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入侵检测工具
原文:https://www.cnblogs.com/lvcisco/p/4045203.html
一、rootkit简介
rootkit是Linux平台下最常见的一种木马后门工具,它主要通过替换系统文件来达到入侵和和隐蔽的目的,这种木马比普通木马后门更加危险和隐蔽,普通的检测工具和检查手段很难发现这种木马。rootkit攻击能力极强,对系统的危害很大,它通过一套工具来建立后门和隐藏行迹,从而让攻击者保住权限,以使它在任何时候都可以使用root权限登录到系统。
rootkit主要有两种类型:文件级别和内核级别,下面分别进行简单介绍:
1、文件级别rootkit
文件级别的rootkit一般是通过程序漏洞或者系统漏洞进入系统后,通过修改系统的重要文件来达到隐藏自己的目的。在系统遭受rootkit攻击后,合法的文件被木马程序替代,变成了外壳程序,而其内部是隐藏着的后门程序。通常容易被rootkit替换的系统程序有login、ls、ps、ifconfig、du、find、netstat等,其中login程序是最经常被替换的,因为当访问Linux时,无论是通过本地登录还是远程登录,/bin/login程序都会运行,系统将通过/bin/login来收集并核对用户的账号和密码,而rootkit就是利用这个程序的特点,使用一个带有根权限后门密码的/bin/login来替换系统的/bin/login,这样攻击者通过输入设定好的密码就能轻松进入系统。此时,即使系统管理员修改root密码或者清除root密码,攻击者还是一样能通过root用户登录系统。攻击者通常在进入Linux系统后,会进行一系列的攻击动作,最常见的是安装嗅探器收集本机或者网络中其他服务器的重要数据。在默认情况下,Linux中也有一些系统文件会监控这些工具动作,例如ifconfig命令,所以,攻击者为了避免被发现,会想方设法替换其他系统文件,常见的就是ls、ps、ifconfig、du、find、netstat等。如果这些文件都被替换,那么在系统层面就很难发现rootkit已经在系统中运行了。
这就是文件级别的rootkit,对系统维护很大,目前最有效的防御方法是定期对系统重要文件的完整性进行检查,如果发现文件被修改或者被替换,那么很可能系统已经遭受了rootkit入侵。检查件完整性的工具很多,常见的有Tripwire、 aide等,可以通过这些工具定期检查文件系统的完整性,以检测系统是否被rootkit入侵。
2、内核级别的rootkit
内核级rootkit是比文件级rootkit更高级的一种入侵方式,它可以使攻击者获得对系统底层的完全控制权,此时攻击者可以修改系统内核,进而截获运行程序向内核提交的命令,并将其重定向到入侵者所选择的程序并运行此程序,也就是说,当用户要运行程序A时,被入侵者修改过的内核会假装执行A程序,而实际上却执行了程序B。
内核级rootkit主要依附在内核上,它并不对系统文件做任何修改,因此一般的检测工具很难检测到它的存在,这样一旦系统内核被植入rootkit,攻击者就可以对系统为所欲为而不被发现。目前对于内核级的rootkit还没有很好的防御工具,因此,做好系统安全防范就非常重要,将系统维持在最小权限内工作,只要攻击者不能获取root权限,就无法在内核中植入rootkit。
二、rootkit后门检测工具chkrootkit
chkrootkit是一个Linux系统下查找并检测rootkit后门的工具,它的官方址: http://www.chkrootkit.org/。 chkrootkit没有包含在官方的CentOS源中,因此要采取手动编译的方法来安装,不过这种安装方法也更加安全。下面简单介绍下chkrootkit的安装过程。
1、安装依赖并下载安装包
[root@server ~]# yum -y install gcc
[root@server ~]# yum -y install gcc-c++
[root@server ~]# yum -y install glibc-static
官方下载地址:http://www.chkrootkit.org/download/
2、安装
[root@server ~]# tar zxf chkrootkit.tar.gz
[root@server ~]# cd chkrootkit-*
[root@server ~]# make sense
[root@server ~]# cd ..
[root@server ~]# cp -r chkrootkit-* /usr/local/chkrootkit
[root@server ~]# rm -rf chkrootkit-*
3、使用
安装完的chkrootkit程序位于/usr/local/chkrootkit目录下,执行如下命令即可显示chkrootkit的详细用法:
[root@server chkrootkit]# /usr/local/chkrootkit/chkrootkit -h
chkrootkit各个参数的含义如下所示:
-h显示帮助信息
-v显示版本信息
-l显示测试内容
-ddebug模式,显示检测过程的相关指令程序
-q安静模式,只显示有问题的内容
-x高级模式,显示所有检测结果
-r dir设置指定的目录为根目录
-p dir1:dir2:dirN指定chkrootkit检测时使用系统命令的目录
-n跳过NFS连接的目录
chkrootkit的使用比较简单,直接执行chkrootkit命令即可自动开始检测系统。下面是某个系统的检测结果:
[root@server chkrootkit]# /usr/local/chkrootkit/chkrootkit
Checking `ifconfig'... INFECTED
Checking `ls'... INFECTED
Checking `login'... INFECTED
Checking `netstat'... INFECTED
Checking `ps'... INFECTED
Checking `top'... INFECTED
Checking `sshd'... not infected
Checking `syslogd'... not tested
Checking `tar'... not infected
Checking `tcpd'... not infected
从输出可以看出,此系统的ifconfig、ls、login、netstat、ps和top命令已经被感染。针对被感染rootkit的系统,最安全而有效的方法就是备份数据重新安装系统。
4、chkrootkit的缺点
chkrootkit在检查rootkit的过程中使用了部分系统命令,因此,如果服务器被黑客入侵,那么依赖的系统命令可能也已经被入侵者替换,此时chkrootkit的检测结果将变得完全不可信。为了避免chkrootkit的这个问题,可以在服务器对外开放前,事先将chkrootkit使用的系统命令进行备份,在需要的时候使用备份的原始系统命令让chkrootkit对rootkit进行检测。这个过程可以通过下面的操作实现:
[root@server ~]# mkdir /usr/share/.commands
[root@server ~]# cp `which --skip-alias awk cut echo find egrep id head ls netstat ps strings sed uname` /usr/share/.commands
[root@server ~]# /usr/local/chkrootkit/chkrootkit -p /usr/share/.commands/
[root@server share]# cd /usr/share/
[root@server share]# tar zcvf commands.tar.gz .commands
[root@server share]# rm -rf commands.tar.gz
上面这段操作是在/usr/share/下建立了一个.commands隐藏文件,然后将chkrootkit使用的系统命令进行备份到这个目录下。为了安全起见,可以将.commands目录压缩打包,然后下载到一个安全的地方进行备份,以后如果服务器遭受入侵,就可以将这个备份上传到服务器任意路径下,然后通过chkrootkit命令的“-p”参数指定这个路径进行检测即可。
三、rootkit后门检测工具RKHunter
RKHunter是一款专业的检测系统是否感染rootkit的工具,它通过执行一系列的脚本来确认服务器是否已经感染rootkit。
1、安装RKHunter
下载地址:https://sourceforge.net/projects/rkhunter/files/latest/download
[root@server ~]# tar -zxf rkhunter-1.4.0.tar.gz #版本可能不同,命令都一样
[root@server ~]# cd rkhunter-1.4.0
[root@server rkhunter-1.4.0]# ./installer.sh --layout default --install
这里采用RKHunter的默认安装方式,rkhunter命令被安装到了/usr/local/bin目录下。
2、使用rkhunter指令
[root@server ~]#/usr/local/bin/rkhunter --help
-c, –check必选参数,表示检测当前系统
–configfile <file>使用特定的配置文件
–cronjob作为cron任务定期运行
–sk, –skip-keypress自动完成所有检测,跳过键盘输入
–summary显示检测结果的统计信息
–update检测更新内容
-V, –version显示版本信息
–versioncheck检测最新版本
检测:
[root@server rkhunter-1.4.0]#/usr/local/bin/rkhunter -c
第一部分,先进行系统命令的检查,主要是检测系统的二进制文件,因为这些文件最容易被rootkit攻击。显示OK字样表示正常,显示Warning表示有异常,需要引起注意,而显示“Not found”字样,一般无需理会;
第二部分,主要检测常见的rootkit程序,显示“Not found”表示系统未感染此rootkit;
第三部分,主要是一些特殊或附加的检测,例如对rootkit文件或目录检测、对恶意软件检测以及对指定的内核模块检测;
第四部分,主要对网络、系统端口、系统启动文件、系统用户和组配置、SSH配置、文件系统等进行检测;
第五部分,主要是对应用程序版本进行检测;
最后一部分,这个部分其实是上面输出的一个总结,会生成一个日志文件:/var/log/rkhunter.log
3、定时检测
在Linux终端使用rkhunter来检测,最大的好处在于每项的检测结果都有不同的颜色显示,如果是绿色的表示没有问题,如果是红色的,那就要引起关注了。另外,在上面执行检测的过程中,在每个部分检测完成后,需要以Enter键来继续。如果要让程序自动运行,可以执行如下命令:
同时,如果想让检测程序每天定时运行,那么可以在/etc/crontab中加入如下内容:
30 09 * * * root /usr/local/bin/rkhunter –check –cronjob
这样,rkhunter检测程序就会在每天的9:30分运行一次。
安全更新:
测试是否存在漏洞,执行以下命令:
$ env x='() { :;}; echo vulnerable' bash -c "echo this is a test"
vulnerable
this is a test
如果显示如上,那么,很遗憾,必须立即打上安全补丁修复,
临时解决办法为:
yum -y update bash
升级bash后,执行测试:
$ env x='() { :;}; echo vulnerable' bash -c "echo this is a test"
bash: warning: x: ignoring function definition attempt
bash: error importing function definition for `x'
this is a test
如果显示如上,表示已经修补了漏洞。
Linux入侵检测工具的更多相关文章
- Linux入侵检测工具 - RKHunter
RKHunter是Linux系统平台下的一款开源入侵检测工具 特点 (1)安装便捷,运行快速 (2)扫描范围全,能够检测各种已知的rootkit特征码.端口扫描.常用程序文件的变动情况检查 主要功能 ...
- 安全运维之:Linux后门入侵检测工具的使用
安全运维之:Linux后门入侵检测工具的使用 https://blog.csdn.net/exitgogo/article/details/39547113
- Linux 入侵检测小结
Linux 入侵检测小结 0x00 审计命令 在linux中有5个用于审计的命令: last:这个命令可用于查看我们系统的成功登录.关机.重启等情况:这个命令就是将/var/log/wtmp文件格式 ...
- 入侵检测工具之RKHunter & AIDE
一.AIDE AIDE全称为(Adevanced Intrusion Detection Environment)是一个入侵检测工具,主要用于检查文件的完整性,审计系统中的工具是否被更改过. AIDE ...
- Windows自带强大的入侵检测工具——Netstat 命令 查询是否中木马
Netstat命令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网络的整体使用情况.根据Netstat后面参数的不同,它可以显示不同的网络连接信息.Netstat的参数如图,下面对其中一些参数进行说明.如何检测本机是否有被中木马, ...
- Linux后门入侵检测工具,附bash漏洞解决方法[转载]
转自:http://blog.jobbole.com/77663/ 官网 ClamAV杀毒软件介绍 ClamAV是一个在命令行下查毒软件,因为它不将杀毒作为主要功能,默认只能查出您计算机内的病毒,但是 ...
- Linux后门入侵检测工具
一.rootkit简介 rootkit是Linux平台下最常见的一种木马后门工具,它主要通过替换系统文件来达到入侵和和隐蔽的目的,这种木马比普通木马后门更加危险和隐蔽,普通的检测工具和检查手段很难发现 ...
- Linux后门入侵检测工具,附bash漏洞解决方法
一.rootkit简介 rootkit是Linux平台下最常见的一种木马后门工具,它主要通过替换系统文件来达到入侵和和隐蔽的目的,这种木马比普通木马后门更加危险和隐蔽,普通的检测工具和检查手段很难发现 ...
- PortSentry是入侵检测工具中配置最简单、效果最直接的工具之一
https://sourceforge.net/projects/sentrytools/ [root@localhost ~]# tar -xzvf portsentry-1.2.tar.gz [r ...
随机推荐
- Adding an Exception Breakpoint - Terminating app due to uncaught exception 'NSRangeException', reason: '*** -[__NSArrayM objectAtIndex:]: index 25 bey
用如下的方法可以非常方便停留到具体crash的某行代码 Adding an Exception Breakpoint Add an exception breakpoint to your proje ...
- SqlServer 数据恢复
首先看看微软官方的给出的建议(摘自:http://technet.microsoft.com/zh-cn/library/ms189272.aspx): 在从完整恢复模式或大容量日志恢复模式切换前,请 ...
- 使用fiddler进行手机数据抓取
使用fiddler进行手机数据抓取 学习了:https://blog.csdn.net/gld824125233/article/details/52588275 https://blog.csdn. ...
- 聊聊高并发(二十四)解析java.util.concurrent各个组件(六) 深入理解AQS(四)
近期总体过了下AQS的结构.也在网上看了一些讲AQS的文章,大部分的文章都是泛泛而谈.又一次看了下AQS的代码,把一些新的要点拿出来说一说. AQS是一个管程.提供了一个主要的同步器的能力,包括了一个 ...
- 基于bootstrap_博客页面
<!DOCTYPE html> <!-- saved from url=(0036)http://v3.bootcss.com/examples/blog/ --> <h ...
- vue 单页面(SPA) history模式调用微信jssdk 跳转后偶尔 "invalid signature"错误解决方案
项目背景 vue-cli生成的单页面项目,router使用history模式.产品会在公众号内使用,需要添加微信JSSDK,做分享相关配置. 遇到的问题 相关配置与JS接口安全域名都已经ok,发布后, ...
- sanic官方文档解析之路由
1,路由,路由相当于一个网址的地址,来确定网址的位置和唯一性 当http://server.url/被允许访问服务器,当最后的"/"通过路由匹配到了业务逻辑处理的函数,将会返回一个 ...
- MRUnit测试
新建一个专门的测试类,代码如下: wordcount的map函数输入string line, 输出<单词 , 1> 右键-> run as junit 出错了,因为输出不是 ...
- nlp_tool
http://www.afenxi.com/post/9700 11款开放中文分词引擎大比拼 附录评测数据地址http://bosonnlp.com/dev/resource 各家分词系统链接地址Bo ...
- Record is locked by another user
Oracle修改表中记录时出现record is locked by another user的问题 在操作表时没有commit,导致表被锁,只要执行下面两行语句,就可以了将行锁解锁了. Selec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