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class 类

1)什么是类?

  类是puppet中命名的代码模块,常用于定义一组通用目标的资源,可在puppet全局调用;
  类可以被继承,也可以包含子类;
  具体定义的语法如下:

class NAME{
... puppet code ...
}

  其中,在我们定义的时候,需要注意的是:

  • 类的名称只能以小写字母开头,可以包含小字字母、数字和下划线。
  • 每个类都会引入一个新的变量scope ,这意味着在任何时候访问类中的变量时,都得使用其完全限定名称。
    • 不过,在本地 scope 可以重新为 top scope 中的变量赋予一个新值。

  下面,我们来看一个简单的例子:

vim class1.pp
class redis { #定义一个类
package{'redis':
ensure => installed,
} -> file{'/etc/redis.conf':
ensure => file,
source => '/root/manifests/file/redis.conf',
owner => 'redis',
group => 'root',
mode => '0640',
tag => 'redisconf'
} ~> service{'redis':
ensure => running,
enable => true,
hasrestart => true,
hasstatus => true
}
} include redis #调用类

  注意:类只有被调用才会执行。include后可以跟多个类,直接用","隔开即可。

2)带有参数的类

  我们定义的类也可以进行参数设置,可以进行参数的传递。
  具体语法如下所示:

class NAME(parameter1, parameter2) {	#注意,大括号前有一个空格
...puppet code...
}

  我们来看一个例子:

vim class2.pp
class instpkg($pkg) {
package{"$pkg":
ensure => installed,
}
} class{"instpkg": #给参数传入值
pkg => 'memcached',
}

  注意:单个主机上不能被直接声明两次
  如果对应的参数未传值的话,执行会报错。
  但是我们可以在定义形参的时候,设定一个默认值,这样的话,我们不传入值的话,就会自动调用默认值:

vim class3.pp
class instpkg($pkg='wget') {
package{"$pkg":
ensure => installed,
}
} include instpkg

  这样的话,我们直接使用include调用即可,就不需要给参数传入值了。
  由上,我们可以总结出,调用类的方式有两种

1. include CLASS_NAME1, CLASS_NAME2, ...
2. class{'CLASS_NAME':
attribute => value,
}

  我们来看一个比较全面的例子:
  首先,判断我们系统的版本,是6还是7,由此来确定,是安装mysql还是mariadb,同时,使用调用参数的方式来实现如上需求。
  具体实现的代码如下:

vim dbserver.pp
class dbserver($dbpkg='mariadb-server',$svc='mariadb') { #定义类并给参数赋值
package{"$dbpkg":
ensure => installed,
} service{"$svc":
ensure => running,
enable => true,
hasrestart => true,
hasstatus => true,
}
} if $operatingsystem == 'CentOS' {
if $operatingsystemmajrelease == '7' {
include dbserver #直接调用类
} else {
class{"dbserver": #调用类并对参数重新赋值
dbpkg => 'mysql-server',
svc => 'mysqld'
}
}
}

3)类的继承

  类似于其它编程语言中的类的功能,puppet 的Class 可以被继承,也可以包含子类。
  其定义的语法如下:

class SUB_CLASS_NAME inherits PARENT_CLASS_NAME {
...puppet code...
}

  下面我们来看一个例子:

vim class4.pp
class redis { #定义class类
package{'redis':
ensure => installed,
} service{'redis':
ensure => running,
enable => true,
}
} class redis::master inherits redis { #调用父类
file {'/etc/redis.conf':
ensure => file,
source => '/root/manifests/file/redis-master.conf',
owner => 'redis',
group => 'root',
} Service['redis'] { #定义依赖关系
subscribe => File['/etc/redis.conf']
}
} class redis::slave inherits redis { #调用父类
file {'/etc/redis.conf':
ensure => file,
source => '/root/manifests/file/redis-slave.conf',
owner => 'redis',
group => 'root',
} Service['redis'] { #定义依赖关系
subscribe => File['/etc/redis.conf']
}
}

  一样的,我们的类在调用的时候,可以实现修改原有值额外新增属性的功能。

1.新增属性

  我们的继承父类的时候,可以定义一些父类原本没有的属性:

新增属性

2.新增原有值

  在继承的类中,我们可以在属性原有值的基础上,使用 +> 进行新增修改:

新增原有值

3.修改原有值

  在继承的类中,我们可以直接把原有的值进行覆盖修改,使用 =>进行覆盖即可:

修改原有值

4.整体调用父类,并重写部分值

  在继承的类中,我们还可以在整体调用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的需求,把父类中的部分值进行重写修改:

整体调用父类,并重写部分值

二、模板

  模板通常以erb结尾。模板均使用erb语法。
  关于puppet兼容的erb语法,我们可以去官方文档查看,下面附上官方文档地址:https://docs.puppet.com/puppet/latest/reference/lang_template_erb.html
  以下,附上部分重要内容:

    <%= EXPRESSION %> — 插入表达式的值,进行变量替换
<% CODE %> — 执行代码,但不插入值
<%# COMMENT %> — 插入注释
<%% or %%> — 插入%

  接着我们来看一个实例:

实例1:puppet 模板实现修改 redis 端口地址

  我们使用puppet 模板来实现,将redis 监听端口修改为本机的ip地址。
  首先,我们先来定义一个file.pp文件,在该文件中调用我们的模板:

vim file.pp
file{'/tmp/redis.conf': #仅用于测试模板是否生效,所以放在tmp目录下
ensure => file,
content => template('/root/manifests/file/redis.conf.erb'), #调用模板文件
owner => 'redis',
group => 'root',
mode => '0640',
}

  接着,我们去修改配置文件的源,也就是我们的模板文件:

vim file/redis.conf.erb
bind 127.0.0.1 <%= @ipaddress_eth0 %> #修改监听端口

  修改完成以后,我们就可以执行查看结果了:

	puppet apply -v file.pp

  然后,我们去查看一下/tmp/redis.conf文件:

	vim /tmp/redis.conf
监听端口

  可以看出,我们的变量替换已经成功。

三、模块

1)什么是模块?

  实践中,一般需要把manifest 文件分解成易于理解的结构,例如将类文件、配置文件甚至包括后面将提到的模块文件等分类存放,并且通过某种机制在必要时将它们整合起来。
  这种机制即模块,它有助于以结构化、层次化的方式使用puppet,而puppet 则基于“模块自动装载器”。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模块实际上就是一个按约定的、预定义的结构存放了多个文件或子目录的目录,目录里的这些文件或子目录必须遵循其命名规范

2)模块的命名规范

  模块的目录格式如下:

目录格式

  其中,每个文件夹中存放的内容及其要求如下:

  • MODULE NAME:模块名称,模块名只能以小写字母开头,可以包含小写字母、数字和下划线;但不能使用"main"和"settings";
  • manifests/:必须要有
    • init.pp:必须一个类定义,类名称必须与模块名称相同;
  • files/:静态文件;
    • 其中,每个文件的访问路径遵循:puppet:///modules/MODULE_NAME/FILE_NAME
  • templates/
    • 其中,每个文件的访问路径遵循:tempate('MOD_NAME/TEMPLATE_FILE_NAME')
  • lib/:插件目录,常用于存储自定义的facts以及自定义类型;
  • spec/:类似于tests目录,存储lib/目录下插件的使用帮助和范例;
  • tests/:当前模块的使用帮助或使用范例文件;

实例:定义一个redis主从模块

  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个实例来具体的了解应该如何定义一个模块:
1)我们先来创建对应的目录格式:

[root@master ~]# mkdir modules
[root@master ~]# cd modoules/
[root@master modules]# ls
[root@master modules]# mkdir -pv redis/{manifests,files,templates,tests,lib,spec}
mkdir: created directory ‘redis’
mkdir: created directory ‘redis/manifests’
mkdir: created directory ‘redis/files’
mkdir: created directory ‘redis/templates’
mkdir: created directory ‘redis/tests’
mkdir: created directory ‘redis/lib’
mkdir: created directory ‘redis/spec’

2)目录格式创建完成之后,我们就可以来创建对应的父类子类文件了。
  首先,我们来创建父类文件:

[root@master modules]# cd redis/
[root@master redis]# vim manifests/init.pp
class redis {
package{'redis':
ensure => installed,
} -> service{'redis':
ensure => running,
enable => true,
hasrestart => true,
hasstatus => true,
require => Package['redis'],
}
}

  创建完成后,我们再来创建对应的子类文件:

[root@master redis]# vim manifests/master.pp
class redis::master inherits redis {
file {'/etc/redis.conf':
ensure => file,
source => 'puppet:///modules/redis/redis-master.conf',
owner => 'redis',
group => 'root',
mode => '0640',
} Package['redis'] -> File['/etc/redis.conf'] ~> Service['redis']
}
[root@master redis]# vim manifests/slave.pp
class redis::slave($master_ip,$master_port='6379') inherits redis {
file {'/etc/redis.conf':
ensure => file,
content => template('redis/redis-slave.conf.erb'),
owner => 'redis',
group => 'root',
mode => '0640',
} Package['redis'] -> File['/etc/redis.conf'] ~> Service['redis']
}

3)准备文件:
  现在我们需要把模板文件准备好,放入我们的templates目录下:

	scp redis.conf.erb /root/modules/redis/templates/redis-slave.conf.erb

  还有我们的静态文件,也要放入我们的files目录下:

	scp redis.conf /root/modules/redis/files/redis-master.conf

4)查看目录结构,确定我们是否都已准备完成:

[root@master modules]# tree
.
└── redis
├── files
│   └── redis-master.conf
├── lib
├── manifests
│   ├── init.pp
│   ├── master.pp
│   └── slave.pp
├── spec
├── templates
│   └── redis-slave.conf.erb
└── tests 7 directories, 5 files

5)现在就可以把我们的准备好的模块放入系统的模块目录下:

[root@master mdoules]# cp -rp redis/ /etc/puppet/modules/

  注意,模块是不能直接被调用的,只有放在/etc/puppet/modules下,或/usr/share/puppet/modules目录下,使其生效才可以被调用。
  我们可以来查看一下我们的模块到底有哪些:

[root@master mdoules]# puppet module list
/etc/puppet/modules
└── redis (???)
/usr/share/puppet/modules (no modules installed)

  可以看出,我们的模块已经定义好了,现在我们就可以直接调用了。
6)调用模块
  我们可以直接命令行传入参数来调用我们准备好的模块:

[root@master modules]# puppet apply -v --noop -e "class{'redis::slave': master_ip => '192.168.37.100'}"		#如果有多个参数,直接以逗号隔开即可

  也可以把我们的调用的类赋值在.pp文件中,然后运行该文件。

[root@master ~]# cd manifests/
[root@master manifests]# vim redis2.pp
class{'redis::slave':
master_ip => '192.168.37.100',
}
[root@master manifests]# puppet apply -e --noop redis2.pp

  以上。实验完成。
  注意,以上实验是我们在单机模式下进行的,如果是要在master/agent 模式下进行,步骤还会略有不同。

四、master/agent 模型

  master/agent模型时通过主机名进行通信的,下面,就来看看 master-agent 模式的puppet运维自动化如何实现:

实现步骤

1、实现前准备

1)下载包
master 端:puppet.noarchpuppet-server.noarch
agent 端:puppet.noarch

puppet包查询

2)主机名解析
  为了方便我们后期的操作,我们可以通过定义/etc/hosts文件实现主机名的解析。如果机器很多的话,可以使用DNS进行解析。

[root@master ~]# vim /etc/hosts
127.0.0.1 localhost localhost.localdomain localhost4 localhost4.localdomain4
::1 localhost localhost.localdomain localhost6 localhost6.localdomain6
192.168.37.111 master.keer.com
192.168.37.122 server1.keer.com

  注意,该操作需要在每一台主机上进行。
  修改完成以后,我们可以来测试一下是否已经成功:

[root@master ~]# ping server1.keer.com
连通性测试

3)时间同步

[root@master ~]# systemctl start chronyd.service

  所有机器上都开启chronyd.service服务来进行时间同步
  开启过后可以查看一下状态:

[root@master ~]# systemctl status chronyd.service
时间同步状态

  我们可以使用chronyc sources命令来查看时间源:

查看时间源

2、开启 master 端的 puppet 服务

1)手动前台开启,观察服务开启过程:

puppet master -v --no-daemonize		#前台运行


  整个过程都是自动完成的,其中,每一步的意思如下:
  ① 创建key 给CA
  ② 创建一个请求给CA
  ③ 自签名证书
  ④ CA 创建完成
  ⑤ 创建证书吊销列表
  ⑥ 为当前的master 主机签署证书
  ⑦ master 的证书签署完成

2)直接systemctl开启服务,监听在8140端口。

开启服务

3、在 agent 端开启服务

1)在配置文件中指明server端的主机名:

[root@server1 ~]# vim /etc/puppet/puppet.conf
server = master.keer.com
agent端配置文件

  接着,我们可以通过puppet config print命令来打印输出我们配置的参数:

[root@server1 ~]# puppet config print   显示配置文件中的配置参数
[root@server1 ~]# puppet config print --section=main 显示main 段的配置参数
[root@server1 ~]# puppet config print --section=agent 显示agent 段的配置参数
[root@server1 ~]# puppet config print server 显示server 的配置参数
打印输出参数

2)开启 agent 服务

开启agent服务

  我们可以发现,他会一直卡在这里等待CA颁发证书。

3)在 master 端签署证书

[root@master ~]# puppet cert list
"server1.keer.com" (SHA256) B5:67:51:30:5C:FB:45:BA:7A:73:D5:C5:87:D4:E3:1C:D7:02:BE:DD:CC:7A:E2:F0:28:34:87:86:EF:E7:1D:E4
[root@master ~]# puppet cert sign server1.keer.com #颁发证书
Notice: Signed certificate request for server1.keer.com
Notice: Removing file Puppet::SSL::CertificateRequest server1.keer.com at '/var/lib/puppet/ssl/ca/requests/server1.keer.com.pem'

master 端管理证书部署的命令语法如下:
puppet cert <action> [–all|-a] [<host>]
  action:
    list 列出证书请求
    sign 签署证书
    revoke 吊销证书
    clean 吊销指定的客户端的证书,并删除与其相关的所有文件;

注意:某agent证书手工吊销后重新生成一次;
  On master host:
    puppet cert revoke NODE_NAME
    puppet cert clean NODE_NAME
  On agent host:
    重新生成的主机系统,直接启动agent;
    变换私钥,建议先清理/var/lib/puppet/ssl/目录下的文件

4)终止服务开启,再次开启

[root@server1 ~]# puppet agent -v --noop --no-daemonize
开启agent端服务

  可以看出我们的服务开启成功,但是由于master 端没有配置站点清单,所以没有什么动作。

4、配置站点清单,且测试agent 端是否实现

1)设置站点清单
① 查询站点清单应存放的目录,(可以修改,去配置文件修改)

[root@master ~]# puppet config print |grep manifest
查询配置文件的参数
[root@master ~]# cd /etc/puppet/manifests/
[root@master manifests]# vim site.pp
node 'server1.along.com' {
include redis::master
}

  分析:就是简单的调用模块,只有模块提前定义好就可以直接调用;我调用的是上边的redis 模块

2)给puppet 用户授权
  因为agent 端要来master 端读取配置,身份是puppet

[root@master manifests]# chown -R puppet /etc/puppet/modules/redis/*

3)[root@server1 ~]# puppet agent -v --noop --no-daemonize 手动前台开启agent 端服务

enter description here

(4)直接开启服务,agent 会自动去master 端获取配置
[root@server1 ~]# systemctl start puppetagent 包已下载,服务也开启了

enter description here

实战 —— 使用master-agent 模型完成完整的redis 主从架构

1)环境准备

机器名称 IP配置 服务角色
puppet-master 192.168.37.111 puppet的master
puppet-server1-master-redis 192.168.37.122 puppet的agent,redis 的master
puppet-server2-slave-redis 192.168.37.133 puppet的agent,redis 的slave

2)实验前准备

1)下载包
master 端:puppet.noarchpuppet-server.noarch
agent 端:puppet.noarch

puppet包查询

2)主机名解析
  为了方便我们后期的操作,我们可以通过定义/etc/hosts文件实现主机名的解析。如果机器很多的话,可以使用DNS进行解析。

[root@master ~]# vim /etc/hosts
127.0.0.1 localhost localhost.localdomain localhost4 localhost4.localdomain4
::1 localhost localhost.localdomain localhost6 localhost6.localdomain6
192.168.37.111 master.keer.com
192.168.37.122 server1.keer.com
192.168.37.133 server2.keer.com

  注意,该操作需要在每一台主机上进行。
  修改完成以后,我们可以来测试一下是否已经成功:

[root@master ~]# ping server1.keer.com
连通性测试

3)时间同步

[root@master ~]# systemctl start chronyd.service

  三台机器上都开启chronyd.service服务来进行时间同步
  开启过后可以查看一下状态:

[root@master ~]# systemctl status chronyd.service
时间同步状态

  我们可以使用chronyc sources命令来查看时间源:

查看时间源

3)开启puppet 的master、agent 服务

(1)开启服务

[root@master ~]# systemctl start puppetmaster
[root@server1 ~]# systemctl start puppetagent
[root@server2 ~]# systemctl start puppetagent

  因为server2 是第一次连接,需master 端签署证书

(2)master 签署颁发证书

[root@master manifests]# puppet cert list
[root@master ~]# puppet cert sign server2.keer.com
master 颁发证书

4)配置站点清单

[root@master manifests]# cd /etc/puppet/manifests
[root@master manifests]# vim site.pp 直接调上边完成的模块
node 'server1.keer.com' {
include redis::master
} node 'server2.keer.com' {
class{'redis::slave':
master_ip => 'server1.keer.com'
}
}

5)检测主从架构

[root@server2 ~]# vim /etc/redis.conf
检测主从架构
[root@server2 ~]# redis-cli -a keerya info Replication
enter description here

6)再添加个模块准备配置进站点清单

(1) 创建一个 chrony 模块,前准备

[root@master ~]# cd modules/    进入模块工作目录
[root@master modules]# mkdir chrony 创建chrony 的模块
[root@master modules]# mkdir chrony/{manifests,files} -pv 创建模块结构

(2)配置chrony 模块

[root@master modules]# cd chrony/
[root@master chrony]# cp /etc/chrony.conf files/
[root@master puppet]# vim files/chrony.conf
# test #用于测试实验结果
添加一行
[root@master chrony]# vim manifests/init.pp
class chrony {
package{'chrony':
ensure => installed
} -> file{'/etc/chrony.conf':
ensure => file,
source => 'puppet:///modules/chrony.conf',
owner => 'root',
group => 'root',
mode => '0644'
} ~> service{'chronyd':
ensure => running,
enable => true,
hasrestart => true,
hasstatus => true
}
}

(3)puppet 添加这个模块,并生效

[root@master modules]# cp -rp chrony/ /etc/puppet/modules/
[root@master modules]# puppet module list
查看puppet模块列表

7、再配置站点清单

[root@master ~]# cd /etc/puppet/manifests/
[root@master manifests]# vim site.pp
node 'base' {
include chrony
} node 'server1.keer.com' inherits 'base' {
include redis::master
} node 'server2.keer.com' inherits 'base' {
class{'redis::slave':
master_ip => 'server1.keer.com'
}
}
#node /cache[1-7]+\.keer\.com/ { #可以用正则匹配多个服务器使用模块
# include varnish
#}

8、测试

  我们现在直接去server2机器上,查看我们的配置文件是否已经生效,是否是我们添加过一行的内容:

[root@server2 ~]# vim /etc/chrony.conf
server2上的内容

  发现我们的实验成功。

自动化运维工具——puppet详解(二)的更多相关文章

  1. 企业级自动化运维工具---puppet详解

    本文收录在Linux运维企业架构实战系列 1.认识puppet 1.1 引入 puppet是什么,咱们先不用专业的名词解释它,咱们先描述一些工作场景,看明白这些工作场景,自然会知道puppet是什么. ...

  2. 项目10.2-企业级自动化运维工具---puppet详解

    1.认识puppet 1.1 引入 puppet是什么,咱们先不用专业的名词解释它,咱们先描述一些工作场景,看明白这些工作场景,自然会知道puppet是什么. (1)场景一: 管理员想要在100台服务 ...

  3. 自动化运维工具——puppet详解(一)

    一.puppet 介绍 1.puppet是什么 puppet是一个IT基础设施自动化管理工具,它能够帮助系统管理员管理基础设施的整个生命周期: 供应(provisioning).配置(configur ...

  4. 自动化运维工具——ansile详解

    自动化运维工具——ansible详解(一) 目录 ansible 简介 ansible 是什么? ansible 特点 ansible 架构图 ansible 任务执行 ansible 任务执行模式 ...

  5. 自动化运维工具——ansible详解(一)

    ansible 简介 ansible 是什么? ansible是新出现的自动化运维工具,基于Python开发,集合了众多运维工具(puppet.chef.func.fabric)的优点,实现了批量系统 ...

  6. ansible自动化运维工具使用详解

    一. ansible 简介 1. ansible ansible是新出现的 自动化 运维工具 , 基于Python研发 . 糅合了众多老牌运维工具的优点实现了批量操作系统配置.批量程序的部署.批量运行 ...

  7. 自动化运维工具——ansible详解(二)

    Ansible playbook 简介 playbook 是 ansible 用于配置,部署,和管理被控节点的剧本. 通过 playbook 的详细描述,执行其中的一系列 tasks ,可以让远端主机 ...

  8. 自动化运维工具 ~puppet~

    一.模板的应用 到目前为止,资源申报.定义类.声明类等所有功能都只能一个manifest文件中实现,但这却非有效的基于puppet管理IT资源架构的方式.实践 中,一般需要把manifest文件分解成 ...

  9. 自动化运维工具Ansible的部署步骤详解

    本文来源于http://sofar.blog.51cto.com/353572/1579894,主要是看到这样一篇好文章,想留下来供各位同僚一起分享. 一.基础介绍 ================= ...

随机推荐

  1. FPM定制RPM包实践

    1.1 快速部署方案 ✔ 问题:当领导给你 100 台已经安装好系统的服务器,然后让优化,让你提出一个快速部署方案. 解答: 1.tar 打包 先编译安装 打包-->分发-->解包(比如 ...

  2. Android 开发笔记___FrameLayout

    xml <LinearLayout xmlns:android="http://schemas.android.com/apk/res/android" android:la ...

  3. JavaScript系列----面向对象的JavaScript(1)

    1.面向对象的编程 1.1.什么是面向对象编程 面向对象编程:即是把能够完成独立完成一部分功能的代码封装在一起,组成一个类. 举个例子来说: 这里有一把枪, 枪的种类很多,有步枪,机关枪,阻击枪... ...

  4. 我眼中的WebViewJavascriptBridge

    周六阳光明媚的早晨,非常适合整理和分享一些以前玩过的东西.曾经的工作中参与过一段时间iOS开发,在开发中有个小小的框架让我非常深刻,就是WebViewJavascriptBridge,用于原生控件与前 ...

  5. 堆排序HeapSort

    堆排序,顾名思义,是采用数据结构堆来进行排序的一种排序算法. 研究没有规律的堆,没有任何意义.特殊的堆有最大堆(父节点值大于等于左右字节点值),最小堆(父节点值小于等于子节点值).一般采用最大堆来进行 ...

  6. CLR类型设计之参数传递

    写到这篇文章的时候,笔者回忆起来以前的开发过程中,并没有注意参数的传递是以值传递还是引用传递的,也是第一次了解到可变参数params,常用的不一定就代表理解,可能只是会用.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回忆一下关于 ...

  7. spring4新特性-泛型依赖注入

    1 文件结构  2 具体类  2.1两个抽象类,在Service里面写公共的方法,在各自的具体实现类里面写各自的方法 package repo;import model.User;/** * Crea ...

  8. 关于svg

    动画:css3动画,canvas(js动画),svg(html动画). svg基本元素 version: 表示 <svg> 的版本,目前只有 1.0,1.1 两种 xmlns:http:/ ...

  9. Kafka设计解析(八)- Exactly Once语义与事务机制原理

    原创文章,首发自作者个人博客,转载请务必将下面这段话置于文章开头处. 本文转发自技术世界,原文链接 http://www.jasongj.com/kafka/transaction/ 写在前面的话 本 ...

  10. TFboy养成记 多层感知器 MLP

    内容总结与莫烦的视频. 这里多层感知器代码写的是一个简单的三层神经网络,输入层,隐藏层,输出层.代码的目的是你和一个二次曲线.同时,为了保证数据的自然,添加了mean为0,steddv为0.05的噪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