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面我们已经学习到了 Pod 的扩容、滚动更新等知识,我们可以手动为 Deployment 等设置 Pod 副本的数量,而这里会继续学习 关于 Pod 扩容、收缩 的规则,让 Pod 根据节点服务器的资源自动增加或减少 Pod 数量。

本文为作者的 Kubernetes 系列电子书的一部分,电子书已经开源,欢迎关注,电子书浏览地址:

https://k8s.whuanle.cn【适合国内访问】

https://ek8s.whuanle.cn 【gitbook】

缩放 Deployment

设置副本数量

很简单,使用 kubectl scale 命令直接设置:

  1. kubectl scale deployment nginx --replicas=10

其它方式前面的章节已经提到过了,还有通过修改 YAML 文件的方式。

水平自动缩放

K8S 有个 Pod 水平自动扩缩(Horizontal Pod Autoscaler) 可以基于 CPU 利用率自动扩缩 ReplicationController、Deployment、ReplicaSet 和 StatefulSet 中的 Pod 数量。Pod 自动扩缩不适用于无法扩缩的对象,比如 DaemonSet。

除了 CPU 利用率,也可以基于其他应程序提供的自定义度量指标 来执行自动扩缩。

参考资料:https://kubernetes.io/zh/docs/tasks/run-application/horizontal-pod-autoscale/

命令:

  1. kubectl autoscale deployment nginx --min=10 --max=15 --cpu-percent=80

表示目标 CPU 使用率为 80%(期望指标),副本数量配置应该为 10 到 15 之间,CPU 是动态缩放 pod 的指标,会根据具体的 CPU 使用率计算副本数量,其计算公式如下。

  1. 期望副本数 = ceil[当前副本数 * (当前指标 / 期望指标)]

因为笔者这里只有一个 Worker 节点,不能控制 CPU 使用率模拟场景,所以不方便演示,读者只需要了解这个命令即可。

按照算法计算,加入当前副本数量为 12,且 CPU 使用率达到 90%,则期望副本数为 12*(90%/80%) = 13.5,那么理论上会部署 14 个 Pod,但是 CPU 再继续增加的话,最多 15 个副本数量。如果在机器管够的情况下,可以去掉 min 和 max 参数。

算法细节请查看:https://kubernetes.io/zh/docs/tasks/run-application/horizontal-pod-autoscale/#algorithm-details

比例缩放

比例缩放指的是在上线 Deployment 时,临时运行着应用程序的多个版本(共存),比例缩放是控制上线时多个 Pod 服务可用数量的方式。

水平缩放只关心最终的期望 Pod 数量,直接修改副本数和水平缩放,决定最终 Pod 数量有多少个。

而比例缩放是控制对象上线过程中,新的 Pod 创建速度和 旧的 Pod 销毁速度、 Pod 的可用程度,跟上线过程中新旧版本的 Pod 替换数量有关。

查看上一章中创建的 Deployment 的部分 YAML 如下:

  1. spec:
  2. progressDeadlineSeconds: 600
  3. replicas: 1
  4. revisionHistoryLimit: 10
  5. selector:
  6. matchLabels:
  7. app: nginx
  8. strategy:
  9. rollingUpdate:
  10. maxSurge: 25%
  11. maxUnavailable: 25%
  12. type: RollingUpdate

strategy 可以配置 Pod 是怎么更新的。

当我们设置.spec.strategy.type==RollingUpdate时,便会采取滚动更新的方式更新 Pods,此时可以指定 maxUnavailable 和 maxSurge 来控制滚动更新 过程。这个我们之前提到过,就是 Deployment 默认会保证一直有 75% 的 pod处于可用状态,在完成更新前可能有多个版本的 pod 共存。

  • maxUnavailable

    最大不可用数量或比例,旧的 Pod 会以这个数量或比例逐渐减少。

  • maxSurge

    最大峰值,新的 Pod 会按照这个数量或比例逐渐创建。

3.5 章已经使用到了这两者,这里就不细说了,读者请参考:https://kubernetes.io/zh/docs/concepts/workloads/controllers/deployment/#max-unavailable

我们查看之前的 Deployment,执行命令 kubectl get deployment nginx -o yaml

  1. ... ...
  2. strategy:
  3. rollingUpdate:
  4. maxSurge: 25%
  5. maxUnavailable: 25%
  6. type: RollingUpdate
  7. ... ...

配置表示,每次只有 1/4 的 Pod 被更新、替换。

这个是所有 Deployment 的默认配置,在更新镜像版本时,旧的 Pod 会被新的 Pod 替换,但是不是一下子完成的,每次处理 25% 的 Pod,在更新过程中,我们必须保证我们的服务依然可用,即还有旧版本的 Pod 在运行。这个配置设定了更新过程中至少保证 75% 的 Pod 还可以使用,这个就是比例缩放。

下面我们来进行实验。

首先创建新的 Deployment ,设置副本数量为 10:

  1. kubectl create deployment nginx --image=nginx:1.19.0 --replicas=10
  2. # kubectl scale deployment nginx --replicas=10

我们执行 kubectl edit deployment nginx 修改缩放个数:

  1. strategy:
  2. rollingUpdate:
  3. maxSurge: 3
  4. maxUnavailable: 2
  5. type: RollingUpdate

除了可用百分比表示,也可以使用个数表示。

旧的 Pod 按照最大 2 个的速度不断减少;新的 Pod 按照最大 3 个的速度不断增加;

比例缩放的配置处理好了,它会在我们上线新版本的时候生效,我们可以观察到这个过程,但是需要快一点执行命令查看状态。

快速执行以下命令:

  1. kubectl set image deployment nginx nginx=nginx:1.20.0
  2. kubectl get replicaset
  1. root@instance-1:~# kubectl set image deployment nginx nginx=nginx:1.20.0
  2. deployment.apps/nginx image updated
  3. root@instance-1:~# kubectl get replicaset
  4. NAME DESIRED CURRENT READY AGE
  5. nginx-7b87485749 5 5 0 93m
  6. nginx-85b45874d9 0 0 0 93m
  7. nginx-bb957bbb5 8 8 8 35m

因为允许新的 Pod 创建较快(3个),所以最终可能新的 Pod 数量达到 10 个了,旧的 Pod 还有很多,总数量大于 10。

最终:

  1. NAME DESIRED CURRENT READY AGE
  2. nginx-7b87485749 10 10 10 99m
  3. nginx-85b45874d9 0 0 0 99m
  4. nginx-bb957bbb5 0 0 0 41m

如果想新版本的 Pod 上线速度更快,则可以把 maxSurge 数量或比例设置大一些;为了保证上线过程稳定、服务可用程度高,可以把 maxUnavailable 设置小一些。

Kubernetes:应用自动扩容、收缩与稳定更新的更多相关文章

  1. Kubernetes 笔记 012 Pod 的自动扩容与缩容

    本文首发于我的公众号 Linux云计算网络(id: cloud_dev),专注于干货分享,号内有 10T 书籍和视频资源,后台回复「1024」即可领取,欢迎大家关注,二维码文末可以扫. Hi,大家好, ...

  2. Kubectl Rollout 回滚及Autoscale自动扩容

    Kubectl Rollout 回滚及Autoscale自动扩容 Kubernetes 中采用ReplicaSet(简称RS)来管理Pod.如果当前集群中的Pod实例数少于目标值,RS 会拉起新的Po ...

  3. kubectl rollout回滚和autoscale自动扩容

    系列目录 kubernetes 滚动升级 Kubernetes 中采用ReplicaSet(简称RS)来管理Pod.如果当前集群中的Pod实例数少于目标值,RS 会拉起新的Pod,反之,则根据策略删除 ...

  4. 【LVM】LVM自动扩容脚本

    概要说明: /dev/mapper/vg0-data挂载在目录/data下: 当新增物理磁盘时,需要自动对/dev/mapper/vg0-data磁盘时进行扩容(自动化脚本): 当新增物理磁盘时,自动 ...

  5. openstack 制作大于2TB根分区自动扩容的CENTOS镜像

    制作镜像的时候默认分的是30G空间 qemu-img create -f raw centos.img 30G 看官网文档安装完系统需要安装cloud-init和clout-utils包,本人安装了完 ...

  6. ArrayList源码解析(二)自动扩容机制与add操作

    本篇主要分析ArrayList的自动扩容机制,add和remove的相关方法. 作为一个list,add和remove操作自然是必须的. 前面说过,ArrayList底层是使用Object数组实现的. ...

  7. C#深入研究ArrayList动态数组自动扩容原理

    1 void Test1() { ArrayList arrayList = new ArrayList(); ; ; i < length; i++) { arrayList.Add(&quo ...

  8. Kubernetes集群中Service的滚动更新

    Kubernetes集群中Service的滚动更新 二月 9, 2017 0 条评论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已经“全天候化”,为此,商家的业务系统也要保持7×24小时不间断地提供服务以满足 ...

  9. 【数组】- ArrayList自动扩容机制

    不同的JDK版本的扩容机制可能有差异 实验环境:JDK1.8 扩容机制: 当向ArrayList中添加元素的时候,ArrayList如果要满足新元素的存储超过ArrayList存储新元素前的存储能力, ...

随机推荐

  1. 使用Keil下载Hex文件进STM32

    前言 初学STM32时,是通过串口1把Hex文件下载进STM32的,需要一个串口模块,而且还要设置BOOT0和BOOT1电平,然后通过FlyMcu软件进行下载,这也是一种不错的方法,这里我要介绍的是使 ...

  2. 单片机入门stm32知识学习的先后顺序

    这里大概的罗列了一些学习STM32的内容,以及学习顺序.如果是新手的话,建议边看中文手册和学习视频;如果是已经入门的,个人建议自己做一个项目,不论项目大小,当然里面会涉及到自己已经学习过的,或者是自己 ...

  3. STM32程序异常——中断处理要谨慎

    问题背景 最近有一个新项目(车载项目),板子上除了原来的ARM + STM32F030K6Tx又多了一个8bit的mcu的单片机,这可真是嵌入式全家福了. 系统的主要核心工作是由arm来完成,但是在开 ...

  4. 优客源创会 西安站 西邮Linux兴趣小组

    2016年5月19日晚7:00,优客源创会西安站在西安邮电大学长安校区东区教学楼FF305如期举行,西安邮电大学计算机学院教授.西邮Linux兴趣小组指导老师陈莉君.王小银老师和来自开源中国的周凯先生 ...

  5. Windows内核中的CPU架构-8-任务段TSS(task state segment)

    Windows内核中的CPU架构-8-任务段TSS(task state segment) 任务段tss(task state segment)是针对于CPU的一个概念.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你一个电脑 ...

  6. Java学习(十七)

    Java多态的学习差不多有3个小时,老师还夹杂着一些编译器运用的知识. 这是多态的基本知识: 我们可以创建父类引用指向子类对象,这就是多态的一种.(这种也叫向下转型) Pet c=new Cat(); ...

  7. 如何实现异步 connect

    写过网络程序的同学,应该都知道 connect 函数,在 socket 开始读写操作之前,先要进行连接,也即 TCP 的三次握手 , 这个过程就是在 connect 函数中完成的, connect 函 ...

  8. [cf878D]Magic Breeding

    对于每一行,用一个2^12个01来表示,其中这一行就是其中所有为1的点所代表的行(i二进制中包含的行)的max的min,然后就可以支持取max和min了,查询只需要枚举答案即可 1 #include& ...

  9. 小程序嵌套H5的方式和技巧(一)

    文章内多次使用了关键字"壳",首先先解释一下什么是壳 壳: 小程序由原生的web-view组件形成的页面,页面只包含技术逻辑(如打开H5页面),不包含具体业务接口请求和业务逻辑处理 ...

  10. 一个没被spring管理的类怎么创建对象并使用里面的方法

    一个对象new出来的,如果不是构造器注入@Data 也不好使啊,尝试构造器注入一下,或者set进去 第二次尝试使用这个. 向这种只能构造器注入或者通过上面的set方法来注入了,component是不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