查找伪代码
Data* BTreeSearch(Root *node, Key key)
{
Data* data; if(root == NULL)
return NULL;
data = BinarySearch(node);
if(data->key == key)
{
return data;
}else{
node = ReadDisk(data->next);
BTreeSearch(node, key);
}
}
B+树
B+树是B-树的变种,它与B-树的不同之处在于:
- 在B+树中,key 的副本存储在内部节点,真正的 key 和 data 存储在叶子节点上 。
- n 个 key 值的节点指针域为 n 而不是 n+1。
如下图为一颗B+树:
因为内节点并不存储 data,所以一般B+树的叶节点和内节点大小不同,而B-树的每个节点大小一般是相同的,为一页。
为了增加 区间访问性,一般会对B+树做一些优化。
如下图带顺序访问的B+树。
B-树和B+树的区别
1.B+树内节点不存储数据,所有 data 存储在叶节点导致查询时间复杂度固定为 log n。而B-树查询时间复杂度不固定,与 key 在树中的位置有关,最好为O(1)。
如下所示B-树/B+树查询节点 key 为 50 的 data。
B-树
从上图可以看出,key 为 50 的节点就在第一层,B-树只需要一次磁盘 IO 即可完成查找。所以说B-树的查询最好时间复杂度是 O(1)。
B+树
由于B+树所有的 data 域都在根节点,所以查询 key 为 50的节点必须从根节点索引到叶节点,时间复杂度固定为 O(log n)。
2.B+树叶节点两两相连可大大增加区间访问性,可使用在范围查询等,而B-树每个节点 key 和 data 在一起,则无法区间查找。
根据空间局部性原理:如果一个存储器的某个位置被访问,那么将它附近的位置也会被访问。
B+树可以很好的利用局部性原理,若我们访问节点 key为 50,则 key 为 55、60、62 的节点将来也可能被访问,我们可以利用磁盘预读原理提前将这些数据读入内存,减少了磁盘 IO 的次数。
当然B+树也能够很好的完成范围查询。比如查询 key 值在 50-70 之间的节点。
3.B+树更适合外部存储。由于内节点无 data 域,每个节点能索引的范围更大更精确
这个很好理解,由于B-树节点内部每个 key 都带着 data 域,而B+树节点只存储 key 的副本,真实的 key 和 data 域都在叶子节点存储。前面说过磁盘是分 block 的,一次磁盘 IO 会读取若干个 block,具体和操作系统有关,那么由于磁盘 IO 数据大小是固定的,在一次 IO 中,单个元素越小,量就越大。这就意味着B+树单次磁盘 IO 的信息量大于B-树,从这点来看B+树相对B-树磁盘 IO 次数少。
为什么 MongoDB 索引选择B-树,而 Mysql 索引选择B+树
这些内容了解后,我们来看为什么 MongoDB 索引选择B-树,而 Mysql (InooDB 引擎)索引选择B+树。
Mysql 大家应该比较熟悉,传统的关系型数据库,下面介绍下 MongoDB。
来看下 wiki 百科上 MongoDB 的定义:
MongoDB (from humongous) is a cross-platform document-oriented database. Classified as a NoSQL database, MongoDB eschews the traditional table-based relational database structure in favor of JSON-like documents with dynamic schemas (MongoDB calls the format BSON)
这段话的大致意思是 MongoDB 是文档型的数据库,是一种 nosql,它使用类 Json 格式保存数据。
文档型数据库和我们常见的关系型数据库不同,一般使用 XML 或 Json 格式来保存数据,归属于聚合型数据库。
键值数据库也属于聚合型数据库,熟悉 Redis 的同学应该很好理解。
举个例子:
加入我们要建立一个电子商务网站,类似淘宝这种将商品销售给用户,那么必须存储用户信息、商品目录、订单、收货地址、账单地址、付款方式等。
看下传统的关系型数据库是如何存储的:
聚合型数据库存储模型:
用类似 Json 的格式表示如下:
相对于 Mysql 关系型数据库,MongoDB 这类 nosql 适用于数据模型简单,性能要求高的场合。
为什么 MongoDB 使用B-树
MongoDB 是一种 nosql,也存储在磁盘上,被设计用在 数据模型简单,性能要求高的场合。性能要求高,看看B/B+树的区别第一点:
B+树内节点不存储数据,所有 data 存储在叶节点导致查询时间复杂度固定为 log n。而B-树查询时间复杂度不固定,与 key 在树中的位置有关,最好为O(1)
我们说过,尽可能少的磁盘 IO 是提高性能的有效手段。MongoDB 是聚合型数据库,而 B-树恰好 key 和 data 域聚合在一起。
为什么 Mysql 使用B+树
Mysql 是一种关系型数据库,区间访问是常见的一种情况,而 B-树并不支持区间访问(可参见上图),而B+树由于数据全部存储在叶子节点,并且通过指针串在一起,这样就很容易的进行区间遍历甚至全部遍历。
见B/B+树的区别第二点:
B+树叶节点两两相连可大大增加区间访问性,可使用在范围查询等,而B-树每个节点 key 和 data 在一起,则无法区间查找。
其次B+树的查询效率更加稳定,数据全部存储在叶子节点,查询时间复杂度固定为 O(log n)。
最后第三点:
B+树更适合外部存储。由于内节点无 data 域,每个节点能索引的范围更大更精确
为什么 MongoDB (索引)使用B-树而 Mysql 使用 B+树的更多相关文章
- 深入理解索引和AVL树、B-树、B+树的关系
目录 什么是索引 索引的分类 索引和AVL树.B-树.B+树的关系 AVL树.红黑树 B-树 B+树 SQL和NoSQL索引 什么是索引 索引时数据库的一种数据结构,数据库与索引的关系可以看作书籍和目 ...
- 【原创】为什么Mongodb索引用B树,而Mysql用B+树?
引言 好久没写文章了,今天回来重操旧业.毕竟现在对后端开发的要求越来越高,大家要做好各种准备. 因此,大家有可能遇到如下问题 为什么Mysql中Innodb的索引结构采取B+树? 回答这个问题时,给自 ...
- 为什么Mongodb索引用B树,而Mysql用B+树?
引言 好久没写文章了,今天回来重操旧业. 今天讲的这个主题,是<面试官:谈谈你对mysql索引的认识>,里头提到的一个坑. 也就是说,如果面试官问的是,为什么Mysql中Innodb的索引 ...
- MySQL的B树索引与索引优化
MySQL的MyISAM.InnoDB引擎默认均使用B+树索引(查询时都显示为"BTREE"),本文讨论两个问题: 为什么MySQL等主流数据库选择B+树的索引结构? 如何基于索引 ...
- SQL优化 MySQL版 - B树索引详讲
SQL优化 MySQL版 - -B树索引详讲 作者:Stanley 罗昊 [转载请注明出处和署名,谢谢!] 为什么要进行SQL优化呢?很显然,当我们去写sql语句时: 1会发现性能低 2.执行时间太 ...
- 搞懂MySQL InnoDB B+树索引
一.InnoDB索引 InnoDB支持以下几种索引: B+树索引 全文索引 哈希索引 本文将着重介绍B+树索引.其他两个全文索引和哈希索引只是做简单介绍一笔带过. 哈希索引是自适应的,也就是说这个不能 ...
- MongoDB索引存储BTree与LSM树(转载)
1.为什么 MongoDB 使用B-树,而不是B+树 MongoDB 是一种 nosql,也存储在磁盘上,被设计用在数据模型简单,性能要求高的场合.性能要求高,我们看B-树与B+树的区别: B+树内节 ...
- MySQL用B+树做索引
索引这个词,相信大多数人已经相当熟悉了,很多人都知道MySQL的索引主要以B+树为主,但是要问到为什么用B+树,恐怕很少有人能把前因后果讲述的很完整.本文就来从头到尾介绍下数据库的索引. 索引是一种数 ...
- MySQL数据库中索引的数据结构是什么?(B树和B+树的区别)
B树(又叫平衡多路查找树) 注意B-树就是B树,-只是一个符号. B树的性质(一颗M阶B树的特性如下) 1.定义任意非叶子结点最多只有M个儿子,且M>2: 2.根结点的儿子数为[2, M]: 3 ...
随机推荐
- java-执行流程控制语句
就像有知觉的生物一样,程序必须在执行的过程中控制它的世界,并做出选择.java使用执行流程控制语句做出选择. 1.选择语句 if if(布尔表达式){ 业务逻辑1; }else{ 业务逻辑2: } s ...
- 洛谷九月月赛T1 思考
很迷的一道题目,刚开始直接枚举n个1,然后去mod m ,爆0,后来发现一个神奇性质:找到递推公式An=An-1*10+1,枚举n,不断mod m,每递推一次就1的个数加一.居然可行! 听说余数具有可 ...
- R tutorial
http://www.clemson.edu/economics/faculty/wilson/R-tutorial/Introduction.html https://www.youtube.com ...
- 北京Uber优步司机奖励政策(12月22日)
滴快车单单2.5倍,注册地址:http://www.udache.com/ 如何注册Uber司机(全国版最新最详细注册流程)/月入2万/不用抢单:http://www.cnblogs.com/mfry ...
- maven的两种打包方式
1.maven目前在web上面的使用方式很普遍,而打包的方式也存在很多方式 2.因为涉及一个项目调用另外一个项目的包,并将另外一个项目打成jar的形式便于管理 3.maven打包第一种方式: 将项目检 ...
- Odd CSS syntax. [class^='icon-'], [class*=' icon-']
原文: https://stackoverflow.com/questions/20322740/odd-css-syntax-class-icon-class-icon I am going thr ...
- java对象创建过程简介
这是看书的记录,字有点丑啊还是将就搬上来 -.-,等把后面看了完善图
- FastJson - 从HttpEntity到Json
在使用java + httpClient施行API自动化时,不可避免地遇到了如下问题: 1. 用Http Response数据做断言: 2. 用上一个请求的Response内容,作为下一个请求的参数: ...
- Objective-C NSString基本使用 类方法 self关键字
NSString基本使用 #import <Foundation/Foundation.h> int main() { //最简单的创建字符串的方式 NSString *str = @&q ...
- 微信小程序入门学习之事件 事件对象 冒泡非冒泡事件(1)
这关于事件的学习,可以自己复制到微信开发者工具上自己运行试试. 首先这里有两个文件.js 和.wxml 文件 首先给出.js文件下代码 // pages/news/news.js Page({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