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并发编程是Java程序员最重要的技能之一,也是最难掌握的一种技能。它要求编程者对计算机最底层的运作原理有深刻的理解,同时要求编程者逻辑清晰、思维缜密,这样才能写出高效、安全、可靠的多线程并发程序。本系列会从线程间协调的方式(wait、notify、notifyAll)、Synchronized及Volatile的本质入手,详细解释JDK为我们提供的每种并发工具和底层实现机制。在此基础上,我们会进一步分析java.util.concurrent包的工具类,包括其使用方式、实现源码及其背后的原理。本文是该系列的第一篇文章,是这系列中最核心的理论部分,之后的文章都会以此为基础来分析和解释。

一、共享性

  数据共享性是线程安全的主要原因之一。如果所有的数据只是在线程内有效,那就不存在线程安全性问题,这也是我们在编程的时候经常不需要考虑线程安全的主要原因之一。但是,在多线程编程中,数据共享是不可避免的。最典型的场景是数据库中的数据,为了保证数据的一致性,我们通常需要共享同一个数据库中数据,即使是在主从的情况下,访问的也同一份数据,主从只是为了访问的效率和数据安全,而对同一份数据做的副本。我们现在,通过一个简单的示例来演示多线程下共享数据导致的问题:

代码段一:

package com.paddx.test.concurrent;

public class ShareData {
public static int count = 0;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final ShareData data = new ShareData();
for (int i = 0; i < 10; i++) {
new Thread(new Runnable() {
@Override
public void run() {
try {
//进入的时候暂停1毫秒,增加并发问题出现的几率
Thread.sleep(1);
}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for (int j = 0; j < 100; j++) {
data.addCount();
}
System.out.print(count + " ");
}
}).start(); }
try {
//主程序暂停3秒,以保证上面的程序执行完成
Thread.sleep(3000);
}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System.out.println("count=" + count);
} public void addCount() {
count++;
}
}

  上述代码的目的是对count进行加一操作,执行1000次,不过这里是通过10个线程来实现的,每个线程执行100次,正常情况下,应该输出1000。不过,如果你运行上面的程序,你会发现结果却不是这样。下面是某次的执行结果(每次运行的结果不一定相同,有时候也可能获取到正确的结果):

可以看出,对共享变量操作,在多线程环境下很容易出现各种意想不到的的结果。

二、互斥性

  资源互斥是指同时只允许一个访问者对其进行访问,具有唯一性和排它性。我们通常允许多个线程同时对数据进行读操作,但同一时间内只允许一个线程对数据进行写操作。所以我们通常将锁分为共享锁和排它锁,也叫做读锁和写锁。如果资源不具有互斥性,即使是共享资源,我们也不需要担心线程安全。例如,对于不可变的数据共享,所有线程都只能对其进行读操作,所以不用考虑线程安全问题。但是对共享数据的写操作,一般就需要保证互斥性,上述例子中就是因为没有保证互斥性才导致数据的修改产生问题。Java 中提供多种机制来保证互斥性,最简单的方式是使用Synchronized。现在我们在上面程序中加上Synchronized再执行:

代码段二:

package com.paddx.test.concurrent;

public class ShareData {
public static int count = 0;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final ShareData data = new ShareData();
for (int i = 0; i < 10; i++) {
new Thread(new Runnable() {
@Override
public void run() {
try {
//进入的时候暂停1毫秒,增加并发问题出现的几率
Thread.sleep(1);
}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for (int j = 0; j < 100; j++) {
data.addCount();
}
System.out.print(count + " ");
}
}).start(); }
try {
//主程序暂停3秒,以保证上面的程序执行完成
Thread.sleep(3000);
}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System.out.println("count=" + count);
} /**
* 增加 synchronized 关键字
*/
public synchronized void addCount() {
count++;
}
}

  现在再执行上述代码,会发现无论执行多少次,返回的最终结果都是1000。

三、原子性

  原子性就是指对数据的操作是一个独立的、不可分割的整体。换句话说,就是一次操作,是一个连续不可中断的过程,数据不会执行的一半的时候被其他线程所修改。保证原子性的最简单方式是操作系统指令,就是说如果一次操作对应一条操作系统指令,这样肯定可以能保证原子性。但是很多操作不能通过一条指令就完成。例如,对long类型的运算,很多系统就需要分成多条指令分别对高位和低位进行操作才能完成。还比如,我们经常使用的整数 i++ 的操作,其实需要分成三个步骤:(1)读取整数 i 的值;(2)对 i 进行加一操作;(3)将结果写回内存。这个过程在多线程下就可能出现如下现象:

这也是代码段一执行的结果为什么不正确的原因。对于这种组合操作,要保证原子性,最常见的方式是加锁,如Java中的Synchronized或Lock都可以实现,代码段二就是通过Synchronized实现的。除了锁以外,还有一种方式就是CAS(Compare And Swap),即修改数据之前先比较与之前读取到的值是否一致,如果一致,则进行修改,如果不一致则重新执行,这也是乐观锁的实现原理。不过CAS在某些场景下不一定有效,比如另一线程先修改了某个值,然后再改回原来值,这种情况下,CAS是无法判断的。

四、可见性

  要理解可见性,需要先对JVM的内存模型有一定的了解,JVM的内存模型与操作系统类似,如图所示:

  

从这个图中我们可以看出,每个线程都有一个自己的工作内存(相当于CPU高级缓冲区,这么做的目的还是在于进一步缩小存储系统与CPU之间速度的差异,提高性能),对于共享变量,线程每次读取的是工作内存中共享变量的副本,写入的时候也直接修改工作内存中副本的值,然后在某个时间点上再将工作内存与主内存中的值进行同步。这样导致的问题是,如果线程1对某个变量进行了修改,线程2却有可能看不到线程1对共享变量所做的修改。通过下面这段程序我们可以演示一下不可见的问题:

package com.paddx.test.concurrent;

public class VisibilityTest {
private static boolean ready;
private static int number; private static class ReaderThread extends Thread {
public void run() {
try {
Thread.sleep(10);
}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if (!ready) {
System.out.println(ready);
}
System.out.println(number);
}
} private static class WriterThread extends Thread {
public void run() {
try {
Thread.sleep(10);
}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number = 100;
ready = true;
}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new WriterThread().start();
new ReaderThread().start();
}
}

从直观上理解,这段程序应该只会输出100,ready的值是不会打印出来的。实际上,如果多次执行上面代码的话,可能会出现多种不同的结果,下面是我运行出来的某两次的结果:

当然,这个结果也只能说是有可能是可见性造成的,当写线程(WriterThread)设置ready=true后,读线程(ReaderThread)看不到修改后的结果,所以会打印false,对于第二个结果,也就是执行if (!ready)时还没有读取到写线程的结果,但执行System.out.println(ready)时读取到了写线程执行的结果。不过,这个结果也有可能是线程的交替执行所造成的。Java 中可通过Synchronized或Volatile来保证可见性,具体细节会在后续的文章中分析。

五、有序性

  为了提高性能,编译器和处理器可能会对指令做重排序。重排序可以分为三种:

  (1)编译器优化的重排序。编译器在不改变单线程程序语义的前提下,可以重新安排语句的执行顺序。

  (2)指令级并行的重排序。现代处理器采用了指令级并行技术(Instruction-Level Parallelism, ILP)来将多条指令重叠执行。如果不存在数据依赖性,处理器可以改变语句对应机器指令的执行顺序。
  (3)内存系统的重排序。由于处理器使用缓存和读/写缓冲区,这使得加载和存储操作看上去可能是在乱序执行。

  我们可以直接参考一下JSR 133 中对重排序问题的描述:

  

        (1)                    (2)

先看上图中的(1)源码部分,从源码来看,要么指令 1 先执行要么指令 3先执行。如果指令 1 先执行,r2不应该能看到指令 4 中写入的值。如果指令 3 先执行,r1不应该能看到指令 2 写的值。但是运行结果却可能出现r2==2,r1==1的情况,这就是“重排序”导致的结果。上图(2)即是一种可能出现的合法的编译结果,编译后,指令1和指令2的顺序可能就互换了。因此,才会出现r2==2,r1==1的结果。Java 中也可通过Synchronized或Volatile来保证顺序性。

六 总结

  本文对Java 并发编程中的理论基础进行了讲解,有些东西在后续的分析中还会做更详细的讨论,如可见性、顺序性等。后续的文章都会以本章内容作为理论基础来讨论。如果大家能够很好的理解上述内容,相信无论是去理解其他并发编程的文章还是在平时的并发编程的工作中,都能够对大家有很好的帮助。

来源于:https://www.cnblogs.com/paddix/p/5374810.html

Java 并发编程:核心理论(一)的更多相关文章

  1. Java并发编程核心知识体系精讲

    第1章 开宗明义[不看错过一个亿]本章一连串设问:为什么学并发编程?学并发编程痛点?谁适合学习本课?本课程包含内容和亮点?首先4大个理由告诉你为什么要学,其实源于JD岗位要求就不得不服了.其次5个痛点 ...

  2. Java并发编程-核心问题(1)

    一.常见问题 从小的方面讲, 并发编程最常见的问题就是可见性.原子性和有序性问题. 从大的方面讲, 并发编程最常见的问题就是安全性问题.活跃性问题和性能问题. 下面主要从微观上分析问题. 二.可见性问 ...

  3. Java并发编程核心概念一览

    作者博客地址 https://muggle.javaboy.org. 并行相关概念 同步和异步 同步和异步通常来形容一次方法的调用.同步方法一旦开始,调用者必须等到方法结束才能执行后续动作:异步方法则 ...

  4. Java并发编程核心方法与框架-CountDownLatch的使用

    Java多线程编程中经常会碰到这样一种场景:某个线程需要等待一个或多个线程操作结束(或达到某种状态)才开始执行.比如裁判员需要等待运动员准备好后才发送开始指令,运动员要等裁判员发送开始指令后才开始比赛 ...

  5. Java并发编程核心方法与框架-TheadPoolExecutor的使用

    类ThreadPoolExecutor最常使用的构造方法是 ThreadPoolExecutor(int corePoolSize, int maximumPoolSize, long keepAli ...

  6. Java并发编程核心方法与框架-Semaphore的使用

    Semaphore中文含义是信号.信号系统,这个类的主要作用就是限制线程并发数量.如果不限制线程并发数量,CPU资源很快就会被耗尽,每个线程执行的任务会相当缓慢,因为CPU要把时间片分配给不同的线程对 ...

  7. Java并发编程核心方法与框架-Fork-Join分治编程(一)

    在JDK1.7版本中提供了Fork-Join并行执行任务框架,它的主要作用是把大任务分割成若干个小任务,再对每个小任务得到的结果进行汇总,这种开发方法也叫做分治编程,可以极大地利用CPU资源,提高任务 ...

  8. Java并发编程核心方法与框架-CompletionService的使用

    接口CompletionService的功能是以异步的方式一边生产新的任务,一边处理已完成任务的结果,这样可以将执行任务与处理任务分离.使用submit()执行任务,使用take取得已完成的任务,并按 ...

  9. Java并发编程核心方法与框架-ScheduledExecutorService的使用

    类SchedukedExecutorService的主要作用是可以将定时任务与线程池功能结合. 使用Callable延迟运行(有返回值) public class MyCallableA implem ...

  10. Java并发编程核心方法与框架-ExecutorService的使用

    在ThreadPoolExecutor中使用ExecutorService中的方法 方法invokeAny()和invokeAll()具有阻塞特性 方法invokeAny()取得第一个完成任务的结果值 ...

随机推荐

  1. Andrid Studio Gradle sync failed: A problem occurred configuring project ':app' 解决方法

    Android Studio中进行Gradle sync 时出现了这个错误,Android Studio 出错提示是 Gradle sync failed: A problem occurred co ...

  2. JAVA笔记9-多态(动态绑定、池绑定)

    1.动态绑定:执行期间(而非编译期间)判断所引用对象的实际类型,根据实际的类型调用相应方法. 2.多态存在的三个必要条件(同时):继承.重写.父类引用指向子类对象. 这三个条件满足后,当调用父类中被重 ...

  3. uniapp开发微信小程序跳转出现navigateTo:fail page "pages/user/pages/user/address/address" is not found

    在app.json文件中pages中: ,{ "path" : "pages/user/address/address", "style" ...

  4. 【SQL-自动生成编号】按规则自动生成单据编号 以及并发问题_使用触发器、函数 等

    描述:每种单据新建时,自动生成它的单据编号. 规则如:固定码+日期+流水号 (ABC1603180001) 方法一:触发器 触发器的缺点是,执行了sql之后才看到编码. 测试:流水号不能超过最大数,否 ...

  5. Ajax异步传值总结

    Ajax异步传值 将数据从前台传向后台: 1:通过get方式,将参数在链接中,配合“?”进行传值. 实例: //前台传值方法 //触发该方法调用ajax function testAjax(yourD ...

  6. TTTTTTTTTTTTT 树的直径 Codeforces Beta Round #14 (Div. 2) D. Two Paths

    tiyi:给你n个节点和n-1条边(无环),求在这个图中找到 两条路径,两路径不相交,求能找的两条路径的长度的乘积最大值: #include <iostream> #include < ...

  7. [CF666E]Forensic Examination:后缀自动机+线段树合并

    分析 用到了两个小套路: 使用线段树合并维护广义后缀自动机的\(right\)集合. 查询\(S[L,R]\)在\(T\)中的出现次数:给\(T\)建SAM,在上面跑\(S\),跑到\(R\)的时候先 ...

  8. docker删除容器再删除镜像

    1. 查询镜像 docker images 现在想删除第一个,ID为 99f85991949f 的镜像. docker rmi  ID 从上面看出,需要先停到ID为 67*** 的容器. 2. 查询容 ...

  9. BOM—Browser Object Model and DOM—Document Object Model

    浏览器对象模型的内涵是每个页面都是一个window对象,而dom是document为基准的模型,而document与wimdow.document指向相同,所以可以这么理解,bom模型的定义是包括do ...

  10. Zookeeper(五)持久化快照

    Zookeeper(五)持久化快照 用途 快照文件是指定时间间隔对zookeeper服务器上的节点数据的序列化后备份到磁盘中,快照文件不一定是最新的 如果zk集群挂了,可能会用到它来复原 基本术语 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