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转载自 http://my.oschina.net/liubin/blog/27795

究竟什么是用户态,什么是内核态,这两个基本概念以前一直理解得不是很清楚,根本原因个人觉得是在于因为大部分时候我们在写程序时关注的重点和着眼的角度放在了实现的功能和代码的逻辑性上,先看一个例子:

1)例子

C代码

1.     void testfork(){

2.     if(0 = = fork()){

3.     printf(“create new process success!\n”);

4.     }

5.     printf(“testfork ok\n”);

6.     }

这段代码很简单,从功能的角度来看,就是实际执行了一个fork(),生成一个新的进程,从逻辑的角度看,就是判断了如果fork()返回的是则打印相关语句,然后函数最后再打印一句表示执行完整个testfork()函数。代码的执行逻辑和功能上看就是如此简单,一共四行代码,从上到下一句一句执行而已,完全看不出来哪里有体现出用户态和进程态的概念。

如果说前面两种是静态观察的角度看的话,我们还可以从动态的角度来看这段代码,即它被转换成CPU执行的指令后加载执行的过程,这时这段程序就是一个动态执行的指令序列。而究竟加载了哪些代码,如何加载就是和操作系统密切相关了。

2)特权级

熟悉Unix/Linux系统的人都知道,fork的工作实际上是以系统调用的方式完成相应功能的,具体的工作是由sys_fork负责实施。其实无论是不是Unix或者Linux,对于任何操作系统来说,创建一个新的进程都是属于核心功能,因为它要做很多底层细致地工作,消耗系统的物理资源,比如分配物理内存,从父进程拷贝相关信息,拷贝设置页目录页表等等,这些显然不能随便让哪个程序就能去做,于是就自然引出特权级别的概念,显然,最关键性的权力必须由高特权级的程序来执行,这样才可以做到集中管理,减少有限资源的访问和使用冲突。

特权级显然是非常有效的管理和控制程序执行的手段,因此在硬件上对特权级做了很多支持,就Intel x86架构的CPU来说一共有0~3四个特权级,0级最高,3级最低,硬件上在执行每条指令时都会对指令所具有的特权级做相应的检查,相关的概念有 CPL、DPL和RPL,这里不再过多阐述。硬件已经提供了一套特权级使用的相关机制,软件自然就是好好利用的问题,这属于操作系统要做的事情,对于 Unix/Linux来说,只使用了0级特权级和3级特权级。也就是说在Unix/Linux系统中,一条工作在级特权级的指令具有了CPU能提供的最高权力,而一条工作在3级特权级的指令具有CPU提供的最低或者说最基本权力。

3)用户态和内核态

现在我们从特权级的调度来理解用户态和内核态就比较好理解了,当程序运行在3级特权级上时,就可以称之为运行在用户态,因为这是最低特权级,是普通的用户进程运行的特权级,大部分用户直接面对的程序都是运行在用户态;反之,当程序运行在级特权级上时,就可以称之为运行在内核态。

虽然用户态下和内核态下工作的程序有很多差别,但最重要的差别就在于特权级的不同,即权力的不同。运行在用户态下的程序不能直接访问操作系统内核数据结构和程序,比如上面例子中的testfork()就不能直接调用 sys_fork(),因为前者是工作在用户态,属于用户态程序,而sys_fork()是工作在内核态,属于内核态程序。

当我们在系统中执行一个程序时,大部分时间是运行在用户态下的,在其需要操作系统帮助完成某些它没有权力和能力完成的工作时就会切换到内核态,比如testfork()最初运行在用户态进程下,当它调用fork()最终触发 sys_fork()的执行时,就切换到了内核态。

2. 用户态和内核态的转换

1)用户态切换到内核态的3种方式

a. 系统调用

这是用户态进程主动要求切换到内核态的一种方式,用户态进程通过系统调用申请使用操作系统提供的服务程序完成工作,比如前例中fork()实际上就是执行了一个创建新进程的系统调用。而系统调用的机制其核心还是使用了操作系统为用户特别开放的一个中断来实现,例如Linux的int 80h中断。

b. 异常

当CPU在执行运行在用户态下的程序时,发生了某些事先不可知的异常,这时会触发由当前运行进程切换到处理此异常的内核相关程序中,也就转到了内核态,比如缺页异常。

c. 外围设备的中断

当外围设备完成用户请求的操作后,会向CPU发出相应的中断信号,这时CPU会暂停执行下一条即将要执行的指令转而去执行与中断信号对应的处理程序,如果先前执行的指令是用户态下的程序,那么这个转换的过程自然也就发生了由用户态到内核态的切换。比如硬盘读写操作完成,系统会切换到硬盘读写的中断处理程序中执行后续操作等。

这3种方式是系统在运行时由用户态转到内核态的最主要方式,其中系统调用可以认为是用户进程主动发起的,异常和外围设备中断则是被动的。

2)具体的切换操作

从触发方式上看,可以认为存在前述3种不同的类型,但是从最终实际完成由用户态到内核态的切换操作上来说,涉及的关键步骤是完全一致的,没有任何区别,都相当于执行了一个中断响应的过程,因为系统调用实际上最终是中断机制实现的,而异常和中断的处理机制基本上也是一致的,关于它们的具体区别这里不再赘述。关于中断处理机制的细节和步骤这里也不做过多分析,涉及到由用户态切换到内核态的步骤主要包括:

[1] 从当前进程的描述符中提取其内核栈的ss0及esp0信息。

[2] 使用ss0和esp0指向的内核栈将当前进程的cs,eip,eflags,ss,esp信息保存起来,这个

过程也完成了由用户栈到内核栈的切换过程,同时保存了被暂停执行的程序的下一

条指令。

[3] 将先前由中断向量检索得到的中断处理程序的cs,eip信息装入相应的寄存器,开始

执行中断处理程序,这时就转到了内核态的程序执行了。

【转载】 Linux用户态和内核态的更多相关文章

  1. Linux 用户态与内核态的交互【转载】

    Linux 用户态与内核态的交互  在 Linux 2.4 版以后版本的内核中,几乎全部的中断过程与用户态进程的通信都是使用 netlink 套接字实现的,例如iprote2网络管理工具,它与内核的交 ...

  2. linux之用户态和内核态

    一. Unix/Linux的体系架构 如上图所示,从宏观上来看,Linux操作系统的体系架构分为用户态和内核态(或者用户空间和内核).内核从本质上看是一种软件——控制计算机的硬件资源,并提供上层应用程 ...

  3. linux用户态和内核态通信之netlink机制【转】

    本文转载自:http://blog.csdn.net/zcabcd123/article/details/8272360 这是一篇学习笔记,主要是对<Linux 系统内核空间与用户空间通信的实现 ...

  4. Linux用户态和内核态

    究竟什么是用户态,什么是内核态,这两个基本概念以前一直理解得不是很清楚,根本原因个人觉得是在于因为大部分时候我们在写程序时关注的重点和着眼的角度放在了实现的功能和代码的逻辑性上,先看一个例子: 1)例 ...

  5. Linux探秘之用户态与内核态

    一. Unix/Linux的体系架构 如上图所示,从宏观上来看,Linux操作系统的体系架构分为用户态和内核态(或者用户空间和内核).内核从本质上看是一种软件——控制计算机的硬件资源,并提供上层应用程 ...

  6. Linux 用户态和内核态

    1.特权级特权级用来管理和控制程序执行.如Intel x86架构的CPU,有0~3四个特权级,0级最高,3级最低.硬件在执行每条指令时都会检查指令具有的特权级.硬件提供了特权级使用机制,对操作系统来说 ...

  7. Linux操作系统学习_用户态与内核态之切换过程

    因为操作系统的很多操作会消耗系统的物理资源,例如创建一个新进程时,要做很多底层的细致工作,如分配物理内存,从父进程拷贝相关信息,拷贝设置页目录.页表等,这些操作显然不能随便让任何程序都可以做,于是就产 ...

  8. 【Linux 系统】Linux探秘之用户态与内核态

    一. Unix/Linux的体系架构 如上图所示,从宏观上来看,Linux操作系统的体系架构分为用户态和内核态(或者用户空间和内核).内核从本质上看是一种软件——控制计算机的硬件资源,并提供上层应用程 ...

  9. (转)linux用户态和内核态理解

    原文:https://blog.csdn.net/buptapple/article/details/21454167 Linux探秘之用户态与内核态-----------https://www.cn ...

随机推荐

  1. asp.net MVC日志插件Log4Net学习笔记二:保存日志到sqlserver的配置

    1.写到sqlserver的配置: <!--保存到SQLSERVER数据库日志--> <log4net> <appender name="AdoNetAppen ...

  2. 【形式化方法:VDM++系列】2.VDMTools环境的搭建

    接前文:http://www.cnblogs.com/Kassadin/p/3975853.html 上次讲了软件需求分析的演化过程,本次进入正题——VDM开发环境的搭建 (自从发现能打游戏以来,居然 ...

  3. Oracle导入(imp )与导出(exp )

    导出exp username/password@orcl file=db.dmp 导入imp username/password@orcl file=h:\db.dmp  full=y 备注:在导入之 ...

  4. 李洪强iOS开发拓展篇—UIDynamic(重力行为+碰撞检测)

    iOS开发拓展篇—UIDynamic(重力行为+碰撞检测) 一.重力行为 说明:给定重力方向.加速度,让物体朝着重力方向掉落 1.方法 (1)UIGravityBehavior的初始化 - (inst ...

  5. IOS - IOS之同步请求、异步请求、GET请求、POST请求

    1.同步请求可以从因特网请求数据,一旦发送同步请求,程序将停止用户交互,直至服务器返回数据完成,才可以进行下一步操作, 2.异步请求不会阻塞主线程,而会建立一个新的线程来操作,用户发出异步请求后,依然 ...

  6. eclipse中的输入提示怎么设置

    对于大多数的开发人员来说,打代码是一件非常繁琐的事情,eclipse中为我们提供了自动提示的功能,但是默认的提示只有当我们输入小数点后才能出现提示框,那么我们如何设置eclipse,能够让它为我们提示 ...

  7. 企业级 Linux 安全管理实例(1)

    公司企业多用Linux服务器,其中涉及到的一些安全管理对于安全运维人员来说是必不可少的应知技能, 以下案例沿着背景->需求->具体要求->操作步骤的流程进行描述,可以加深对安全管理的 ...

  8. 怎样成为一名PHP专家?

    当浏览各类与PHP相关的博客时,比如Quora上的问题,谷歌群组,简讯和杂志,我经常注意到技能的等级分化.问题都类似于“我如何连接到MySQL数据库?”或者“我该如何扩展邮件系统才能在每小时发送超过一 ...

  9. 学习笔记-[Maven实战]-第三章:Maven使用入门(3)

    这里说一下在建测试工程里遇到的问题 1.第一次建工程,junit依赖始终没有成功,最后删除现在工程,新建了一个工程就好了 2.使用junit4的问题.工程默认的依赖是junit3.8.1,我改成了4. ...

  10. nagios&pnp4nagios--yum 安装

    一. 环境: 1. centos 6.4 2. 设置hostname 并且安装好apache 3. 关闭selinux及iptables 二. 安装nagios服务器端: 1. rpm -Uvh h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