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1与list2求交集的方法总结!
一、有序集合求交集的方法有
a)二重for循环法,时间复杂度O(n*n)
b)拉链法,时间复杂度O(n)
c)水平分桶,多线程并行
d)bitmap,大大提高运算并行度,时间复杂度O(n)
e)跳表,时间复杂度为O(log(n))
以下是方法的具体介绍:
方案一:for * for,土办法,时间复杂度O(n*n)
每个搜索词命中的网页是很多的,O(n*n)的复杂度是明显不能接受的。倒排索引是在创建之初可以进行排序预处理,问题转化成两个有序的list求交集,就方便多了。
方案二:有序list求交集,拉链法
有序集合1{1,3,5,7,8,9}
有序集合2{2,3,4,5,6,7}
两个指针指向首元素,比较元素的大小:
(1)如果相同,放入结果集,随意移动一个指针
(2)否则,移动值较小的一个指针,直到队尾
这种方法的好处是:
(1)集合中的元素最多被比较一次,时间复杂度为O(n)
(2)多个有序集合可以同时进行,这适用于多个分词的item求url_id交集
这个方法就像一条拉链的两边齿轮,一一比对就像拉链,故称为拉链法
方案三:分桶并行优化
数据量大时,url_id分桶水平切分+并行运算是一种常见的优化方法,如果能将list1<url_id>和list2<url_id>分成若干个桶区间,每个区间利用多线程并行求交集,各个线程结果集的并集,作为最终的结果集,能够大大的减少执行时间。
举例:
有序集合1{1,3,5,7,8,9, 10,30,50,70,80,90}
有序集合2{2,3,4,5,6,7, 20,30,40,50,60,70}
求交集,先进行分桶拆分:
桶1的范围为[1, 9]
桶2的范围为[10, 100]
桶3的范围为[101, max_int]
于是:
集合1就拆分成
集合a{1,3,5,7,8,9}
集合b{10,30,50,70,80,90}
集合c{}
集合2就拆分成
集合d{2,3,4,5,6,7}
集合e{20,30,40,50,60,70}
集合e{}
每个桶内的数据量大大降低了,并且每个桶内没有重复元素,可以利用多线程并行计算:
桶1内的集合a和集合d的交集是x{3,5,7}
桶2内的集合b和集合e的交集是y{30, 50, 70}
桶3内的集合c和集合d的交集是z{}
最终,集合1和集合2的交集,是x与y与z的并集,即集合{3,5,7,30,50,70}
方案四:bitmap再次优化
数据进行了水平分桶拆分之后,每个桶内的数据一定处于一个范围之内,如果集合符合这个特点,就可以使用bitmap来表示集合:
如上图,假设set1{1,3,5,7,8,9}和set2{2,3,4,5,6,7}的所有元素都在桶值[1, 16]的范围之内,可以用16个bit来描述这两个集合,原集合中的元素x,在这个16bitmap中的第x个bit为1,此时两个bitmap求交集,只需要将两个bitmap进行“与”操作,结果集bitmap的3,5,7位是1,表明原集合的交集为{3,5,7}
水平分桶,bitmap优化之后,能极大提高求交集的效率,但时间复杂度仍旧是O(n)
但bitmap需要大量连续空间,占用内存较大
方案五:跳表skiplist
有序链表集合求交集,跳表是最常用的数据结构,它可以将有序集合求交集的复杂度由O(n)降至O(log(n))
集合1{1,2,3,4,20,21,22,23,50,60,70}
集合2{50,70}
要求交集,如果用拉链法,会发现1,2,3,4,20,21,22,23都要被无效遍历一次,每个元素都要被比对,时间复杂度为O(n),能不能每次比对“跳过一些元素”呢?
跳表就出现了:
集合1{1,2,3,4,20,21,22,23,50,60,70}建立跳表时,一级只有{1,20,50}三个元素,二级与普通链表相同,集合2{50,70}由于元素较少,只建立了一级普通链表;如此这般,在实施“拉链”求交集的过程中,set1的指针能够由1跳到20再跳到50,中间能够跳过很多元素,无需进行一一比对,跳表求交集的时间复杂度近似O(log(n)),这是搜索引擎中常见的算法。
list1与list2求交集的方法总结!的更多相关文章
- 【转载】C#编程中两个List集合使用Intersect方法求交集
在C#语言程序设计中,List集合是常用的集合数据类型,在涉及集合类型的运算中,有时候我们需要计算2个List集合中共有的数据,即对2个List集合求交集运算.此时可以使用C#语言提供的Interse ...
- python list求交集
方法一: a=[1,2,3] b=[1,3,4] c=list(set(a).intersection(set(b))) print c #[1,3] 这种方法是先把list转换为set,再用set求 ...
- for循环求交集
for循环方式求交集 #!/usr/bin/env python #coding:utf-8 #取交集 #定义两个序列对象,求alist与blist对象的交集元素 alist = [2,9,3,4,5 ...
- javascript集合求交集
两集合求交集 思路: 1. 每一次从B数组中取一值,然后在A数组里逐个比较,如果有相等的,则保存.该算法复杂度为 O(MN). M, N 分别为数组 A B 的长度. 2. 因为A B 都排过序,所以 ...
- python 两个list 求交集,并集,差集
def diff(listA,listB): #求交集的两种方式 retA = [i for i in listA if i in listB] retB = list(set(listA).inte ...
- .net找List1和List2的差集
有个需求是找两个自定义类泛型集合的差集: class Person { public string Name{get; set;} public string Country{get; set;} } ...
- Redis实现求交集操作结果缓存的设计方案
Redis的集合操作 实话说,Redis提供的集合操作是我选择它成为内存数据库的一个主要理由,它弥补了传统关系型数据库在这方面带来的复杂度,使得只需要简单的一个命令就可以完成一个复杂SQL任务,并且交 ...
- java(List或Array数组)求交集、并集、差集, 泛型工具类
业务需要求不同类型的交集.并集.差集为避免代码冗余编写工具类. 注:list 转数组需传入数组,如果将原数组传入将会改变原数组的值,同时泛型数组又不可以实例化,解决方案:Arrays.copyOf(n ...
- PHP实现 bitmap 位图排序 求交集
2014年12月16日 17:15:09 初始化一串全为0的二进制; 现有一串无序的整数数组; 如果整数x在这个整数数组当中,就将二进制串的第x位置为1; 然后顺序读取这个二进制串,并将为1的位转换成 ...
随机推荐
- day06数据类型----元组、字典、集合
一.元组(tuple): python中将一些不能修改的值称为不可变的,而不可变的列表则被称之为元组. 注意元组一旦被定义则不可修改,因此一般我们不定义空元组. 元组是有序的,可存放多个数据| ...
- 广告牌LED灯阵
大家都知道广告牌里面原来都是灯管,现在开始更换成LED灯了,下面是我在现场拍的图片: 下面这个图片是LED灯条,铝基板打印电路,TM1812驱动,该IC可以接受4组24位数据,然后转发数据(https ...
- WPF C#截图功能 仿qq截图
原文:WPF C#截图功能 仿qq截图 先上效果图 源码下载地址:http://download.csdn.net/detail/candyvoice/9788099 描述:启动程序,点击窗口butt ...
- EZ 2018 06 02 NOIP2018 模拟赛(十七)
这次的比赛是真心比较狗,我TM的写了30min的树剖ZZ地直接memset超时了 话说我既然想到差分就应该去写差分的啊! 好了不过这次Rank还挺高的,终于要打进前10了当然是假的了. 好了下面开始讲 ...
- Scala学习(七)---包和引入
包和引入 摘要: 在本篇中,你将会了解到Scala中的包和引入语句是如何工作的.相比Java不论是包还是引入都更加符合常规,也更灵活一些.本篇的要点包括: 1. 包也可以像内部类那样嵌套 2. 包路径 ...
- 限流——spring-cloud-zuul-ratelimit
先留个坑,慢慢补 git代码Demo:https://github.com/islowcity/spring-cloud-zuul-ratelimiter.git 有时间再写分析
- 20min 快速着手Markdown
目录 Markdown介绍和基本使用 初步介绍 markdown的使用场景 为什么是 Markdown markdown的基本语法和使用平台 Q&A: Markdown介绍和基本使用 初步介绍 ...
- Docker容器学习梳理 - Dockerfile构建镜像
在Docker的运用中,从下载镜像,启动容器,在容器中输入命令来运行程序,这些命令都是手工一条条往里输入的,无法重复利用,而且效率很低.所以就需要一 种文件或脚本,我们把想执行的操作以命令的方式写入其 ...
- 个人博客-week7
团队任务收获及个人感想 团队任务已经进行了一个多月的时间,我很荣幸能和软剑攻城队的小伙伴们度过这一个月的开发时光.在这一个月的时间里,我亲身经历了一个软件从想法到实现,从创意到实体的过程.同时我也在和 ...
- [BUAA软工]第1次阅读
[BUAA软工]第1次阅读 本次作业所属课程: 2019BUAA软件工程 本次作业要求: 第1次个人作业 我在本课程的目标 熟悉和实践软件工程流程,适应团队开发 本次作业的帮助 帮助理解<构建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