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理解python中self的用法
self代表类的实例,而非类。
- class Test:
- def prt(self):
- print(self)
- print(self.__class__)
- t = Test()
- t.prt()
执行结果如下
- <__main__.Test object at 0x000000000284E080>
- <class '__main__.Test'>
从上面的例子中可以很明显的看出,self代表的是类的实例。而self.class则指向类。
self不必非写成self
把上面的代码改写一下。
- class Test:
- def prt(this):
- print(this)
- print(this.__class__)
- t = Test()
- t.prt()
改成this后,运行结果完全一样。
当然,最好还是尊重约定俗成的习惯,使用self。
self可以不写吗
在Python的解释器内部,当我们调用t.prt()时,实际上Python解释成Test.prt(t),也就是说把self替换成类的实例。
把上面的t.prt()一行改写一下,运行后的实际结果完全相同。
实际上已经部分说明了self在定义时不可以省略
- class Test:
- def prt():
- print(self)
- t = Test()
- t.prt()
运行时提醒错误如下:prt在定义时没有参数,但是运行时强行传了一个参数。
由于上面解释过了t.prt()等同于Test.prt(t),所以程序提醒多传了一个参数t。
- Traceback (most recent call last):
- File "h.py", line 6, in <module>
- t.prt()
- TypeError: prt() takes 0 positional arguments but 1 was given
如果定义和调用时均不传类实例是可以的,就是类方法。
- class Test:
- def prt():
- print(__class__)
- Test.prt()
运行结果如下
- <class '__main__.Test'>
在继承时,传入的是哪个实例,就是那个传入的实例,而不是指定义了self的类的实例。
先看代码
- class Parent:
- def pprt(self):
- print(self)
- class Child(Parent):
- def cprt(self):
- print(self)
- c = Child()
- c.cprt()
- c.pprt()
- p = Parent()
- p.pprt()
运行结果如下
- <__main__.Child object at 0x0000000002A47080>
- <__main__.Child object at 0x0000000002A47080>
- <__main__.Parent object at 0x0000000002A47240>
解释:
运行c.cprt()时应该没有理解问题,指的是Child类的实例。
但是在运行c.pprt()时,等同于Child.pprt(c),所以self指的依然是Child类的实例,由于self中没有定义pprt()方法,
所以沿着继承树往上找,发现在父类Parent中定义了pprt()方法,所以就会成功调用。
在描述符类中,self指的是描述符类的实例
不太容易理解,先看实例:
- class Desc:
- def __get__(self, ins, cls):
- print('self in Desc: %s ' % self )
- print(self, ins, cls)
- class Test:
- x = Desc()
- def prt(self):
- print('self in Test: %s' % self)
- t = Test()
- t.prt()
- t.x
运行结果如下:
- self in Test: <__main__.Test object at 0x0000000002A570B8>
- self in Desc: <__main__.Desc object at 0x000000000283E208>
- <__main__.Desc object at 0x000000000283E208> <__main__.Test object at 0x0000000002A570B8> <class '__main__.Test'>
注意:这里调用的是t.x,也就是说是Test类的实例t的属性x,由于实例t中并没有定义属性x,所以找到了类属性x,而该属性是描述符属性,为Desc类的实例而已,所以此处并没有顶用Test的任何方法。
如果直接通过类来调用属性x也可以得到相同的结果。
下面是把t.x改为Test.x运行的结果。
- self in Test: <__main__.Test object at 0x00000000022570B8>
- self in Desc: <__main__.Desc object at 0x000000000223E208>
- <__main__.Desc object at 0x000000000223E208> None <class '__main__.Test'>
题外话:由于在很多时候描述符类中仍然需要知道调用该描述符的实例是谁,所以在描述符类中存在第二个参数ins,用来表示调用它的类实例,所以t.x时可以看到第三行中的运行结果中第二项为<main.Test object at 0x0000000002A570B8>。而采用Test.x进行调用时,由于没有实例,所以返回None。
从OO的本质理解python中的self
假设要对用户的数据进行操作,用户的数据包含name和age。如果用面向过程的话,实现出来是下面这样子的。
- def user_init(user,name,age):
- user['name'] = name
- user['age'] = age
- def set_user_name(user, x):
- user['name'] = x
- def set_user_age(user, x):
- user['age'] = x
- def get_user_name(user):
- return user['name']
- def get_user_age(user):
- return user['age']
- myself = {}
- user_init(myself,'kzc',17)
- print get_user_age(myself)
- set_user_age(myself,20)
- print get_user_age(myself)
可以看到,对用户的各种操作,都要传user参数进去。
如果用面向对象的话,就不用每次把user参数传来传去,把相关的数据和操作绑定在一个地方,在这个类的各个地方,可以方便的获取数据。
之所以可以在类中的各个地方访问数据,本质就是绑定了self这个东西,它方法的第一个参数,可以不叫self,叫其它名字,self只不过是个约定。
下面是面向对象的实现,可以看到,结构化多了,清晰可读。
- class User(object):
- def __init__(self,name,age):
- self.name = name
- self.age = age
- def SetName(self,name):
- self.name = name
- def SetAge(self,age):
- self.age = age
- def GetName(self):
- return self.name
- def GetAge(self):
- return self.age
- u = User('kzc',17)
- print u.GetName()
- print u.GetAge()
总结
- self在定义时需要定义,但是在调用时会自动传入。
- self的名字并不是规定死的,但是最好还是按照约定是用self
- self总是指调用时的类的实例。
全面理解python中self的用法的更多相关文章
- python 中del 的用法
python中的del用法比较特殊,新手学习往往产生误解,弄清del的用法,可以帮助深入理解python的内存方面的问题. python的del不同于C的free和C++的delete. 由于pyth ...
- 理解 Python 中的可变参数 *args 和 **kwargs:
默认参数: Python是支持可变参数的,最简单的方法莫过于使用默认参数,例如: def getSum(x,y=5): print "x:", x print "y:& ...
- [转]深刻理解Python中的元类(metaclass)以及元类实现单例模式
使用元类 深刻理解Python中的元类(metaclass)以及元类实现单例模式 在看一些框架源代码的过程中碰到很多元类的实例,看起来很吃力很晦涩:在看python cookbook中关于元类创建单例 ...
- 【转】你真的理解Python中MRO算法吗?
你真的理解Python中MRO算法吗? MRO(Method Resolution Order):方法解析顺序. Python语言包含了很多优秀的特性,其中多重继承就是其中之一,但是多重继承会引发很多 ...
- python中argparse模块用法实例详解
python中argparse模块用法实例详解 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python中argparse模块用法,以实例形式较为详细的分析了argparse模块解析命令行参数的使用技巧,需要的朋友可以参考下 ...
- 深入理解Python中的yield和send
send方法和next方法唯一的区别是在执行send方法会首先把上一次挂起的yield语句的返回值通过参数设定,从而实现与生成器方法的交互. 但是需要注意,在一个生成器对象没有执行next方法之前,由 ...
- 【313】python 中 print 函数用法总结
参考:python 中 print 函数用法总结 参考:Python print() 函数(菜鸟教程) 参考:Python 3 print 函数用法总结 目录: 字符串和数值类型 变量 格式化输出 p ...
- 如何理解python中的if __name__=='main'的作用
一. 一个浅显易懂的比喻 我们在学习python编程时,不可避免的会遇到if __name__=='main'这样的语句,它到底有什么作用呢? <如何简单地理解Python中的if __name ...
- python中MySQLdb模块用法实例
篇文章主要介绍了python中MySQLdb模块用法,以实例形式详细讲述了MySQLdb模块针对MySQL数据库的各种常见操作方法,非常具有实用价值,需要的朋友可以参考下 本文实例讲述了python中 ...
随机推荐
- NX二次开发-UFUN获取面的内外边界UF_MODL_ask_loop_list_item
NX11+VS2013 #include <uf.h> #include <uf_modl.h> #include <NXOpen/Face.hxx> #inclu ...
- hdu多校第十场 1003 (hdu6693) Valentine's Day 贪心/概率
题意: 有许多物品,每个物品有一定概率让女朋友开心.你想让女朋友开心且只开心一次,让你挑一些物品,使得这个只开心一次的概率最大,求最大概率. 题解: 设物品i让女朋友开心的概率为$p_i$ 若你挑选了 ...
- 笔试题-求小于等于N的数中有多少组素勾股数
题目描述: 一组勾股数满足:a2+b2=c2: 素勾股数:a,b,c彼此互质. 输入正整数N: 输出小于等于N的数中有多少组勾股数. 例: 输入:10 输出:1 思路:我是直接暴力破解的…… 首先找出 ...
- LeetCode 176. Second Highest Salary (第二高的薪水)
题目标签: 题目给了我们一个工资表,让我们返回第二高的工资. 利用Max,把第一高的工资找到,然后利用 NOT IN,去找到第二高的工资. Java Solution: Runtime: 153ms ...
- 极限学习机(Extreme Learning Machine)学习笔记
最近研究上了这个一个东西--极限学习机. 在很多问题中,我大多会碰到两个问题,一个是分类,另一个就是回归.简单来说,分类是给一串数打个标签,回归是把一串数变为一个数. 在这里我们需要处理的数据一般维度 ...
- 中文linux安装oracle界面乱码解决方案
来自:http://blog.csdn.net/h249059945/article/details/12122853 在linux的中文操作系统下使用xmanager进行oracle进行安装的时候, ...
- flask-Local源码流程解析
flask中Local源码数据类型首先明确:源码中要构造的数据类型数是这样的: __storage__ = { 用线程或者协程的唯一标识为键: {stack:[ctx(session/request) ...
- OpenLiveWriter博客工具
1.OpenLiveWriter安装 官网下载地址:http://openlivewriter.org/ 默认安装到:C:\Users\用户\AppData\Local\OpenLiveWriter目 ...
- js获取table checkbox选中行的值.mdjs获取table checkbox选中行的
<!DOCTYPE html> <html> <head> <script src="https://cdn.staticfile.org/jque ...
- CentOS 7 下配置 Nginx + PHP7.1 + MariaDB 以及 Laravel 框架
<!doctype html> CentOS 7 下配置 Nginx + PHP7.1 + MariaDB 以及 Laravel 框架.mdhtml {overflow-x: initi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