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1)CyclicBarrier是什么?

(2)CyclicBarrier具有什么特性?

(3)CyclicBarrier与CountDownLatch的对比?

简介

CyclicBarrier,回环栅栏,它会阻塞一组线程直到这些线程同时达到某个条件才继续执行。它与CountDownLatch很类似,但又不同,CountDownLatch需要调用countDown()方法触发事件,而CyclicBarrier不需要,它就像一个栅栏一样,当一组线程都到达了栅栏处才继续往下走。

使用方法

public class CyclicBarrier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CyclicBarrier cyclicBarrier = new CyclicBarrier(3); for (int i = 0; i < 3; i++) {
new Thread(()->{
System.out.println("before");
try {
cyclicBarrier.await();
}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catch (BrokenBarrier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System.out.println("after");
}).start();
}
}
}

这段方法很简单,使用一个CyclicBarrier使得三个线程保持同步,当三个线程同时到达cyclicBarrier.await();处大家再一起往下运行。

源码分析

主要内部类

private static class Generation {
boolean broken = false;
}

Generation,中文翻译为代,一代人的代,用于控制CyclicBarrier的循环使用。

比如,上面示例中的三个线程完成后进入下一代,继续等待三个线程达到栅栏处再一起执行,而CountDownLatch则做不到这一点,CountDownLatch是一次性的,无法重置其次数。

主要属性

// 重入锁
private final ReentrantLock lock = new ReentrantLock();
// 条件锁,名称为trip,绊倒的意思,可能是指线程来了先绊倒,等达到一定数量了再唤醒
private final Condition trip = lock.newCondition();
// 需要等待的线程数量
private final int parties;
// 当唤醒的时候执行的命令
private final Runnable barrierCommand;
// 代
private Generation generation = new Generation();
// 当前这一代还需要等待的线程数
private int count;

通过属性可以看到,CyclicBarrier内部是通过重入锁的条件锁来实现的,那么你可以脑补一下这个场景吗?

彤哥来脑补一下:假如初始时count = parties = 3,当第一个线程到达栅栏处,count减1,然后把它加入到Condition的队列中,第二个线程到达栅栏处也是如此,第三个线程到达栅栏处,count减为0,调用Condition的signalAll()通知另外两个线程,然后把它们加入到AQS的队列中,等待当前线程运行完毕,调用lock.unlock()的时候依次从AQS的队列中唤醒一个线程继续运行,也就是说实际上三个线程先依次(排队)到达栅栏处,再依次往下运行。

以上纯属彤哥脑补的内容,真实情况是不是如此呢,且往后看。

构造方法

public CyclicBarrier(int parties, Runnable barrierAction) {
if (parties <= 0) throw new IllegalArgumentException();
// 初始化parties
this.parties = parties;
// 初始化count等于parties
this.count = parties;
// 初始化都到达栅栏处执行的命令
this.barrierCommand = barrierAction;
} public CyclicBarrier(int parties) {
this(parties, null);
}

构造方法需要传入一个parties变量,也就是需要等待的线程数。

await()方法

每个需要在栅栏处等待的线程都需要显式地调用await()方法等待其它线程的到来。

public int await() throws InterruptedException, BrokenBarrierException {
try {
// 调用dowait方法,不需要超时
return dowait(false, 0L);
} catch (TimeoutException toe) {
throw new Error(toe); // cannot happen
}
} private int dowait(boolean timed, long nanos)
throws InterruptedException, BrokenBarrierException,
TimeoutException {
final ReentrantLock lock = this.lock;
// 加锁
lock.lock();
try {
// 当前代
final Generation g = generation; // 检查
if (g.broken)
throw new BrokenBarrierException(); // 中断检查
if (Thread.interrupted()) {
breakBarrier();
throw new InterruptedException();
} // count的值减1
int index = --count;
// 如果数量减到0了,走这段逻辑(最后一个线程走这里)
if (index == 0) { // tripped
boolean ranAction = false;
try {
// 如果初始化的时候传了命令,这里执行
final Runnable command = barrierCommand;
if (command != null)
command.run();
ranAction = true;
// 调用下一代方法
nextGeneration();
return 0;
} finally {
if (!ranAction)
breakBarrier();
}
} // 这个循环只有非最后一个线程可以走到
for (;;) {
try {
if (!timed)
// 调用condition的await()方法
trip.await();
else if (nanos > 0L)
// 超时等待方法
nanos = trip.awaitNanos(nanos);
}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ie) {
if (g == generation && ! g.broken) {
breakBarrier();
throw ie;
} else {
// We're about to finish waiting even if we had not
// been interrupted, so this interrupt is deemed to
// "belong" to subsequent execution.
Thread.currentThread().interrupt();
}
} // 检查
if (g.broken)
throw new BrokenBarrierException(); // 正常来说这里肯定不相等
// 因为上面打破栅栏的时候调用nextGeneration()方法时generation的引用已经变化了
if (g != generation)
return index; // 超时检查
if (timed && nanos <= 0L) {
breakBarrier();
throw new TimeoutException();
}
}
} finally {
lock.unlock();
}
}
private void nextGeneration() {
// 调用condition的signalAll()将其队列中的等待者全部转移到AQS的队列中
trip.signalAll();
// 重置count
count = parties;
// 进入下一代
generation = new Generation();
}

dowait()方法里的整个逻辑分成两部分:

(1)最后一个线程走上面的逻辑,当count减为0的时候,打破栅栏,它调用nextGeneration()方法通知条件队列中的等待线程转移到AQS的队列中等待被唤醒,并进入下一代。

(2)非最后一个线程走下面的for循环逻辑,这些线程会阻塞在condition的await()方法处,它们会加入到条件队列中,等待被通知,当它们唤醒的时候已经更新换“代”了,这时候返回。

图解

学习过前面的章节,看这个图很简单了,看不懂的同学还需要把推荐的内容好好看看哦^^

总结

(1)CyclicBarrier会使一组线程阻塞在await()处,当最后一个线程到达时唤醒(只是从条件队列转移到AQS队列中)前面的线程大家再继续往下走;

(2)CyclicBarrier不是直接使用AQS实现的一个同步器;

(3)CyclicBarrier基于ReentrantLock及其Condition实现整个同步逻辑;

彩蛋

CyclicBarrier与CountDownLatch的异同?

(1)两者都能实现阻塞一组线程等待被唤醒;

(2)前者是最后一个线程到达时自动唤醒;

(3)后者是通过显式地调用countDown()实现的;

(4)前者是通过重入锁及其条件锁实现的,后者是直接基于AQS实现的;

(5)前者具有“代”的概念,可以重复使用,后者只能使用一次;

(6)前者只能实现多个线程到达栅栏处一起运行;

(7)后者不仅可以实现多个线程等待一个线程条件成立,还能实现一个线程等待多个线程条件成立(详见CountDownLatch那章使用案例);

推荐阅读

1、死磕 java同步系列之开篇

2、死磕 java魔法类之Unsafe解析

3、死磕 java同步系列之JMM(Java Memory Model)

4、死磕 java同步系列之volatile解析

5、死磕 java同步系列之synchronized解析

6、死磕 java同步系列之自己动手写一个锁Lock

7、死磕 java同步系列之AQS起篇

8、死磕 java同步系列之ReentrantLock源码解析(一)——公平锁、非公平锁

9、死磕 java同步系列之ReentrantLock源码解析(二)——条件锁

10、死磕 java同步系列之ReentrantLock VS synchronized

11、死磕 java同步系列之ReentrantReadWriteLock源码解析

12、死磕 java同步系列之Semaphore源码解析

13、死磕 java同步系列之CountDownLatch源码解析

14、死磕 java同步系列之AQS终篇

15、死磕 java同步系列之StampedLock源码解析


欢迎关注我的公众号“彤哥读源码”,查看更多源码系列文章, 与彤哥一起畅游源码的海洋。

死磕 java同步系列之CyclicBarrier源码解析——有图有真相的更多相关文章

  1. 死磕 java同步系列之Phaser源码解析

    问题 (1)Phaser是什么? (2)Phaser具有哪些特性? (3)Phaser相对于CyclicBarrier和CountDownLatch的优势? 简介 Phaser,翻译为阶段,它适用于这 ...

  2. 死磕 java同步系列之StampedLock源码解析

    问题 (1)StampedLock是什么? (2)StampedLock具有什么特性? (3)StampedLock是否支持可重入? (4)StampedLock与ReentrantReadWrite ...

  3. 死磕 java同步系列之Semaphore源码解析

    问题 (1)Semaphore是什么? (2)Semaphore具有哪些特性? (3)Semaphore通常使用在什么场景中? (4)Semaphore的许可次数是否可以动态增减? (5)Semaph ...

  4. 死磕 java同步系列之ReentrantReadWriteLock源码解析

    问题 (1)读写锁是什么? (2)读写锁具有哪些特性? (3)ReentrantReadWriteLock是怎么实现读写锁的? (4)如何使用ReentrantReadWriteLock实现高效安全的 ...

  5. 死磕 java同步系列之ReentrantLock源码解析(二)——条件锁

    问题 (1)条件锁是什么? (2)条件锁适用于什么场景? (3)条件锁的await()是在其它线程signal()的时候唤醒的吗? 简介 条件锁,是指在获取锁之后发现当前业务场景自己无法处理,而需要等 ...

  6. 死磕 java同步系列之ReentrantLock源码解析(一)——公平锁、非公平锁

    问题 (1)重入锁是什么? (2)ReentrantLock如何实现重入锁? (3)ReentrantLock为什么默认是非公平模式? (4)ReentrantLock除了可重入还有哪些特性? 简介 ...

  7. 死磕 java同步系列之CountDownLatch源码解析

  8. 死磕 java同步系列之zookeeper分布式锁

    问题 (1)zookeeper如何实现分布式锁? (2)zookeeper分布式锁有哪些优点? (3)zookeeper分布式锁有哪些缺点? 简介 zooKeeper是一个分布式的,开放源码的分布式应 ...

  9. 死磕 java同步系列之redis分布式锁进化史

    问题 (1)redis如何实现分布式锁? (2)redis分布式锁有哪些优点? (3)redis分布式锁有哪些缺点? (4)redis实现分布式锁有没有现成的轮子可以使用? 简介 Redis(全称:R ...

随机推荐

  1. Qt实用技巧:界面切换使用Dialog全屏切换

    需求 在做应用程序的过程中,需要使用界面切换,界面切换到下一个界面使用new一个界面并显示,如系统设置,相关信息展示等等. (注意:本技巧适用的条件是,主界面不需要相关的信号与槽做消息循环,因为主界面 ...

  2. Cython 的学习

    开发效率极高的 Python 一直因执行效率过低为人所诟病,Cython 由此诞生,特性介于 Python 和 C 语言之间. Cython 学习 1. Cython 是什么? 它是一个用来快速生成 ...

  3. VAssist 使用技巧(函数声明定位,比VS的还要强大)

    1. 有了VAX可以关掉C++导航栏,快捷键ALT+M,显示当前打开文档的所有符号,而且可以输入进行过滤 2. 查找文件,shift+alt+o (直接定位) 3. 查找符号shift+alt+s 4 ...

  4. twemproxy分片处理原理--剖析twemproxy代码正编

    twemproxy在redis上能处理多命令流程只有mset,mget,del的命令,例如mset的话是mset k1 v1 k2 v2 k3 k3,mget的话是mget k1 k2 k3,del的 ...

  5. numpy 维度与轴的问题

    0. 多维数组的显示问题 >> X = np.reshape(np.arange(24), (2, 3, 4)) # 也即 2 行 3 列的 4 个平面(plane) >> X ...

  6. 微信公众平台消息接口开发(12)消息接口Bug

    微信公众平台开发模式 微信公众平台消息接口 微信公众平台API 微信开发模式 Bug 方倍工作室 原文:http://www.cnblogs.com/txw1958/archive/2013/03/1 ...

  7. linux的各个子系统

    Linux基本的子系统主要有CPU.Memory.IO.Network. 在这些子系统中,它们之间相互之间高度依赖.不论什么一个子系统的高负载都会引起其它子系统出现故障. 比如: 大量的页调入请求对内 ...

  8. Metropolis 采样与蒙特卡洛算法

    Metropolis 算法又叫 Metropolis 抽样,是模拟退火算法的基础,在早期的科学计算中蒙特卡洛方法(Monte Carlo)是对大量原子在给定温度下的平衡态的随机模拟,当蒙特卡洛算法计算 ...

  9. 努比亚Z7 mini刷机教程_recovery卡刷机教程

    之前小编分享努比亚Z7 mini电话访问Root权限.recovery刷机教程. 所以对于朋友谁搞机整机的爱,左边是写第三方手机刷包.那么下面刷的家小编与您分享努比亚Z7 mini刷机教程手机. 一. ...

  10. Headless Chrome入门

    原文地址:Getting Started with Headless Chrome  By EricBidelman  Engineer @ Google working on web tool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