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成器(generator)

先来看看一个简单的菲波那切数列,出第一个和第二个外,任意一个数都是由前两个数相加得到的。如:0,1,1,2,3,5,8,13......

输入斐波那契数列前N个数:

 def fab(max):
n, a, b = 0, 0, 1
while n < max:
print b
a, b = b, a + b
n = n + 1

结果:

>>> fib(100)
1
1
2
3
5
8
13

但是,要提高 fib 函数的可复用性,最好不要直接打印出数列,而是返回一个 List。每次循环将b的值append到一个list中。

然而,问题又来了。。。

该函数在运行中占用的内存会随着参数 max 的增大而增大,如果要控制内存占用,最好不要用 List来保存中间结果,而是通过 iterable 对象来迭代。

在python2 中:

for i in range(1000): pass  

range会生成一个含有1000个元素的list,极大地浪费了内存空间。

for i in xrange(1000): pass

而改进后的xrange则生成一个可迭代(iterable)对象,每次迭代时返回下一个数值,占用空间极少。

如此,我们可以利用iterable来写一个fib类:

class Fab(object): 

    def __init__(self, max):
self.max = max
self.n, self.a, self.b = 0, 0, 1 def __iter__(self):
return self def next(self):
if self.n < self.max:
r = self.b
self.a, self.b = self.b, self.a + self.b
self.n = self.n + 1
return r
raise StopIteration()

然后,for循环会在每次循环中自动调用next()方法,不断返回数列的下一个数。占用内存始终为常数。

 >>> for n in Fab(5):
... print(n)  

虽然实现了需求,但用class实现的fib并不简洁,由此我们可以引入yield。

 def fab(max):
n, a, b = 0, 0, 1
while n < max:
yield b
# print(b)
a, b = b, a + b
n = n + 1

然后:

 >>> for n in fab(5):
... print(n)

yield 的作用就是把一个函数变成一个 generator,带有 yield 的函数不再是一个普通函数,Python 解释器会将其视为一个 generator,调用 fib(5) 不会执行 fab 函数,而是返回一个 iterable 对象在 for 循环执行时,每次循环都会执行 fib 函数内部的代码,执行到 yield b 时,fib 函数就返回一个迭代值,下次迭代时,代码从 yield b 的下一条语句继续执行,而函数的本地变量看起来和上次中断执行前是完全一样的,于是函数继续执行,直到再次遇到 yield。

手动执行过程:

 >>> f = fab(5)
>>> f.next()
1
>>> f.next()
1
>>> f.next()
2
>>> f.next()
3
>>> f.next()
5
>>> f.next()
Traceback (most recent call last):
File "<stdin>", line 1, in <module>
StopIteration

当函数执行结束时,generator 自动抛出 StopIteration 异常,表示迭代完成。在 for 循环里,无需处理 StopIteration 异常,循环会正常结束。

一个带有 yield 的函数就是一个 generator,它和普通函数不同,生成一个 generator 看起来像函数调用,但不会执行任何函数代码,直到对其调用 next()(在 for 循环中会自动调用 next())才开始执行。虽然执行流程仍按函数的流程执行,但每执行到一个 yield 语句就会中断,并返回一个迭代值,下次执行时从 yield 的下一个语句继续执行。看起来就好像一个函数在正常执行的过程中被 yield 中断了数次,每次中断都会通过 yield 返回当前的迭代值。

Python——通过斐波那契数列来理解生成器的更多相关文章

  1. python实现斐波那契数列(Fibonacci sequence)

    使用Python实现斐波那契数列(Fibonacci sequence) 斐波那契数列形如 1,1,2,3,5,8,13,等等.也就是说,下一个值是序列中前两个值之和.写一个函数,给定N,返回第N个斐 ...

  2. Python中斐波那契数列的四种写法

    在这些时候,我可以附和着笑,项目经理是决不责备的.而且项目经理见了孔乙己,也每每这样问他,引人发笑.孔乙己自己知道不能和他们谈天,便只好向新人说话.有一回对我说道,“你学过数据结构吗?”我略略点一点头 ...

  3. python基础----斐波那契数列

    python实现斐波那契数列的三种方法 """ 斐波那契数列 0,1,1,2,3,5,8,13,21,... """ # 方法一:while ...

  4. Python中斐波那契数列的赋值逻辑

    斐波那契数列 斐波那契数列又称费氏数列,是数学家Leonardoda Fibonacci发现的.指的是0.1.1.2.3.5.8.13.21.34.······这样的数列.即从0和1开始,第n项等于第 ...

  5. python实现斐波那契数列

    https://www.cnblogs.com/wolfshining/p/7662453.html 斐波那契数列即著名的兔子数列:1.1.2.3.5.8.13.21.34.…… 数列特点:该数列从第 ...

  6. python实现斐波那契数列笔记

    斐波那契数列即著名的兔子数列:1.1.2.3.5.8.13.21.34.…… 数列特点:该数列从第三项开始,每个数的值为其前两个数之和,用python实现起来很简单: a=0 b=1 while b ...

  7. [Python3.X]python 实现斐波那契数列

    斐波那契数列(Fibonacci sequence),又称黄金分割数列.因数学家列昂纳多·斐波那契(Leonardoda Fibonacci)以兔子繁殖为例子而引入,故又称为“兔子数列”,指的是这样一 ...

  8. python计算斐波那契数列

    斐波那契数列就是黄金分割数列 第一项加第二项等于第三项,以此类推 第二项加第三项等于第四项 代码如下 这一段代码实现fib(n)函数返回第n项,PrintFN(m,n,i)函数实现输出第i项斐波那契数 ...

  9. python之斐波那契数列递归推导在性能方面的反思

    在各种语言中,谈到递归首当其冲的是斐波那契数列,太典型了,简直就是标杆 一开始本人在学习递归也是如此,因为太符合逻辑了 后台在工作和学习中,不断反思递归真的就好嘛? 首先递归需要从后往前推导,所有数据 ...

随机推荐

  1. 012-对象——魔术常量__CLASS__ __METHOD__ __FUNCTION__ __DIR__ __FILE__

    <?php /** *魔术常量__CLASS__ __METHOD__ __FUNCTION__ __DIR__ __FILE__ */ //魔术常量:__CLASS__ 得到类名. /*cla ...

  2. struts中操作request,session

    在Action类中操作request,session 方法一.利用ActionContext.getContext().get("request"); //返回的是Map集合 Ma ...

  3. git远程分支回退

    [本地代码回退] git reset --hard commit-id :回滚到commit-id,讲commit-id之后提交的commit都去除 git reset --hard HEAD~3:将 ...

  4. 年终盘点:Java今年的大事记都在这里!

    在2017年即将结束之际,我们最好停下脚步来看看过去十二个月Java的发展情况.本文,笔者盘点了IT168企业级一年来对Java的跟踪报道. 这一年对Java来说是不容易的,从Java 9一再延期备受 ...

  5. Pythond 读写HDF5文件

    HDF(Hiearchical Data Format)是一种针对大量数据进行组织和存储的文件格式,可以存储不同类型的图像和数码数据的文件格式,并且可以在不同类型的机器上传输. HDF是美国国家高级计 ...

  6. python学习之aop装饰模式

    实际开发过程当中可能要对某些方法或者流程做出改进,添加监控,添加日志记录等所以我们要去改动已有的代码,自己的或者别人的,但改动后测试不周会引发不可控的异常,aop 模式解决了这类问题引发重复代码大量积 ...

  7. loader疑惑

    今天写自己的loader管理类时,发现一个问题,如果证明flash是并发加载资源的呢? var loader:Loader=new Loader; loader.contentLoaderInfo.a ...

  8. Java实现三种常用的查找算法(顺序查查找,折半查找,二叉排序树查找)

    public class Search { public class BiTreeNode{ int m_nValue; BiTreeNode m_pLeft; BiTreeNode m_pRight ...

  9. 洛谷 P1227 [JSOI2008]完美的对称

    传送门 题目大意:求一些点集的公共对称中心 题解:对称中心是可以确定的,再判断. 代码: #include<iostream> #include<cstdio> #includ ...

  10. 3 循环语句——《Swift3.0从入门到出家》

    3 循环语句 当一段代码被多次重复利用的使用我们就使用循环 swift提供了三种形式的循环语句 1.while 循环 2.repeat — while 循环 3.for — in 循环 while 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