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ccvita.com/515.html

在一个非阻塞(fcntl)的socket上调用read/write函数, 返回EAGAIN或者EWOULDBLOCK(注: EAGAIN就是EWOULDBLOCK)

这个错误表示资源暂时不够, 可能read时, 读缓冲区没有数据, 或者, write时,写缓冲区满了.  (此处读写缓冲区指的是socket的缓冲区,而不是read或write调用形参中的buffer)

遇到这种情况, 如果是阻塞socket, read/write就要阻塞掉.而如果是非阻塞socket, read/write立即返回-1, 同 时errno设置为EAGAIN.所以, 对于阻塞socket, read/write返回-1代表网络出错了.但对于非阻塞socket, read/write返回-1不一定网络真的出错了.可能是Resource temporarily unavailable. 这时你应该再试, 直到Resource available.

综上, 对于non-blocking的socket,  正确的读写操作为:

读: 忽略掉errno = EAGAIN的错误, 下次继续读 

写: 忽略掉errno = EAGAIN的错误, 下次继续写 

对于select和epoll的LT模式, 这种读写方式是没有问题的. 但对于epoll的ET模式, 这种方式还有漏洞.

epoll的两种模式 LT 和 ET

二者的差异在于 level-trigger 模式下只要某个 socket 处于 readable/writable 状态,无论什么时候调用epoll_wait 都会返回该 socket;而 edge-trigger 模式下只有某个 socket 从 unreadable 变为 readable 或从unwritable 变为 writable 时,epoll_wait 才会返回该 socket。

从socket读数据:

往socket写数据:

所以, 在epoll的ET模式下, 正确的读写方式为:

读: 只要可读, 就一直读, 直到返回0, 或者 errno = EAGAIN

写: 只要可写, 就一直写, 直到数据发送完, 或者 errno = EAGAIN

正确的读:

n = ;
while ((nread = read(fd, buf + n, BUFSIZ-)) > ) {
n += nread;
}
if (nread == - && errno != EAGAIN) {
perror("read error");
}

正确的写:

int nwrite, data_size = strlen(buf);
n = data_size;
while (n > ) {
nwrite = write(fd, buf + data_size - n, n);
if (nwrite < n) {
if (nwrite == - && errno != EAGAIN) {
perror("write error");
}
break;
}
n -= nwrite;
}

我的理解:LT模式下,read、write不需要while循环了,即使这次系统调用没有处理完所有数据,下次调用epoll_wait时也会返回该就绪事件(上述write相关代码感觉不对)

 
读函数read  
ssize_t read(int fd,void *buf,size_t nbyte) 
read函数是负责从fd中读取内容.成功时,read返回实际所读的字节数,如果返回的值是0,表示已经读到文件的结束了.
小于0表示出现了错误.如果错误为EINTR说明读是由中断引起的, 如果是ECONNREST表示网络连接出了问题.
写函数write  
ssize_t write(int fd,const void *buf,size_t nbytes) 
write函数将buf中的nbytes字节内容写入文件描述符fd.成功时返回写的字节数.失败时返回-1. 并设置errno变量. 在网络程序中,当我们向套接字文件描述符写时有俩种可能.  
1)write的返回值大于0,表示写了部分或者是全部的数据.  
2)返回的值小于0,此时出现了错误.我们要根据错误类型来处理.  如果错误为EINTR表示在写的时候出现了中断错误.  
如果为EPIPE表示网络连接出现了问题(对方已经关闭了连接)
 

正确的accept,accept 要考虑 2 个问题

(1) 阻塞模式 accept 存在的问题

accept每次都是从已经完成三次握手的tcp队列中取出一个连接

考虑这种情况: TCP 连接被客户端夭折,即在服务器调用 accept 之前,客户端主动发送 RST 终止连接,导致刚刚建立的连接从就绪队列中移出,如果套接字被设置成阻塞模式,服务器就会一直阻塞在 accept 调用上(即此时没有客户端连接给accept),直到其他某个客户建立一个新的连接为止(即accept接受新的连接,返回)。但是在此期间,服务器单纯地阻塞在accept 调用上,就绪队列中的其他描述符都得不到处理(我的理解:其他fd读写事件就绪但得不到处理).

解决办法是把监听套接口设置为非阻塞,当客户在服务器调用 accept 之前中止某个连接时,accept 调用可以立即返回 -1, 这时源自 Berkeley 的实现会在内核中处理该事件,并不会将该事件通知给 epoll,而其他实现把 errno 设置为 ECONNABORTED 或者 EPROTO 错误,我们应该忽略这两个错误。

(2) ET 模式下 accept 存在的问题

考虑这种情况:多个连接同时到达,服务器的 TCP 就绪队列瞬间积累多个就绪连接,由于是边缘触发模式,epoll 只会通知一次,accept 只处理一个连接,导致 TCP 就绪队列中剩下的连接都得不到处理。

解决办法是用 while 循环抱住 accept 调用,处理完 TCP 就绪队列中的所有连接后再退出循环。如何知道是否处理完就绪队列中的所有连接呢? accept  返回 -1 并且 errno 设置为 EAGAIN 就表示所有连接都处理完。

综合以上两种情况,服务器应该使用非阻塞地 accept, accept 在 ET 模式下 的正确使用方式为:

while ((conn_sock = accept(listenfd,(struct sockaddr *) &remote,
(size_t *)&addrlen)) > ) {
handle_client(conn_sock);
}
if (conn_sock == -) {
if (errno != EAGAIN && errno != ECONNABORTED
&& errno != EPROTO && errno != EINTR)
perror("accept");
}

我的总结:当epoll在ET模式下,read、write、accept操作都在while循环中执行,使得所有数据或者连接都处理完,因为ET模式下,epoll_wait只返回一次

一道腾讯后台开发的面试题

使用Linux epoll模型,水平触发模式,当socket可写时,会不停的触发 socket 可写的事件,如何处理?

第一种最普遍的方式:

需要向 socket 写数据的时候才把 socket 加入 epoll ,等待可写事件。接受到可写事件后,调用 write 或者 send 发送数据。当所有数据都写完后,把 socket 移出 epoll。

这种方式的缺点是,即使发送很少的数据,也要把 socket 加入 epoll,写完后在移出 epoll,有一定操作代价。

一种改进的方式:

开始不把 socket 加入 epoll,需要向 socket 写数据的时候,直接调用 write 或者 send 发送数据。如果返回 EAGAIN,把 socket 加入 epoll,在 epoll 的驱动下写数据,全部数据发送完毕后,再移出 epoll。

这种方式的优点是:数据不多的时候可以避免 epoll 的事件处理,提高效率。

epoll 的accept , read, write的更多相关文章

  1. UNIX网络编程——epoll 的accept , read, write(重要)

    在一个非阻塞的socket上调用read/write函数,返回EAGAIN或者EWOULDBLOCK(注:EAGAIN就是EWOULDBLOCK). 从字面上看,意思是: EAGAIN: 再试一次 E ...

  2. epoll示例

    书到用时方恨少,一切尽在不言中 #include <iostream> #include <sys/socket.h> #include <sys/epoll.h> ...

  3. UNIX环境高级编程——epoll函数使用详解

    epoll - I/O event notification facility 在linux的网络编程中,很长的时间都在使用select来做事件触发.在linux新的内核中,有了一种替换它的机制,就是 ...

  4. TCP源码—epoll源码及测试

    一.epoll_create & epoll_create1 SYSCALL_DEFINE1(epoll_create, int, size) sys_epoll_create->sys ...

  5. 从Linux源码看Socket(TCP)的accept

    从Linux源码看Socket(TCP)的accept 前言 笔者一直觉得如果能知道从应用到框架再到操作系统的每一处代码,是一件Exciting的事情. 今天笔者就从Linux源码的角度看下Serve ...

  6. python之路-----多线程与多进程

    一.进程和线程的概念 1.进程(最小的资源单位): 进程:就是一个程序在一个数据集上的一次动态执行过程.进程一般由程序.数据集.进程控制块三部分组成. 程序:我们编写的程序用来描述进程要完成哪些功能以 ...

  7. http代理阅读4 响应缓存处理

    if (c->read->ready) { ngx_http_upstream_process_header(r, u); //读事件触发 准备处理http头部信息 return; } 向 ...

  8. accept与epoll惊群 转载

    今天打开 OneNote,发现里面躺着一篇很久以前写的笔记,现在将它贴出来. 1. 什么叫惊群现象 首先,我们看看维基百科对惊群的定义: The thundering herd problem occ ...

  9. nginx&http 第三章 ngx 事件event accept epoll /init

    tcp 三次握手成功后,listen fd  可读,在process_event_timer 中调用rev->handler(rev)处理: 其回调函数为: ngx_event_accept / ...

随机推荐

  1. 解决VS2010提示warning C4068: 未知的杂注

    出现原因是#pragma声明问题,加上#pragma warning(disable:4068)即可 #pragma warning(disable:4068)#pragma execution_ch ...

  2. Linux 时间同步 ntpdate

    ntpdate 使用网络计时协议(NTP)设置日期和时间.此命令仅应用于 AIX 4.2 或后期版本. 语法: ntpdate [ -b] [ -d] [ -s] [ -u] [ -aKeyid] [ ...

  3. t470安装win7

    终于把win7安装好了,写了个文档 https://files.cnblogs.com/files/cookies9/t470%E5%AE%89%E8%A3%85win7%E6%96%B9%E6%B3 ...

  4. Shiro的subject实质上是当前执行用户的特定视图。

    Shiro的subject实质上是当前执行用户的特定视图. 通过org.apache.shiro.SecurityUtils可以查询当前执行用户: Subject currentUser = Secu ...

  5. STL中unique的使用

    作用 unique函数可以删除有序数组中的重复元素,即去重(并不是真正的删除,后面会讲) 定义在头文件<algorithm>中 函数原型 1.只有两个参数,且参数类型都是迭代器: iter ...

  6. 机器学习_决策树Python代码详解

    决策树优点:计算复杂度不高,输出结果易于理解,对中间值的缺失不敏感,可以处理不相关特征数据: 决策树缺点:可能会产生过度匹配问题. 决策树的一般步骤: (1)代码中def 1,计算给定数据集的香农熵: ...

  7. 火狐加载用户配置文件 "C:\XXX\Mozilla Firefox\firefox.exe" http://192.168.1.1:8080 -profile ../kkk

    "C:\XXX\Mozilla Firefox\firefox.exe" http://192.168.1.1:8080 -profile ../kkk $("#clic ...

  8. Java A

    4.在ORACLE大数据量下的分页解决方法.一般用截取ID方法,还有是三层嵌套方法. 答:一种分页方法 <% int i=1; int numPages=14; String pages = r ...

  9. 【VScode】使用VScode 来写markdown时序图

    准备工作 在VScode中下载插件Markdown Preview Enhanced插件 创建一个.md文件 在VScode中打开文件,界面内点击右键可以看到Open preview to the s ...

  10. 笔试算法题(25):复制拥有多个指针的链表 & 判断二元树B是否为A的子树

    出题:定义一个复杂链表:在单向链表的基础上,每个节点附加一个指向链表中其他任意节点的指针sibling,实现CNode* Clone(Cnode *head)函数复制这个复杂链表: 分析: 解法1: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