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utex是一把钥匙,一个人拿了就可进入一个房间,出来的时候把钥匙交给队列的第一个。一般的用法是用于串行化对critical section代码的访问,保证这段代码不会被并行的运行。

Semaphore是一件可以容纳N人的房间,如果人不满就可以进去,如果人满了,就要等待有人出来。对于N=1的情况,称为binary semaphore。一般的用法是,用于限制对于某一资源的同时访问。

Binary semaphore与Mutex的差异:
在有的系统中Binary semaphore与Mutex是没有差异的。在有的系统上,主要的差异是mutex一定要由获得锁的进程来释放。而semaphore可以由其它进程释放(这时的semaphore实际就是个原子的变量,大家可以加或减),因此semaphore可以用于进程间同步。Semaphore的同步功能是所有系统都支持的,而Mutex能否由其他进程释放则未定,因此建议mutex只用于保护critical section。而semaphore则用于保护某变量,或者同步。

  1. class semaphore
  2. {
  3. public:
  4. Semaphore(int count, int max_count);
  5. ~Semaphore();
  6. void Unsignal();//等待操作P,count--,如果count==0则等待
  7. void Signal();//释放操作V,count++
  8. }
  9. classmutex
  10. {
  11. public:
  12. waitMutex();//阻塞线程,直到其它线程释放互斥锁
  13. releaseMutex();//释放线程
  14. }

另一个概念是spin lock,这是一个内核态概念。spin lock与semaphore的主要区别是spin lock是busy waiting,而semaphore是sleep。对于可以sleep的进程来说,busy waiting当然没有意义。对于单CPU的系统,busy waiting当然更没意义(没有CPU可以释放锁)。因此,只有多CPU的内核态非进程空间,才会用到spin lock。Linux kernel的spin lock在非SMP的情况下,只是关irq,没有别的操作,用于确保该段程序的运行不会被打断。其实也就是类似mutex的作用,串行化对  critical section的访问。但是mutex不能保护中断的打断,也不能在中断处理程序中被调用。而spin lock也一般没有必要用于可以sleep的进程空间。 ---------------------------------------------------------------------------------------------
内核同步措施
    为了避免并发,防止竞争。内核提供了一组同步方法来提供对共享数据的保护。我们的重点不是介绍这些方法的详细用法,而是强调为什么使用这些方法和它们之间的差别。     Linux 使用的同步机制可以说从2.0到2.6以来不断发展完善。从最初的原子操作,到后来的信号量,从大内核锁到今天的自旋锁。这些同步机制的发展伴随 Linux从单处理器到对称多处理器的过度;伴随着从非抢占内核到抢占内核的过度。锁机制越来越有效,也越来越复杂。     目前来说内核中原子操作多用来做计数使用,其它情况最常用的是两种锁以及它们的变种:一个是自旋锁,另一个是信号量。我们下面就来着重介绍一下这两种锁机制。
自旋锁
    自旋锁是专为防止多处理器并发而引入的一种锁,它在内核中大量应用于中断处理等部分(对于单处理器来说,防止中断处理中的并发可简单采用关闭中断的方式,不需要自旋锁)。     自旋锁最多只能被一个内核任务持有,如果一个内核任务试图请求一个已被争用(已经被持有)的自旋锁,那么这个任务就会一直进行忙循环——旋转——等待锁重新可用。要是锁未被争用,请求它的内核任务便能立刻得到它并且继续进行。自旋锁可以在任何时刻防止多于一个的内核任务同时进入临界区,因此这种锁可有效地避免多处理器上并发运行的内核任务竞争共享资源。     事实上,自旋锁的初衷就是:在短期间内进行轻量级的锁定。一个被争用的自旋锁使得请求它的线程在等待锁重新可用的期间进行自旋(特别浪费处理器时间),所以自旋锁不应该被持有时间过长。如果需要长时间锁定的话, 最好使用信号量。 自旋锁的基本形式如下:     spin_lock(&mr_lock);     //临界区     spin_unlock(&mr_lock);
    因为自旋锁在同一时刻只能被最多一个内核任务持有,所以一个时刻只有一个线程允许存在于临界区中。这点很好地满足了对称多处理机器需要的锁定服务。在单处理器上,自旋锁仅仅当作一个设置内核抢占的开关。如果内核抢占也不存在,那么自旋锁会在编译时被完全剔除出内核。     简单的说,自旋锁在内核中主要用来防止多处理器中并发访问临界区,防止内核抢占造成的竞争。另外自旋锁不允许任务睡眠(持有自旋锁的任务睡眠会造成自死锁——因为睡眠有可能造成持有锁的内核任务被重新调度,而再次申请自己已持有的锁),它能够在中断上下文中使用。     死锁:假设有一个或多个内核任务和一个或多个资源,每个内核都在等待其中的一个资源,但所有的资源都已经被占用了。这便会发生所有内核任务都在相互等待,但它们永远不会释放已经占有的资源,于是任何内核任务都无法获得所需要的资源,无法继续运行,这便意味着死锁发生了。自死琐是说自己占有了某个资源,然后自己又申请自己已占有的资源,显然不可能再获得该资源,因此就自缚手脚了。
信号量     Linux中的信号量是一种睡眠锁。如果有一个任务试图获得一个已被持有的信号量时,信号量会将其推入等待队列,然后让其睡眠。这时处理器获得自由去执行其它代码。当持有信号量的进程将信号量释放后,在等待队列中的一个任务将被唤醒,从而便可以获得这个信号量。     信号量的睡眠特性,使得信号量适用于锁会被长时间持有的情况;只能在进程上下文中使用,因为中断上下文中是不能被调度的;另外当代码持有信号量时,不可以再持有自旋锁。
信号量基本使用形式为: static DECLARE_MUTEX(mr_sem);//声明互斥信号量 if(down_interruptible(&mr_sem))     //可被中断的睡眠,当信号来到,睡眠的任务被唤醒     //临界区 up(&mr_sem);
信号量和自旋锁区别     虽然听起来两者之间的使用条件复杂,其实在实际使用中信号量和自旋锁并不易混淆。注意以下原则:     如果代码需要睡眠——这往往是发生在和用户空间同步时——使用信号量是唯一的选择。由于不受睡眠的限制,使用信号量通常来说更加简单一些。如果需要在自旋锁和信号量中作选择,应该取决于锁被持有的时间长短。理想情况是所有的锁都应该尽可能短的被持有,但是如果锁的持有时间较长的话,使用信号量是更好的选择。另外,信号量不同于自旋锁,它不会关闭内核抢占,所以持有信号量的代码可以被抢占。这意味者信号量不会对影响调度反应时间带来负面影响。
自旋锁对信号量
需求                     建议的加锁方法
低开销加锁               优先使用自旋锁 短期锁定                 优先使用自旋锁 长期加锁                 优先使用信号量 中断上下文中加锁          使用自旋锁 持有锁是需要睡眠、调度     使用信号量
---------------------------------------------------------------------------------------------
 
临界区(Critical Section)
    保证在某一时刻只有一个线程能访问数据的简便办法。在任意时刻只允许一个线程对共享资源进行访问。如果有多个线程试图同时访问临界区,那么在有一个线程进入后其他所有试图访问此临界区的线程将被挂起,并一直持续到进入临界区的线程离开。临界区在被释放后,其他线程可以继续抢占,并以此达到用原子方式操作共享资源的目的。
 
    在使用临界区时,一般不允许其运行时间过长,只要进入临界区的线程还没有离开,其他所有试图进入此临界区的线程都会被挂起而进入到等待状态,并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程序的运行性能。尤其需要注意的是不要将等待用户输入或是其他一些外界干预的操作包含到临界区。如果进入了临界区却一直没有释放,同样也会引起其他线程的长时间等待。虽然临界区同步速度很快,但却只能用来同步本进程内的线程,而不可用来同步多个进程中的线程。
互斥量(Mutex)
   互斥(Mutex)是一种用途非常广泛的内核对象。能够保证多个线程对同一共享资源的互斥访问。同临界区有些类似,只有拥有互斥对象的线程才具有访问资源的权限,由于互斥对象只有一个,因此就决定了任何情况下此共享资源都不会同时被多个线程所访问。当前占据资源的线程在任务处理完后应将拥有的互斥对象交出,以便其他线程在获得后得以访问资源。与其他几种内核对象不同,互斥对象在操作系统中拥有特殊代码,并由操作系统来管理,操作系统甚至还允许其进行一些其他内核对象所不能进行的非常规操作。互斥量跟临界区很相似,只有拥有互斥对象的线程才具有访问资源的权限,由于互斥对象只有一个,因此就决定了任何情况下此共享资源都不会同时被多个线程所访问。当前占据资源的线程在任务处理完后应将拥有的互斥对象交出,以便其他线程在获得后得以访问资源。互斥量比临界区复杂。因为使用互斥不仅仅能够在同一应用程序不同线程中实现资源的安全共享,而且可以在不同应用程序的线程之间实现对资源的安全共享。
     信号量(Semaphores)
    信号量对象对线程的同步方式与前面几种方法不同,信号允许多个线程同时使用共享资源,这与操作系统中的PV操作相同。它指出了同时访问共享资源的线程最大数目。它允许多个线程在同一时刻访问同一资源,但是需要限制在同一时刻访问此资源的最大线程数目。在用CreateSemaphore()创建信号量时即要同时指出允许的最大资源计数和当前可用资源计数。一般是将当前可用资源计数设置为最大资源计数,每增加一个线程对共享资源的访问,当前可用资源计数就会减1,只要当前可用资源计数是大于0的,就可以发出信号量信号。但是当前可用计数减小到0时则说明当前占用资源的线程数已经达到了所允许的最大数目,不能在允许其他线程的进入,此时的信号量信号将无法发出。线程在处理完共享资源后,应在离开的同时通过ReleaseSemaphore()函数将当前可用资源计数加1。在任何时候当前可用资源计数决不可能大于最大资源计数。信号量是通过计数来对线程访问资源进行控制的,而实际上信号量确实也被称作Dijkstra计数器。
    PV操作及信号量的概念都是由荷兰科学家E.W.Dijkstra提出的。信号量S是一个整数,S大于等于零时代表可供并发进程使用的资源实体数,但S小于零时则表示正在等待使用共享资源的进程数。
    P操作申请资源:     (1)S减1;     (2)若S减1后仍大于等于零,则进程继续执行;     (3)若S减1后小于零,则该进程被阻塞后进入与该信号相对应的队列中,然后转入进程调度。        V操作释放资源:     (1)S加1;     (2)若相加结果大于零,则进程继续执行;     (3)若相加结果小于等于零,则从该信号的等待队列中唤醒一个等待进程,然后再返回原进程继续执行或转入进程调度。
  信号量的使用特点使其更适用于对Socket(套接字)程序中线程的同步。例如,网络上的HTTP服务器要对同一时间内访问同一页面的用户数加以限制,这时可以为没一个用户对服务器的页面请求设置一个线程,而页面则是待保护的共享资源,通过使用信号量对线程的同步作用可以确保在任一时刻无论有多少用户对某一页面进行访问,只有不大于设定的最大用户数目的线程能够进行访问,而其他的访问企图则被挂起,只有在有用户退出对此页面的访问后才有可能进入。
总结:
    1.互斥量与临界区的作用非常相似,但互斥量是可以命名的,也就是说它可以跨越进程使用。所以创建互斥量需要的资源更多,所以如果只为了在进程内部是用的话使用临界区会带来速度上的优势并能够减少资源占用量。因为互斥量是跨进程的互斥量一旦被创建,就可以通过名字打开它。
    2.互斥量(Mutex),信号灯(Semaphore)都可以被跨越进程使用来进行同步数据操作,而其他的对象与数据同步操作无关,但对于进程和线程来讲,如果进程和线程在运行状态则为无信号状态,在退出后为有信号状态。
    3.通过互斥量可以指定资源被独占的方式使用,但如果有下面一种情况通过互斥量就无法处理,比如现在一位用户购买了一份三个并发访问许可的数据库系统,可以根据用户购买的访问许可数量来决定有多少个线程/进程能同时进行数据库操作,这时候如果利用互斥量就没有办法完成这个要求,信号灯对象可以说是一种资源计数器

Mutex, semaphore, spinlock的深度解析的更多相关文章

  1. Mutex, semaphore, spinlock

    Mutex是一把钥匙,一个人拿了就可进入一个房间,出来的时候把钥匙交给队列的第一个.一般的用法是用于串行化对critical section代码的访问,保证这段代码不会被并行的运行. Semaphor ...

  2. Go netpoll I/O 多路复用构建原生网络模型之源码深度解析

    导言 Go 基于 I/O multiplexing 和 goroutine 构建了一个简洁而高性能的原生网络模型(基于 Go 的I/O 多路复用 netpoll),提供了 goroutine-per- ...

  3. Feign Ribbon Hystrix 三者关系 | 史上最全, 深度解析

    史上最全: Feign Ribbon Hystrix 三者关系 | 深度解析 疯狂创客圈 Java 分布式聊天室[ 亿级流量]实战系列之 -25[ 博客园 总入口 ] 前言 疯狂创客圈(笔者尼恩创建的 ...

  4. [WebKit内核] JavaScript引擎深度解析--基础篇(一)字节码生成及语法树的构建详情分析

    [WebKit内核] JavaScript引擎深度解析--基础篇(一)字节码生成及语法树的构建详情分析 标签: webkit内核JavaScriptCore 2015-03-26 23:26 2285 ...

  5. 第37课 深度解析QMap与QHash

    1. QMap深度解析 (1)QMap是一个以升序键顺序存储键值对的数据结构 ①QMap原型为 class QMap<K, T>模板 ②QMap中的键值对根据Key进行了排序 ③QMap中 ...

  6. Deep Learning模型之:CNN卷积神经网络(一)深度解析CNN

    http://m.blog.csdn.net/blog/wu010555688/24487301 本文整理了网上几位大牛的博客,详细地讲解了CNN的基础结构与核心思想,欢迎交流. [1]Deep le ...

  7. (转载)(收藏)OceanBase深度解析

    一.OceanBase不需要高可靠服务器和高端存储 OceanBase是关系型数据库,包含内核+OceanBase云平台(OCP).与传统关系型数据库相比,最大的不同点, 是OceanBase是分布式 ...

  8. Kafka深度解析

    本文转发自Jason’s Blog,原文链接 http://www.jasongj.com/2015/01/02/Kafka深度解析 背景介绍 Kafka简介 Kafka是一种分布式的,基于发布/订阅 ...

  9. java内存分配和String类型的深度解析

    [尊重原创文章出自:http://my.oschina.net/xiaohui249/blog/170013] 摘要 从整体上介绍java内存的概念.构成以及分配机制,在此基础上深度解析java中的S ...

随机推荐

  1. angular 延迟更新方法

    失去焦点后更新: <input ng-model="name" ng-model-options="{updateOn:'blur'}" />{{n ...

  2. MySQL5.7 初使用

    MySQL 5.7.6 发布了快一年了, 官方的说法是比起前几代有很大的安全性提升,性能报告也是比之前版本提升了 2.3倍. 性能上这么大的提升,安全上也这么大的改进,怎么能不心动呢,这几天出于好奇, ...

  3. python常用模块collections os random sys

    Python 模块(Module),是一个 Python 文件,以 .py 结尾,包含了 Python 对象定义和Python语句. 模块让你能够有逻辑地组织你的 Python 代码段. 把相关的代码 ...

  4. QT 选择对话框简单示例

    QT 选择对话框简单示例 部分代码: pDialog->addSeparator(); QAction *pmb2 = pDialog->addAction(QString::fromLo ...

  5. [CQOI2013]新Nim游戏 线性基

    题面 题面 题解 首先我们知道nim游戏先手必败当且仅当所有石堆异或和为0,因此我们的目标就是要使对手拿石堆的时候,无论如何都不能使剩下的石堆异或和为0. 对于一个局面,如果我们可以选取一些可以凑出0 ...

  6. 【BZOJ4443】小凸玩矩阵(二分答案,二分图匹配)

    [BZOJ4443]小凸玩矩阵(二分答案,二分图匹配) 题面 BZOJ Description 小凸和小方是好朋友,小方给小凸一个N*M(N<=M)的矩阵A,要求小秃从其中选出N个数,其中任意两 ...

  7. eclipse show view失效的解决办法

    今天打开eclipse,发现console窗口没有了,然后使用show view也无法打开,上网查找办法,找到了方法试了一下,窗口重置(Windows-->Perspective-->Re ...

  8. Hdu5181 numbers

    numbers Time Limit: 12000/6000 MS (Java/Others)    Memory Limit: 196608/196608 K (Java/Others)Total ...

  9. Android缓存

    一个利用内存缓存和磁盘缓存图片的例子 public class BitmapCache { public static final String TAG = "debug"; pr ...

  10. [io benchmark]常用磁盘基准/压力测试工具

    Unix Disk I/O Benchmarks fio - NEW! fio is an I/O tool meant to be used both for benchmark and str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