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https://kefeng.wang/2018/07/22/mysql-sharding/

众所周知,数据库很容易成为应用系统的瓶颈。单机数据库的资源和处理能力有限,在高并发的分布式系统中,可采用分库分表突破单机局限。本文总结了分库分表的相关概念、全局ID的生成策略、分片策略、平滑扩容方案、以及流行的方案。

1 分库分表概述
在业务量不大时,单库单表即可支撑。
当数据量过大存储不下、或者并发量过大负荷不起时,就要考虑分库分表。

1.1 分库分表相关术语
读写分离: 不同的数据库,同步相同的数据,分别只负责数据的读和写;
分区: 指定分区列表达式,把记录拆分到不同的区域中(必须是同一服务器,可以是不同硬盘),应用看来还是同一张表,没有变化;
分库:一个系统的多张数据表,存储到多个数据库实例中;
分表: 对于一张多行(记录)多列(字段)的二维数据表,又分两种情形:
(1) 垂直分表: 竖向切分,不同分表存储不同的字段,可以把不常用或者大容量、或者不同业务的字段拆分出去;
(2) 水平分表(最复杂): 横向切分,按照特定分片算法,不同分表存储不同的记录。
1.2 真的要采用分库分表?
需要注意的是,分库分表会为数据库维护和业务逻辑带来一系列复杂性和性能损耗,除非预估的业务量大到万不得已,切莫过度设计、过早优化。
规划期内的数据量和性能问题,尝试能否用下列方式解决:

当前数据量:如果没有达到几百万,通常无需分库分表;
数据量问题:增加磁盘、增加分库(不同的业务功能表,整表拆分至不同的数据库);
性能问题:升级CPU/内存、读写分离、优化数据库系统配置、优化数据表/索引、优化 SQL、分区、数据表的垂直切分;
如果仍未能奏效,才考虑最复杂的方案:数据表的水平切分。
2 全局ID生成策略
2.1 自动增长列
优点:数据库自带功能,有序,性能佳。
缺点:单库单表无妨,分库分表时如果没有规划,ID可能重复。解决方案:

2.1.1 设置自增偏移和步长
## 假设总共有 10 个分表
## 级别可选: SESSION(会话级), GLOBAL(全局)
SET @@SESSION.auto_increment_offset = 1; ## 起始值, 分别取值为 1~10
SET @@SESSION.auto_increment_increment = 10; ## 步长增量
1
2
3
4
如果采用该方案,在扩容时需要迁移已有数据至新的所属分片。

2.1.2 全局ID映射表
在全局 Redis 中为每张数据表创建一个 ID 的键,记录该表当前最大 ID;
每次申请 ID 时,都自增 1 并返回给应用;
Redis 要定期持久至全局数据库。

2.2 UUID(128位)
在一台机器上生成的数字,它保证对在同一时空中的所有机器都是唯一的。通常平台会提供生成UUID的API。
UUID 由4个连字号(-)将32个字节长的字符串分隔后生成的字符串,总共36个字节长。形如:550e8400-e29b-41d4-a716-446655440000。
UUID 的计算因子包括:以太网卡地址、纳秒级时间、芯片ID码和许多可能的数字。
UUID 是个标准,其实现有几种,最常用的是微软的 GUID(Globals Unique Identifiers)。

优点:简单,全球唯一;
缺点:存储和传输空间大,无序,性能欠佳。

2.3 COMB(组合)
参考资料:The Cost of GUIDs as Primary Keys
组合 GUID(10字节) 和时间(6字节),达到有序的效果,提高索引性能。

2.4 Snowflake(雪花) 算法
参考资料:twitter/snowflake,Snowflake 算法详解
Snowflake 是 Twitter 开源的分布式 ID 生成算法,其结果为 long(64bit) 的数值。
其特性是各节点无需协调、按时间大致有序、且整个集群各节点单不重复。
该数值的默认组成如下(符号位之外的三部分允许个性化调整):

1bit: 符号位,总是 0(为了保证数值是正数)。
41bit: 毫秒数(可用 69 年);
10bit: 节点ID(5bit数据中心 + 5bit节点ID,支持 32 * 32 = 1024 个节点)
12bit: 流水号(每个节点每毫秒内支持 4096 个 ID,相当于 409万的 QPS,相同时间内如 ID 遇翻转,则等待至下一毫秒)
3 分片策略
3.1 连续分片
根据特定字段(比如用户ID、订单时间)的范围,值在该区间的,划分到特定节点。
优点:集群扩容后,指定新的范围落在新节点即可,无需进行数据迁移。
缺点:如果按时间划分,数据热点分布不均(历史数冷当前数据热),导致节点负荷不均。

3.3 ID取模分片
缺点:扩容后需要迁移数据。

3.2 一致性Hash算法
优点:扩容后无需迁移数据。

3.4 Snowflake 分片
优点:扩容后无需迁移数据。

4 分库分表引入的问题
4.1 分布式事务
参见 分布式事务的解决方案
由于两阶段/三阶段提交对性能损耗大,可改用事务补偿机制。

4.2 跨节点 JOIN
对于单库 JOIN,MySQL 原生就支持;
对于多库,出于性能考虑,不建议使用 MySQL 自带的 JOIN,可以用以下方案避免跨节点 JOIN:

全局表: 一些稳定的共用数据表,在各个数据库中都保存一份;
字段冗余: 一些常用的共用字段,在各个数据表中都保存一份;
应用组装:应用获取数据后再组装。
另外,某个 ID 的用户信息在哪个节点,他的关联数据(比如订单)也在哪个节点,可以避免分布式查询。

4.3 跨节点聚合
只能在应用程序端完成。
但对于分页查询,每次大量聚合后再分页,性能欠佳。

4.4 节点扩容
节点扩容后,新的分片规则导致数据所属分片有变,因而需要迁移数据。

5 节点扩容方案
相关资料: 数据库秒级平滑扩容架构方案

5.1 常规方案
如果增加的节点数和扩容操作没有规划,那么绝大部分数据所属的分片都有变化,需要在分片间迁移:

预估迁移耗时,发布停服公告;
停服(用户无法使用服务),使用事先准备的迁移脚本,进行数据迁移;
修改为新的分片规则;
启动服务器。
5.2 免迁移扩容
采用双倍扩容策略,避免数据迁移。扩容前每个节点的数据,有一半要迁移至一个新增节点中,对应关系比较简单。
具体操作如下(假设已有 2 个节点 A/B,要双倍扩容至 A/A2/B/B2 这 4 个节点):

无需停止应用服务器;
新增两个数据库 A2/B2 作为从库,设置主从同步关系为:A=>A2、B=>B2,直至主从数据同步完毕(早期数据可手工同步);
调整分片规则并使之生效:
原 ID%2=0 => A 改为 ID%4=0 => A, ID%4=2 => A2;
原 ID%2=1 => B 改为 ID%4=1 => B, ID%4=3 => B2。
解除数据库实例的主从同步关系,并使之生效;
此时,四个节点的数据都已完整,只是有冗余(多存了和自己配对的节点的那部分数据),择机清除即可(过后随时进行,不影响业务)。
6 分库分表方案
6.1 代理层方式
部署一台代理服务器伪装成 MySQL 服务器,代理服务器负责与真实 MySQL 节点的对接,应用程序只和代理服务器对接。对应用程序是透明的。
比如 MyCAT,官网,源码,参考文档:MyCAT+MySQL 读写分离部署
MyCAT 后端可以支持 MySQL, SQL Server, Oracle, DB2, PostgreSQL等主流数据库,也支持MongoDB这种新型NoSQL方式的存储,未来还会支持更多类型的存储。
MyCAT 不仅仅可以用作读写分离,以及分表分库、容灾管理,而且可以用于多租户应用开发、云平台基础设施,让你的架构具备很强的适应性和灵活性。

6.2 应用层方式
处于业务层和 JDBC 层中间,是以 JAR 包方式提供给应用调用,对代码有侵入性。主要方案有:
(1)淘宝网的 TDDL: 已于 2012 年关闭了维护通道,建议不要使用。
(2)当当网的 Sharding-JDBC: 仍在活跃维护中:
是当当应用框架 ddframe 中,从关系型数据库模块 dd-rdb 中分离出来的数据库水平分片框架,实现透明化数据库分库分表访问,实现了 Snowflake 分片算法;
Sharding-JDBC定位为轻量Java框架,使用客户端直连数据库,无需额外部署,无其他依赖,DBA也无需改变原有的运维方式。
Sharding-JDBC分片策略灵活,可支持等号、between、in等多维度分片,也可支持多分片键。
SQL解析功能完善,支持聚合、分组、排序、limit、or等查询,并支持Binding Table以及笛卡尔积表查询。

Sharding-JDBC直接封装JDBC API,可以理解为增强版的JDBC驱动,旧代码迁移成本几乎为零:

可适用于任何基于Java的ORM框架,如JPA、Hibernate、Mybatis、Spring JDBC Template或直接使用JDBC。
可基于任何第三方的数据库连接池,如DBCP、C3P0、 BoneCP、Druid等。
理论上可支持任意实现JDBC规范的数据库。虽然目前仅支持MySQL,但已有支持Oracle、SQLServer等数据库的计划。

转自:https://kefeng.wang/2018/07/22/mysql-sharding/

MySQL 分库分表及其平滑扩容方案的更多相关文章

  1. 架构组件:基于Shard-Jdbc分库分表,数据库扩容方案

    本文源码:GitHub·点这里 || GitEE·点这里 一.数据库扩容 1.业务场景 互联网项目中有很多"数据量大,业务复杂度高,需要分库分表"的业务场景. 这样分层的架构 (1 ...

  2. Mysql分库分表方案

    Mysql分库分表方案 1.为什么要分表: 当一张表的数据达到几千万时,你查询一次所花的时间会变多,如果有联合查询的话,我想有可能会死在那儿了.分表的目的就在于此,减小数据库的负担,缩短查询时间. m ...

  3. 【分库、分表】MySQL分库分表方案

    一.Mysql分库分表方案 1.为什么要分表: 当一张表的数据达到几千万时,你查询一次所花的时间会变多,如果有联合查询的话,我想有可能会死在那儿了.分表的目的就在于此,减小数据库的负担,缩短查询时间. ...

  4. mysql 数据库 分表后 怎么进行分页查询?Mysql分库分表方案?

    Mysql分库分表方案 1.为什么要分表: 当一张表的数据达到几千万时,你查询一次所花的时间会变多,如果有联合查询的话,我想有可能会死在那儿了.分表的目的就在于此,减小数据库的负担,缩短查询时间. m ...

  5. mysql分库分表(二)

    mysql分库分表 参考: https://www.cnblogs.com/dongruiha/p/6727783.html https://www.cnblogs.com/oldUncle/p/64 ...

  6. Java互联网架构-Mysql分库分表订单生成系统实战分析

    概述 分库分表的必要性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为什么要做分库分表.在我们的业务(web应用)中,关系型数据库本身比较容易成为系统性能瓶颈,单机存储容量.连接数.处理能力等都很有限,数据库本身的“有状态性” ...

  7. mysql分库分表(一)

    mysql分库分表 参考: https://blog.csdn.net/xlgen157387/article/details/53976153 https://blog.csdn.net/cleve ...

  8. 你们要的MyCat实现MySQL分库分表来了

    ❝ 借助MyCat来实现MySQL的分库分表落地,没有实现过的,或者没了解过的可以看看 ❞ 前言 在之前写过一篇关于mysql分库分表的文章,那篇文章只是给大家提供了一个思路,但是回复下面有很多说是细 ...

  9. MYSQL分库分表和不停机更改表结构

    在MYSQL分库分表中我们一般是基于数据量比较大的时间对mysql数据库一种优化的做法,下面我简单的介绍一下mysql分表与分库的简单做法. .分库分表 很明显,一个主表(也就是很重要的表,例如用户表 ...

随机推荐

  1. time,datetime,random,os,sys,hashlib,logging,configparser,re模块

    #-----time模块----- print(help(time)) #打印time帮助文档 print(time.time()) #打印时间戳 1569824501.6265268 time.sl ...

  2. Mysql-多表数据记录查询

    多表数据记录查询 一.关系数据操作 并(UNION) 并就是把具有相同字段数目和字段类型的表合并到一起 笛卡尔积(CARTESIAN PRODUCT) 笛卡尔积就是没有连接条件表关系返回的结果. 内连 ...

  3. P256 VRF实现解读

    目录 P256 VRF实现及其改造 公式推导 H1:把任意信息映射到曲线上的点 H2: 映射任意信息为(1,q) 计算随机数 随机数的proof 如何验证 VRF优点 针对S256曲线的改造 1. 使 ...

  4. Linux的开机启动流程

    Linux的开机启动流程 1.开机BIOS自检                                             --> 检查CPU,硬盘等硬件信息 2.MBR[Major ...

  5. shell 脚本 for,while,case 语句详解及案例

    ################for循环语句的结构#############使用for循环语句时,需要指定一个变量及可能的取值列表,针对每个不同的取值重复执行相同的命令序列,直到变量值用完退出循环. ...

  6. cd1101d 树形dp

    cd1101d 简单dp 链接 codeforces 思路 所有数的质因数存下来,最多6个. 然后\(f[i][j][0/1]\)表示i子树内链gcd为j的i是否为链头. 暴力转移就行了 代码 #in ...

  7. MySQL实战45讲学习笔记:第二十八讲

    一.读写分离架构 在上一篇文章中,我和你介绍了一主多从的结构以及切换流程.今天我们就继续聊聊一主多从架构的应用场景:读写分离,以及怎么处理主备延迟导致的读写分离问题. 我们在上一篇文章中提到的一主多从 ...

  8. API数据加密框架monkey-api-encrypt

    之前有写过一篇加密的文章<前后端API交互如何保证数据安全性>.主要是在Spring Boot中如何对接口的数据进行自动加解密操作,通过注解的方式来指定是否需要加解密. 原理也很简单,通过 ...

  9. nginx 配置实例(ssl、proxy、cache、gzip、upstream等优化)

    [root@xxxxxxxxxxxxxx ~]# cat /usr/local/nginx/conf/nginx.conf user nobody; worker_processes ; worker ...

  10. C++中vector小学习,顺便查了下<stdio.h>(或<cstdio>)

    今天看书,邻桌在看<C++ Primer>,拿过来看了一会儿.以前比较少用vector容器,看了下后,瞬间觉得好腻害的样子,就想试一下.嗯,就是试一下而已.(代码可能网上都差不多,有参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