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知识-快乐自己:Java中的经典算法之冒泡排序(Bubble Sort)
原理:比较两个相邻的元素,将值大的元素交换至右端。
思路:依次比较相邻的两个数,将小数放在前面,大数放在后面。即在第一趟:首先比较第1个和第2个数,将小数放前,大数放后。然后比较第2个数和第3个数,将小数放前,大数放后,如此继续,直至比较最后两个数,将小数放前,大数放后。重复第一趟步骤,直至全部排序完成。
第一趟比较完成后,最后一个数一定是数组中最大的一个数,所以第二趟比较的时候最后一个数不参与比较;
第二趟比较完成后,倒数第二个数也一定是数组中第二大的数,所以第三趟比较的时候最后两个数不参与比较;
依次类推,每一趟比较次数-1;
……
举例说明:要排序数组:int[] arr={6,3,8,2,9,1};
第一趟排序:
第一次排序:6和3比较,6大于3,交换位置: 3 6 8 2 9 1
第二次排序:6和8比较,6小于8,不交换位置:3 6 8 2 9 1
第三次排序:8和2比较,8大于2,交换位置: 3 6 2 8 9 1
第四次排序:8和9比较,8小于9,不交换位置:3 6 2 8 9 1
第五次排序:9和1比较:9大于1,交换位置: 3 6 2 8 1 9
第一趟总共进行了5次比较, 排序结果: 3 6 2 8 1 9
---------------------------------------------------------------------
第二趟排序:
第一次排序:3和6比较,3小于6,不交换位置:3 6 2 8 1 9
第二次排序:6和2比较,6大于2,交换位置: 3 2 6 8 1 9
第三次排序:6和8比较,6大于8,不交换位置:3 2 6 8 1 9
第四次排序:8和1比较,8大于1,交换位置: 3 2 6 1 8 9
第二趟总共进行了4次比较, 排序结果: 3 2 6 1 8 9
---------------------------------------------------------------------
第三趟排序:
第一次排序:3和2比较,3大于2,交换位置: 2 3 6 1 8 9
第二次排序:3和6比较,3小于6,不交换位置:2 3 6 1 8 9
第三次排序:6和1比较,6大于1,交换位置: 2 3 1 6 8 9
第二趟总共进行了3次比较, 排序结果: 2 3 1 6 8 9
---------------------------------------------------------------------
第四趟排序:
第一次排序:2和3比较,2小于3,不交换位置:2 3 1 6 8 9
第二次排序:3和1比较,3大于1,交换位置: 2 1 3 6 8 9
第二趟总共进行了2次比较, 排序结果: 2 1 3 6 8 9
---------------------------------------------------------------------
第五趟排序:
第一次排序:2和1比较,2大于1,交换位置: 1 2 3 6 8 9
第二趟总共进行了1次比较, 排序结果: 1 2 3 6 8 9
---------------------------------------------------------------------
最终结果:1 2 3 6 8 9
---------------------------------------------------------------------
由此可见:N个数字要排序完成,总共进行N-1趟排序,每i趟的排序次数为(N-i)次,所以可以用双重循环语句,外层控制循环多少趟,内层控制每一趟的循环次数,即

for(int i=1;i<arr.length;i++){ for(int j=1;j<arr.length-i;j++){ //交换位置 }

冒泡排序的优点:每进行一趟排序,就会少比较一次,因为每进行一趟排序都会找出一个较大值。如上例:第一趟比较之后,排在最后的一个数一定是最大的一个数,第二趟排序的时候,只需要比较除了最后一个数以外的其他的数,同样也能找出一个最大的数排在参与第二趟比较的数后面,第三趟比较的时候,只需要比较除了最后两个数以外的其他的数,以此类推……也就是说,没进行一趟比较,每一趟少比较一次,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算法的量。
用时间复杂度来说:
1.如果我们的数据正序,只需要走一趟即可完成排序。所需的比较次数C和记录移动次数M均达到最小值,即:Cmin=n-1;Mmin=0;所以,冒泡排序最好的时间复杂度为O(n)。
2.如果很不幸我们的数据是反序的,则需要进行n-1趟排序。每趟排序要进行n-i次比较(1≤i≤n-1),且每次比较都必须移动记录三次来达到交换记录位置。在这种情况下,比较和移动次数均达到最大值:
代码实现:
/*
* 冒泡排序
*/
public class BubbleSor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int[] arr={6,3,8,2,9,1};
System.out.println("排序前数组为:");
for(int num:arr){
System.out.print(num+" ");
}
for(int i=0;i<arr.length-1;i++){//外层循环控制排序趟数
for(int j=0;j<arr.length-1-i;j++){//内层循环控制每一趟排序多少次
if(arr[j]>arr[j+1]){
int temp=arr[j];
arr[j]=arr[j+1];
arr[j+1]=temp;
}
}
}
System.out.println();
System.out.println("排序后的数组为:");
for(int num:arr){
System.out.print(num+" ");
}
}
}
分享知识-快乐自己:Java中的经典算法之冒泡排序(Bubble Sort)的更多相关文章
- Java中的经典算法之冒泡排序(Bubble Sort)
Java中的经典算法之冒泡排序(Bubble Sort) 神话丿小王子的博客主页 原理:比较两个相邻的元素,将值大的元素交换至右端. 思路:依次比较相邻的两个数,将小数放在前面,大数放在后面.即在第一 ...
- Java中的经典算法之快速排序(Quick Sort)
Java中的经典算法之快速排序(Quick Sort) 快速排序的思想 基本思想是:通过一趟排序将要排序的数据分割成独立的两部分,其中一部分的所有数据都比另外一部分的所有数据都要小, 然后再按此方法对 ...
- Java中的经典算法之冒泡排序
原理:比较两个相邻的元素,将值大的元素交换至右端. 思路:依次比较相邻的两个数,将小数放在前面,大数放在后面.即在第一趟:首先比较第1个和第2个数,将小数放前,大数放后.然后比较第2个数和第3个数,将 ...
- c#经典算法之冒泡排序(Bubble Sort)
转载于:https://www.cnblogs.com/shen-hua/p/5422676.html 原理:比较两个相邻的元素,将值大的元素交换至右端. 思路:依次比较相邻的两个数,将小数放在前面, ...
- Java中的经典算法之选择排序(SelectionSort)
Java中的经典算法之选择排序(SelectionSort) 神话丿小王子的博客主页 a) 原理:每一趟从待排序的记录中选出最小的元素,顺序放在已排好序的序列最后,直到全部记录排序完毕.也就是:每一趟 ...
- java排序算法之冒泡排序(Bubble Sort)
java排序算法之冒泡排序(Bubble Sort) 原理:比较两个相邻的元素,将值大的元素交换至右端. 思路:依次比较相邻的两个数,将小数放在前面,大数放在后面.即在第一趟:首先比较第1个和第2个数 ...
- 【排序算法】冒泡排序(Bubble Sort)
0. 说明 参考 维基百科中的冒泡排序 冒泡排序 (Bubble Sort) 是与插入排序拥有相等的执行时间,但是两种算法在需要的交换次数却很大地不同. 在最坏的情况,冒泡排序需要 O(n2) 次交 ...
- 快速排序算法回顾 --冒泡排序Bubble Sort和快速排序Quick Sort(Python实现)
冒泡排序的过程是首先将第一个记录的关键字和第二个记录的关键字进行比较,若为逆序,则将两个记录交换,然后比较第二个记录和第三个记录的关键字.以此类推,直至第n-1个记录和第n个记录的关键字进行过比较为止 ...
- 基础算法之冒泡排序Bubble Sort
原理 将相邻的数据两两进行比较,按照从小到大或者从大到小的顺序进行位置交换,这样一趟过去后,最大或最小的数字被交换到了最后一位,然后从头开始再次进行两两比较交换,直到倒数第二位时结束.按照此规则,若干 ...
随机推荐
- JavaScript数据结构与算法-队列练习
队列的实现 // 队列类 function Deque () { this.dataStore = []; this.enqueueFront = enqueueFront; this.enqueue ...
- 不同格式的ip 统一转成ip列表
支持以下格式的ip地址: 192.168.1.0/24 192.168.1.1-23 192.168.1.123 代码如下: package finder; import java.net.InetA ...
- MySQL复制(一):复制的基本步骤
从这里开始,对复制的内容开始做一些详细的描述,复制从简单到入门 复制最简单的模式如下 基本的三个简单步骤 1 配置一个服务器为master 2 配置一个服务器为slave 3 将slave连接到mas ...
- Python3.6全栈开发实例[003]
3.检查传入列表的长度,如果大于2,将列表的前两项内容返回给调用者. li = [11,22,33,44,55,66,77,88,99,000,111,222] def func3(lst): if ...
- Wicket:一种构建和测试动态 Web 页面的简化框架
https://www.ibm.com/developerworks/cn/web/wa-aj-wicket/
- Parzen-Window Density Estimation(PWDE)
1.概率密度函数 在在数学中,连续型随机变量的概率密度函数(在不至于混淆时可以简称为密度函数)是一个描述这个随机变量的输出值,在某个确定的取值点附近的可能性的函数.而随机变量的取值落在某个区域之内的概 ...
- java eclipse 监视选择指定变量
http://3y.uu456.com/bp_8tzmk3zobb7k6x46aj28_1.html 有时一个Java程序有许多变量,但你仅对其中一个或几个感兴趣,为了监视选择的变量和表达式,你可以将 ...
- JavaScript:学习笔记(3)——正则表达式的应用
JavaScript:正则表达式的应用 应用正则表达式对象RegExp 创建正则表达式 JavaScript中使用RegExp对象来表述一个正则表达式.使用正则表达式之前首先要创建一个RegExp对象 ...
- 谷歌机器学习速成课程---3降低损失 (Reducing Loss):梯度下降法
迭代方法图(图 1)包含一个标题为“计算参数更新”的华而不实的绿框.现在,我们将用更实质的方法代替这种华而不实的算法. 假设我们有时间和计算资源来计算 w1 的所有可能值的损失.对于我们一直在研究的回 ...
- val() attr('value')
val() 只能更改输入框内的值,能更改value属性, 在浏览器中体现不出value被改变 attr('value') 都可以 谷歌浏览器 val,attr都能获取输入框最新的value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