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P的慢启动、拥塞避免、重传、快恢复乱七八糟总是记不清?11个连环问让你一次性打通任督二脉
摘要:如果你的开发过程涉及数据传输,一直在重传、超时之类的方案里有困惑的话,不妨重新学一学可靠性最精致的TCP协议。
本文分享自华为云社区《TCP的慢启动、拥塞避免、重传、快恢复乱七八糟总是记不清?11个连环问让你一次性打通任督二脉》,作者: breakDraw。
TCP的拥塞避免等机制对于初学者来说还是比较复杂的,工作中如果开发时偏应用层,那么大部分时候就会摸不到这个机制,感受也就没那么深了。但如果你的开发过程涉及数据传输,一直在重传、超时之类的方案里有困惑的话,不妨重新学一学可靠性最精致的TCP协议。
所以这里我抛去死记硬背的那堆概念,用10个连续的问题来学习这个机制,注意看的时候先自己思考一下如果是自己,会怎么设计,再去看实际的TCP设计,来理解它的精妙之处。
Q: 建立连接后,每次发送的报文数量是固定的吗?即每次都发1条或者10条?
A:不是。
建立连接后,会先只发1条, 然后发2条,接着再发4条,逐步增加。
这个过程叫 “慢启动”。
这个1、2、4递增的数量被称之为 拥塞窗口 cwnd
可以理解为TCP希望刚开始,可以大胆点,不断加数量。但为了保险期间还是从1条还是倍增。
Q: 慢启动过程中,那么发送数量(拥塞窗口)什么时候不再倍增?是无限倍增吗?
A:不会无限倍增。
当到达慢启动门限ssthreshold时,会变成每次都增加1条。
这个过程叫拥塞避免过程, 也有叫他拥塞避免算法的
可以理解为tcp感觉到有风险了,于是开始慢慢地、小心翼翼地1条1条地添加发送条数。
Q:那么,当进入拥塞避免,每次+1时,什么时候才会不再继续加?
A:随着每次发送的数量越发越多, 最终会超出带宽限制,于是就会有某条报文发生超时。
有可能是发的中途丢了, 亦或者是返回的数据全阻塞住了,一条都回不来。
当发送端检测到发生超时时,就会让 慢启动门限ssthreshold = 当前拥塞窗口cwnd/2
接着cwnd 重新置为1,从新开始 慢启动算法。
这样的好处在于可以检测到每次发送的上限,动态调整发送窗口。
上面的过程叫做 超时重传。
注意发生超时重传时, cwnd会重置成1。
Q: 上面提到了超时, 那么TCP客户端是怎么判断报文发送超时的呢?
A:每次发送数据包的时候, 都会有一个相应的计时器,一旦超过 RTO(超时时间) 而没有收到 ACK, TCP就会重发该数据包。
没收到 ACK 的数据包都会存在重传缓冲区里,等到 ACK 后,就从缓冲区里删除。
Q:上面提到的超时时间RTO是怎么来的?万一设得太大可能导致很迟才能反应过来, 设得太小则可能导致每条都超时
A:通过“每次报文的往返时间样本”和“之前样本的偏差值”动态计算出来的。
- RTT : 报文往返时间(指从发送到收到ack的时间)。每个报文发出后都有个定时器,收到后都会计算出一个RTT样本
- RTTs: 加权平均往返时间,类似于一个估算的往返时间,实时在变。
RTTs = (1-a) * RTTs + a * RTT最新样本
即每次得到RTT样本后, 都会使用a这个占比去更新RTTs。 - RTTd: RTT偏差加权平均值(就是用来计算超时时间应该比RTT多多少)
RTTd = (1 - b) * RTTd + b*RTTs - RTT最新样本
即每次会用新的RTTs以b的占比去更新一下RTTd,并减去RTT样本 - RTO : 超时重传时间
等于平均往返时间 加上 4倍偏差值
RTO = RTTs + 4*RTTd
Q: 如果发生重传,却还是没有收到ack,那么最新的RTT样本应该怎么算?即你都收不到最新的ack了, RTT难道取超时时间吗?
A:会使用karn算法: 发生重传时,不更新这次的RTT样。选用后面收到的ack
修正karn: 为了避免发生重传后,实际RTT都变慢了,导致一下子所有请求都超时, 会在发生重传时,把RTO假大1倍。
Q: 上面提到的ACK超时判断会不会太久了? 假如只是发的时候丢了中间部分报文而已, 但大部分报文ACK还能正常返回,也要一直等超时吗?
A:如果能正常接收其他报文的ACK, 只是中间的部分报文丢了, 则有另一个办法。
接收端有一个冗余确认机制:
- 发送端A 发送 1、2、3、4、5四条
- 但是B接收端只收到1、2、4、5,而3因为网络拥塞丢了。
- 于是B会发送ack=3而不是ack=5 给A。 这就是冗余确认机制,只发送缺失那部分的ack,后面的4和5都不管。
- A收到ack=3后, 继续发送3、4、5、6、7, 结果3还是丢了。
- 于是B又发送ack=3。
当A发现连续3次收到了ack=3时,就会觉察到不对劲,我都发3次了你还是说没收到,可你又能正常返回其他ACK给我,是不是我发的太多了?
上面这个判断3次的重传算法叫“快重传”。
于是A会马上进入 “快速恢复”。
和之前类似,慢启动门限ssthreshold = 当前拥塞窗口cwnd/2。但是!! 新的拥塞窗口cwnd会设置成ssthreshold/2, 而不是1。而且不会走慢启动倍增的那种,而是走拥塞避免, 逐步+1的那种。
Q: 前面“超时重传”的时候,是变成从1开始慢启动, 为什么这个“快重传”却是从ssthreshold/2开始,并且走拥塞避免? 为什么会有这个区别?
A:因为前面发生超时重传时, 是比较严重的情况, 超时时间内一个ACK都没收到。就好像来回数据都凭空消失了。
而快速重传发生时, 还是能收到部分ack的, 只是丢失了部分数据, 说明拥塞没那么严重,于是可以大胆一点将cwnd削减到1/4, 而不是直接从1开始。
其他
到了这里,基本就能理清楚超时重传和快重传的区别了,重点是理解这2个区别是怎么来的。后面再补几个问题,避免你和其他概念搞混,但不会说得太深,具体需要你自己去扩展学习了。
Q: 为啥发送地多了,数据就会部分丢失?这个是怎么个原理?
A:路由器有缓存,IP分组接收过多时就会耗尽空间,丢弃数据。详细可以看路由器的数据转发原理。
Q: TCP除了上面的重传定时器, 好象还有个坚持定时器?区别是啥?
A:坚持定时器和超时、网络拥塞没有关系, 和通告窗口即对端的接收能力有关。
简单来说, 就是对方的传输层缓冲区(接收端窗口)满了,告诉你别发了,我吃不下了,于是返回通告窗口为0。
但你想知道啥时候可以发,于是就启动一个坚持定时器,每隔5s发送1个字节的小报文,小小地试探下。当通告窗口不为0了,就重新开始发。
TCP的慢启动、拥塞避免、重传、快恢复乱七八糟总是记不清?11个连环问让你一次性打通任督二脉的更多相关文章
- TCP控制拥塞的四种算法:慢开始,拥塞避免,快重传,快恢复
我们在开始假定: 1:数据是单方向传递,另一个窗口只发送确认. 2:接收方的缓存足够大,因此发送方的大小的大小由网络的拥塞程度来决定. 一:慢开始算法和拥塞避免算法 发送方会维持一个拥塞窗口,刚开始的 ...
- TCP拥塞控制-慢启动、拥塞避免、快重传、快启动
一般原理:发生拥塞控制的原因:资源(带宽.交换节点的缓存.处理机)的需求>可用资源. 作用:拥塞控制就是为了防止过多的数据注入到网络中,这样可以使网络中的路由器或者链路不至于过载.拥塞控制要做的 ...
- 【转】TCP拥塞控制,慢启动、拥塞避免、快重传以及快恢复
转自:http://blog.csdn.net/yusiguyuan/article/details/22847787 注:本文绝大部分是来自转载的博客,还补充了少量内容. 一.TCP的拥塞控制 拥塞 ...
- TCP怎么保证证包有序传输的,TCP的慢启动,拥塞避免,快速重传,快速恢复
TCP提供了最可靠的数据传输,它给发送的每个数据包做顺序化(这看起来非常烦琐),然而,如果TCP没有这样烦琐的操作,那么,可能会造成更多的麻烦.如造成数据包的重传.顺序的颠倒甚至造成数据包的丢失. 那 ...
- TCP/IP详解--拥塞控制 & 慢启动 快恢复 拥塞避免
TCP的拥塞控制 1. 拥塞:即对资源的需求超过了可用的资源.若网络中许多资源同时供应不足,网络的性能就要明显变坏,整个网络的吞吐量随之负荷的增大而下降. 拥塞控制:防止过多的数据注入到网络中,这样 ...
- TCP/IP学习笔记18--TCP--拥塞控制 (慢开始, 拥塞避免, 快重传和快恢复)
用最多的梦面对未来 -- 李嘉诚 在某段时间,若对网络资源的需求超过了该资源所能提供 ...
- 计算机网络传输层之TCP拥塞控制(慢开始与拥塞避免、快重传和快恢复)
文章转自:https://blog.csdn.net/weixin_43914604/article/details/105532044 学习课程:<2019王道考研计算机网络> 学习目的 ...
- TCP超时重传、滑动窗口、拥塞控制、快重传和快恢复
TCP超时重传 原理是在发送某一个数据以后就开启一个计时器,在一定时间内如果没有得到发送的数据报的ACK报文,那么就重新发送数据,直到发送成功为止. 影响超时重传机制协议效率的一个关键参数是重传超时时 ...
- [网络编程] TCP、UDP区别以及TCP传输原理、拥塞避免、连接建立、连接释放总结
TCP.UDP都是属于运输层的协议,提供端到端的进程之间的逻辑通信,而IP协议(网络层)是提供主机间的逻辑通信,应用层规定应用进程在通信时所遵循的协议.一.UDP主要特点:传输的是用户数据报协议.1. ...
随机推荐
- linux updatedb: can not open a temporary file for `/var/lib/mlocate/mlocate.db'
我们想查找我们最新创建的文件时,由于locate的数据库是每天更新.所以我们新创建的文件还没有被更新到系统的数据库. 这是需要手动更新数据库. 然后就可以查到. updatedb 输出 updated ...
- Python super(Todo,self).__init__() TypeError: super() argument 1 must be type, not classobj
示例如下 class A(): def __init__(self):pass class B(A): def __init__(self): super(A, self).__init__() 当调 ...
- Linux 内核网桥源码分析
Linux网桥源码的实现 转自: Linux二层网络协议 Linux网桥源码的实现 1.调用 在src/net/core/dev.c的软中断函数static void net_rx_action(st ...
- mysql查询表名和列名字
-- 登录yellowcong 数据库 mysql -uroot -proot yellowcong -- 查看当前数据库 select database() -- 查看数据库里面的表 --table ...
- oracle静默安装完成后,重启数据库,错误ORA-01102: cannot mount database in EXCLUSIVE mode
静默安装oracle完成后,登录数据库激活用户,无法更改,提示未载入数据库,关闭后重启报错: 1.找到安装目录下的$ORACLE_HOME/dbs/ 目录下,查看当前使用lkORCL文件的用户(fus ...
- Linux 安装nacos
1.已有mysql环境 2.解压文件 #tar -zxvf package/nacos-server-2.0.1.tar.gz 3.创建数据库nacos_config(confnacos-mysql. ...
- {% csrf_token %} 原理和作用 (踩坑必看)
本博客已暂停更新,请转自新博客 https://www.whbwiki.com/320.html 继续阅读 简介 在django中我们需要在templates的form中加入{%csrf_token% ...
- SQL注入之猫舍
第一步:先查看是否存在注入点:构造?id=1 and 1=1 回车后发现页面正常 构造?id=1 and 1=2 发现页面异常,得出结论:存在注入点 第二步:判断字段数 当输入order by 1和o ...
- Merge into用法总结
简单的说就是,判断表中有没有符合on()条件中的数据,有了就更新数据,没有就插入数据. 有一个表T,有两个字段a.b,我们想在表T中做Insert/Update,如果条件满足,则更新T中b的值,否则在 ...
- [后端及服务器][WSL2(Ubuntu)+Docker]从零开始在WSL中安装Docker
目录 简介 WSL 安装 开启虚拟化(BIOS) 检查系统版本 安装WSL 老版本安装详情 简介 想花三篇文章写下从Windows(WSL)上开启Docker部署php/node/vue/html等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