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第二本译作《精通OpenStack》上架啦:书籍介绍和译者序
1. 书籍简介
英文书名:Mastering OpenStack Second Edition
作者:[德] 奥马尔-海德希尔(Omar Khedher)[印] 坚登-杜塔-乔杜里(Chanda Dutta Chowdhury)
出版社:[PACKT] PUBLISHING
中文书名:精通OpenStack(原书第2版)
译者:山金孝 刘世民 肖力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9年1月
上架:京东(https://item.jd.com/12545614.html)、互动出版社(http://product.china-pub.com/8056304)、亚马逊(https://www.amazon.cn/dp/B07NRS1FS7)等电商平台
书籍简介:实战经验丰富的云技术专家撰写,全面、系统阐述OpenStack私有云架构设计、核心功能、自动化部署与运维的实用技术、方法及实践。从OpenStack的自动化编排部署与实施、日志监控、故障排查到性能调优与基准测试,全方位覆盖时下热门OpenStack话题。
2. 作者简介
奥马尔-海德希尔(Omar Khedher)是一位拥有多年云计算经验的网络和系统工程师,参与过众多基于OpenStack的私有云项目,同时也参与过很多与AWS相关的公有云项目。作为系统管理员,Omar在虚拟化、存储以及网络方面拥有丰富的经验,目前就职于Fyber,其所在的团队主要参与采用最新的开源工具基于DevOps理论搭建云和将传统业务迁移到云上等项目。
坚登-杜塔-乔杜里(Chanda Dutta Chowdhury)是瞻博网络公司的技术带头人,主要负责OpenStack Neutron 插件。他有超过11年部署基于Linux 系统的解决方案的经验,目前负责瞻博网络公司私有云解决方案的建立和维护。
3. 译者简介
山金孝(Warrior)现就职于招商银行,曾就职于IBM,在云计算、大数据、容器及其编排技术、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领域有丰富的研究和实践经验。国内较早接触OpenStack的一线技术专家,长期致力于OpenStack私有云的研究、实践和布道,OpenStack社区金融工作组成员,著有畅销书《OpenStack高可用集群(上、下册)》和《私有云建设指南》。曾参与移动、电信、联通、招行、国家电网和长安汽车等多家大中型国有企业的高可用业务系统和私有云计算平台的设计与实施,在企业私有云建设、系统容灾和高可用集群建设上具有多年的项目实施经验。此外,他还是IBM认证的高级技术专家、DB2高级DBA、Oracle 认证的OCP以及RedHat 认证的系统工程师,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CVPR论文多篇。
刘世民(Sammy Liu)现任易建科技云服务事业群总经理兼技术总监、易建科技技术委员会首席专家。十几年IT从业经验,曾先后就职于华为、IBM和EMC,担任过云计算创业公司CTO。云计算爱好者、实践者和推广者,乐于总结和分享,维护有『世民谈云计算』技术博客和微信公众号。译有《Ceph Cookbook 中文版》。
肖力 新钛云服技术副总裁,云技术社区创始人,《深度实践KVM》作者,《运维前线》系列图书策划人,《Ceph Cookbook 中文版》译者。曾就职于盛大和金山,有19年运维经验。维护有订阅号『云技术』。
4. 译者序 - 山金孝
OpenStack在国内的兴起与发展,是与国内大环境和技术成长周期相契合的,目前社区呈现出的“东热西冷”就是最好的证明。目前而言,OpenStack已成为开源云计算的事实标准,不论是否熟知与喜好,OpenStack似乎已成为国内企业自主可控的私有云建设的必然选择。当然,OpenStack社区的发展也未辜负诸多用户的期许,从2010年的第1个版本Austin到2018年8月的Rocky版本,OpenStack社区已走过了8个年头,Rocky已是社区发行的第18个版本。从最初的计算、存储、网络等基本功能,到拥抱Docker、Kubernetes和NFV等新生技术,再到Serverless、GPU和边缘计算,在技术大潮面前,OpenStack从未止步!除了核心功能的不断演进,围绕OpenStack的部署运维和交付升级也在不断进化。从最初基于类似RPM包或源代码的手工安装,到基于磁盘镜像的自动化安装部署,再到基于Docker镜像或Helm的持续交付,OpenStack正在变得越来越简单,越来越智能。但是,我们需要记住一个事实:越是简单智能的东西,涉及的技术栈越是复杂,故障排查对技术人员的要求也越高。
从全球范围来看,欧美企业的OpenStack用户未必有国内多,但是从对OpenStack脾性的掌握和使用经验来看,国内很多企业仍处于摸石头过河阶段。当前,对OpenStack的架构原理解释、设计参考架构、部署运维手册等资料,主要还是源自社区官方网站或英文书籍的翻译本。虽然国内部分用户和厂商工程师也贡献了一些与OpenStack相关的中文书籍,但是相对于庞大的国内OpenStack用户群,我们认为,市面上仅存的中文书籍不足以满足广大用户需求,尤其早期的OpenStack中文书籍多以讲解原理和设计为主,对OpenStack私有云真正落地后终端用户最为关心的部署实施和交付运维,仍然存在较大的空缺。
本书原版在国外OpenStack用户群中具有较好的口碑,覆盖了OpenStack私有云架构设计、核心功能讲解、自动化部署与运维等终端用户最为关心的内容,尤其是针对OpenStack的DevOps、CI/CD、OVN与NFV等内容的引入与介绍,以及云环境下的自动化编排工具Terraform和Ansible、监控工具ELK和Nagios、测试工具Rally和Shaker等内容的引入,从OpenStack的自动化编排部署与实施、日志监控、故障排查、性能调优与基准测试,全方位覆盖了时下最热门,也是国内用户最关心的OpenStack话题。基于本书英文原版书籍所呈现出来的丰富内容,本着为国内OpenStack爱好者和用户贡献微薄之力的初心,我们以敬畏之心力争将这本书原汁原味地呈现给大家,希望能够为国内OpenStack用户提供一本覆盖面相对齐全、完善的参考书籍。同时,作为OpenStack社区的参与者,也希望借此为社区的推广和发展贡献应有之力。在翻译过程中,考虑到中西文化差异的存在,可能会给国内云计算爱好者对本书的理解带来不便,为此,我们本着技术分享与传递的精神,从全文组织上对译文进行了适当的结构重组,以确保读者朋友们更好地理解原著内容,同时针对原著中部分深奥晦涩的语句,我们以直白明了的中文进行了意译和解释,以求用简洁通俗的文字呈现作者思想之精华。
作为本书的译者,我们在翻译过程中一直本着客观中立的态度。原书中的一些方法和工具有时可能会出现水土不服的情况,或者最新OpenStack版本已经有所更新。但是,通篇来看,原书中的很多方法、观点和工具还是值得推荐和参考的,作为译者,我们也建议读者朋友保持学习的态度,带着思考来阅读本书,以自身实际情况为出发点,到书中寻求答案,再结合社区资料深入分析,或许这也是阅读任何一本参考书籍的最佳方法。
5. 译者序 - 刘世民
2010年10月,OpenStack发布了第一个版本;2018年8月,发布了它的第18个版本Rocky。作为一个用户,我谈谈用户视角的感受。
作为某大型集团基础云平台团队,我们基于OpenStack在集团内搭建了一个面向集团内部用户的企业基础云平台,以及一个小型公有云环境。私有云平台的主要技术特征如下:
计算:支持KVM、ESXi 和裸金属服务器等三个资源池。
网络:采用 Neutron + VLAN + Open vSwitch 实现虚拟网络。
存储:采用 Ceph 和 SAN存储实现了块存储,采用Ceph实现了对象存储。
区域:在两个城市三个机房部署了3个区域,每个区域内划分资源池,资源池内再按机架划分可用区。三个层级都用户都可见,可按需选择。。
组件:主要利用了Mitaka版本中的Glance/Nova/Neutron/Cinder/Keystone/Heat/Telemetry/OVSvAPP/Trove/Ironic等组件。
云管理平台:自研云管理平台。
团队:最多时候8个人的OpenStack研发团队,3个人的运维团队。
我作为团队负责人,在做完这项目后,有如下几点感受:
这个云平台运行的还蛮好,我们在规划、技术和产品选型、研发、运维等方面都做得不错,团队非常给力,研发周期较短,迭代快速。现在它支撑着集团大大小小几百套系统,而且很稳定,运维压力已经比较小了。
也出现过若干稳定性问题:我们的小型公有云环境采用的是Neutron VRRP HA vRouter 和Open vSwitch,曾经出现过Neutron vRouter 偶尔会不明原因自动切换的情况;KVM虚拟机偶尔自动重启甚至宕机等;KVM对windows的支持比较差,偶尔出现莫名其妙的问题,比如磁盘脱机、蓝屏、无法启动等。
以Ceilomter为基础的监控组件很不健全。为了上生产系统,我们进行了较大的改造。
除了常用的几个核心模块,其它模块的产品化程度都不太高。以Trove为例,我们花了不少时间,几乎重写了一半的代码,也只是实现了最基本的数据库实例的创建和管理功能。
OpenStack 离公有云需求的差距还比较大,比如在网络功能和规模性支持上。
我个人对OpenStack有着很深的感情。是它,让我认识了什么是云,云是怎么构建、运行和维护的等等。是从研究它开始,我开始从传统软件领域进入了云领域,我也开始了写技术博客的漫漫历程,也通过它结识了很多朋友。其实,我觉得,不光是我,整个IT领域都应该感谢OpenStack,它的出现大大加速了IT架构演进,以及云的普及和落地进程。
从实际情况来看,如果企业有一个OpenStack研发团队,或者找了一个靠谱的外部供应商,云环境规模不是特别大,业务不是非常复杂,还有几个给力的运维,OpenStack私有云还是可以跑得挺好的。至少在国内,OpenStack已经成为了自主可控的私有云云平台的主要代表之一,在各行各业发光发热。
无论如何,OpenStack将在IT发展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在此,我谨代表我个人,感谢OpenStack项目,感谢OpenStack每一行代码和每一个文档,感谢OpenStack社区,感谢所有给OpenStack做过贡献的公司和人们。
不久前,在我的个人微信公众号『世民谈云计算』内,我曾发表过一篇关于OpenStack的文章『OpenStack的八年之痒』。让我没想到的是,在文章发表后的两天左右时间里,它居然有了一万五千多的阅读量,收到一百五十多个赞。很多朋友通过微信跟我交流他们的想法和感慨,以及正在或曾经为OpenStack奋战的时光。还有很多朋友发表了很多的评论和讨论,里面很多真知灼见。短短两天里这么多人在阅读、转发、评论、讨论着这篇文章和OpenStack,而在过去八年多时间里,有更多更多的人在贡献着、使用着、推广着、思考着、学习着、关心着、讨论着甚至争论着它。我想,这正是OpenStack的魅力,这是开源的魅力,这是云的魅力。祝福OpenStack有更好的发展!
6. 译者序 - 肖力
我从2009年开始涉足KVM虚拟化,研究过几乎所有开源云管理方案。到目前为止,这些云管理方案中,OpenStack项目发展得最好,经过8年18个版本的迭代,OpenStack的稳定性已经获得公认。
目前IaaS需求还非常强劲,尤其是传统行业云才开始普及,传统行业一般更倾向于自建私有云,而这正是OpenStack的强项。OpenStack的热度看起来有所降低,正好说明它已经进入真正落地阶段,已经归于平常,但并不意味着不重要了。
我曾经在工作中维护过大小几十个OpenStack私有云,深感OpenStack项目从设计、建设到运维,对从业人员的技能和经验要求都非常高。本书作者多年参与OpenStack项目,书中内容围绕OpenStack项目设计、部署、计算、存储、网络、高可用、监控、日志追踪、性能测试和优化进行讨论,基本涵盖了OpenStack运维中经常涉及的内容。
经过8年发展,OpenStack生态已经形成,虽然其部署、运维相对比较复杂,但对真正下决心使用私有云的组织来说,这些困难都是可以克服的。最重要的是许多组织和个人还在不断完善OpenStack,使它更好用、更稳定。
正是因为OpenStack的复杂性,造成使用它有一定门槛,其运维人才缺口一直存在。相信通过阅读本书,可以让学习OpenStack的难度有所降低,让更多的人熟悉和使用它。
感谢您的阅读,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欢迎有需要的朋友们购买书籍:
我的第二本译作《精通OpenStack》上架啦:书籍介绍和译者序的更多相关文章
- 我的第二本译作《精通OpenStack》上架啦:前言、目录和样章
1. 前言 今天,随着新功能和子项目的增加,OpenStack已成为一个不断扩展的大型开源项目.随着数以百计大型企业采用并不断为OpenStack生态系统做出贡献,OpenStack必将成为下一代私有 ...
- Android开发书籍推荐:从入门到精通系列学习路线书籍介绍
Android开发书籍推荐:从入门到精通系列学习路线书籍介绍 很多时候我们都会不断收到新手的提问"Android开发的经典入门教材和学习路线?"."Android 开发入 ...
- (转)Android开发书籍推荐:从入门到精通系列学习路线书籍介绍
Android开发书籍推荐:从入门到精通系列学习路线书籍介绍 转自:http://blog.csdn.net/findsafety/article/details/52317506 很多时候我们都会不 ...
- 第二个App“今日美文”上架【原】
App store 下载地址 开发这个App的本意 之前偶然找到一个叫<每日一文>的应用,正是我一直想找的,优点如下: 界面够简单 推荐的文章也很好,而且都不太长 每天都不一样 但是用起来 ...
- OpenStack Restful API框架介绍
1 pecan框架介绍 1.1 什么是pecan pecan是一个轻量级的python web框架,最主要的特点是提供了简单的配置即可创建一个wsgi对象并提供了基于对象的路由方式. 主要提供的功 ...
- OpenStack Magnum 项目简单介绍
背景 Magnum 项目是 2014 年 11 月增加 OpenStack 的年轻项目,由 Rackspace主导发起,其定位是提供容器即服务(Container as a Service)的 API ...
- OpenStack 存储服务 Cinder介绍和控制节点部署(十五)
Cinder介绍 OpenStack块存储服务(cinder)为虚拟机添加持久的存储,块存储提供一个基础设施为了管理卷,以及和OpenStack计算服务交互,为实例提供卷.此服务也会激活管理卷的快照和 ...
- Openstack 网络服务 Neutron介绍和控制节点部署 (九)
Neutron介绍 neutron是openstack重要组件之一,在以前是时候没有neutron项目. 早期的时候是没有neutron,早期所使用的网络的nova-network,经过版本改变才有个 ...
- OpenStack 计算服务 Nova介绍和控制节点部署(七)
介绍 Nova是openstack最早的两块模块之一,另一个是对象存储swift.在openstack体系中一个叫做计算节点,一个叫做控制节点.这个主要和nova相关,我们把安装为计算节点nova-c ...
随机推荐
- MT【313】特征方程逆用
已知实数$a,b,x,y$满足\begin{equation}\left\{ \begin{aligned} ax+by &= 3 \\ ax^2+by^2&=7\\ ax^3+by^ ...
- 用Pytorch训练线性回归模型
假定我们要拟合的线性方程是:\(y=2x+1\) \(x\):[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y\):[1, 3, 5, 7, ...
- Hdoj 1517.A Multiplication Game 题解
Problem Description Stan and Ollie play the game of multiplication by multiplying an integer p by on ...
- 【WC2018】即时战略
题目描述 小M在玩一个即时战略(Real Time Strategy)游戏.不同于大多数同类游戏,这个游戏的地图是树形的. 也就是说,地图可以用一个由 n个结点,n?1条边构成的连通图来表示.这些结点 ...
- Python网络编程(3)——SocketServer模块与简单并发服务器
主要类型 该模块有四个比较主要的类,其中常用的是 TCPServer 和 UDPServer. 1. TCPServer 2. UDPServer 3. UnixStreamServer,类似于TCP ...
- RQY大佬一晚报告总结
首先基础真的很重要.今天所有学的东西,都是为明天做铺垫,(这样看好像每天都是基础)基础牢了,学东西也就一看就会的感觉吧. 其次,自学能力很重要,投入很重要.大佬说他自己也不是看一遍书就懂的,而是反复看 ...
- SQL学习指南第三篇
再谈连接 外连接 之前的范例都是没有考虑条件可能无法为表中的所有行匹配的问题 左外连接与右外连接 SELECT a.account_id, a.cust_id, b.name FROM account ...
- Spring MVC 学习总结(一)——MVC概要与环境配置(IDea与Eclipse示例)
一.MVC概要 MVC是模型(Model).视图(View).控制器(Controller)的简写,是一种软件设计规范,用一种将业务逻辑.数据.显示分离的方法组织代码,MVC主要作用是降低了视图与业务 ...
- busybox编译
sync.c:(.text.sync_main+0x7c): undefined reference to `syncfs'Coreutils—>sync选项去掉 nsenter.c:(.tex ...
- Linux中的pipe(管道)与named pipe(FIFO 命名管道)
catalogue . pipe匿名管道 . named pipe(FIFO)有名管道 1. pipe匿名管道 管道是Linux中很重要的一种通信方式,是把一个程序的输出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程序的输入,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