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vnode原理

diff图解

<div id="app">
{{someVar}}
</div>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new Vue({
el: '#app', data: {
someVar: 'init'
}, mounted(){
setTimeout(() => this.someVar = 'changed', 3000)
} })
</script>

页面初始会显示 "init" 字符串,3秒钟之后,会更新为 "changed" 字符串。

为了便于理解,将流程分为两个阶段:

  1. 首次渲染,生成 vnode,并将其挂载到页面中
  2. 再次渲染,根据更新后的数据,再次生成 vnode,并将其更新到页面中

第一阶段

流程

vm.$mount(vm.$el) => render = compileToFunctions(template).render => updateComponent() => vnode = render() => vm._update(vnode) => patch(vm.$el, vnode)

说明

由 render() 方法生成 vnode,然后由 patch() 方法挂载到页面中。

render() 方法

render() 方法根据当前 vm 的数据生成 vnode。

该方法可以是新建 Vue 实例时传入的 render() 方法,也可以由 Vue 的 compiler 模块根据传入的 template 自动生成。

本例中该方法是由 el 属性对应的 template 生成的,代码如下:

(function() {
with (this) {
return _c('div', {
attrs: {
"id": "app"
}
}, [_v("\n         " + _s(someVar) + "\n ")])
}
})

实例化 Vue 时传入这样的参数可以达到相似的效果(区别在于变量两边的空格):

new Vue({
data: {
someVar: 'init'
},
render: function(createElement){
return createElement(
'div',
{
attrs: {
"id": "app"
}
},
[
this.someVar
]
)
},
mounted(){
setTimeout(() => this.someVar = 'changed', 3000)
} }).$mount('#app')

Vnode() 类

Vnode 是虚拟 DOM 节点类,其实例 vnode 是一个包含着渲染 DOM 节点所需要的一切信息的普通对象。

上述的 render() 方法调用后会生成 vnode 对象,这是第一次生成,将其称为 initVnode,结构如下(选取部分属性):

{
children: [
{
children: undefined,
data: undefined,
elm: undefined,
tag: undefined,
text: 'init'
}
],
data: {
attrs: {
id: 'app'
}
},
elm: undefined,
tag: 'div',
text: undefined
}

简要介绍其属性:

  1. children 是当前 vnode 的子节点(VNodes)数组,当前只有一个文本子节点
  2. data 是当前 vnode 代表的节点的各种属性,是 createElement() 方法的第二个参数
  3. elm 是根据 vnode 生成 HTML 元素挂载到页面中后对应的 DOM 节点,此时还没有挂载,所以为空
  4. tag 是当前 vnode 对应的 html 标签
  5. text 是当前 vnode 对应的文本或者注释

children 和 text 是互斥的,不会同时存在。

生成了 vnode 之后,就要根据其属性生成 DOM 元素并挂载到页面中了,这是 patch() 方法要做的事情,下面看其内部的流程:

patch(vm.$el, vnode) => createElm(vnode, [], parentElm, nodeOps.nextSibling(oldElm)) => removeVnodes(parentElm, [oldVnode], 0, 0)

patch(oldVnode, vnode) 方法

根据参数的不同,该方法的处理方式也不同,oldVnode 有这几种可能的取值:undefined、ELEMENT_NODE、VNode,vnode 有这几种可能的取值:undefined、VNode,所以组合起来一共是 3 * 2 = 6 种处理方式:

oldVnode vnode 操作
undefined undefined -
ELEMENT_NODE undefined invokeDestroyHook(oldVnode)
Vnode undefined invokeDestroyHook(oldVnode)
undefined Vnode createElm(vnode, [], parentElm, refElm)
ELEMENT_NODE Vnode createElm(vnode, [], parentElm, refElm)
Vnode Vnode patchVnode(oldVnode, vnode)

可以看到,处理方式可以分为3种情况:

  1. 如果 vnode 为 undefined,就要删除节点
  2. 如果 oldVnode 是 undefined 或者是 DOM 节点,vnode 是 VNode 实例的话,表示是第一次渲染 vnode,调用 createElm() 方法创建新节点
  3. 如果 oldVnode 和 vnode 都是 VNode 类型的话,就要调用 patchVnode() 方法来对 oldVnode 和 vnode 做进一步处理了,第二阶段流程会介绍这种情况

本阶段流程是首次渲染,符合第 2 种情况,下面看 createElm() 方法的实现:

createElm(vnode, [], parentElm, refElm) 方法

该方法根据 vnode 的属性创建组件或者普通 DOM 元素,有如下几种处理方式:

  1. 调用 createComponent() 方法对 component 做处理,这里就不再展开讨论。
  2. vnode.tag 存在:
    1. 调用 nodeOps.createElement(tag, vnode) 创建 DOM 元素,
    2. 调用 createChildren() 方法递归创建子节点。
    3. 调用 invokeCreateHooks() 方法调用生命周期相关的 create 钩子处理 vnode.data 数据
  3. vnode 是文本类型,调用 nodeOps.createTextNode(vnode.text) 创建文本元素

对于2,3 这两种情况,最后都会调用 insert() 方法将生成的 DOM 元素挂载到页面中。此时,页面的 DOM 结构如下:

<body>
<div id="app">
{{someVar}}
</div>
<div id="app">
init
</div>
</body>

可以看到,原始的 DOM 元素还保留在页面中,所以在createElm() 方法调用之后,还会调用 removeVnodes() 方法,将原始的 DOM 元素删除掉。

这样,就完成了首次视图的渲染。在这个过程中,Vue 还会做一些额外的操作:

  1. 将 vnode 保存到 vm._vnode 属性上,供再次渲染视图时与新 vnode 做比较
  2. vnode 会更新一些属性:
{
children: [
{
children: undefined,
data: undefined,
elm: Text, // text
tag: undefined,
text: 'init'
}
],
data: {
attrs: {
id: 'app'
}
},
elm: HTMLDivElement, // div#app
tag: 'div',
text: undefined
}

可以看到,vnode 及其子节点的 elm 属性更新为了页面中对应的 DOM 节点,不再是 undefined,也是为了再次渲染时使用。

第二阶段

流程

updateComponent() => vnode = render() => vm._update(vnode) => patch(oldVnode, vnode)

第二阶段渲染时,会根据更新后的 vm 数据,再次生成 vnode 节点,称之为 updateVnode,结构如下:

{
children: [
{
children: undefined,
data: undefined,
elm: undefined,
tag: undefined,
text: 'changed'
}
],
data: {
attrs: {
id: 'app'
}
},
elm: undefined,
tag: 'div',
text: undefined
}

可以看到, updateVnode 与 最初生成的 initVnode 的区别就是子节点的 text 属性由 init 变为了 changed,正是符合我们预期的变化。

生成新的 vnode 之后,还是要调用 patch 方法对 vnode 做处理,不过这次参数发生了变化,第一个参数不再是要挂载的DOM节点,而是 initVnode,本次 patch() 方法调用的流程如下:

patch(oldVnode, vnode) => patchVnode(oldVnode, vnode) => updateChildren(elm, oldCh, ch) => patchVnode(oldCh, ch) => nodeOps.setTextContent(elm, vnode.text)

其中 oldVnode 就是第一阶段保存的 vm._vnode,elm 就是第一阶段更新的 elm 属性。

根据上面对 patch() 方法的分析,此时 oldVnode 和 vnode 都是 VNode 类型,所以调用 patchVnode() 方法做进一步处理。

patchVnode(oldVnode, vnode) 方法

该方法包含两个主要流程:

  1. 更新自身属性,调用 Vue 内置的组件生命周期 update 阶段的钩子方法更新节点自身的属性,类似之前的 invokeCreateHooks() 方法,这里不再展开说明
  2. 更新子节点,根据子节点的不同类型调用不同的方法

根据 vnode 的 children 和 text 属性的取值,子节点有 3 种可能:

  1. children 不为空,text 为空
  2. children 为空,text 不为空
  3. children 和 text 都为空

由于 oldVnode 和 vnode 的子节点都有 3 种可能:undefined、children 或 text,所以一共有 3 * 3 = 9 种操作:

oldCh ch 操作
children text nodeOps.setTextContent(elm, vnode.text)
text text nodeOps.setTextContent(elm, vnode.text)
undefined text nodeOps.setTextContent(elm, vnode.text)
children children updateChildren(elm, oldCh, ch)
text children setTextContent(elm, ''); addVnodes(elm, null, ch, 0, ch.length - 1)
undefined children addVnodes(elm, null, ch, 0, ch.length - 1)
children undefined removeVnodes(elm, oldCh, 0, oldCh.length - 1)
text undefined nodeOps.setTextContent(elm, '')
undefined undefined -

可以看到,大概分为这几类处理方式:

  1. 如果 ch 是 text ,那么就对 DOM 节点直接设置新的文本;
  2. 如果 ch 为 undefined 了,那么就清空 DOM 节点的内容
  3. 如果 ch 是 children 类型,而 oldCh是 文本或者为 undefined ,那么就是在 DOM 节点内新增节点
  4. ch 和 oldCh 都是 children 类型,那么就要调用 updateChildren() 方法来更新 DOM 元素的子节点

updateChildren(elm, oldCh, ch) 方法

updateChildren() 方法是 Vnode 处理方法中最复杂也是最核心的方法,它主要做两件事情:

  1. 递归调用 patchVnode 方法处理更下一级子节点
  2. 根据各种判断条件,对页面上的 DOM 节点进行尽可能少的添加、移动和删除操作

下面分析方法的具体实现:

oldCh 和 ch 是代表旧和新两个 Vnode 节点序列,oldStartIdx、newStartIdx、oldEndIdx、newEndIdx 是 4 个指针,指向 oldCh 和 ch 未处理节点序列中的的开始和结束节点,指向的节点命名为 oldStartVnode、newStartVnode、oldEndVnode、newEndVnode。指针在序列中从两边向中间移动,直到 oldCh 或 ch 中的某个序列中的全部节点都处理完毕,这时,如果另一个序列尚有未处理完毕的节点,会再对这些节点进行添加或删除。

先看 while 循环,在 oldStartIdx <= oldEndIdx && newStartIdx <= newEndIdx 条件下,分为这几种情况:

  1. isUndef(oldStartVnode) 和 isUndef(oldEndVnode) 在第一次循环时是不会触发的,需要后续条件才可能触发,下面会分析到
  2. sameVnode(oldStartVnode, newStartVnode) 和 sameVnode(oldEndVnode, newEndVnode) 情况下不用移动 DOM 节点,只移动指针,比如:[A, B] => [A, C]
  3. 上面两种情况用不到 diff 算法
  4. sameVnode(oldStartVnode, newEndVnode) 情况下,是要将 oldStartVnode 向右移动到 oldEndIdx 对应的节点后面,比如:[A, B] => [C, A]
  5. sameVnode(oldEndVnode, newStartVnode) 情况下,是要将 oldEndVnode 向左移动到 oldStartIdx 对应的节点前面,比如:[A, B] => [B, C]
  6. 在以上条件都不满足的情况下,就要根据 newStartVnode 的 key 属性 (key来搜索, 看看在对方列表是否存在) 来进一步处理:
    1. 如果 newStartVnode 没有对应到 oldCh 中的某个元素,比如:[A, B] => [C],说明这个节点是新增加的,那么就调用 createElm() 新建节点及其子节点
    2. 如果 newStartVnode 对应到了 oldCh 中的某个元素,比如:[A, B, C] => [B, A, E],那么就直接移动该元素 B 到 oldStartIdx 对应的节点前面,同时还会将 oldCh 中对应的节点置为 undefined,表示元素已经处理过了,此时,oldCh == [A, undefined, C],这样,在后续的循环中,就可以触发 isUndef(oldStartVnode) 或 isUndef(oldEndVnode) 条件了
    3. 另外,还可能会有重复 key 或者 key 相同但是 tag 等属性不同的情况,比如:[A, B, C] => [B, A, A, C],对于这类情况,newStartVnode 也会被作为新元素处理

循环结束时,必然会满足 oldStartIdx > oldEndIdx 或 newStartIdx > newEndIdx 两种情况之一,所以对这两种情况需要进一步处理:

  1. oldStartIdx > oldEndIdx 的情况,比如 [A] => [A, B, C],循环结束时,ch 中的 B 和 C 都还没有添加到页面中,这时就会调用 addVnodes() 方法将他们依次添加
  2. newStartIdx > newEndIdx 的情况,比如 [A, B, C] => [D],循环结束时,A, B, C 都还保留在页面中,这时需要调用 removeVnodes() 将他们从页面中移除

如果循环结束时,新旧序列中的节点全部都处理完毕了,如:[A, B] => [B, A],那么,虽然也会触发这两种逻辑之一,但是并不会对 DOM 产生实际的影响。

下面通过一些例子来展示该方法对 DOM 节点的操作流程:

[A, B] => [A, C]

序号 说明 oldStartIdx oldEndIdx newStartIdx newEndIdx DOM(对比后操作真实节点)
0 初始状态 0 (默认从0开始) 1 0 1 A, B
1 第一次循环,满足 sameVnode(oldStartVnode, newStartVnode), 无 DOM 操作 1 (移动到1) 1 1(移动到1) 1 A, B
2 第二次循环,满足 isUndef(idxInOld) 条件,新增 C 到 B 之前 1 1 2(移动到2) 1 A, C, B (直接新增一个dom并移动)
2 循环结束,满足 newStartIdx > newEndIdx,将 B 移除 1 1 2 1 A, C (移除Bdom节点)

[A, B] => [C, A]

序号 说明 oldStartIdx oldEndIdx newStartIdx newEndIdx DOM
0 初始状态 0 1 0 1 A, B (页面上原来的dom真实节点)
1 第一次循环,满足 sameVnode(oldStartVnode, newEndVnode) ,移动 A 到 B 之后 1 1 0 0 B, A
2 第二次循环,满足 isUndef(idxInOld) (没有在旧的vnode列表找到 C ) 条件,新增 C 到 B 之前 1 1 1 0 C, B, A
2 循环结束,满足 newStartIdx > newEndIdx,将 B 移除 1 1 1 0 C, A

[A, B, C] => [B, A, E]

序号 说明 oldCh oldStartIdx oldEndIdx ch newStartIdx newEndIdx DOM
0 初始状态 [A, B, C] 0 2 [B, A, E] 0 2 A, B, C
1 第一次循环,满足 sameVnode(elmToMove, newStartVnode),移动 B 到 A 之前 [A, undefined, C] 0 2 [B, A, E] 1 2 B, A, C
2 第二次循环,满足 sameVnode(oldStartVnode, newStartVnode),无 DOM 操作 [A, undefined, C] 1 2 [B, A, E] 2 2 B, A, C
3 第三次循环,满足 isUndef(oldStartVnode),无 DOM 操作 [A, undefined, C] 2 2 [B, A, E] 2 2 B, A, C
4 第四次循环,满足 isUndef(idxInOld),新增 E 到 C 之前 [A, undefined, C] 2 2 [B, A, E] 3 2 B, A, E, C
5 循环结束,满足 newStartIdx > newEndIdx,将 C 移除 [A, undefined, C] 2 2 [B, A, E] 3 2 B, A, E

[A] => [B, A]

序号 说明 oldStartIdx oldEndIdx newStartIdx newEndIdx DOM
0 初始状态 0 0 0 1 A
1 第一次循环,满足 sameVnode(oldStartVnode, newEndVnode),无 DOM 操作 1 0 0 0 A
2 循环结束,满足 oldStartIdx > oldEndIdx ,新增 B 到 A 之前 1 0 0 1 B, A

[A, B] => [B, A]

序号 说明 oldStartIdx oldEndIdx newStartIdx newEndIdx DOM
0 初始状态 0 1 0 1 A, B
1 第一次循环,满足 sameVnode(oldStartVnode, newEndVnode),移动 A 到 B 之后 1 1 0 0 B, A
2 第二次循环,满足 sameVnode(oldStartVnode, newStartVnode) 条件,无 DOM 操作 2 1 1 0 B, A
3 循环结束,满足 oldStartIdx > oldEndIdx ,无 DOM 操作 2 1 1 0 B, A

通过以上流程,视图再次得到了更新。同时,新的 vnode 和 elm 也会被保存,供下一次视图更新时使用。

以上分析了 Vnode 渲染和更新过程中的主要方法和流程,下面是本例中涉及到的主要方法的流程图:

vnode的挂载和更新流程 -- 简介.的更多相关文章

  1. vue源码学习-vnode的挂载和更新流程

    概述 本文主要介绍在视图的渲染过程中,Vue 是如何把 vnode 解析并挂载到页面中的.我们通过一个最简单的例子来分析主要流程: <div id="app"> {{s ...

  2. vue虚拟DOM源码学习-vnode的挂载和更新流程

    代码如下: <div id="app"> {{someVar}} </div>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

  3. FFmpeg编解码处理1-转码全流程简介

    本文为作者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nblogs.com/leisure_chn/p/10584901.html FFmpeg编解码处理系列笔记: [0]. FFmpeg时间戳详 ...

  4. gitlab工作流程简介

    gitlab工作流程简介 新建项目流程 创建/导入项目 可以选择导入github.bitbucket项目,也可以新建空白项目,还可以从SVN导入项目 建议选择private等级 初始化项目 1.本地克 ...

  5. VFS分析(一)挂载(持续更新)

    基础知识在<深入linux内核架构>第8章,自行脑补. 看下几个关键的过程: do_add_mount里有重要函数lock_mount, lock_mount函数的输入是struct pa ...

  6. HTTP请求流程(一)----流程简介

    最近一直在研究如何让asp.net实现上传大文件的功能,所以都没怎么写技术类的文章了.可惜的是至今还没研究出来,惭愧~~~.不过因为这样,也了解了一下http消息请求的大致过程.我就先简单介绍下,然后 ...

  7. [转】:HTTP请求流程(一)----流程简介

    http://www.cnblogs.com/stg609/archive/2008/07/06/1236966.html HTTP请求流程(一)----流程简介 最近一直在研究如何让asp.net实 ...

  8. Android 4.4 Kitkat Phone工作流程浅析(六)__InCallActivity显示更新流程

    本文来自http://blog.csdn.net/yihongyuelan 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 本文代码以MTK平台Android 4.4为分析对象,与Google原生AOSP有些许差异,请读者知悉. ...

  9. iOS 开发之版本上线更新流程

    iOS 开发之版本上线更新流程   把自己app上线的流程记录下来,希望能够让自己加深印象,也能帮助到一些人便是极好的! 证书和描述文件的配置就不写了,直接配置工程吧. 大致把我自己上线的流程写一下: ...

随机推荐

  1. vue生命周期 钩子函数

    首先,1.x和2.x的生命周期钩子对比: 钩子函数的树状图,红色的是我们可以利用的函数,绿色的是函数解析,蓝色的是函数执行时机 <!DOCTYPE html> <html> & ...

  2. grid的简单使用

    <!DOCTYPE html><html><head><meta charset="UTF-8"><title>grid ...

  3. hdu-6406-dp+ST表

    Taotao Picks Apples Time Limit: 2000/2000 MS (Java/Others)    Memory Limit: 131072/131072 K (Java/Ot ...

  4. Oracle 11.2.0.4.0 Dataguard部署和日常维护(5)-Datauard 主备切换和故障转移篇

    1. dataguard主备切换   1.1. 查看当前主备库是否具备切换条件 on slave select sequence#,first_time,next_time,archived,appl ...

  5. application使用@符合问题:'@' that cannot start any token. (Do not use @ for indentation)

    在application配置文件中使用@出现异常: Exception in thread "main" while scanning for the next token fou ...

  6. HTML标签(二)

    一.字体标签 字体标签包含:h1~h6.<font>.<u>.<b>.<strong><em>.<sup>.<sub> ...

  7. MYSQL--服务器的安装

    MYSQL--服务器的安装 学java已经好久了,但是还是没有学会安装数据库,这次重装系统后自己学了学,昨天晚上刚刚装好,卸载了,再装一次,就想着把它笔记下来.要不又忘了.. 1.删除你的服务.在cm ...

  8. suffix array后缀数组

    倍增算法 基本定义子串:字符串 S 的子串 r[i..j],i≤j,表示 r 串中从 i 到 j 这一段也就是顺次排列 r[i],r[i+1],...,r[j]形成的字符串. 后缀:后缀是指从某个位置 ...

  9. Thinkphp5 Nginx Pathinfo配置

    server { listen ; server_name sui.com; root /tmmee/sad.cn/public; index index.php index.html index.h ...

  10. nc(netcat)扫描开放端口

    探测单个端口是否开放可以用telnet,专业探测端口可以用Nmap,而对于非渗透用途的Linux可以直接用netcat. 1.使用netcat探测端口是否开放 nc -z -v - #z代表不交互要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