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编码(六)
1. 字符编码简介
1.1. ASCII
ASCII(American Standard Code for Information Interchange),是一种单字节的编码。计算机世界里一开始只有英文,而单字节可以表示256个不同的字符,可以表示所有的英文字符和许多的控制符号。不过ASCII只用到了其中的一半(\x80以下),这也是MBCS得以实现的基础。
1.2. MBCS
然而计算机世界里很快就有了其他语言,单字节的ASCII已无法满足需求。后来每个语言就制定了一套自己的编码,由于单字节能表示的字符太少,而且同时也需要与ASCII编码保持兼容,所以这些编码纷纷使用了多字节来表示字符,如GBxxx、BIGxxx等等,他们的规则是,如果第一个字节是\x80以下,则仍然表示ASCII字符;而如果是\x80以上,则跟下一个字节一起(共两个字节)表示一个字符,然后跳过下一个字节,继续往下判断。
这里,IBM发明了一个叫Code Page的概念,将这些编码都收入囊中并分配页码,GBK是第936页,也就是CP936。所以,也可以使用CP936表示GBK。
MBCS(Multi-Byte Character Set)是这些编码的统称。目前为止大家都是用了双字节,所以有时候也叫做DBCS(Double-Byte Character Set)。必须明确的是,MBCS并不是某一种特定的编码,Windows里根据你设定的区域不同,MBCS指代不同的编码,而Linux里无法使用MBCS作为编码。在Windows中你看不到MBCS这几个字符,因为微软为了更加洋气,使用了ANSI来吓唬人,记事本的另存为对话框里编码ANSI就是MBCS。同时,在简体中文Windows默认的区域设定里,指代GBK。
1.3. Unicode
后来,有人开始觉得太多编码导致世界变得过于复杂了,让人脑袋疼,于是大家坐在一起拍脑袋想出来一个方法:所有语言的字符都用同一种字符集来表示,这就是Unicode。
最初的Unicode标准UCS-2使用两个字节表示一个字符,所以你常常可以听到Unicode使用两个字节表示一个字符的说法。但过了不久有人觉得256*256太少了,还是不够用,于是出现了UCS-4标准,它使用4个字节表示一个字符,不过我们用的最多的仍然是UCS-2。
UCS(Unicode Character Set)还仅仅是字符对应码位的一张表而已,比如"汉"这个字的码位是6C49。字符具体如何传输和储存则是由UTF(UCS Transformation Format)来负责。
一开始这事很简单,直接使用UCS的码位来保存,这就是UTF-16,比如,"汉"直接使用\x6C\x49保存(UTF-16-BE),或是倒过来使用\x49\x6C保存(UTF-16-LE)。但用着用着美国人觉得自己吃了大亏,以前英文字母只需要一个字节就能保存了,现在大锅饭一吃变成了两个字节,空间消耗大了一倍……于是UTF-8横空出世。
UTF-8是一种很别扭的编码,具体表现在他是变长的,并且兼容ASCII,ASCII字符使用1字节表示。然而这里省了的必定是从别的地方抠出来的,你肯定也听说过UTF-8里中文字符使用3个字节来保存吧?4个字节保存的字符更是在泪奔……(具体UCS-2是怎么变成UTF-8的请自行搜索)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BOM(Byte Order Mark)。我们在储存文件时,文件使用的编码并没有保存,打开时则需要我们记住原先保存时使用的编码并使用这个编码打开,这样一来就产生了许多麻烦。(你可能想说记事本打开文件时并没有让选编码?不妨先打开记事本再使用文件 -> 打开看看)而UTF则引入了BOM来表示自身编码,如果一开始读入的几个字节是其中之一,则代表接下来要读取的文字使用的编码是相应的编码:
BOM_UTF8 '\xef\xbb\xbf'
BOM_UTF16_LE '\xff\xfe'
BOM_UTF16_BE '\xfe\xff'
并不是所有的编辑器都会写入BOM,但即使没有BOM,Unicode还是可以读取的,只是像MBCS的编码一样,需要另行指定具体的编码,否则解码将会失败。
你可能听说过UTF-8不需要BOM,这种说法是不对的,只是绝大多数编辑器在没有BOM时都是以UTF-8作为默认编码读取。即使是保存时默认使用ANSI(MBCS)的记事本,在读取文件时也是先使用UTF-8测试编码,如果可以成功解码,则使用UTF-8解码。记事本这个别扭的做法造成了一个BUG:如果你新建文本文件并输入"姹塧"然后使用ANSI(MBCS)保存,再打开就会变成"汉a",你不妨试试 :)
2. Python2.x中的编码问题
2.1. str和unicode
str和unicode都是basestring的子类。严格意义上说,str其实是字节串,它是unicode经过编码后的字节组成的序列。对UTF-8编码的str'汉'使用len()函数时,结果是3,因为实际上,UTF-8编码的'汉' == '\xE6\xB1\x89'。
unicode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字符串,对字节串str使用正确的字符编码进行解码后获得,并且len(u'汉') == 1。
再来看看encode()和decode()两个basestring的实例方法,理解了str和unicode的区别后,这两个方法就不会再混淆了:
# coding: UTF-8 u = u'汉'
print repr(u) # u'\u6c49'
s = u.encode('UTF-8')
print repr(s) # '\xe6\xb1\x89'
u2 = s.decode('UTF-8')
print repr(u2) # u'\u6c49' # 对unicode进行解码是错误的
# s2 = u.decode('UTF-8')
# 同样,对str进行编码也是错误的
# u2 = s.encode('UTF-8')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对str调用encode()方法是错误的,但实际上Python不会抛出异常,而是返回另外一个相同内容但不同id的str;对unicode调用decode()方法也是这样。很不理解为什么不把encode()和decode()分别放在unicode和str中而是都放在basestring中,但既然已经这样了,我们就小心避免犯错吧。
2.2. 字符编码声明
源代码文件中,如果有用到非ASCII字符,则需要在文件头部进行字符编码的声明,如下:
#-*- coding: UTF-8 -*-
实际上Python只检查#、coding和编码字符串,其他的字符都是为了美观加上的。另外,Python中可用的字符编码有很多,并且还有许多别名,还不区分大小写,比如UTF-8可以写成u8。参见http://docs.python.org/library/codecs.html#standard-encodings。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声明的编码必须与文件实际保存时用的编码一致,否则很大几率会出现代码解析异常。现在的IDE一般会自动处理这种情况,改变声明后同时换成声明的编码保存,但文本编辑器控们需要小心 :)
2.3. 读写文件
内置的open()方法打开文件时,read()读取的是str,读取后需要使用正确的编码格式进行decode()。write()写入时,如果参数是unicode,则需要使用你希望写入的编码进行encode(),如果是其他编码格式的str,则需要先用该str的编码进行decode(),转成unicode后再使用写入的编码进行encode()。如果直接将unicode作为参数传入write()方法,Python将先使用源代码文件声明的字符编码进行编码然后写入。
# coding: UTF-8 f = open('test.txt')
s = f.read()
f.close()
print type(s) # <type 'str'>
# 已知是GBK编码,解码成unicode
u = s.decode('GBK') f = open('test.txt', 'w')
# 编码成UTF-8编码的str
s = u.encode('UTF-8')
f.write(s)
f.close()
另外,模块codecs提供了一个open()方法,可以指定一个编码打开文件,使用这个方法打开的文件读取返回的将是unicode。写入时,如果参数是unicode,则使用open()时指定的编码进行编码后写入;如果是str,则先根据源代码文件声明的字符编码,解码成unicode后再进行前述操作。相对内置的open()来说,这个方法比较不容易在编码上出现问题。
# coding: GBK import codecs f = codecs.open('test.txt', encoding='UTF-8')
u = f.read()
f.close()
print type(u) # <type 'unicode'> f = codecs.open('test.txt', 'a', encoding='UTF-8')
# 写入unicode
f.write(u) # 写入str,自动进行解码编码操作
# GBK编码的str
s = '汉'
print repr(s) # '\xba\xba'
# 这里会先将GBK编码的str解码为unicode再编码为UTF-8写入
f.write(s)
f.close()
2.4. 与编码相关的方法
sys/locale模块中提供了一些获取当前环境下的默认编码的方法。
# coding:gbk import sys
import locale def p(f):
print '%s.%s(): %s' % (f.__module__, f.__name__, f()) # 返回当前系统所使用的默认字符编码
p(sys.getdefaultencoding) # 返回用于转换Unicode文件名至系统文件名所使用的编码
p(sys.getfilesystemencoding) # 获取默认的区域设置并返回元祖(语言, 编码)
p(locale.getdefaultlocale) # 返回用户设定的文本数据编码
# 文档提到this function only returns a guess
p(locale.getpreferredencoding) # \xba\xba是'汉'的GBK编码
# mbcs是不推荐使用的编码,这里仅作测试表明为什么不应该用
print r"'\xba\xba'.decode('mbcs'):", repr('\xba\xba'.decode('mbcs')) #在笔者的Windows上的结果(区域设置为中文(简体, 中国))
#sys.getdefaultencoding(): gbk
#sys.getfilesystemencoding(): mbcs
#locale.getdefaultlocale(): ('zh_CN', 'cp936')
#locale.getpreferredencoding(): cp936
#'\xba\xba'.decode('mbcs'): u'\u6c49'
3.一些建议
3.1. 使用字符编码声明,并且同一工程中的所有源代码文件使用相同的字符编码声明。
这点是一定要做到的。
3.2. 抛弃str,全部使用unicode。
按引号前先按一下u最初做起来确实很不习惯而且经常会忘记再跑回去补,但如果这么做可以减少90%的编码问题。如果编码困扰不严重,可以不参考此条。
3.3. 使用codecs.open()替代内置的open()。
如果编码困扰不严重,可以不参考此条。
3.4. 绝对需要避免使用的字符编码:MBCS/DBCS和UTF-16。
这里说的MBCS不是指GBK什么的都不能用,而是不要使用Python里名为'MBCS'的编码,除非程序完全不移植。
Python中编码'MBCS'与'DBCS'是同义词,指当前Windows环境中MBCS指代的编码。Linux的Python实现中没有这种编码,所以一旦移植到Linux一定会出现异常!另外,只要设定的Windows系统区域不同,MBCS指代的编码也是不一样的。分别设定不同的区域运行2.4小节中的代码的结果:
#中文(简体, 中国)
#sys.getdefaultencoding(): gbk
#sys.getfilesystemencoding(): mbcs
#locale.getdefaultlocale(): ('zh_CN', 'cp936')
#locale.getpreferredencoding(): cp936
#'\xba\xba'.decode('mbcs'): u'\u6c49' #英语(美国)
#sys.getdefaultencoding(): UTF-8
#sys.getfilesystemencoding(): mbcs
#locale.getdefaultlocale(): ('zh_CN', 'cp1252')
#locale.getpreferredencoding(): cp1252
#'\xba\xba'.decode('mbcs'): u'\xba\xba' #德语(德国)
#sys.getdefaultencoding(): gbk
#sys.getfilesystemencoding(): mbcs
#locale.getdefaultlocale(): ('zh_CN', 'cp1252')
#locale.getpreferredencoding(): cp1252
#'\xba\xba'.decode('mbcs'): u'\xba\xba' #日语(日本)
#sys.getdefaultencoding(): gbk
#sys.getfilesystemencoding(): mbcs
#locale.getdefaultlocale(): ('zh_CN', 'cp932')
#locale.getpreferredencoding(): cp932
#'\xba\xba'.decode('mbcs'): u'\uff7a\uff7a'
可见,更改区域后,使用mbcs解码得到了不正确的结果,所以,当我们需要使用'GBK'时,应该直接写'GBK',不要写成'MBCS'。
UTF-16同理,虽然绝大多数操作系统中'UTF-16'是'UTF-16-LE'的同义词,但直接写'UTF-16-LE'只是多写3个字符而已,而万一某个操作系统中'UTF-16'变成了'UTF-16-BE'的同义词,就会有错误的结果。实际上,UTF-16用的相当少,但用到的时候还是需要注意。
文章来源:http://www.cnblogs.com/huxi/archive/2010/12/05/1897271.html
python编码(六)的更多相关文章
- 【转】python编码规范
http://blog.csdn.net/willhuo/article/details/49300441 决定开始Python之路了,利用业余时间,争取更深入学习Python.编程语言不是艺术,而是 ...
- 简学Python第六章__class面向对象编程与异常处理
Python第六章__class面向对象编程与异常处理 欢迎加入Linux_Python学习群 群号:478616847 目录: 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 类和对象 封装 继承与派生 多态与多态性 特性p ...
- python 编码规范整理
PEP8 Python 编码规范 一 代码编排1 缩进.4个空格的缩进(编辑器都可以完成此功能),不要使用Tap,更不能混合使用Tap和空格.2 每行最大长度79,换行可以使用反斜杠,最好使用圆括号. ...
- PEP8 - Python编码规范
PEP8 - Python编码规范 PEP8 规范 官方文档:https://www.python.org/dev/peps/pep-0008/ PEP8 规范 中文翻译:http://www.cnb ...
- 转--python 编码规范
编程规范 1.1. 命名规范 1.1.1. [强制] 命名不能以下划线或美元符号开始和结尾 反例: name / __name / $Object / name / name$ / Object$ 1 ...
- {MySQL数据库初识}一 数据库概述 二 MySQL介绍 三 MySQL的下载安装、简单应用及目录介绍 四 root用户密码设置及忘记密码的解决方案 五 修改字符集编码 六 初识sql语句
MySQL数据库初识 MySQL数据库 本节目录 一 数据库概述 二 MySQL介绍 三 MySQL的下载安装.简单应用及目录介绍 四 root用户密码设置及忘记密码的解决方案 五 修改字符集编码 六 ...
- PEP8 Python 编码规范整理(转)
决定开始Python之路了,利用业余时间,争取更深入学习Python.编程语言不是艺术,而是工作或者说是工具,所以整理并遵循一套编码规范是十分必要的.所以今天下午我根据PEP 8整理了一份,以后都照此 ...
- python——PEP8 Python 编码规范整理
决定开始Python之路了,利用业余时间,争取更深入学习Python.编程语言不是艺术,而是工作或者说是工具,所以整理并遵循一套编码规范是十分必要的.所以今天下午我根据PEP 8整理了一份,以后都照此 ...
- PEP8 Python 编码规范整理(Python)
add by zhj: 这个是豆瓣网友整理的PEP8,算是PEP8的一个简易版本,因为原PEP8内容太多,所以建议先看这篇文章,然后再看PEP8中文翻译 原文:http://www.douban.co ...
- 孤荷凌寒自学python第六十二天学习mongoDB的基本操作并进行简单封装1
孤荷凌寒自学python第六十二天学习mongoDB的基本操作并进行简单封装1 (完整学习过程屏幕记录视频地址在文末) 今天是学习mongoDB数据库的第八天. 今天开始学习mongoDB的简单操作, ...
随机推荐
- js实现UTC时间转为北京时间,时间戳转为时间
用了阿里云的接口,发现其穿的日期是UTC格式的.需要转换. var utc_datetime = "2017-03-31T08:02:06Z"; function utc2beij ...
- adb的一些常用的命令
如果在dos界面想要直接用adb的话,需要将anroidsdk安装目录下的tools和platform-tools以及加入到环境变量path中. 查看当前的设备(包括真机和模拟器):adb devic ...
- JavaScript eval_r() 函数
定义和用法 eval_r() 函数可计算某个字符串,并执行其中的的 JavaScript 代码. 语法 eval_r(string) 参数 描述 string 必需.要计算的字符串,其中含有要计算的 ...
- 【Java】JVM(三)、Java垃圾收集器
一.Minor GC.Major GC 和 Full GC Minor GC:清理新生代空间,当Eden空间不能分配时候引发Minor GC Major GC:清理老年代空间 Full GC:清理Ja ...
- swagger ui
You can pull a pre-built docker image of the swagger-ui directly from Dockerhub: docker pull swagger ...
- java中checked和unchecked 异常处理
有两种类型的异常:一种是checked异常一种是unchecked异常,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利用实例来学习这两种异常,checked的异常和unchecked异常最大的区别就是checked去唱是在编译 ...
- express.Router
[express.Router] 1.可使用 express.Router 类创建模块化.可挂载的路由句柄.Router 实例是一个完整的中间件和路由系统,因此常称其为一个 “mini-app”. 下 ...
- np.array()
将列表list或元组tuple转换为 ndarray 数组. numpy.array(object, dtype=None, copy=True, order=None, subok=False, n ...
- pdf转word在线转换器
昨天大学辅导员联系我让我pdf转word,一番搜索终于找到一款免费好用的在线转换器,亲测好使免费
- onsubmit return false仍提交表单
博主之前遇到这样的问题,是因为代码有错,改正之后就正常了. 但今天确定代码没错,仍然return false提交表单. 总结网上各路大神的解释: 1.onsubmit的作用是防止form只有一个in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