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机器学习算法 — KNN分类
KNN简介
K最近邻(k-Nearest Neighbor,KNN)分类算法,是一个理论上比较成熟的方法,也是最简单的机器学习算法之一。KNN分类算法属于监督学习。
最简单最初级的分类器是将全部的训练数据所对应的类别都记录下来,当测试对象的属性和某个训练对象的属性完全匹配时,便可以对其进行分类。但是怎么可能所有测试对象都会找到与之完全匹配的训练对象呢,其次就是存在一个测试对象同时与多个训练对象匹配,导致一个训练对象被分到了多个类的问题,基于这些问题呢,就产生了KNN。
算法思路
KNN是通过测量不同特征值之间的距离进行分类。
它的思路是:如果一个样本在特征空间中的k个最相似(即特征空间中最邻近)的样本中的大多数属于某一个类别,则该样本也属于这个类别,其中K通常是不大于20的整数。KNN算法中,所选择的邻居都是已经正确分类的对象。该方法在定类决策上只依据最邻近的一个或者几个样本的类别来决定待分样本所属的类别。
KNN原理
其算法的描述为:
1)计算测试数据与各个训练数据之间的距离;
2)按照距离的递增关系进行排序;
3)选取距离最小的K个点;
4)确定前K个点所在类别的出现频率;
5)返回前K个点中出现频率最高的类别作为测试数据的预测分类。
距离公式
在KNN中,通过计算对象间距离来作为各个对象之间的非相似性指标,避免了对象之间的匹配问题,在这里距离一般使用欧氏距离或曼哈顿距离:
算法说明
下面通过一个简单的例子说明一下:
如下图,绿色圆要被决定赋予哪个类,是红色三角形还是蓝色四方形?如果 K = 3,由于红色三角形所占比例为 2/3,绿色圆将被赋予红色三角形那个类,如果 K = 5 ,由于蓝色四方形比例为 3/5,因此绿色圆被赋予蓝色四方形类。
在利用KNN算法判断类别时K的取值很重要。KNN算法主要依据邻近的 k 个样本来进行类别的判断。然后依据 k 个样本中出现次数最多的类别作为未知的类别。这也就是我们常常说到的“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代码实现
# ==========k最近邻分类=========
import numpy as np # 快速操作结构数组的工具
from sklearn.neighbors import KNeighborsClassifier # 导入knn分类器
# 数据集。4种属性,3种类别
data=[
[ 5.1, 3.5, 1.4, 0.2, 0],
[ 4.9, 3.0, 1.4, 0.2, 0],
[ 4.7, 3.2, 1.3, 0.2, 0],
[ 4.6, 3.1, 1.5, 0.2, 0],
[ 5.0, 3.6, 1.4, 0.2, 0],
[ 7.0, 3.2, 4.7, 1.4, 1],
[ 6.4, 3.2, 4.5, 1.5, 1],
[ 6.9, 3.1, 4.9, 1.5, 1],
[ 5.5, 2.3, 4.0, 1.3, 1],
[ 6.5, 2.8, 4.6, 1.5, 1],
[ 6.3, 3.3, 6.0, 2.5, 2],
[ 5.8, 2.7, 5.1, 1.9, 2],
[ 7.1, 3.0, 5.9, 2.1, 2],
[ 6.3, 2.9, 5.6, 1.8, 2],
[ 6.5, 3.0, 5.8, 2.2, 2],
]
# 构造数据集
dataMat = np.array(data)
X = dataMat[:,0:4]
y = dataMat[:,4]
knn = KNeighborsClassifier(n_neighbors=2,weights='distance') #初始化一个knn模型,设置k=2。weights='distance'样本权重等于距离的倒数。'uniform'为统一权重
knn.fit(X, y) #根据样本集、结果集,对knn进行建模
result = knn.predict([[3, 2, 2, 5]]) #使用knn对新对象进行预测
print(result)
输出结果是:
[ 1.]
Python机器学习算法 — KNN分类的更多相关文章
- 机器学习算法-K-NN的学习 /ML 算法 (K-NEAREST NEIGHBORS ALGORITHM TUTORIAL)
1为什么我们需要KNN 现在为止,我们都知道机器学习模型可以做出预测通过学习以往可以获得的数据. 因为KNN基于特征相似性,所以我们可以使用KNN分类器做分类. 2KNN是什么? KNN K-近邻,是 ...
- 机器学习算法·KNN
机器学习算法应用·KNN算法 一.问题描述 验证码目前在互联网上非常常见,从学校的教务系统到12306购票系统,充当着防火墙的功能.但是随着OCR技术的发展,验证码暴露出的安全问题越来越严峻.目前对验 ...
- Python机器学习算法 — 关联规则(Apriori、FP-growth)
关联规则 -- 简介 关联规则挖掘是一种基于规则的机器学习算法,该算法可以在大数据库中发现感兴趣的关系.它的目的是利用一些度量指标来分辨数据库中存在的强规则.也即是说关联规则挖掘是用于知识发现,而非预 ...
- Python机器学习算法 — 朴素贝叶斯算法(Naive Bayes)
朴素贝叶斯算法 -- 简介 朴素贝叶斯法是基于贝叶斯定理与特征条件独立假设的分类方法.最为广泛的两种分类模型是决策树模型(Decision Tree Model)和朴素贝叶斯模型(Naive Baye ...
- 机器学习算法(KNN)
KNN简介 KNN(k-NearestNeighbor)算法的思想总结一下:就是在数据和标签已知的情况下,输入测试数据,将测试数据的特征与训练集中对应的特征进行相互比较,找到训练集中与之最为相似的前K ...
- Python机器学习算法 — 支持向量机(SVM)
SVM--简介 <α∗j<C,可得: 构造决策函数: 5.求最优解 要求解的最优化问题如下: 考虑使用序列最小最优化算法(SMO,se ...
- 机器学习算法——kNN
顶级数据挖掘会议ICDM于2006年12月评选出了数据挖掘领域的十大经典算法,kNN便是其中一个. kNN算法的思想是:在训练集中选取与输入数据最近的k个邻居,统计k个邻居中出现次数最多的类别,以此作 ...
- 机器学习算法——kNN(k-近邻算法)
算法概述 通过测量不同特征值之间的距离进行 [分类] 优点:精度高.对异常值不敏感.无数据输入假定. 缺点:计算复杂度高.空间复杂度高. 适用数据范围: 数值型 和 标称型 . 算法流程 数据 样本数 ...
- Python机器学习算法 — 逻辑回归(Logistic Regression)
逻辑回归--简介 逻辑回归(Logistic Regression)就是这样的一个过程:面对一个回归或者分类问题,建立代价函数,然后通过优化方法迭代求解出最优的模型参数,然后测试验证我们这个求解的模型 ...
随机推荐
- swift中使用对象归档进行数据本地
对象归档是ios持久化中的其中一种,也是很常用的一种.现在来看看swift是如何实现的.实现要点1),必须实现NSCoding的协议 import UIKit let path=(NSSearchPa ...
- WebBrowser之获取跳转页面的Document接口源码
问题由来是这样的,今天帮一个网友解决问题,说从VC驿站下载了一个源码,程序的功能主要是在对话框上面放置了一个WebBrowser控件,程序启动的时候默认调用这句代码: m_web.Navigate(_ ...
- LINUX-系统信息
系统信息 arch 显示机器的处理器架构(1) uname -m 显示机器的处理器架构(2) uname -r 显示正在使用的内核版本 dmidecode -q 显示硬件系统部件 - (SMBIOS ...
- kvm virsh命令详解
[root@ok home]# virsh list Id Name State ---------------------------------------------------- 1 13sv ...
- BNUOJ 33898 Cannon
Cannon Time Limit: 1000ms Memory Limit: 65535KB This problem will be judged on HDU. Original ID: 449 ...
- [luoguP1072] Hankson 的趣味题(数论)
传送门 由题意得 gcd(x, a0) = a1 ——> gcd(x / a1, a0 / a1) = 1 lcm(x, b0) = b1 ——> x * b0 / gcd(x, b0) ...
- SGU 485 Arrays
485. Arrays Time limit per test: 1.75 second(s)Memory limit: 262144 kilobytes input: standardoutput: ...
- noip模拟赛 立方数2
题目描述LYK定义了一个数叫“立方数”,若一个数可以被写作是一个正整数的3次方,则这个数就是立方数,例如1,8,27就是最小的3个立方数.LYK还定义了一个数叫“立方差数”,若一个数可以被写作是两个立 ...
- jsp之${CTX}理解
jsp之${CTX} 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以下标签. <%@ taglib uri="/struts-tags" prefix="s"%> <% ...
- objective-c 通告
1. 通告和委托的区别 通告也能传递与事件相关的数据.通告不同于委托的地方在于,通告是在对象执行完成动作之后产生,而不是之前.受到通告的对象没有机会建议是否要执行动作,而且对象的通告可以有多个监听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