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学习实战》学习笔记——第14章 利用SVD简化数据
一. SVD
1. 基本概念:
(1)定义:提取信息的方法:奇异值分解Singular Value Decomposition(SVD)
(2)优点:简化数据, 去除噪声,提高算法的结果
(3)缺点:数据转换难以想象,耗时,损失特征
(4)适用于:数值型数据
2. 应用:
(1)隐性语义索引(LSI/LSA)
(2)推荐系统
3. 原理——矩阵分解
将原始的数据集矩阵data(m*n)分解成三个矩阵U(m*n), Sigma(n*m), VT(m*n):
对于Sigma矩阵:
- 该矩阵只用对角元素,其他元素均为零
- 对角元素从大到小排列。这些对角元素称为奇异值,它们对应了原始数据集矩阵的奇异值
- 这里的奇异值就是矩阵data特征值的平方根。
- 在某个奇异值的数目( 1个 )之后,其他的奇异值都置为0。这就意味着数据集中仅有r个重要特征,而其余特征则都是噪声或冗余特征。
- 确认r——启发式策略
- 保留矩阵中90%的能量信息,将奇异值平方和累加加到90%
- 若有上万奇异值,则保留2-3k
- 确认r——启发式策略
4. 实现:
Numpy中称为linalg的线性代数工具:la.svd()
import numpy as np
from numpy impot linalg as la data = np.array([[4, 4, 0, 2, 2],
[4, 0, 0, 3, 3],
[4, 0, 0, 1, 1],
[1, 1, 1, 2, 0],
[2, 2, 2, 0, 0],
[1, 1, 1, 0, 0],
[5, 5, 5, 2, 0]]) U, Sigma, VT = la.svd(data)
二、推荐系统实现
2.1. 基于协同过滤的推荐系统(Collaborate Filtering)
协同过滤是通过将用户和其他用户的数据进行对比来实现推荐的。
2.1.1 相似度计算
1. 欧式距离(0~1):
相似度 = 1/ (1 + 距离)
2. 皮尔逊相关系数(Pearson correlation):
- 介绍:http://mines.humanoriented.com/classes/2010/fall/csci568/portfolio_exports/sphilip/pear.html
- 该方法相对于欧氏距离的一个优势在于,它对用户评级的量级并不敏感。比如某个狂躁者对所有物品的评分都是5分 ,而另一个忧郁者对所有物品的评分都是1分,皮尔逊相关系数会认为这两个向量是相等的。
- 皮尔逊相关系数的计算是由Numpy中的corrcoef()函数,他的取值范围在:(-1~1)
- 后面我们很快就会用到它了。皮尔逊相关系数的取值范围从-1到+1,
- 我们通过0.5 + 0 . 5 * corrcoef()把其取值范围归一化到0到 1之间。
3. 余弦相似度(cosine similarity)
其中,在Numpy中计算范数的公式:linalg.norm()
def ecludSim(inA,inB):
return 1.0/(1.0 + la.norm(inA - inB)) #计算向量的第二范式,相当于直接计算了欧式距离 def pearsSim(inA, inB):
if len(inA) < 3:
return 1.0
return 0.5 + 0.5 * corrcoef(inA, inB, rowvar=0)[0][1]
# corrcoef直接计算皮尔逊相关系数 def cosSim(inA, inB):
num = float(inA.T * inB)
denom = la.norm(inA) * la.norm(inB)
return 0.5 + 0.5 * (num/denom)
上面的相似度计算都是假设数据采用了列向量方式进行表示。如果利用上述函数来计算两个行向量的相似度就会遇到问题(我们很容易对上述函数进行修改以计算行向量之间的相似度)。这里采用列向量的表示方法,暗示着我们将利用基于物品的相似度计算方法。
2.1.2 基于物品的相似度还是基于用户的相似度?
行与行之间比较的是基于用户的相似度,列与列之间比较的则是基于物品的相似度。
到底使用哪一种相似度呢?这取决于用户或物品的数目。基于物品相似度计算的时间会随物品数量的增加而增加,基于用户的相似度计算的时间则会随用户数量的增加而增加。如果我们有一个商店,那么最多会有几千件商品。在撰写本书之际,最大的商店大概有100 000件商品。而在\61!«\大赛中,则会有480 000个用户和17 700部电影。如果用户的数目很多,那么我们可能倾向于使用基于物品相似度的计算方法。对于大部分产品导向的推荐引擎而言,用户的数量往往大于物品的数量,即购买商品的用户数会多于出售的商品种类。
2.1.3 推荐系统的评价
- 采用交叉测试的方法。具体的做法就是,我们将某些已知的评分值去掉,然后对它们进行预测,最后计算预测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
- 评价的指标是称为最小均方根误差( RootMeanSquaredError, RMSE ) 的指标。
- 它首先计算均方误差的平均值然后取其平方根。
- 如果评级在1星到5星这个范围内,而我们得到的为1.0,那么就意味着我们的预测值和用户给出的真实评价相差了一个星级。
2.1.4 实现:
def loadExData():
return[[4, 4, 0, 2, 2],
[4, 0, 0, 3, 3],
[4, 0, 0, 1, 1],
[1, 1, 1, 2, 0],
[2, 2, 2, 0, 0],
[1, 1, 1, 0, 0],
[5, 5, 5, 2, 0]] def loadExData2():
return[[0, 0, 0, 0, 0, 4, 0, 0, 0, 0, 5],
[0, 0, 0, 3, 0, 4, 0, 0, 0, 0, 3],
[0, 0, 0, 0, 4, 0, 0, 1, 0, 4, 0],
[3, 3, 4, 0, 0, 0, 0, 2, 2, 0, 0],
[5, 4, 5, 0, 0, 0, 0, 5, 5, 0, 0],
[0, 0, 0, 0, 5, 0, 1, 0, 0, 5, 0],
[4, 3, 4, 0, 0, 0, 0, 5, 5, 0, 1],
[0, 0, 0, 4, 0, 4, 0, 0, 0, 0, 4],
[0, 0, 0, 2, 0, 2, 5, 0, 0, 1, 2],
[0, 0, 0, 0, 5, 0, 0, 0, 0, 4, 0],
[1, 0, 0, 0, 0, 0, 0, 1, 2, 0, 0]] # 协同过滤算法
# dataMat 用户数据 user 用户 simMeas 相似度计算方式 item 物品
def standEst(dataMat, user, simMeas, item):
n = shape(dataMat)[1] # 计算列的数量,物品的数量
simTotal = 0.0
ratSimTotal = 0.0
for j in range(n):
userRating = dataMat[user, j]
print(dataMat[user, j])
if userRating == 0:
continue # 如果用户u没有对物品j进行打分,那么这个判断就可以跳过了
overLap = nonzero(logical_and(dataMat[:, item] > 0, dataMat[:, j] > 0))[0] # 找到对物品 j 和item都打过分的用户
if len(overLap) == 0:
similarity = 0
else:
similarity = simMeas(dataMat[overLap, item], dataMat[overLap, j]) # 利用相似度计算两个物品之间的相似度 print('the %d and %d similarity is: %f' % (item, j, similarity))
simTotal += similarity
ratSimTotal += similarity * userRating # 待推荐物品与用户打过分的物品之间的相似度*用户对物品的打分
if simTotal == 0:
return 0
else:
return ratSimTotal / simTotal def recommand(dataMat, user, N=3, simMeas=pearsSim, estMethod=standEst):
unratedItem = nonzero(dataMat[user, :]==0)[0]
if len(unratedItem) == 0:
return 'You rated everything'
else:
itemScores=[]
# 对于为评分的item,对他进行评分
for item in unratedItem:
estimatedScore = standEst(dataMat, user, simMeas, item)
itemScores.append((item, estimatedScore))
itemScores = sorted(itemScores, key=lambda jj: jj[1], reverse=True)[:N]
print(itemScores) data = array(loadExData())
recommand(data, 2)
2.2 利用SVD实现推荐
2.2.1 选取Sigma奇异值个数r:
# 获取数据:
data = np.array(loadExData2()) # SVD 分解
U, Sigma, VT = la.svd(data) # 计算取几个奇异值
# 计算90%能量:487.83
Sig2 = Sigma ** 2
s = sum(Sig2) * 0.9 # 计算前两个奇异值包含能量:378(<487.83)
sum(Sig2[:2]) # 计算前三个奇异值包含能量:500(>487)
sum(Sig2[:3])
#所以选择前三个就可以了
2.2.2 用SVD实现推荐系统:
# 利用SVD实现推荐系统
def svdEst(dataMat, user, simMeas, item):
n = shape(dataMat)[1]
simTotal = 0.0
ratsimTotal = 0.0
U, Sigma, VT = la.svd(dataMat)
Sig4 = array(eye(4) * Sigma[:4])
xformedItems = dot(dot(dataMat.T, U[:, :4]), Sig4) for j in range(n):
userRating = dataMat[user, j]
if userRating == 0 or j == item:
continue
similarity = simMeas(xformedItems[item, :].T, xformedItems[j, :].T)
simTotal += similarity
ratsimTotal += userRating * similarity
if simTotal == 0:
return 0
else:
return ratsimTotal/simTotal def recommand(dataMat, user, N=3, simMeas=pearsSim, estMethod=standEst):
unratedItem = nonzero(dataMat[user, :]==0)[0]
if len(unratedItem) == 0:
return 'You rated everything'
else:
itemScores=[]
# 对于为评分的item,对他进行评分
for item in unratedItem:
estimatedScore = svdEst(dataMat, user, simMeas, item)
itemScores.append((item, estimatedScore))
itemScores = sorted(itemScores, key=lambda jj: jj[1], reverse=True)[:N]
print(itemScores) data = array(loadExData())
recommand(data, 2)
最后结果:
2.3 冷启动问题
推荐引擎面临的另一个问题就是如何在缺乏数据时给出好的推荐。这称为冷启动问题,处理起来十分困难。
冷启动问题的解决方案,就是将推荐看成是搜索问题。在内部表现上,不同的解决办法虽然有所不同,但是对用户而言却都是透明的。为了将推荐看成是搜索问题,我们可能要使用所需要推荐物品的属性。在餐馆菜肴的例子中,我们可以通过各种标签来标记菜肴,比如素食、美式88、价格很贵等。同时,我们也可以将这些属性作为相似度计算所需要的数据,这被称为基于内容(content-based)的推荐。可能,基于内容的推荐并不如我们前面介绍的基于协同过滤的推荐效果好 ,但我们拥有它,这就是个良好的开始。
《机器学习实战》学习笔记——第14章 利用SVD简化数据的更多相关文章
- 【机器学习实战】第14章 利用SVD简化数据
第14章 利用SVD简化数据 SVD 概述 奇异值分解(SVD, Singular Value Decomposition): 提取信息的一种方法,可以把 SVD 看成是从噪声数据中抽取相关特征.从生 ...
- 《机器学习实战》学习笔记第十四章 —— 利用SVD简化数据
相关博客: 吴恩达机器学习笔记(八) —— 降维与主成分分析法(PCA) <机器学习实战>学习笔记第十三章 —— 利用PCA来简化数据 奇异值分解(SVD)原理与在降维中的应用 机器学习( ...
- 机器学习实战 - 读书笔记(14) - 利用SVD简化数据
前言 最近在看Peter Harrington写的"机器学习实战",这是我的学习心得,这次是第14章 - 利用SVD简化数据. 这里介绍,机器学习中的降维技术,可简化样品数据. 基 ...
- 机器学习——利用SVD简化数据
奇异值分解(Singular Value Decompositon,SVD),可以实现用小得多的数据集来表示原始数据集. 优点:简化数据,取出噪声,提高算法的结果 缺点:数据的转换可能难以理解 适用数 ...
- 《机器学习实战》学习笔记第十三章 —— 利用PCA来简化数据
相关博文: 吴恩达机器学习笔记(八) —— 降维与主成分分析法(PCA) 主成分分析(PCA)的推导与解释 主要内容: 一.向量內积的几何意义 二.基的变换 三.协方差矩阵 四.PCA求解 一.向量內 ...
- 【机器学习实战学习笔记(1-1)】k-近邻算法原理及python实现
笔者本人是个初入机器学习的小白,主要是想把学习过程中的大概知识和自己的一些经验写下来跟大家分享,也可以加强自己的记忆,有不足的地方还望小伙伴们批评指正,点赞评论走起来~ 文章目录 1.k-近邻算法概述 ...
- 【机器学习实战学习笔记(2-2)】决策树python3.6实现及简单应用
文章目录 1.ID3及C4.5算法基础 1.1 计算香农熵 1.2 按照给定特征划分数据集 1.3 选择最优特征 1.4 多数表决实现 2.基于ID3.C4.5生成算法创建决策树 3.使用决策树进行分 ...
- thinking in java学习笔记:14章 类型信息
14.2 Class 对象 https://github.com/zhaojiatao/javase 1.什么是Class对象,Class对象是用来做什么的? Class对象是java程序用来创建类的 ...
- 【机器学习实战学习笔记(1-2)】k-近邻算法应用实例python代码
文章目录 1.改进约会网站匹配效果 1.1 准备数据:从文本文件中解析数据 1.2 分析数据:使用Matplotlib创建散点图 1.3 准备数据:归一化特征 1.4 测试算法:作为完整程序验证分类器 ...
随机推荐
- 用.htaccess获取文件夹和文件名
有时需要重定向/article/1.html文件到index.php 把.htaccess放在和index.php同一个文件夹内 反向引用中的$1代表目录,$2代表去除.html后缀后的文件名 Rew ...
- pclint vc6/linux 工程,测试正常
下载:http://www.gimpel.compojie版搜索一下很好找 里面有vc6 和linux工程的lnt文件,实际使用可能要修改. http://files.cnblogs.com/file ...
- urllib2.open(req).read() 报403的错误:怎么办?
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18095751/ heads = {'Accept':'text/html,application/xhtml+xml,appli ...
- 2015年10月TIOBE编程语言排行榜
名副其实的月经贴.
- VS2010快捷键大全
VS2010版快捷键 Ctrl+E,D ----格式化全部代码 Ctrl+E,F ----格式化选中的代码 CTRL + SHIFT + B生成解决方案 CTRL + F7 生成编译 CTRL + O ...
- 随笔 高质量 C++/C 编程指南
内存分配方式有三种:) 从静态存储区域分配.内存在程序编译的时候就已经分配好,这块内存在程序的整个运行期间都存在.例如全局变量, static 变量.) 在栈上创建.在执行函数时,函数内局部变量的存储 ...
- tony_nginx_02_URL重写
location正则写法 一个示例: location = / { # 精确匹配 / ,主机名后面不能带任何字符串 [ configuration A ] } location / { # 因为所有的 ...
- 将插入的新行放入dataGridView的第一行
将插入的新行放入dataGridView的第一行 习惯这样用的: dataGridView1.Rows.Add(dataRow);改成:dataGridView1.Rows.Insert(0,data ...
- System.Web.HttpCompileException (0x80004005): (0): error CS0016: 未能写入输出文件
重新系统后,iis asp.net站点老是出现: System.Web.HttpCompileException (0x80004005): (0): error CS0016: 未能写入输出文件“c ...
- Good Bye 2013 A
A. New Year Candles time limit per test 1 second memory limit per test 256 megabytes input standar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