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链接

做一个会使用PS的前端开发

做一个会PS切图的前端开发

切图方法分类

PhotoShop从CS版本演变到现在的CC版本,切图功能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我们可以把PhotoShop CS版本时的切图功能称为传统切图,而从PhotoShop CC版本开始PS提出了精准切图。所谓传统切图就是切图人员基本上都是自己分割图层切图,传统切图又分为全手工切图和参考线切图;现在CC版本提出的精准切图,切图人员可以依赖计算机把图层对象精确的切割出来,这样切割出来的图层肯定比传统切图切出来的精准度高。另一方面,CC版本可通过脚本执行全自动切图,这样完全解放了切图人员的双手。

总体来说,切图方法分为:传统切图(手动切图、参考线切图)、精准切图。

切图工具

上一篇有讲过工具栏中的“剪切工具”,其实剪切工具里边一共为我们提供了四个工具。分别为“裁剪工具”、“透视裁剪工具”、“切片工具”、“切片选择工具”。

图中的“切片工具”、“切片选择工具”是我们切图需要用到的两个工具。“切片工具”和“选择工具”有点相似,都是选择一个区域,不同的是切片工具选择了区域后会标记为一个切图。例如下图中我使用了切片工具切了一个小片,左上角的03表示切片的名字。

如果我们使用切片工具切了十几张图,现在觉得某些需要调整或者删除,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使用“切片选择工具”,顾名思义可以用来选择我们之前切出的图。然后右键选择的图弹出菜单,菜单有包括“删除”操作。

传统切图

不管是传统切图或者精准切图的方法介绍,我都使用下面的图片作为例子。图片设计比较简单,包含的内容比较少,便于介绍。

手动切图

手动切图需要切图人员完全手动的使用“切片工具”一个一个的去切割图片。首选,选择“切片工具”,然后在需要切图的图标上使用“切片工具”选择一个包含了图标区域。例如下图的ADDRESS文字上方的图标就使用了“切片工具”选中。继续切其他图标,从图中也可看出每个切图左上角都有一个数字,这个数字就是切图的编号,表示当且切图时第几个切图。

上面的切图也暴露除了几个疑问,我先把上图的底部放大一点,能看清楚些。图片的右下角有一个区域,区域左上角有一个数字为30的编号,这个区域也是一个切图,30是我们看到的最大数字,这说明了其实我们一共切了30个图。明明我们只切了8个图片,为什么一下子又变成了30个切图?

这是因为我们在切图的时候,PS自动的添加了一些切图。我们就拿07号切图来说,当我们手动切割了电话图标,在07好切图的右边(08)和下边(10)都会自动生成一个切图。随着切图越来越多,自动生成的切图也会越来越多,最终一共包含了30个切图。而且这些自动生成的切图我们是不能删除的。

有时候看着这么多切图觉得挺烦,那可不可以只显示我们自己切的图?答案是肯定的。我们先把工具切换到“切片选择工具”,上面的菜单栏多了一个“隐藏自动切图”按钮。

点击“隐藏自动切片”按钮,然后我们再看看切图一个就只有8个切图了,这8个切图真是我们自己切的。但细心一点的同学看到最后一个切图的编号是29,“隐藏自动切片”只是隐藏了自动生成的切片,而不是删除切片。

切图完成之后就可以执行导出了。打开“文件”->“导出”->“存储为Web所用格式”(老版本打开方式为“文件”->“存储为Web所用格式”),弹出“存储为Web所用格式”窗口。需要设置几个选项,右上角下拉列表选择“PNG-24”,勾选“透明度”和“交错”选项。最后点击“存储…”,选择我们存储的路径。到目前为止,手动切图工作基本上就完成了。

参考线切图

在介绍参考线切图之前,我们需要搞清楚什么是参考线。先讨论一个问题,假如我们需要使用PS设置一个网页,在网页内容居中显示,左右两边都流出200像素的宽度。如果两边都有一条参考线做参考,这样是不是就很方便了。

参考线的添加有两种方式:

第一种:打开菜单“视图”->“新建参考线”,弹出“新建参考线”。参考包括“取向”(水平或垂直)、“位置”。例如画布宽度为1200,那么在垂直方向需要在位置分别为200和1000像素添加两条垂直方向的参考线。

有了参考线,布局就比较简单了。在使用选择工具选择区域时,可以参考添加的参考线。下图的布局就是依赖参考线完成的。

第二种:如果参考线都是按照第一种方式添加,那就显得效率太低了。特别是马上要介绍的参考线切图,如果按照第一种方式添加几十条参考线,那要等到猴年马月。第二种添加参考线的方式非常简单,直接在垂直标尺或者水平标尺处按住鼠标左键,一直往外拖动就可拖出一条新增的参考线。

参考线切图就是使用的第二种添加参考线的方式切图。例如现在我们需要把设计图上的ADDRESS、MAIL、PHONE三个图标使用参考线切图,从水平标尺和垂直标尺拖动添加参考线,添加成下图的样子。

然后在工具栏中选中“切片工具”,此刻工具菜单栏中多了一个“基于参考线的切片”按钮。点击这个按钮。设计图中自动生成了几个切片,切片工具基于参考线自动生成切图。这样生成切图的方式比传统的一个一个手动切图效率要高一些。

并且参考线切图有一个好处是生成的切图我们都可以手动删除,如果我们觉得有些附加的切图不需要,那么我们可以使用“选择切片工具”右键单击切图,选择删除操作。下图是使用参考线切图得到的最终切图,只有三个切图。

切图完成了,接下来的操作和手动切图一样,使用“存储为Web所用格式”导出图标即可,这里不再作介绍了。

精准切图

精准切图是CC版本引入的新功能,何为精准切图?精准切图解放了切图人员的双手,PS通过脚本自动对每个图层执行切图。切图人员只需选择几个菜单执行切图命令,剩下的工作就是等待PS执行切图。另外一方面,精准切图是计算机基于”图层对象“切图,所有切出来的图形精准度肯定也比人工切图高。

打开菜单“文件”->”导出"->“将图层到处到文件”,弹出导出窗口:

上面窗口需要填写几个参数,“目标”即导出到哪个目录下,“文件名前缀”为所有导出图片文件名称的前缀,“仅限可见图层”只导出可见图层,“文件类型”为导出文件的类型(例如png、jpg等)。最后点击“运行”按钮开始执行自动切图。下图是切图过程PS“图层”自动切图的一个截图。可以看出PS在自动选择每个图层然后执行导出。

由于自动切图时PS会把每个图层都导出,所有花的时间可能比较长,需要耐心等待。当自动切图执行完成后,我们可以在目标目录下看到导出的所有图片。

扩展点-自动切图

CC版本另一个强大的功能叫做“自动切图”,首先解释下什么叫自动切图。精准切图我们能够看到PS切图的过程,自动切图我们根本就看不到切图的过程,当我们把图层设计好了,我们的切图也就完成了。

在使用自动切图功能之前,我们需要做两个操作:

操作一,选择菜单“编辑”->”首选项"->“增效工具”,弹出下面的窗口。勾选“启用生成器”。

操作二,勾选“文件”->“生成”->“图像资源”菜单。

现在准备工作已经完成了,接下来就看看怎样自动切图。举个例子,现在我们需要导出下图的图层,并且不包含背景色。

其实上面图片的所有资源都放在一个叫做“Address”的图层分组下。现在把分组名称重新改为“Address.png”。然后我们到psd文件目录下,psd文件名字为“Artica - One Page PSD Template“,可以看到同目录下生成了另外一个叫做”Artica - One Page PSD Template-assets“的文件夹。

然后打开”Artica - One Page PSD Template-assets“文件夹,看到有一个叫做Address.png的文件,正好是我们图层分组的名字,并且图片背景是透明的。这样的功能是不是很强大?

自动切图也是生成svg的利器。ps不仅可以把图层生成为png文件,还支持生成svg文件。现在我想把下面的图标保存为svg格式,我们仅需要把图层文件名字改为“Icon.svg”。打开”Artica - One Page PSD Template-assets“文件夹,可看到生成了Icon.svg文件。

用文本编辑器打开Icon.svg文件看看生成了什么内容。文件中包含了width和height以及css样式,正是一个比较常见的svg文件。我们通过修改css样式就可以改变图片的颜色了。例如现在把”fill:#fff”改为“fill:#FF3300”,然后保存文件。用浏览器打开,可看到图片颜色变成了红色。

总结:如果我们在设计图层时就按照*.文件类型命名,那么在设计完图层时切图工作也就完成了。

如果本篇内容对大家有帮助,请点击页面右下角的关注。如果觉得不好,也欢迎拍砖。你们的评价就是博主的动力!下篇内容,敬请期待!

做一个会PS切图的前端开发的更多相关文章

  1. 【PS切图】前端工程师必备,但又无需精通的一项技能。

    前端主要从事一些代码开发工作,PS使用是前端工程师必备,但又无需精通的一项技能. 前端切图四大面板:在“窗口”菜单下开启 1,信息(手动开启)2,字符(手动开启)3,历史记录(手动开启)4,图层(默认 ...

  2. 前端技术-PS切图

    页面制作部分之PS切图 <--本标签下,通过页面制作.页面架构.javascript程序设计.DOM编程艺术.产品前端架构五部分来分享总结笔记,总结笔记会陆续分享--> 网页设计在技术层面 ...

  3. 前端菜鸟起飞之学会ps切图

    由于之前只顾着追求效率,没有学习过PS,但其实这是前端开发人员需要学会的技能之一,曾经看过一个大佬的前端经验分享说他在招聘时遇到不会切图的会直接pass掉,可见前端开发人员学会切图是多么重要.通过观看 ...

  4. 学习笔记2:前端PS切图

    前端PS切图 一.Photoshop的界面设置 二.Photoshop的基本操作 三.Photoshop的传统切图 四.Photoshop的精准切图 五.Photoshop的扩展知识 视频学习:htt ...

  5. 前端PS切图

    http://www.imooc.com/learn/506    慕课网地址 Tools Tools  Photoshop 快捷键 l  移动工具 V l  选取工具 M l  套索工具 L l  ...

  6. 前端PS切图技巧

    先选择“编辑”-“首选项” 打开,找到“参考线”    设置一下每格网格 100像素 5个细块 确定后 ctrl+‘ 出现网格.(通过网格对齐切图比用参考线切图更好). 如果使用PS cc的软件的话, ...

  7. 页面制作部分之PS切图

    页面制作部分之PS切图 <--本标签下,通过页面制作.页面架构.javascript程序设计.DOM编程艺术.产品前端架构五部分来分享总结笔记,总结笔记会陆续分享--> 网页设计在技术层面 ...

  8. 第144天:PS切图方法总结

    一.切图方法分类 PhotoShop从CS版本演变到现在的CC版本,切图功能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我们可以把PhotoShop CS版本时的切图功能称为传统切图,而从PhotoShop CC版本开始PS ...

  9. PS切图保存后的背景图为透明

    1.若想PS切图保存后的背景图为透明,那么则需要在如下图中所示的修改即可,切图后[文件]——>[存储为web格式]——>[PNG-24]: 2.要想在css中的背景图片为相通,则先剪切一个 ...

随机推荐

  1. OWIN的理解和实践(三) –Middleware开发入门

    上篇我们谈了Host和Server的建立,但Host和Server无法产出任何有实际意义的内容,真正的内容来自于加载于Server的Middleware,本篇我们就着重介绍下Middleware的开发 ...

  2. [Asp.net 开发系列之SignalR篇]专题二:使用SignalR实现酷炫端对端聊天功能

    一.引言 在前一篇文章已经详细介绍了SignalR了,并且简单介绍它在Asp.net MVC 和WPF中的应用.在上篇博文介绍的都是群发消息的实现,然而,对于SignalR是为了实时聊天而生的,自然少 ...

  3. Java设计模式7:适配器模式

    适配器模式 适配器模式说的是,可以把一个类的接口变换成客户端所期待的另一种接口,使得原本因接口不匹配而无法在一起工作的两个类可以一起工作. 适配器模式的用途 适配器模式的用途,在网上找了一幅图,挺形象 ...

  4. 开发者必知的几款App快速开发工具

    “我有一个好创意,就差一个CTO……” ,这是今年炒的比较火的一句话. “原生APP开发难度大,周期长,成本高,还没上线市场已经被占领了.这个有没有解决方案?” “APP版本迭代更新,都是企业的一道难 ...

  5. 我的第一篇Markdown语法博客

    这是我的第一篇使用markdown语法编写的博客 使用的编辑器为Sublime Text2 并且使用了sublog插件, sublog是一个开源项目 sublog 并且参考了作者的博客 AmongOt ...

  6. 区分各浏览器的CSS hack(包括360、搜狗、opera)

    虽然说使用css hack来解决页面兼容性bug并不是个好办法,但是有时候这些hack还是用的着的,比如你接受了一个二手或是三手的遗留界面,杂乱无章的css代码,只在某个浏览器下有兼容bug,而且需要 ...

  7. Fragment提交transaction导致state loss异常

    下面自从Honeycomb发布后,下面栈跟踪信息和异常信息已经困扰了StackOverFlow很久了. java.lang.IllegalStateException: Can not perform ...

  8. ASP.NET MVC 随想录——探索ASP.NET Identity 身份验证和基于角色的授权,中级篇

    在前一篇文章中,我介绍了ASP.NET Identity 基本API的运用并创建了若干用户账号.那么在本篇文章中,我将继续ASP.NET Identity 之旅,向您展示如何运用ASP.NET Ide ...

  9. 三天学会HTML5 之第一天

    引言 HTML5 一直是非常热门的话题,因此此系列文章主要从一些基本功能开始讲起,逐步深入了解HTML5的新概念. 首先了解一些基本的术语和概念. SGML, HTML,XML三者之间的区别 Doc类 ...

  10. IOS UIView 02- 深入理解 Scroll Views

    注:本人是翻译过来,并且加上本人的一点见解. 前言 可能你很难相信 UIScrollView 和一个标准的 UIView 差异并不大,scroll view 确实会多出一些方法,但这些方法只是和 U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