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关于这方面的知识,我阅读的是《UNIX网络编程:卷一》,书里是以UNIX为中心展开描述的,根据这部分知识,在网上参考了部分资料。以Linux为中心整理了这篇博客。

Linux的I/O模型

和Unix的I/O模型基本一致,Linux下一共有5种I/O模型[1]

  • 阻塞式I/O模型;
  • 非阻塞式I/O模型;
  • I/O复用式模型;
  • 信号驱动动式I/O模型
  • 异步I/O模型

上面这个列表,算是绝大部分关于Linux I/O模型博客中都会贴出来的。

在上述5种I/O模型中,前4种,其实都可以划分为同步I/O方式,只有最有一种异步I/O模型才使用异步I/O方式。

为什么这么划分呢,就得仔细看看这5种I/O模型到底是什么。

行文须知

下文中对各个模型的描述,都是使用数据报(UDP)套接字作为例子进行说明的。

因为UDP相对与TCP来说比较简单——要么整个数据报已经收到,要么还没有——而对于TCP来说,套接字低水位标记等额外变量开始起作用,导致整个概念变得复杂。(加粗字体的内容在写这篇博客时,并没有搞清楚是什么,可能后续会陆续搞懂)


一、阻塞式I/O

通常我们使用的I/O都是阻塞式I/O,在编程时使用的大多数也是阻塞式I/O。在默认情况下,所有的套接字(socket)都是阻塞的。下图解释了阻塞式I/O模型的流程

上图中,我们说从调用recvfrom开始到它返回的整段时间内是被阻塞的,recvfrom成功返回后,引用程序才开始处理数据报。

阻塞式I/O的优缺点

优点

阻塞式I/O很容易上手,一般程序按照read-process的顺序进行处理就好。通常来说我们编写的第一个TCP的C/S程序就是阻塞式I/O模型的。并且该模型定位错误,在阻塞时整个进程将被挂起,基本不会占用CPU资源。

缺点:

该模型的缺点也十分明显。作为服务器,需要处理同时多个的套接字,使用该模型对具有多个的客户端并发的场景时就显得力不从心。

当然也有补救方法,我们使用多线程技术来弥补这个缺陷。但是多线程在具有大量连接时,多线程技术带来的资源消耗也不容小看:

如果我们现在有1000个连接时,就需要开启1000个线程来处理这些连接,于是就会出现下面的情况

  • 线程有内存开销,假设每个线程需要512K的存放栈,那么1000个连接就需要月512M的内存。当并发量高的时候,这样的内存开销是无法接受的。
  • 线程切换有CPU开销,这个CPU开销体现在上下文切换上,如果线程数越多,那么大多数CPU时间都用于上下文切换,这样每个线程的时间槽会非常短,CPU真正处理数据的时间就会少了非常多。

二、非阻塞式I/O

有阻塞I/O,那么也会有非阻塞I/O,在上文说过默认情况下,所有的套接字都是阻塞的,那么通过设置套接字的NONBLOCK(一般在open(),socket()等调用中设置)标志或者设置recvsend等输入输出函数的MSG_DONTWAIT标志就可以实现非阻塞操作。

那我们来看看非阻塞I/O模型的运行流程吧

可以看到,前三次recvfrom时没有数据可以返回,此时内核不阻塞进程,转而立即返回一个EWOULDBLOCK错误。第四次调用recvfrom时已经有一个数据报准备好了,此时它将被复制到应用进程的缓冲区,于是recvfrom调用成功返回。

当一个应用进程像这样对一个非阻塞描述符循环调用recvfrom时,我们称之为轮询(polling)

非阻塞式I/O的优缺点

优点

这种I/O方式也有明显的优势,即不会阻塞在内核的等待数据过程,每次发起的I/O请求可以立即返回,不用阻塞等待。在数据量收发不均,等待时间随机性极强的情况下比较常用。

缺点

轮询这一个特征就已近暴露了这个I/O模型的缺点。轮询将会不断地询问内核,这将占用大量的CPU时间,系统资源利用率较低。同时,该模型也不便于使用,需要编写复杂的代码。


三、I/O复用模型

上文中说到,在出现大量的链接时,使用多线程+阻塞I/O的编程模型会占用大量的内存。那么I/O复用技术在内存占用方面,就有着很好的控制。

当前的高性能反向代理服务器Nginx使用的就是I/O复用模型(epoll),它以高性能和低资源消耗著称,在大规模并发上也有着很好的表现。

那么,我们就来看一看I/O复用模型的面目吧

那到底什么是I/O复用(I/O multiplexing)。根据我的理解,复用指的是复用线程,从阻塞式I/O来看,基本一个套接字就霸占了整个线程。例如当对一个套接字调用recvfrom调用时,整个线程将被阻塞挂起,直到数据报准备完毕。

多路复用就是复用一个线程的I/O模型,Linux中拥有几个调用来实现I/O复用的系统调用——select,poll,epoll(Linux 2.6+)

线程将阻塞在上面的三个系统调用中的某一个之上,而不是阻塞在真正的I/O系统调用上。I/O复用允许对多个套接字进行监听,当有某个套接字准备就绪(可读/可写/异常)时,系统调用将会返回。

然后我们可能将重新启用一个线程并调用recvfrom来将特定套接字中的数据报从内核缓冲区复制到进程缓冲区。

I/O复用模型的优缺点

优点

I/O复用技术的优势在于,只需要使用一个线程就可以管理多个socket,系统不需要建立新的进程或者线程,也不必维护这些线程和进程,所以它也是很大程度上减少了资源占用。

另外I/O复用技术还可以同时监听不同协议的套接字

缺点

在只处理连接数较小的场合,使用select的服务器不一定比多线程+阻塞I/O模型效率高,可能延迟更大,因为单个连接处理需要2次系统调用,占用时间会有增加。


四、信号驱动式I/O模型

当然你可能会想到使用信号这一机制来避免I/O时线程陷入阻塞状态。那么内核开发者怎么可能会想不到。那么我们来看看信号驱动式I/O模型的具体流程

从上图可以看到,我们首先开启套接字的信号驱动式I/O功能,并通过sigaction系统调用来安装一个信号处理函数,我们进程不会被阻塞。

当数据报准备好读取时,内核就为该进程产生一个SIGIO信号,此时我们可以在信号处理函数中调用recvfrom读取数据报,并通知数据已经准备好,正在等待处理。

信号驱动式I/O模型的优缺点

优点

很明显,我们的线程并没有在等待数据时被阻塞,可以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缺点

其实在Unix中,信号是一个被过度设计的机制(这句话来自知乎大神,有待考究)

信号I/O在大量IO操作时可能会因为信号队列溢出导致没法通知——这个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


稍微歇息一下,还记得我们前面说过这4种I/O模型都可以划分为同步I/O方式,那我们来看看为什么。

了解了4种I/O模型的调用过程后,我们可以注意到,在数据从内核缓冲区复制到用户缓冲区时,都需要进程显示调用recvfrom,并且这个复制过程是阻塞的。

也就是说真正I/O过程(这里的I/O有点狭义,指的是内核缓冲区到用户缓冲区)是同步阻塞的,不同的是各个I/O模型在数据报准备好之前的动作不一样。

下面所说的异步I/O模型将会有所不同

五、异步I/O模型

异步I/O,是由POSIX规范定义的。这个规范定义了一些函数,这些函数的工作机制是:告知内核启动某个操作,并让内核在整个操作完成后再通知我们。(包括将数据从内核复制到我们进程的缓冲区)

照样,先看模型的流程

全程没有阻塞,真正做到了异步

异步的优点还用说明吗?

but

异步I/O在Linux2.6才引入,而且到现在仍然未成熟。

虽然有知名的异步I/O库 glibc,但是听说glibc采用多线程模拟,但存在一些bug和设计上的不合理。wtf?多线程模拟,那还有杀卵用。

引入异步I/O可能会代码难以理解的问题,这个站在软件工程的角度也是需要细细衡量的。


总结

关于对Linux 的I/O模型的学习就写到这里,每个模型都有自己使用的范围

Talk is cheap, show me the code

实践出真知。

关于I/O模型的实验代码会在2017年10月前放到我的github仓库中。

参考文献

  1. 《Unix网络编程卷1:套接字联网API》(第3版)人民邮电出版社

Linux下的I/O模型以及各自的优缺点的更多相关文章

  1. Linux下5种IO模型的小结

    概述 接触网络编程,我们时常会与各种与IO相关的概念打交道:同步(Synchronous).异步(ASynchronous).阻塞(blocking)和非阻塞(non-blocking).关于概念的区 ...

  2. netty学习(一)--linux下的网络io模型简单介绍

    linux的内核将全部的外部设备都看作一个文件来操作,对一个文件的读写操作会调用内核提供的系统命令 ,返回一个file descriptor(fd.文件描写叙述符).而对一个socket的读写也会有对 ...

  3. 从操作系统层面理解Linux下的网络IO模型

    I/O( INPUT OUTPUT),包括文件I/O.网络I/O. 计算机世界里的速度鄙视: 内存读数据:纳秒级别. 千兆网卡读数据:微妙级别.1微秒=1000纳秒,网卡比内存慢了千倍. 磁盘读数据: ...

  4. Linux下常见的IO模型

    前言 阻塞IO(blocking IO) 非阻塞IO(nonblocking IO) IO复用(IO multiplexing) 异步IO(asynchronous IO (the POSIX aio ...

  5. Linux下常用I/O模型

    Linux异步I/O是Linux内核中提供的一个相当新的增强.它是2.6版本内核的一个标准特性,异步非阻塞I/O背后的基本思想是允许进程发起很多I/O操作,而不用阻塞或等待任何操作完成.稍后或在接收到 ...

  6. DPM检测模型 VoC-release 5 linux 下编译运行

    (转载请注明作者和出处 楼燚(yì)航的blog :http://www.cnblogs.com/louyihang-loves-baiyan/ 未经允许请勿用于商业用途) DPM目前使非神经网络方法 ...

  7. linux下多路复用模型之Select模型

    Linux关于并发网络分为Apache模型(Process per Connection (进程连接) ) 和TPC , 还有select模型,以及poll模型(一般是Epoll模型) Select模 ...

  8. Linux 下的五种 IO 模型

    概念说明 用户空间与内核空间 现在操作系统都是采用虚拟存储器,那么对32位操作系统而言,它的寻址空间(虚拟存储空间)为4G(2的32次方).操作系统的核心是内核,独立于普通的应用程序,可以访问受保护的 ...

  9. Linux下套接字具体解释(三)----几种套接字I/O模型

    參考: 网络编程–IO模型演示样例 几种server端IO模型的简介及实现 背景知识 堵塞和非堵塞 对于一个套接字的 I/O通信,它会涉及到两个系统对象.一个是调用这个IO的进程或者线程,还有一个就是 ...

随机推荐

  1. 亚马逊AWS EC2云实例AMI安装LNMP环境(3)——Mysql5.5

    概括:这里选择亚马逊EC2的Linux AMI实例,该Linux服务器是亚马逊预配置的Linux环境,内置多个YUM源,属于亚马逊首推的稳定Linux服务器.默认登录用户名为ec2-user,执行ro ...

  2. App 组件化/模块化之路——Android 框架组件(Android Architecture Components)使用指南

    面对越来越复杂的 App 需求,Google 官方发布了Android 框架组件库(Android Architecture Components ).为开发者更好的开发 App 提供了非常好的样本. ...

  3. python扫描proxy并获取可用代理ip

    今天咱写一个挺实用的工具,就是扫描并获取可用的proxy 首先呢,我先百度找了一个网站:http://www.xicidaili.com 作为例子 这个网站里公布了许多的国内外可用的代理的ip和端口 ...

  4. 在 overlay 中运行容器 - 每天5分钟玩转 Docker 容器技术(51)

    上一节我们创建了 overlay 网络 ov_net1,今天将运行一个 busybox 容器并连接到 ov_net1: 查看容器的网络配置: bbox1 有两个网络接口 eth0 和 eth1.eth ...

  5. zabbix监控php-fpm性能状态

    1. 启用php-fpm状态功能 # cat /usr/local/php/etc/php-fpm.conf | grep status_path pm.status_path = /status 2 ...

  6. java配置mongo最大连接数

    最近做压测,其中有个交易涉及到对mongo的操作. 单机压到1500UV的时候出现如下错误: 一看,原来是mongo配置的最大连接数不够: 我们来看看mongo的官方文档: connectionPer ...

  7. 20. Valid Parentheses【leetcode】

    20. Valid Parentheses Given a string containing just the characters '(', ')', '{', '}', '[' and ']', ...

  8. [bzoj4832]抵制克苏恩 概率dp

    考试的时候打了个搜索,时间比较短,样例又非常的弱,实在不太清楚他这个到底是什么意思. 不过lc大神好腻害,讲解了一下非常的清楚了. f[i][j][k][l]表示第i次伤害(啊),一滴血j个,两滴血k ...

  9. PL/SQL 编程(一)基础,变量,分支,循环,异常

    SQL和PL/SQL: SQL 结构化查询语言(Structural Query Language),是用来访问和操作关系型数据库的一种标准通用语言,属于第四代语言(4GL).可以方便的调用相应语句来 ...

  10. 前端到后台ThinkPHP开发整站(完)

    久违了,今天终于抽空把最后的写完了,这是这个项目的最后一篇文章了,把前台的栏目控制器和文章内容控制器的功能实现了. 栏目控制器: <?php namespace Home\Controll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