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链接:  https://blog.csdn.net/njpjsoftdev/article/details/52955788

在介绍Druid架构之前,我们先结合有关OLAP的基本原理来理解Druid中的一些基本概念。

1 数据

 
以图3.1为例,结合我们在第一章中介绍的OLAP基本概念,按列的类型上述数据可以分成以下三类:

  1. 时间序列(Timestamp),Druid既是内存数据库,又是时间序列数据库,Druid中所有查询以及索引过程都和时间维度息息相关。Druid底层使用绝对毫秒数保存时间戳,默认使用ISO-8601格式展示时间(形如:yyyy-MM-ddThh:mm:sss.SSSZ,其中“Z”代表零时区,中国所在的东八区可表示为+08:00)。

  2. 维度列(Dimensions),Druid的维度概念和OLAP中一致,一条记录中的字符类型(String)数据可看作是维度列,维度列被用于过滤筛选(filter)、分组(group)数据。如图3.1中page、Username、Gender、City这四列。

  3. 度量列(Metrics),Druid的度量概念也与OLAP中一致,一条记录中的数值(Numeric)类型数据可看作是度量列,度量列被用于聚合(aggregation)和计算(computation)操作。如图3.1中的Characters Added、Characters Removed这两列。

2 上卷

生产环境中,每天会有成百上千亿的原始数据(raw data)进入到Druid中,Druid最小粒度支持毫秒级别的事件,但是在一般使用场景中,我们很少会关注如此细粒度的数据集,同时,对数据按一定规律进行聚合不仅可以节约存储空间,亦可获得更有价值的视图。所以与其他OLAP类产品一样,Druid也支持上卷(roll-up)操作。最常用的上卷操作是对时间维度进行聚合,比如对图3.2中的数据按照小时粒度进行聚合可以得到图3.3,图3.3相对于图3.2来说,显得更加直观,也更有助于分析人员掌握全局态势。不过,上卷操作也会带来信息量的丢失,因为上卷的粒度会变成最小数据可视化粒度,即毫秒级别的原始数据,如果按照分钟粒度进行roll-up,那么入库之后我们能够查看数据的最小粒度即为分钟级别。 

3 分片

Druid是时间序列数据库,也存在分片(Sharding)的概念。Druid对原始数据按照时间维度进行分片,每一个分片称为段(Segment)。 
Segment是Druid中最基本的数据存储单元,采用列式(columnar)存储某一个时间间隔(interval)内某一个数据源(dataSource)的部分数据所对应的所有维度值、度量值、时间维度以及索引。

Segment数据结构

时间维度(绝对毫秒数)和度量值在底层使用整数(Integer)或者浮点数(floating point)数组进行压缩存储,默认采用LZ4压缩算法(可选LZF、uncompressed)。

维度列使用字典编码、位图索引以及相应压缩算法,包含如下三种数据结构,以图3.1中数据举例: 

为什么使用这三种数据结构,它们有哪些优势:

  1. 使用字典编码可以减少字符串数据的存储空间,同时表达更加简便、紧凑;

  2. 位图索引,结构类似于倒排索引,可以快速地进行按位逻辑操作;

  3. 位图索引尺寸=列基数 *数据行数,对于高基数列,我们在第二章中也详细介绍了很多位图索引压缩算法,Druid中实现了Concisebitmap compression以及Roaring bitmap compression,默认使用Concise。

Segment存储结构 
Segment逻辑名称形如“datasource_intervalStart_intervalEnd_version_partitionNum”,:

dataSource:数据源;

intervalStart、intervalEnd:时间间隔的起止,使用ISO-8601格式;

version:版本号,默认v1,用于区分多次加载同一数据对应的Segment;

partitionNumber:分区编号,在每个时间间隔内,根据数据量的大小一个Segment内部可能会有多个分区,官方推荐通过控制时间间隔粒度或者partition的个数来保证每个partition的大小在300Mb-700Mb之间,从而获得最优的加载与查询性能。

 

4 集群节点

Druid集群包含多种节点类型,分别是Historical Node、Coordinator Node、Broker Node、Indexing Service Node(包括Overlord、MiddleManager和Peon)以及Realtime Node(包括Firehose和Plumber)。

Druid将整个集群切分成上述角色,有两个目的:第一,划分Historical Node和Realtime Node,是将历史数据的加载与实时流数据处理切割开来,因为二者都需要占用大量内存与CPU;第二,划分Coordinator Node和Broker Node,将查询需求与数据如何在集群内分布的需求切割开来,确保用户的查询请求不会影响数据在集群内的分布情况,从而不会造成数据“冷热不均”,局部过热,影响查询性能的问题。

图3.5给出了Druid集群内部的实时/批量数据流以及查询请求过程。我们可以看到,实时数据到达Realtime Node,经过Indexing Service,在时间窗口内的数据会停留在Realtime Node内存中,而时间窗口外的数据会组织成Segment存储到Deep Storage中;批量数据经过Indexing Service也会被组织成Segment存储到Deep Storage中,同时Segment的元信息都会被注册到元信息库中,Coordinator Nodes会定期(默认为1分钟)去同步元信息库,感知新生成的Segment,并通知在线的Historical Node去加载Segment,Zookeeper也会更新整个集群内部数据分布拓扑图。 

当用户需要查询信息时,会将请求提交给Broker Node,Broker Node会请求Zookeeper获取集群内数据分布拓扑图,从而知晓请求应该发给哪些Historical Node以及Realtime Node,汇总各节点的返回数据并将最终结果返回给用户。 
在(三)中,我们将逐一介绍各类节点。

Druid.io系列(二):基本概念与架构的更多相关文章

  1. Druid.io系列(七):架构剖析

    1. 前言 Druid 的目标是提供一个能够在大数据集上做实时数据摄入与查询的平台,然而对于大多数系统而言,提供数据的快速摄入与提供快速查询是难以同时实现的两个指标.例如对于普通的RDBMS,如果想要 ...

  2. Druid.io系列(一):简介

    原文链接: https://blog.csdn.net/njpjsoftdev/article/details/52955676 Druid.io(以下简称Druid)是面向海量数据的.用于实时查询与 ...

  3. Druid.io系列(九):数据摄入

    1. 概述 Druid的数据摄入主要包括两大类: 1. 实时输入摄入:包括Pull,Push两种 - Pull:需要启动一个RealtimeNode节点,通过不同的Firehose摄取不同种类的数据源 ...

  4. Druid.io系列(五):查询过程

    原文链接: https://blog.csdn.net/njpjsoftdev/article/details/52956194 Druid使用JSON over HTTP 作为底层的查询语言,不过强 ...

  5. SpringCloud系列二:Restful 基础架构(搭建项目环境、创建 Dept 微服务、客户端调用微服务)

    1.概念:Restful 基础架构 2.具体内容 对于 Rest 基础架构实现处理是 SpringCloud 核心所在,其基本操作形式在 SpringBoot 之中已经有了明确的讲解,那么本次为 了清 ...

  6. Druid.io系列(八):部署

    介绍 前面几个章节对Druid的整体架构做了简单的说明,本文主要描述如何部署Druid的环境 Imply提供了一套完整的部署方式,包括依赖库,Druid,图形化的数据展示页面,SQL查询组件等.本文将 ...

  7. Druid.io系列(三): Druid集群节点

    原文链接: https://blog.csdn.net/njpjsoftdev/article/details/52955937 1 Historical Node Historical Node的职 ...

  8. ELK系列二:Elasticsearch的架构原理和配置优化

    1.Elasticsearch的数据组织架构 1.1.Elasticsearch结构概念 集群(cluster):拥有相同cluster-name的elasticsearch结点的集合(每个结点其实就 ...

  9. Druid.io系列(六):问题总结

    原文地址: https://blog.csdn.net/njpjsoftdev/article/details/52956508 我们在生产环境中使用Druid也遇到了很多问题,通过阅读官网文档.源码 ...

随机推荐

  1. keras系列︱seq2seq系列相关实现与案例(feedback、peek、attention类型)

    之前在看<Semi-supervised Sequence Learning>这篇文章的时候对seq2seq半监督的方式做文本分类的方式产生了一定兴趣,于是开始简单研究了seq2seq.先 ...

  2. Xcode 在读写上提速100倍

  3. Asp.Net MVC webAPI Token based authentication

    1. 需要安装的nuget <package id="Microsoft.AspNet.Identity.Core" version="2.2.1" ta ...

  4. ng-if 判断条件中不能 使用变量名字拼接,switch可以

  5. boost::function和boost:bind取代虚函数

    以boost::function和boost:bind取代虚函数 这是一篇比较情绪化的blog,中心思想是"继承就像一条贼船,上去就下不来了",而借助boost::function ...

  6. 5.查找最小的k个元素[Kmin]

    [题目] 输入n个整数,输出其中最小的k个. 例如输入1,2,3,4,5,6,7和8这8个数字,则最小的4个数字为1,2,3和4. [分析] 这道题最简单的思路莫过于把输入的n个整数排序,这样排在最前 ...

  7. 关于鼠标不敏感导致自以为ubuntu很怪的问题

    你要相信自己拥有的确实是一个垃圾鼠标,而不要以为复制和粘贴有感觉控制不住.

  8. GitLab+Rancher实践DevOps【转载】

    摘要 本文描述使用自建GitLab和Rancher实践持续集成/持续交付流水线的过程,并用Rancher实现容器编排和蓝绿发布. GitLab持续集成 GitLab持续集成/持续交付流程图:部署Git ...

  9. 【Git】Git的正确学习方式

    Git学习笔记 学习资料 git init git status git log 可以查看提交历史 git reset --hard commit_id git reflog查看命令历史 git ad ...

  10. Java 多线程 2015/9/21

    http://lavasoft.blog.51cto.com/62575/27069   http://blog.csdn.net/aboy123/article/details/3830753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