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义

表示一个作用于某对象结构中的各元素的操作。它使你可以在不改变各元素类的前提下定义作用于这些元素的新操作。

UML

优点

  1. 符合单一职责原则:凡是适用访问者模式的场景中,元素类中需要封装在访问者中的操作必定是与元素类本身关系不大且是易变的操作,使用访问者模式一方面符合单一职责原则,另一方面,因为被封装的操作通常来说都是易变的,所以当发生变化时,就可以在不改变元素类本身的前提下,实现对变化部分的扩展;
  2. 扩展性良好:元素类可以通过接受不同的访问者来实现对不同操作的扩展;
  3. 允许你对组合结构加入新的操作,无需改变结构本身;
  4. 想要加入新的操作相对容易;
  5. 访问者所进行的操作,其代码是集中在一起的。

缺点

  1. 会打破组合类的封装;
  2. 因为游走的功能牵涉其中,随意对组合结构的改变就更加困难。

应用场景

  1. 一个对象结构包含很多类对象,它们有不同的接口,而你想对这些对象实施一些依赖于其具体类的操作;
  2. 需要对一个对象结构中的对象进行很多不同的并且不相关的操作,而你想避免让这些操作“污染”这些对象的类。Visitor模式使得你可以将相关的操作集中起来定义在一个类中;
  3. 当该对象结构被很多应用共享时,用Visitor模式让每个应用仅包含需要用到的操作;
  4. 定义对象结构的类很少改变,但经常需要在此结构上定义新的操作。改变对象结构类需要重定义对所有访问者的接口,这可能需要很大的代价。如果对象结构类经常改变,那么可能还是在这些类中定义这些操作较好。

示例

通过访问者来访问不同对象并打印对应访问者刚兴趣的数据出来。

Java

 import java.util.ArrayList;
import java.util.List; public class Main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List<Employee> list = new ArrayList<>(); CommonEmployee zhangSan = new CommonEmployee();
zhangSan.setName("张三");
zhangSan.setSex(Employee.MALE);
zhangSan.setSalary(5000);
zhangSan.setJob("苦逼的码农");
list.add(zhangSan); CommonEmployee liSi = new CommonEmployee();
liSi.setName("李四");
liSi.setSex(Employee.FEMALE);
liSi.setSalary(20000);
liSi.setJob("公司里唯一的程序媛");
list.add(liSi); Manager wangWu = new Manager();
wangWu.setName("王五");
wangWu.setSex(Employee.MALE);
wangWu.setSalary(66000);
wangWu.setPerformance("业绩基本为负值,不过每次马屁都拍得老板很飘!");
list.add(wangWu); for (Employee em : list)
{
em.accept(new Visitor());
}
} /**
* 访问者接口
*/
public interface IVisitor
{
/**
* 访问普通员工
*/
void visit(CommonEmployee commonEmployee); /**
* 访问经理
*/
void visit(Manager manager);
} /**
* 访问者对象
*/
public static class Visitor implements IVisitor
{
@Override
public void visit(CommonEmployee commonEmployee)
{
System.out.println(getCommonEmployee(commonEmployee));
} @Override
public void visit(Manager manager)
{
System.out.println(getManagerInfo(manager));
} private String getBasicInfo(Employee employee)
{
String info = "姓名:" + employee.getName() + "\t";
info += "性别:" + (employee.getSex() == Employee.MALE ? "男" : "女") + "\t";
info += "薪水:" + employee.getSalary() + "\t";
return info;
} private String getCommonEmployee(CommonEmployee commonEmployee)
{
String basicInfo = getBasicInfo(commonEmployee);
String otherInfo = "工作:" + commonEmployee.getJob();
return basicInfo + otherInfo;
} private String getManagerInfo(Manager manager)
{
String basicInfo = getBasicInfo(manager);
String otherInfo = "业绩:" + manager.getPerformance();
return basicInfo + otherInfo;
}
} /**
* 员工基类
*/
public static abstract class Employee
{
public final static int MALE = 0; public final static int FEMALE = 1; private String name;
private int sex;
private int salary; public String getName()
{
return name;
} public void setName(String name)
{
this.name = name;
} public int getSex()
{
return sex;
} public void setSex(int sex)
{
this.sex = sex;
} public int getSalary()
{
return salary;
} public void setSalary(int salary)
{
this.salary = salary;
} /**
* 接受访问者访问
*/
public abstract void accept(IVisitor visitor);
} /**
* 普通员工
*/
public static class CommonEmployee extends Employee
{
private String job; public String getJob()
{
return job;
} public void setJob(String job)
{
this.job = job;
} @Override
public void accept(IVisitor visitor)
{
visitor.visit(this);
}
} /**
* 经理
*/
public static class Manager extends Employee
{
private String performance; public String getPerformance()
{
return performance;
} public void setPerformance(String performance)
{
this.performance = performance;
} @Override
public void accept(IVisitor visitor)
{
visitor.visit(this);
}
}
}

行为类模式(十一):访问者(Visitor)的更多相关文章

  1. C#设计模式之二十一访问者模式(Visitor Pattern)【行为型】

    一.引言 今天我们开始讲“行为型”设计模式的第九个模式,该模式是[访问者模式],英文名称是:Visitor Pattern.如果按老规矩,先从名称上来看看这个模式,我根本不能获得任何对理解该模式有用的 ...

  2. 设计模式-访问者(Visitor)模式

    访问者模式是对象的行为模式.访问者模式的目的是封装施加在某种数据结构元素上的操作.一旦一些操作需要修改,接受这个操作的数据结构可以保持不变. 个人觉得访问者模式相对其他的设计模式来说稍微复杂,难理解一 ...

  3. Visitor模式(访问者设计模式)

    Visitor ? 在Visitor模式中,数据结构与处理被分离开来.我们编写一个表示"访问者"的类来访问数据结构中的元素, 并把对各元素的处理交给访问者类.这样,当需要增加新的处 ...

  4. 行为型模式(九) 访问者模式(Visitor)

    一.动机(Motivate) 在软件构建过程中,由于需求的改变,某些类层次结构中常常需要增加新的行为(方法),如果直接在基类中做这样的更改,将会给子类带来很繁重的变更负担,甚至破坏原有设计.如何在不更 ...

  5. [设计模式]访问者 Visitor 模式

    访问者模式是对象的行为模式. 访问者模式的目的是封装一些施加于某种数据结构元素之上的操作.一旦这些操作需要修改的话,接受这个操作的数据结构则可以保持不变.

  6. GoF23种设计模式之行为型模式之访问者模式

    概述 表示一个作用于某对象结构中的各元素的操作. 它使你可以在不改变各元素的类的前提下定义作用于这些元素的新操作. 适用性 1.一个对象结构包含很多类对象,它们有不同的接口,而你想对这些对象实施一些依 ...

  7. 设计模式之行为类模式大PK

                                        行为类模式大PK 行为类模式包括责任链模式.命令模式.解释器模式.迭代器模式.中介者模式.备忘录模式.观察者模式.状态模式.策略 ...

  8. 结构类模式(七):代理(Proxy)

    定义 为其他对象提供一种代理以控制对这个对象的访问. 代理模式也叫做委托模式,它是一项基本设计技巧.许多其他的模式,如状态模式.策略模式.访问者模式本质上是在更特殊的场合采用了委托模式,而且在日常的应 ...

  9. 设计模式之行为类模式PK

    行为类模式包括: 责任链模式 命令模式 解释器模式 迭代器模式 中介者模式 备忘录模式 观察者模式 状态模式 策略模式 模板方法模式 访问者模式 行为型模式涉及到算法和对象间职责的分配 行为类模式关注 ...

  10. 行为型模式(十一) 解释器模式(Interpreter)

    一.动机(Motivate) 在软件构建过程中,如果某一特定领域的问题比较复杂,类似的模式不断重复出现,如果使用普通的编程方式来实现将面临非常频繁的变化.在这种情况下,将特定领域的问题表达为某种语法规 ...

随机推荐

  1. 链接sql数据库并输出csv文件

    __author__ = 'chunyang.wu' #作者:SelectDB # -*- coding: utf-8 -*- import MySQLdb import os os.environ[ ...

  2. 代理服务 SQUID 测试

    第一部分:SQUID基础 Squid代理服务的基本配置: http_port 3128                    #设置监听的IP与端口号 cache_mem 64 MB          ...

  3. /proc/net/sockstat 里的信息是什么意思?

    cat /proc/net/sockstat sockets: used 294 TCP: inuse 35 orphan 0 tw 0 alloc 45 mem 1 UDP: inuse 13 me ...

  4. linux下网络配置小节[from 老男孩的linux运维笔记]

    对于linux高手看似简单的网络配置问题,也许要说出所以然来也并不轻松,因此仍然有太多的初学者徘徊在门外就不奇怪了, 这里,老男孩老师花了一些时间总结了这个文档小结,也还不够完善,欢迎大家补充,交流. ...

  5. umdh windbg分析内存泄露

    A.利用工具umdh(user-mode dump heap)分析:此处以程序MemoryLeak.exe为例子 1.开启cmd 键入要定位内存泄露的程序gflags.exe /i memroylea ...

  6. 如果没有 Android 世界会是什么样子?

    2005年谷歌从安迪·鲁宾(Andy Rubin)手中收购Android系统,起初安迪·鲁宾(Andy Rubin)只是想为数码相机开发出一个更为先进的系统,所以有了 Android.但是智能手机行业 ...

  7. 【Android】Android连接SQLite3数据库的操作

    在前面使用SQLite3的时候,并没有留意到有SQLiteOpenHelper这个类,所以只好在Activity里面去创建和维护数据库跟数据表的创建. 但是,现在有了SQLiteOpenHelper这 ...

  8. 关于VC++的增量链接(Incremental Linking)

    增量链接(Incremental Linking)这个词语在使用Visual C++时经常会遇到(其实不只是VS系列,其它链接器也有这个特性), 就比如经常遇到的:上一个增量链接没有生成它, 正在执行 ...

  9. C语言下的错误处理的问题

    下面是三种C语言的错误处理,你喜欢哪一种?还是都不喜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 问题: 不充分,而且很容易出错,前 ...

  10. State Threads 回调终结者

    上回写了篇<一个“蝇量级”C语言协程库>,推荐了一下Protothreads,通过coroutine模拟了用户级别的multi-threading模型,虽然本身足够“轻”,杜绝了系统开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