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 学习笔记12(事件驱动、IO多路复用、异步IO)
阻塞IO和非阻塞IO、同步IO和异步IO的区别
讨论背景:Linux环境下的network IO
。
1、先决条件(几个重要概念)
1.1、用户空间与内核空间
现在操作系统都是采用虚拟存储器,那么对32位操作系统而言,它的寻址空间(虚拟存储空间)为4G(2的32次方)。操作系统的核心是内核,独立于普通的应用程序,可以访问受保护的内存空间,也有访问底层硬件设备的所有权限。为了保证用户进程不能直接操作内核(kernel),保证内核的安全,操心系统将虚拟空间划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内核空间,一部分为用户空间。针对linux操作系统而言,将最高的1G字节(从虚拟地址0xC0000000到0xFFFFFFFF),供内核使用,称为内核空间,而将较低的3G字节(从虚拟地址0x00000000到0xBFFFFFFF),供各个进程使用,称为用户空间。
1.2、 进程切换
为了控制进程的执行,内核必须有能力挂起正在CPU上运行的进程,并恢复以前挂起的某个进程的执行。这种行为被称为进程切换。因此可以说,任何进程都是在操作系统内核的支持下运行的,是与内核紧密相关的。
从一个进程的运行转到另一个进程上运行,这个过程中经过下面这些变化:
1. 保存处理机上下文,包括程序计数器和其他寄存器。
2. 更新PCB信息。
3. 把进程的PCB移入相应的队列,如就绪、在某事件阻塞等队列。
4. 选择另一个进程执行,并更新其PCB。
5. 更新内存管理的数据结构。
6. 恢复处理机上下文。
注:总而言之就是很耗资源
1.3、 进程的阻塞
正在执行的进程,由于期待的某些事件未发生,如请求系统资源失败、等待某种操作的完成、新数据尚未到达或无新工作做等,则由系统自动执行阻塞原语(Block),使自己由运行状态变为阻塞状态。可见,进程的阻塞是进程自身的一种主动行为,也因此只有处于运行态的进程(获得CPU),才可能将其转为阻塞状态。当进程进入阻塞状态,是不占用CPU资源的
。
1.4、 文件描述符fd
文件描述符(File descriptor)是计算机科学中的一个术语,是一个用于表述指向文件的引用的抽象化概念。
文件描述符在形式上是一个非负整数。实际上,它是一个索引值,指向内核为每一个进程所维护的该进程打开文件的记录表。当程序打开一个现有文件或者创建一个新文件时,内核向进程返回一个文件描述符。在程序设计中,一些涉及底层的程序编写往往会围绕着文件描述符展开。但是文件描述符这一概念往往只适用于UNIX、Linux这样的操作系统。
1.5 缓存 I/O
缓存 I/O 又被称作标准 I/O,大多数文件系统的默认 I/O 操作都是缓存 I/O。在 Linux 的缓存 I/O 机制中,操作系统会将 I/O 的数据缓存在文件系统的页缓存( page cache )中,也就是说,数据会先被拷贝到操作系统内核的缓冲区中,然后才会从操作系统内核的缓冲区拷贝到应用程序的地址空间。
缓存 I/O 的缺点:
数据在传输过程中需要在应用程序地址空间和内核进行多次数据拷贝操作,这些数据拷贝操作所带来的 CPU 以及内存开销是非常大的。
2、IO模式
上面已经提到,对于一次IO访问(以read举例),数据会先被拷贝到操作系统内核的缓冲区中,然后才会从操作系统内核的缓冲区拷贝到应用程序的地址空间。所以说,当一个read操作发生时,它会经历两个阶段:
1. 等待数据准备 (Waiting for the data to be ready)
2. 将数据从内核拷贝到进程中 (Copying the data from the kernel to the process)
正式因为这两个阶段,linux系统产生了下面五种网络模式的方案:
- 阻塞 I/O(blocking IO)
- 非阻塞 I/O(nonblocking IO)
- I/O 多路复用( IO multiplexing)
- 信号驱动 I/O( signal driven IO)
- 异步 I/O(asynchronous IO)
2.1、阻塞IO
在linux中,默认情况下所有的socket都是blocking,一个典型的读操作流程大概是这样:
当用户进程调用了recvfrom这个系统调用,kernel就开始了IO的第一个阶段:准备数据(对于网络IO来说,很多时候数据在一开始还没有到达。比如,还没有收到一个完整的UDP包。这个时候kernel就要等待足够的数据到来)。这个过程需要等待,也就是说数据被拷贝到操作系统内核的缓冲区中是需要一个过程的。而在用户进程这边,整个进程会被阻塞(当然,是进程自己选择的阻塞)。当kernel一直等到数据准备好了,它就会将数据从kernel中拷贝到用户内存,然后kernel返回结果,用户进程才解除block的状态,重新运行起来。
所以,blocking IO的特点就是在IO执行的两个阶段都被block了。
2.2 、非阻塞IO(nonblocking IO)
linux下,可以通过设置socket使其变为non-blocking。当对一个non-blocking socket执行读操作时,流程是这个样子:
当用户进程发出read操作时,如果kernel中的数据还没有准备好,那么它并不会block用户进程,而是立刻返回一个error。从用户进程角度讲 ,它发起一个read操作后,并不需要等待,而是马上就得到了一个结果。用户进程判断结果是一个error时,它就知道数据还没有准备好,于是它可以再次发送read操作。一旦kernel中的数据准备好了,并且又再次收到了用户进程的system call,那么它马上就将数据拷贝到了用户内存,然后返回。
所以,nonblocking IO的特点是用户进程需要不断的主动询问kernel数据好了没有。
2.3、 I/O 多路复用( IO multiplexing)
IO multiplexing就是我们说的select,poll,epoll,有些地方也称这种IO方式为event driven IO。select/epoll的好处就在于单个process就可以同时处理多个网络连接的IO。它的基本原理就是select,poll,epoll这个function会不断的轮询所负责的所有socket,当某个socket有数据到达了,就通知用户进程。
当用户进程调用了select,那么整个进程会被block
,而同时,kernel会“监视”所有select负责的socket,当任何一个socket中的数据准备好了,select就会返回。这个时候用户进程再调用read操作,将数据从kernel拷贝到用户进程。
所以,I/O 多路复用的特点是通过一种机制一个进程能同时等待多个文件描述符,而这些文件描述符(套接字描述符)其中的任意一个进入读就绪状态,select()函数就可以返回。
这个图和blocking IO的图其实并没有太大的不同,事实上,还更差一些。因为这里需要使用两个system call (select 和 recvfrom),而blocking IO只调用了一个system call (recvfrom)。但是,用select的优势在于它可以同时处理多个connection。
所以,如果处理的连接数不是很高的话,使用select/epoll的web server不一定比使用multi-threading + blocking IO的web server性能更好,可能延迟还更大。select/epoll的优势并不是对于单个连接能处理得更快,而是在于能处理更多的连接。)
在IO multiplexing Model中,实际中,对于每一个socket,一般都设置成为non-blocking,但是,如上图所示,整个用户的process其实是一直被block的。只不过process是被select这个函数block,而不是被socket IO给block。
2.4 、异步 I/O(asynchronous IO)
inux下的asynchronous IO其实用得很少。先看一下它的流程:
用户进程发起read操作之后,立刻就可以开始去做其它的事。而另一方面,从kernel的角度,当它受到一个asynchronous read之后,首先它会立刻返回,所以不会对用户进程产生任何block。然后,kernel会等待数据准备完成,然后将数据拷贝到用户内存,当这一切都完成之后,kernel会给用户进程发送一个signal,告诉它read操作完成了。
2.5、小结
blocking和non-blocking的区别
调用blocking IO会一直block住对应的进程直到操作完成,而non-blocking IO在kernel还准备数据的情况下会立刻返回。
synchronous IO和asynchronous IO的区别
在说明synchronous IO和asynchronous IO的区别之前,需要先给出两者的定义。POSIX的定义是这样子的:
- A synchronous I/O operation causes the requesting process to be blocked until that I/O operation completes;
- An asynchronous I/O operation does not cause the requesting process to be blocked;
两者的区别就在于synchronous IO做”IO operation”的时候会将process阻塞。按照这个定义,之前所述的blocking IO,non-blocking IO,IO multiplexing都属于synchronous IO。
有人会说,non-blocking IO并没有被block啊。这里有个非常“狡猾”的地方,定义中所指的”IO operation”是指真实的IO操作,就是例子中的recvfrom这个system call。non-blocking IO在执行recvfrom这个system call的时候,如果kernel的数据没有准备好,这时候不会block进程。但是,当kernel中数据准备好的时候,recvfrom会将数据从kernel拷贝到用户内存中,这个时候进程是被block了,在这段时间内,进程是被block的。
而asynchronous IO则不一样,当进程发起IO 操作之后,就直接返回再也不理睬了,直到kernel发送一个信号,告诉进程说IO完成。在这整个过程中,进程完全没有被block。
各个IO Model的比较如图所示:
可以发现non-blocking IO和asynchronous IO的区别还是很明显的。在non-blocking IO中,虽然进程大部分时间都不会被block,但是它仍然要求进程去主动的check,并且当数据准备完成以后,也需要进程主动的再次调用recvfrom来将数据拷贝到用户内存。而asynchronous IO则完全不同。它就像是用户进程将整个IO操作交给了他人(kernel)完成,然后他人做完后发信号通知。在此期间,用户进程不需要去检查IO操作的状态,也不需要主动的去拷贝数据。
2 事件驱动、IO多路复用(select/poll/epoll)
2.1论事件驱动
看图说话讲事件驱动模型
传统的编程是如下线性模式的:
开始--->代码块A--->代码块B--->代码块C--->代码块D--->......--->结束
每一个代码块里是完成各种各样事情的代码,但编程者知道代码块A,B,C,D...的执行顺序,唯一能够改变这个流程的是数据。输入不同的数据,根据条件语句判断,流程或许就改为A--->C--->E...--->结束。每一次程序运行顺序或许都不同,但它的控制流程是由输入数据和你编写的程序决定的。如果你知道这个程序当前的运行状态(包括输入数据和程序本身),那你就知道接下来甚至一直到结束它的运行流程。
对于事件驱动型程序模型,它的流程大致如下:
开始--->初始化--->等待
与上面传统编程模式不同,事件驱动程序在启动之后,就在那等待,等待什么呢?等待被事件触发。传统编程下也有“等待”的时候,比如在代码块D中,你定义了一个input(),需要用户输入数据。但这与下面的等待不同,传统编程的“等待”,比如input(),你作为程序编写者是知道或者强制用户输入某个东西的,或许是数字,或许是文件名称,如果用户输入错误,你还需要提醒他,并请他重新输入。事件驱动程序的等待则是完全不知道,也不强制用户输入或者干什么。只要某一事件发生,那程序就会做出相应的“反应”。这些事件包括:输入信息、鼠标、敲击键盘上某个键还有系统内部定时器触发。
在UI编程中,常常要对鼠标点击进行相应,首先如何获得鼠标点击呢?
方式一:创建一个线程,该线程一直循环检测是否有鼠标点击,那么这个方式有以下几个缺点:
1. CPU资源浪费,可能鼠标点击的频率非常小,但是扫描线程还是会一直循环检测,这会造成很多的CPU资源浪费;如果扫描鼠标点击的接口是阻塞的呢?
2. 如果是堵塞的,又会出现下面这样的问题,如果我们不但要扫描鼠标点击,还要扫描键盘是否按下,由于扫描鼠标时被堵塞了,那么可能永远不会去扫描键盘;
3. 如果一个循环需要扫描的设备非常多,这又会引来响应时间的问题;
所以,该方式是非常不好的。
方式二:就是事件驱动模型
目前大部分的UI编程都是事件驱动模型,如很多UI平台都会提供onClick()事件,这个事件就代表鼠标按下事件。事件驱动模型大体思路如下:
1. 有一个事件(消息)队列;
2. 鼠标按下时,往这个队列中增加一个点击事件(消息);
3. 有个循环,不断从队列取出事件,根据不同的事件,调用不同的函数,如onClick()、onKeyDown()等;
4. 事件(消息)一般都各自保存各自的处理函数指针,这样,每个消息都有独立的处理函数;
事件驱动编程是一种网络编程范式,这里程序的执行流由外部事件来决定。它的特点是包含一个事件循环,当外部事件发生时使用回调机制来触发相应的处理。另外两种常见的编程范式是(单线程)同步以及多线程编程。
让我们用例子来比较和对比一下单线程、多线程以及事件驱动编程模型。下图展示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三种模式下程序所做的工作。这个程序有3个任务需要完成,每个任务都在等待I/O操作时阻塞自身。阻塞在I/O操作上所花费的时间已经用灰色框标示出来了。
在单线程同步模型中,任务按照顺序执行。如果某个任务因为I/O而阻塞,其他所有的任务都必须等待,直到它完成之后它们才能依次执行。这种明确的执行顺序和串行化处理的行为是很容易推断得出的。如果任务之间并没有互相依赖的关系,但仍然需要互相等待的话这就使得程序不必要的降低了运行速度。
在多线程版本中,这3个任务分别在独立的线程中执行。这些线程由操作系统来管理,在多处理器系统上可以并行处理,或者在单处理器系统上交错执行。这使得当某个线程阻塞在某个资源的同时其他线程得以继续执行。与完成类似功能的同步程序相比,这种方式更有效率,但程序员必须写代码来保护共享资源,防止其被多个线程同时访问。多线程程序更加难以推断,因为这类程序不得不通过线程同步机制如锁、可重入函数、线程局部存储或者其他机制来处理线程安全问题,如果实现不当就会导致出现微妙且令人痛不欲生的bug。
在事件驱动版本的程序中,3个任务交错执行,但仍然在一个单独的线程控制中。当处理I/O或者其他昂贵的操作时,注册一个回调到事件循环中,然后当I/O操作完成时继续执行。回调描述了该如何处理某个事件。事件循环轮询所有的事件,当事件到来时将它们分配给等待处理事件的回调函数。这种方式让程序尽可能的得以执行而不需要用到额外的线程。事件驱动型程序比多线程程序更容易推断出行为,因为程序员不需要关心线程安全问题。
当我们面对如下的环境时,事件驱动模型通常是一个好的选择:
- 程序中有许多任务,而且…
- 任务之间高度独立(因此它们不需要互相通信,或者等待彼此)而且…
- 在等待事件到来时,某些任务会阻塞。
当应用程序需要在任务间共享可变的数据时,这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因为这里不需要采用同步处理。
网络应用程序通常都有上述这些特点,这使得它们能够很好的契合事件驱动编程模型。
2.2 Select\Poll\Epoll
2.2.1 Python之select简析
sellect、poll、epoll三者的区别
select
select最早于1983年出现在4.2BSD中,它通过一个select()系统调用来监视多个文件描述符的数组,当select()返回后,该数组中就绪的文件描述符便会被内核修改标志位,使得进程可以获得这些文件描述符从而进行后续的读写操作。
select目前几乎在所有的平台上支持,其良好跨平台支持也是它的一个优点,事实上从现在看来,这也是它所剩不多的优点之一。
select的一个缺点在于单个进程能够监视的文件描述符的数量存在最大限制,在Linux上一般为1024,不过可以通过修改宏定义甚至重新编译内核的方式提升这一限制。
另外,select()所维护的存储大量文件描述符的数据结构,随着文件描述符数量的增大,其复制的开销也线性增长。同时,由于网络响应时间的延迟使得大量TCP连接处于非活跃状态,但调用select()会对所有socket进行一次线性扫描,所以这也浪费了一定的开销。
poll
poll在1986年诞生于System V Release 3,它和select在本质上没有多大差别,但是poll没有最大文件描述符数量的限制。
poll和select同样存在一个缺点就是,包含大量文件描述符的数组被整体复制于用户态和内核的地址空间之间,而不论这些文件描述符是否就绪,它的开销随着文件描述符数量的增加而线性增大。
另外,select()和poll()将就绪的文件描述符告诉进程后,如果进程没有对其进行IO操作,那么下次调用select()和poll()的时候将再次报告这些文件描述符,所以它们一般不会丢失就绪的消息,这种方式称为水平触发(Level Triggered)。
epoll
直到Linux2.6才出现了由内核直接支持的实现方法,那就是epoll,它几乎具备了之前所说的一切优点,被公认为Linux2.6下性能最好的多路I/O就绪通知方法。
epoll可以同时支持水平触发和边缘触发(Edge Triggered,只告诉进程哪些文件描述符刚刚变为就绪状态,它只说一遍,如果我们没有采取行动,那么它将不会再次告知,这种方式称为边缘触发),理论上边缘触发的性能要更高一些,但是代码实现相当复杂。
epoll同样只告知那些就绪的文件描述符,而且当我们调用epoll_wait()获得就绪文件描述符时,返回的不是实际的描述符,而是一个代表就绪描述符数量的值,你只需要去epoll指定的一个数组中依次取得相应数量的文件描述符即可,这里也使用了内存映射(mmap)技术,这样便彻底省掉了这些文件描述符在系统调用时复制的开销。
另一个本质的改进在于epoll采用基于事件的就绪通知方式。在select/poll中,进程只有在调用一定的方法后,内核才对所有监视的文件描述符进行扫描,而epoll事先通过epoll_ctl()来注册一个文件描述符,一旦基于某个文件描述符就绪时,内核会采用类似callback的回调机制,迅速激活这个文件描述符,当进程调用epoll_wait()时便得到通知。
总结一下:IO多路复用就是利用select/poll/epoll来监听socket对象内部是否有变化的性质,来实现并发。
select是操作系统底层用一个死循环一直轮询所有socket对象,监听其否有变化,监听socket对象的个数有限制,1024个(不准确)。
poll就是将select该进成没有个数限制。
epoll,不仅没有个数限制,还没用死循环去轮询所有socket对象,二是socket对象有变化,自动告知epoll。
Python select
Python的select()方法直接调用操作系统的IO接口,它监控sockets,open files, and pipes(所有带fileno()方法的文件句柄)何时变成readable 和writeable, 或者通信错误,select()使得同时监控多个连接变的简单,并且这比写一个长循环来等待和监控多客户端连接要高效,因为select直接通过操作系统提供的C的网络接口进行操作,而不是通过Python的解释器。
接下来通过echo server例子要以了解select 是如何通过单进程实现同时处理多个非阻塞的socket连接的:
1 import select
2 import socket
3 import sys
4 import Queue
5
6 # Create a TCP/IP socket
7 server = socket.socket(socket.AF_INET, socket.SOCK_STREAM)
8 server.setblocking(0)
9
10 # Bind the socket to the port
11 server_address = ('localhost', 10000)
12 print >>sys.stderr, 'starting up on %s port %s' % server_address
13 server.bind(server_address)
14
15 # Listen for incoming connections
16 server.listen(5)
select()方法接收并监控3个通信列表, 第一个是所有的输入的data,就是指外部发过来的数据,第2个是监控和接收所有要发出去的data(outgoing data),第3个监控错误信息,接下来我们需要创建2个列表来包含输入和输出信息来传给select().
# Sockets from which we expect to read
inputs = [ server ] # Sockets to which we expect to write
outputs = [ ]
所有客户端的进来的连接和数据将会被server的主循环程序放在上面的list中处理,我们现在的server端需要等待连接可写(writable)之后才能过来,然后接收数据并返回(因此不是在接收到数据之后就立刻返回),因为每个连接要把输入或输出的数据先缓存到queue里,然后再由select取出来再发出去。
# Outgoing message queues (socket:Queue)
message_queues = {}
The main portion of the server program loops, calling select() to block and wait for network activity.
下面是此程序的主循环,调用select()时会阻塞和等待直到新的连接和数据进来
while inputs: # Wait for at least one of the sockets to be ready for processing
print >>sys.stderr, '\nwaiting for the next event'
readable, writable, exceptional = select.select(inputs, outputs, inputs)
当你把inputs,outputs,exceptional(这里跟inputs共用)传给select()后,它返回3个新的list,我们上面将他们分别赋值为readable,writable,exceptional, 所有在readable list中的socket连接代表有数据可接收(recv),所有在writable list中的存放着你可以对其进行发送(send)操作的socket连接,当连接通信出现error时会把error写到exceptional列表中。
Readable list 中的socket 可以有3种可能状态,第一种是如果这个socket是main "server" socket,它负责监听客户端的连接,如果这个main server socket出现在readable里,那代表这是server端已经ready来接收一个新的连接进来了,为了让这个main server能同时处理多个连接,在下面的代码里,我们把这个main server的socket设置为非阻塞模式。
# Handle inputs
for s in readable: if s is server:
# A "readable" server socket is ready to accept a connection
connection, client_address = s.accept()
print >>sys.stderr, 'new connection from', client_address
connection.setblocking(0)
inputs.append(connection) # Give the connection a queue for data we want to send
message_queues[connection] = Queue.Queue()
第二种情况是这个socket是已经建立了的连接,它把数据发了过来,这个时候你就可以通过recv()来接收它发过来的数据,然后把接收到的数据放到queue里,这样你就可以把接收到的数据再传回给客户端了。
else:
data = s.recv(1024)
if data:
# A readable client socket has data
print >>sys.stderr, 'received "%s" from %s' % (data, s.getpeername())
message_queues[s].put(data)
# Add output channel for response
if s not in outputs:
outputs.append(s)
第三种情况就是这个客户端已经断开了,所以你再通过recv()接收到的数据就为空了,所以这个时候你就可以把这个跟客户端的连接关闭了。
else:
# Interpret empty result as closed connection
print >>sys.stderr, 'closing', client_address, 'after reading no data'
# Stop listening for input on the connection
if s in outputs:
outputs.remove(s) #既然客户端都断开了,我就不用再给它返回数据了,所以这时候如果这个客户端的连接对象还在outputs列表中,就把它删掉
inputs.remove(s) #inputs中也删除掉
s.close() #把这个连接关闭掉 # Remove message queue
del message_queues[s]
对于writable list中的socket,也有几种状态,如果这个客户端连接在跟它对应的queue里有数据,就把这个数据取出来再发回给这个客户端,否则就把这个连接从output list中移除,这样下一次循环select()调用时检测到outputs list中没有这个连接,那就会认为这个连接还处于非活动状态
# Handle outputs
for s in writable:
try:
next_msg = message_queues[s].get_nowait()
except Queue.Empty:
# No messages waiting so stop checking for writability.
print >>sys.stderr, 'output queue for', s.getpeername(), 'is empty'
outputs.remove(s)
else:
print >>sys.stderr, 'sending "%s" to %s' % (next_msg, s.getpeername())
s.send(next_msg)
最后,如果在跟某个socket连接通信过程中出了错误,就把这个连接对象在inputs\outputs\message_queue中都删除,再把连接关闭掉
# Handle "exceptional conditions"
for s in exceptional:
print >>sys.stderr, 'handling exceptional condition for', s.getpeername()
# Stop listening for input on the connection
inputs.remove(s)
if s in outputs:
outputs.remove(s)
s.close() # Remove message queue
del message_queues[s]
client 端
下面的这个是客户端程序展示了如何通过select()对socket进行管理并与多个连接同时进行交互,
import socket
import sys messages = [ 'This is the message. ',
'It will be sent ',
'in parts.',
]
server_address = ('localhost', 10000) # Create a TCP/IP socket
socks = [ socket.socket(socket.AF_INET, socket.SOCK_STREAM),
socket.socket(socket.AF_INET, socket.SOCK_STREAM),
] # Connect the socket to the port where the server is listening
print >>sys.stderr, 'connecting to %s port %s' % server_address
for s in socks:
s.connect(server_address)
接下来通过循环通过每个socket连接给server发送和接收数据。
for message in messages: # Send messages on both sockets
for s in socks:
print >>sys.stderr, '%s: sending "%s"' % (s.getsockname(), message)
s.send(message) # Read responses on both sockets
for s in socks:
data = s.recv(1024)
print >>sys.stderr, '%s: received "%s"' % (s.getsockname(), data)
if not data:
print >>sys.stderr, 'closing socket', s.getsockname()
复制代码
最后代码整理如下:
Server端:
#_*_coding:utf-8_*_ import select
import socket
import sys
import queue # Create a TCP/IP socket
server = socket.socket(socket.AF_INET, socket.SOCK_STREAM)
server.setblocking(False) # Bind the socket to the port
server_address = ('localhost', 10000)
print(sys.stderr, 'starting up on %s port %s' % server_address)
server.bind(server_address) # Listen for incoming connections
server.listen(5) # Sockets from which we expect to read
inputs = [ server ] # Sockets to which we expect to write
outputs = [ ] message_queues = {}
while inputs: # Wait for at least one of the sockets to be ready for processing
print( '\nwaiting for the next event')
readable, writable, exceptional = select.select(inputs, outputs, inputs)
# Handle inputs
for s in readable: if s is server:
# A "readable" server socket is ready to accept a connection
connection, client_address = s.accept()
print('new connection from', client_address)
connection.setblocking(False)
inputs.append(connection) # Give the connection a queue for data we want to send
message_queues[connection] = queue.Queue()
else:
data = s.recv(1024)
if data:
# A readable client socket has data
print(sys.stderr, 'received "%s" from %s' % (data, s.getpeername()) )
message_queues[s].put(data)
# Add output channel for response
if s not in outputs:
outputs.append(s)
else:
# Interpret empty result as closed connection
print('closing', client_address, 'after reading no data')
# Stop listening for input on the connection
if s in outputs:
outputs.remove(s) #既然客户端都断开了,我就不用再给它返回数据了,所以这时候如果这个客户端的连接对象还在outputs列表中,就把它删掉
inputs.remove(s) #inputs中也删除掉
s.close() #把这个连接关闭掉 # Remove message queue
del message_queues[s]
# Handle outputs
for s in writable:
try:
next_msg = message_queues[s].get_nowait()
except queue.Empty:
# No messages waiting so stop checking for writability.
print('output queue for', s.getpeername(), 'is empty')
outputs.remove(s)
else:
print( 'sending "%s" to %s' % (next_msg, s.getpeername()))
s.send(next_msg)
# Handle "exceptional conditions"
for s in exceptional:
print('handling exceptional condition for', s.getpeername() )
# Stop listening for input on the connection
inputs.remove(s)
if s in outputs:
outputs.remove(s)
s.close() # Remove message queue
del message_queues[s]
Client端:
import socket
import sys messages = [ 'This is the message. ',
'It will be sent ',
'in parts.',
]
server_address = ('localhost', 10000) # Create a TCP/IP socket
socks = [ socket.socket(socket.AF_INET, socket.SOCK_STREAM),
socket.socket(socket.AF_INET, socket.SOCK_STREAM),
] # Connect the socket to the port where the server is listening
print >>sys.stderr, 'connecting to %s port %s' % server_address
for s in socks:
s.connect(server_address) for message in messages: # Send messages on both sockets
for s in socks:
print >>sys.stderr, '%s: sending "%s"' % (s.getsockname(), message)
s.send(message) # Read responses on both sockets
for s in socks:
data = s.recv(1024)
print >>sys.stderr, '%s: received "%s"' % (s.getsockname(), data)
if not data:
print >>sys.stderr, 'closing socket', s.getsockname()
s.close()
python 学习笔记12(事件驱动、IO多路复用、异步IO)的更多相关文章
- python 学习笔记 12 -- 写一个脚本获取城市天气信息
近期在玩树莓派,前面写过一篇在树莓派上使用1602液晶显示屏,那么可以显示后最重要的就是显示什么的问题了. 最easy想到的就是显示时间啊,CPU利用率啊.IP地址之类的.那么我认为呢,假设可以显示当 ...
- IO模型--阻塞IO,非阻塞IO,IO多路复用,异步IO
IO模型介绍: * blocking IO 阻塞IO * nonblocking IO 非阻塞IO * IO multiplexing IO多路复用 * signal driven IO 信号驱动IO ...
- IO模型之IO多路复用 异步IO select poll epoll 的用法
IO 模型之 多路复用 IO 多路复用IO IO multiplexing 这个词可能有点陌生,但是如果我说 select/epoll ,大概就都能明白了.有些地方也称这种IO方式为 事件驱动IO ( ...
- python学习笔记12 ----线程、进程
进程和线程的概念 进程和线程是操作系统中两个很重要的概念,对于一般的程序,可能有若干个进程,每一个进程有若干个同时执行的线程.进程是资源管理的最小单位,线程是程序执行的最小单位(线程可共享同一进程里的 ...
- Python学习笔记12—类
典型的类和调用方法: #!/usr/bin/env Python # coding=utf-8 __metaclass__ = type #新式类 class Person: #创建类 def __i ...
- python学习笔记12(函数三): 参数类型、递归、lambda函数
一.函数参数的类型 之前我们接触到的那种函数参数定义和传递方式叫做位置参数,即参数是通过位置进行匹配的,从左到右,依次进行匹配,这个对参数的位置和个数都有严格的要求.而在Python中还有一种是通过参 ...
- Python学习笔记12:标准库之对象序列化(pickle包,cPickle包)
计算机的内存中存储的是二进制的序列. 我们能够直接将某个对象所相应位置的数据抓取下来,转换成文本流 (这个过程叫做serialize),然后将文本流存入到文件里. 因为Python在创建对象时,要參考 ...
- Python 学习笔记12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 当我觉得沮丧.绝望的时候,就疯狂的敲代码,这样会好受一点. 今天和昨天敲了两天的小程序,算是对python的具体语法规则有个初步的手熟. http://w ...
- Python 学习笔记12 函数模块
函数的优点之一,使用它们可将代码块与主程序分离.通过给函数指定描述性的名称.可以让主程序非常好理解.但是如果将过多的函数和主程序放置在一起,会让文件显得非常凌乱.太多的代码混杂在一起,不方便管理.我们 ...
随机推荐
- mysql 触发器(trigger) 总结
触发器(trigger):监视某种情况,并触发某种操作. 触发器创建语法四要素:1.监视地点(table) 2.监视事件(insert/update/delete) 3.触发时间(after/befo ...
- UNIDBgrid里动态添加clientevents实现回车替换TAB
//GRID里回车替换TABfunction cellkeydown(sender, td, cellIndex, record, tr, rowIndex, e, eOpts){ if (e.get ...
- Codeforces 486D Valid Sets:Tree dp【n遍O(n)的dp】
题目链接:http://codeforces.com/problemset/problem/486/D 题意: 给你一棵树,n个节点,每个节点的点权为a[i]. 问你有多少个连通子图,使得子图中的ma ...
- Unity3D之Mesh(二)为三角形添加纹理
一.直接開始上步驟 首先繪製一個三角形 創建一個材質,以便後續使用: 1)材質使用的貼圖 2)上代碼 using UnityEngine; using System.Collections; /* = ...
- Java_数据交换_Gson_00_资源帖
1.Gson将字符串转换成JsonObject和JsonArray 2.Gson 解析教程 3.Gson全解析(上)-Gson基础
- HDU 6231 (K-th Number)
题目链接:https://cn.vjudge.net/problem/HDU-6231 思路:二分+双指针: #include <stdio.h> #include <iostrea ...
- JAVA标号与continue,break
可以给语句块加标号赋予它们名称,标号位于语句之前.标号只能被continue和break引用.格式如下: label:statement 语句前只允许加一个标号,标号后面不能跟大括号. ...
- Windows cmd findstr
/********************************************************************************** * Windows cmd fi ...
- C语言小程序(四)、杨辉三角
输入要显示的杨辉三角的行数,会打印出金字塔型的杨辉三角,不过行数太多的话,效果不太好,可以再调整一下格式控制. #include <stdio.h> #include <stdlib ...
- 2017.10.2北京清北综合强化班DAY2
a[问题描述]你是能看到第一题的 friends呢. —— hja世界上没有什么比卖的这 贵弹丸三还令人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