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3-01数据结构和算法(2)

1.6字典中的键映射多个值

一个字典就是一个键对应一个单值的映射。如果你想要一个键映射多个值,那么你就需要将这多个值放到另外的容器中, 比如列表或者集合里面。比如,你可以像下面这样构造这样的字典:

d = {
    'a' : [1, 2, 3],
    'b' : [4, 5]
}
e = {
    'a' : {1, 2, 3},
    'b' : {4, 5}
}

选择使用列表还是集合取决于你的实际需求。如果你想保持元素的插入顺序就应该使用列表, 如果想去掉重复元素就使用集合(并且不关心元素的顺序问题)。

你可以很方便的使用 collections 模块中的 defaultdict 来构造这样的字典。 defaultdict 的一个特征是它会自动初始化每个 key 刚开始对应的值,所以你只需要关注添加元素操作了。比如:

from collections import defaultdict

d = defaultdict(list)
d['a'].append(1)
d['a'].append(2)
d['b'].append(4)

d = defaultdict(set)
d['a'].add(1)
d['a'].add(2)
d['b'].add(4)

需要注意的是, defaultdict 会自动为将要访问的键(就算目前字典中并不存在这样的键)创建映射实体。 如果你并不需要这样的特性,你可以在一个普通的字典上使用 setdefault() 方法来代替。比如:

d = {} # 一个普通的字典
d.setdefault('a', []).append(1)
d.setdefault('a', []).append(2)
d.setdefault('b', []).append(4)

可以这样初始化:

d = {}
for key, value in pairs:
    if key not in d:
        d[key] = []
    d[key].append(value)
#或者这种方式
d = defaultdict(list)
for key, value in pairs:
    d[key].append(value)

1.7字典排序

为了能控制一个字典中元素的顺序,你可以使用 collections 模块中的 OrderedDict 类。 在迭代操作的时候它会保持元素被插入时的顺序,示例如下:

from collections import OrderedDict

d = OrderedDict()
d['foo'] = 1
d['bar'] = 2
d['spam'] = 3
d['grok'] = 4
# Outputs "foo 1", "bar 2", "spam 3", "grok 4"
for key in d:
    print(key, d[key])

 当你想要构建一个将来需要序列化或编码成其他格式的映射的时候, OrderedDict 是非常有用的。 比如,你想精确控制以 JSON 编码后字段的顺序,你可以先使用 OrderedDict 来构建这样的数据:

>>> import json
>>> json.dumps(d)
'{"foo": 1, "bar": 2, "spam": 3, "grok": 4}'
>>>

  

OrderedDict 内部维护着一个根据键插入顺序排序的双向链表。每次当一个新的元素插入进来的时候, 它会被放到链表的尾部。对于一个已经存在的键的重复赋值不会改变键的顺序。

需要注意的是,一个 OrderedDict 的大小是一个普通字典的两倍,因为它内部维护着另外一个链表。 所以如果你要构建一个需要大量 OrderedDict 实例的数据结构的时候(比如读取 100,000 行 CSV 数据到一个 OrderedDict 列表中去), 那么你就得仔细权衡一下是否使用 OrderedDict 带来的好处要大过额外内存消耗的影响。

1.8字典运算

考虑下面的股票名和价格映射字典:

prices = {
    'ACME': 45.23,
    'AAPL': 612.78,
    'IBM': 205.55,
    'HPQ': 37.20,
    'FB': 10.75
}

  为了对字典值执行计算操作,通常需要使用 zip() 函数先将键和值反转过来。 比如,下面是查找最小和最大股票价格和股票值的代码:

min_price = min(zip(prices.values(), prices.keys()))
# min_price is (10.75, 'FB')
max_price = max(zip(prices.values(), prices.keys()))
# max_price is (612.78, 'AAPL')

  类似的,可以使用 zip()sorted() 函数来排列字典数据:

prices_sorted = sorted(zip(prices.values(), prices.keys()))
# prices_sorted is [(10.75, 'FB'), (37.2, 'HPQ'),
#                   (45.23, 'ACME'), (205.55, 'IBM'),
#                   (612.78, 'AAPL')]

  执行这些计算的时候,需要注意的是 zip() 函数创建的是一个只能访问一次的迭代器。 比如,下面的代码就会产生错误:

prices_and_names = zip(prices.values(), prices.keys())
print(min(prices_and_names)) # OK
print(max(prices_and_names)) # ValueError: max() arg is an empty sequence

  如果你在一个字典上执行普通的数学运算,你会发现它们仅仅作用于键,而不是值。比如:

min(prices) # Returns 'AAPL'
max(prices) # Returns 'IBM'

  这个结果并不是你想要的,因为你想要在字典的值集合上执行这些计算。 或许你会尝试着使用字典的 values() 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min(prices.values()) # Returns 10.75
max(prices.values()) # Returns 612.78

  

不幸的是,通常这个结果同样也不是你想要的。 你可能还想要知道对应的键的信息(比如那种股票价格是最低的?)。

你可以在 min()max() 函数中提供 key 函数参数来获取最小值或最大值对应的键的信息。比如:

min(prices, key=lambda k: prices[k]) # Returns 'FB'
max(prices, key=lambda k: prices[k]) # Returns 'AAPL'

  但是,如果还想要得到最小值,你又得执行一次查找操作。比如:

min_value = prices[min(prices, key=lambda k: prices[k])]

  前面的 zip() 函数方案通过将字典”反转”为 (值,键) 元组序列来解决了上述问题。 当比较两个元组的时候,值会先进行比较,然后才是键。 这样的话你就能通过一条简单的语句就能很轻松的实现在字典上的求最值和排序操作了.

需要注意的是在计算操作中使用到了 (值,键) 对。当多个实体拥有相同的值的时候,键会决定返回结果。 比如,在执行 min()max() 操作的时候,如果恰巧最小或最大值有重复的,那么拥有最小或最大键的实体会返回:

>>> prices = { 'AAA' : 45.23, 'ZZZ': 45.23 }
>>> min(zip(prices.values(), prices.keys()))
(45.23, 'AAA')
>>> max(zip(prices.values(), prices.keys()))
(45.23, 'ZZZ')
>>>

 总结一下:一般会根据键返回min()或者max(),使用zip()则可以返回值键对 

1.9查找两字典相同点

考虑下面两个字典:

a = {
    'x' : 1,
    'y' : 2,
    'z' : 3
}

b = {
    'w' : 10,
    'x' : 11,
    'y' : 2
}

  为了寻找两个字典的相同点,可以简单的在两字典的 keys() 或者 items() 方法返回结果上执行集合操作。比如:

# Find keys in common
a.keys() & b.keys() # { 'x', 'y' }
# Find keys in a that are not in b
a.keys() - b.keys() # { 'z' }
# Find (key,value) pairs in common
a.items() & b.items() # { ('y', 2) }

  这些操作也可以用于修改或者过滤字典元素。 比如,假如你想以现有字典构造一个排除几个指定键的新字典。 下面利用字典推导来实现这样的需求:

# Make a new dictionary with certain keys removed
c = {key:a[key] for key in a.keys() - {'z', 'w'}}
# c is {'x': 1, 'y': 2}

  

一个字典就是一个键集合与值集合的映射关系。 字典的 keys() 方法返回一个展现键集合的键视图对象。 键视图的一个很少被了解的特性就是它们也支持集合操作,比如集合并、交、差运算。 所以,如果你想对集合的键执行一些普通的集合操作,可以直接使用键视图对象而不用先将它们转换成一个 set。

字典的 items() 方法返回一个包含 (键,值) 对的元素视图对象。 这个对象同样也支持集合操作,并且可以被用来查找两个字典有哪些相同的键值对。

尽管字典的 values() 方法也是类似,但是它并不支持这里介绍的集合操作。 某种程度上是因为值视图不能保证所有的值互不相同,这样会导致某些集合操作会出现问题。 不过,如果你硬要在值上面执行这些集合操作的话,你可以先将值集合转换成 set,然后再执行集合运算就行了。

1.10删除序列相同的元素并保持顺序

如果序列上的值都是 hashable 类型,那么可以很简单的利用集合或者生成器来解决这个问题。比如:

def dedupe(items):
    seen = set()
    for item in items:
        if item not in seen:
            yield item
            seen.add(item)

  这个方法仅仅在序列中元素为 hashable 的时候才管用。 如果你想消除元素不可哈希(比如 dict 类型)的序列中重复元素的话,你需要将上述代码稍微改变一下,就像这样:

def dedupe(items, key=None):
    seen = set()
    for item in items:
        val = item if key is None else key(item)
        if val not in seen:
            yield item
            seen.add(val)

  这里的key参数指定了一个函数,将序列元素转换成 hashable 类型。下面是它的用法示例:

>>> a = [ {'x':1, 'y':2}, {'x':1, 'y':3}, {'x':1, 'y':2}, {'x':2, 'y':4}]
>>> list(dedupe(a, key=lambda d: (d['x'],d['y'])))
[{'x': 1, 'y': 2}, {'x': 1, 'y': 3}, {'x': 2, 'y': 4}]
>>> list(dedupe(a, key=lambda d: d['x']))
[{'x': 1, 'y': 2}, {'x': 2, 'y': 4}]
>>>

  如果你想基于单个字段、属性或者某个更大的数据结构来消除重复元素,第二种方案同样可以胜任。

如果你仅仅就是想消除重复元素,通常可以简单的构造一个集合。比如:

>>> a
[1, 5, 2, 1, 9, 1, 5, 10]
>>> set(a)
{1, 2, 10, 5, 9}
>>>

  在本节中我们使用了生成器函数让我们的函数更加通用,不仅仅是局限于列表处理。 比如,如果如果你想读取一个文件,消除重复行,你可以很容易像这样做:

with open(somefile,'r') as f:
for line in dedupe(f):
    ...

  上述key函数参数模仿了 sorted() , min()max() 等内置函数的相似功能.

  

python3学习笔记2---引用http://python3-cookbook.readthedocs.io/zh_CN/latest/2的更多相关文章

  1. python3学习笔记1---引用http://python3-cookbook.readthedocs.io/zh_CN/latest/

    2018-02-28数据结构和算法(1) 1.1解压序列赋值给多个变量: 任何的序列(或者是可迭代对象)可以通过一个简单的赋值语句解压并赋值给多个变量. 唯一的前提就是变量的数量必须跟序列元素的数量是 ...

  2. python3学习笔记4---引用http://python3-cookbook.readthedocs.io/zh_CN/latest/

    2018-03-01数据结构与算法(4) 1.16过滤序列元素 最简单的过滤序列元素的方法就是使用列表推导.比如: >>> mylist = [1, 4, -5, 10, -7, 2 ...

  3. python3学习笔记3---引用http://python3-cookbook.readthedocs.io/zh_CN/latest/

    2018-03-01数据结构和算法(3) 1.11 命名切片 假定你有一段代码要从一个记录字符串中几个固定位置提取出特定的数据字段(比如文件或类似格式): ###### 012345678901234 ...

  4. python3学习笔记(6)_iteration

    #python3 学习笔记17/07/10 # !/usr/bin/env python3 # -*- coding:utf-8 -*- #类似 其他语言的for循环,但是比for抽象程度更高 # f ...

  5. Python3学习笔记(urllib模块的使用)转http://www.cnblogs.com/Lands-ljk/p/5447127.html

    Python3学习笔记(urllib模块的使用)   1.基本方法 urllib.request.urlopen(url, data=None, [timeout, ]*, cafile=None,  ...

  6. Python3学习笔记 - 准备环境

    前言 最近乘着项目不忙想赶一波时髦学习一下Python3.由于正好学习了Docker,并深深迷上了Docker,所以必须趁热打铁的用它来创建我们的Python3的开发测试环境.Python3的中文教程 ...

  7. python3学习笔记(7)_listComprehensions-列表生成式

    #python3 学习笔记17/07/11 # !/usr/bin/env python3 # -*- conding:utf-8 -*- #通过列表生成式可以生成格式各样的list,这种list 一 ...

  8. python3学习笔记(5)_slice

    #python3 学习笔记17/07/10 # !/usr/bin/env python3 # -*- coding:utf-8 -*- #切片slice 大大简化 对于指定索引的操作 fruits ...

  9. python3.4学习笔记(一) 基本语法 python3不向下兼容,有些语法跟python2.x不一样

    python3.4学习笔记(一) 基本语法 python3不向下兼容,有些语法跟python2.x不一样,IDLE shell编辑器,快捷键:ALT+p,上一个历史输入内容,ALT+n 下一个历史输入 ...

随机推荐

  1. MBR和GPT概要学习

    MBR和GPT概要学习 1.     MBR和GPT 大家所最为熟知的分区方式同时也是最主流的主要有两种:MBR(Master Boot Record)和GPT(GUID Partition Tabl ...

  2. RH阴性血妇女怀孕注意事项

     RH阴性血的妇女怀孕注意事项,本文主要讲解RH阴性血抗体效价检测. 第一.孕前准备:Rh阴性的妇女怀孕前,需要到血液中心或指定医院作ABO和Rh血型鉴定,并且做一次孕前血液免疫学产前检查(血型抗体检 ...

  3. sql中with的用法(CTE公用表表达式):应用子查询嵌套,提高sql性能

    一.WITH AS的含义 WITH AS短语,也叫子查询部分(subquery factoring),定义一个SQL片断,该片断会被整个SQL语句所用到. 有时是为了让SQL语句的可读性更高些,也可能 ...

  4. Oracle R12 多组织访问的控制 - MOAC(Multi-Org Access Control)

    什么是MOAC MOAC(Multi-Org Access Control)为多组织访问控制,是Oracle EBS R12的重要新功能,它可以实现在一个Responsibility下对多个Opera ...

  5. 分布式进阶(十三)Docker Container间实现数据共享

    sudo docker run -it -v /usr/lib:/usr/lib/dbdata --name dbcontainer-192.168.1.184 ubuntu:14.04 sudo d ...

  6. TortoiseGit安装过程

     运行TortoiseGit-1.7.7.0-32bit.msi,如下图 点击Next, 下一步 点击Next, 下一步 选择ssh客户端, 使用默认, 点击Next, 下一步 选择安装路径, 点 ...

  7. 《java入门第一季》之面向对象面试题(面向对象都做了哪些事情)

    创建对象内存图解.

  8. 如何手动实现C语言中的字符串操作

    学了字符串操作,很多人也许学了大概知道怎么用,但是太久没用就忘了,恰恰这是找软件工程师或者嵌入式工程师以及C,C++相关的笔试面试必考的题目!接下来我们来看看如何手动实现这些相关的函数. 废话不多说, ...

  9. LeetCode之“链表”:Reverse Linked List && Reverse Linked List II

    1. Reverse Linked List 题目链接 题目要求: Reverse a singly linked list. Hint: A linked list can be reversed ...

  10. 【数值分析】误差的分析与减少及Matlab解线性方程的四种方法

    1.误差的来源 模型误差:数学模型与实际问题之间的误差 观测误差:测量数据与实际数据的误差 方法误差:数学模型的精确解与数值方法得到的数值解之间的误差:例如 舍入误差:对数据进行四舍五入后产生的误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