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MAC地址表详解

  说到MAC地址表,就不得不说一下交换机的工作原理了,因为交换机是根据MAC地址表转发数据帧的。在交换机中有一张记录着局域网主机MAC地址与交换机接口的对应关系的表,交换机就是根据这张表负责将数据帧传输到指定的主机上的。

  交换机的工作原理

  交换机在接收到数据帧以后,首先、会记录数据帧中的源MAC地址和对应的接口到MAC表中,接着、会检查自己的MAC表中是否有数据帧中目标MAC地址的信息,如果有则会根据MAC表中记录的对应接口将数据帧发送出去(也就是单播),如果没有,则会将该数据帧从非接受接口发送出去(也就是广播)。

  如下图:详细讲解交换机传输数据帧的过程

1)主机A会将一个源MAC地址为自己,目标MAC地址为主机B的数据帧发送给交换机。

  2)交换机收到此数据帧后,首先将数据帧中的源MAC地址和对应的接口(接口为f 0/1) 记录到MAC地址表中。

  3)然后交换机会检查自己的MAC地址表中是否有数据帧中的目标MAC地址的信息,如果有,则从MAC地址表中记录的接口发送出去,如果没有,则会将此数据帧从非接收接口的所有接口发送出去(也就是除了f 0/1接口)。

  4)这时,局域网的所有主机都会收到此数据帧,但是只有主机B收到此数据帧时会响应这个广播,并回应一个数据帧,此数据帧中包括主机B的MAC地址。

  5)当交换机收到主机B回应的数据帧后,也会记录数据帧中的源MAC地址(也就是主机B的MAC地址),这时,再当主机A和主机B通信时,交换机根据MAC地址表中的记录,实现单播了。

  如下图:当局域网存在多个交换机互联的时候,交换机的MAC地址表是怎么记录的呢?

1)主机A将一个源MAC地址为自己,目标MAC地址主机C的数据帧发送给交换机

  2)交换机1收到此数据帧后,会学习源MAC地址,并检查MAC地址表,发现没有目标MAC地址的记录,则会将数据帧广播出去,主机B和交换机2都会收到此数据帧。

  3)交换机2收到此数据帧后也会将数据帧中的源MAC地址和对应的接口记录到MAC地址表中,并检查自己的MAC地址表,发现没有目标MAC地址的记录,则会广播此数据帧。

  4)主机C收到数据帧后,会响应这个数据帧,并回复一个源MAC地址为自己的数据帧,这时交换机1和交换机1都会将主机C的MAC地址记录到自己的MAC地址表中,并且以单播的形式将此数据帧发送给主机A。

  5)这时,主机A和主机C通信就是一单播的形式传输数据帧了,主机B和主机C通信如上述过程一样,因此交换机2的MAC地址表中记录着主机A和主机B的MAC地址都对应接口f 0/1。

  总结:从上面的两幅图可以看出,交换机具有动态学习源MAC地址的功能,并且交换机的一个接口可以对应多个MAC地址,但是一个MAC地址只能对应一个接口。

  注意:交换机动态学习的MAC地址默认只有300S的有效期,如果300S内记录的MAC地址没有通信,则会删除此记录。


  二、ARP缓存表详解

  上面我们讲解了交换机的工作原理,知道交换机是通过MAC地址通信的,但是我们是如何获得目标主机的MAC地址呢?这时我们就需要使用ARP协议了,在每台主机中都有一张ARP表,它记录着主机的IP地址和MAC地址的对应关系。

  ARP协议:ARP协议是工作在网络层的协议,它负责将IP地址解析为MAC地址。

  如下图:详细讲解ARP的工作原理。

1)如果主机A想发送数据给主机B,主机A首先会检查自己的ARP缓存表,查看是否有主机B的IP地址和MAC地址的对应关系,如果有,则会将主机B的MAC地址作为源MAC地址封装到数据帧中。如果没有,主机A则会发送一个ARP请求信息,请求的目标IP地址是主机B的IP地址,目标MAC地址是MAC地址的广播帧(即FF-FF-FF-FF-FF-FF),源IP地址和MAC地址是主机A的IP地址和MAC地址。

  2)当交换机接受到此数据帧之后,发现此数据帧是广播帧,因此,会将此数据帧从非接收的所有接口发送出去。

  3)当主机B接受到此数据帧后,会校对IP地址是否是自己的,并将主机A的IP地址和MAC地址的对应关系记录到自己的ARP缓存表中,同时会发送一个ARP应答,其中包括自己的MAC地址。

  4)主机A在收到这个回应的数据帧之后,在自己的ARP缓存表中记录主机B的IP地址和MAC地址的对应关系。而此时交换机已经学习到了主机A和主机B的MAC地址了。


  路由表详解

  路由器负责不同网络之间的通信,它是当今网络中的重要设备,可以说没有路由器就没有当今的互联网。在路由器中也有一张表,这张表叫路由表,记录着到不同网段的信息。路由表中的信息分为直连路由和非直连路由。

  直连路由:是直接连接在路由器接口的网段,由路由器自动生成。

  非直连路由:就是不是直接连接在路由器接口上的网段,此记录需要手动添加或者是使用动态路由。

  路由表中记录的条目有的需要手动添加(称为静态路由),有的测试动态获取的(称为动态路由)。直连路由属于静态路由。

  路由器是工作在网络层的,在网络层可以识别逻辑地址。当路由器的某个接口收到一个包时,路由器会读取包中相应的目标的逻辑地址的网络部分,然后在路由表中进行查找。如果在路由表中找到目标地址的路由条目,则把包转发到路由器的相应接口,如果在路由表中没有找到目标地址的路由条目,那么,如果路由配置默认路由,就科举默认路由的配置转发到路由器的相应接口;如果没有配置默认路由,则将该包丢弃,并返回不可到达的信息。这就是数据路由的过程。

  如下图:详细介绍路由器的工作原理

1)HostA在网络层将来自上层的报文封装成IP数据包,其中源IP地址为自己,目标IP地址是HostB,HostA会用本机配置的24位子网掩码与目标地址进行“与”运算,得出目标地址与本机不是同一网段,因此发送HostB的数据包需要经过网关路由A的转发。

  2)HostA通过ARP请求获取网关路由A的E0口的MAC地址,并在链路层将路由器E0接口的MAC地址封装成目标MAC地址,源MAC地址是自己。

  3)路由器A从E0可接收到数据帧,把数据链路层的封装去掉,并检查路由表中是否有目标IP地址网段(即192.168.2.2的网段)相匹配的的项,根据路由表中记录到192.168.2.0网段的数据请发送给下一跳地址10.1.1.2,因此数据在路由器A的E1口重新封装,此时,源MAC地址是路由器A的E1接口的MAC地址,封装的目标MAC地址则是路由器2的E1接口的MAC地址。

  4)路由B从E1口接收到数据帧,同样会把数据链路层的封装去掉,对目标IP地址进行检测,并与路由表进行匹配,此时发现目标地址的网段正好是自己E0口的直连网段,路由器B通过ARP广播,获知HostB的MAC地址,此时数据包在路由器B的E0接口再次封装,源MAC地址是路由器B的E0接口的MAC地址,目标MAC地址是HostB的MAC地址。封装完成后直接从路由器的E0接口发送给HostB。

  5)此时HostB才会收到来自HostA发送的数据。

  总结:路由表负责记录一个网络到另一个网络的路径,因此路由器是根据路由表工作的。

转自希赛网:http://www.educity.cn/net/1284034.html

MAC地址表、ARP缓存表以及路由表的更多相关文章

  1. ARP缓存表的构成ARP协议全面实战协议详解、攻击与防御

    ARP缓存表的构成ARP协议全面实战协议详解.攻击与防御 1.4.3  ARP缓存表的构成 在局域网的任何一台主机中,都有一个ARP缓存表.该缓存表中保存中多个ARP条目.每个ARP条目都是由一个IP ...

  2. (转载)详解网络传输中的三张表,MAC地址表、ARP缓存表以及路由表

    郑重声明:原文转载于http://dengqi.blog.51cto.com/5685776/1223132 向好文章致敬!!! 一:MAC地址表详解 说到MAC地址表,就不得不说一下交换机的工作原理 ...

  3. 网络传输中的三张表,MAC地址表、ARP缓存表以及路由表

    一:MAC地址表详解 说到MAC地址表,就不得不说一下交换机的工作原理了,因为交换机是根据MAC地址表转发数据帧的.在交换机中有一张记录着局域网主机MAC地址与交换机接口的对应关系的表,交换机就是根据 ...

  4. 详解网络传输中的三张表,MAC地址表、ARP缓存表以及路由表

    原创作品,允许转载,转载时请务必以超链接形式标明文章 原始出处 .作者信息和本声明.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http://dengqi.blog.51cto.com/5685776/1223132 一:M ...

  5. [转载]详解网络传输中的三张表,MAC地址表、ARP缓存表以及路由表

    [转载]详解网络传输中的三张表,MAC地址表.ARP缓存表以及路由表 虽然学过了计算机网络,但是这部分还是有点乱.正好在网上看到了一篇文章,讲的很透彻,转载过来康康. 本文出自 "邓奇的Bl ...

  6. MAC地址表、ARP缓存表、路由表及交换机、路由器基本原理

    在网上找到了这篇讲述MAC地址,ARP协议和路由表的文章,如获至宝.一篇文章把组网中的相关概念讲的明明白白. 原文是发布在51cto博客上,但不知道为什么点进去却是404.让我没想到的是这个技术论坛上 ...

  7. 【转】busybox分析——arp设置ARP缓存表中的mac地址

    [转]busybox分析——arp设置ARP缓存表中的mac地址 转自:http://blog.chinaunix.net/uid-26009923-id-5098083.html 1. 将arp缓存 ...

  8. 修改ARP缓存表大小

    在下发Mininet的ARP缓存表表项时,出现了如下的错误信息: SIOCSARP: No buffer space available 这是由于ARP表是缓存在内存中的,超过了系统对ARP缓存表大小 ...

  9. ARP防火墙绑定网关MAC地址预防ARP攻击和P2P终结者

    [故障原理]  要了解故障原理,我们先来了解一下ARP协议.  在局域网中,通过ARP协议来完成IP地址转换为第二层物理地址(即MAC地址)的.ARP协议对网络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伪造IP地址和M ...

随机推荐

  1. makefile中的wildcard 、patsubst、

    在Makefile规则中,通配符会被自动展开.但在变量的定义和函数引用时,通配符将失效. 这种情况下如果需要通配符有效,就需要使用函数“wildcard”,它的用法是:$(wildcard PATTE ...

  2. unity中获取七天的日期

    private List<string> Date; private List<string> Day; private string now; private WMG_Axi ...

  3. Linux3.10.0块IO子系统流程(6)-- 派发SCSI命令到低层驱动

    在SCSI策略例程中最后调用scsi_dispatch_cmd将SCSI命令描述符派发给低层驱动进行处理 /** * scsi_dispatch_command - Dispatch a comman ...

  4. C语言函数的存储类别

    函数默认的隐含存储类型是extern auto:只能用于局部变量 extern:允许被其他文件调用 static:只能被本源程序文件调用

  5. 内存泄漏 tensorflow

    http://blog.csdn.net/qq_25737169/article/details/78125550

  6. Android开发 ---SQLite数据库,lock文件,结果集游标,适配器,安全退出,给连接设置下划线,编辑器,投影,ContentValues存储,DbHelper,activity栈

    目录截图: 1.activity_main.xml 主界面效果: <?xml version="1.0" encoding="utf-8"?> &l ...

  7. TensorFlow函数:tf.random_shuffle

    tf.random_shuffle 函数 random_shuffle( value, seed=None, name=None ) 定义在:tensorflow/python/ops/random_ ...

  8. yarn不是内部指令 react-native不是内部指令

    1.先查看是否全局安装 2.我遇到的是,全局安装了,依然有问题. 昨天装了一个高版本的node,成功后有个黑窗口我点了几个回车,在我的环境变量里加了一大推重复的变量,删除就正常了,如下图是我删完之后的

  9. 判断是不是微信浏览器和QQ内置浏览器

    is_weixn() { let ua = navigator.userAgent.toLowerCase(); if (ua.match(/MicroMessenger/i) == "mi ...

  10. C# 异步通信 网络聊天程序开发 局域网聊天室开发

    Prepare 本文将使用一个NuGet公开的组件技术来实现一个局域网聊天程序,利用组件提供的高性能异步网络机制实现,免去了手动编写底层的困扰,易于二次开发,扩展自己的功能. 在Visual Stu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