漏桶、令牌桶限流的Go语言实现
限流
限流又称为流量控制(流控),通常是指限制到达系统的并发请求数。
我们生活中也会经常遇到限流的场景,比如:某景区限制每日进入景区的游客数量为8万人;沙河地铁站早高峰通过站外排队逐一放行的方式限制同一时间进入车站的旅客数量等。
限流虽然会影响部分用户的使用体验,但是却能在一定程度上保障系统的稳定性,不至于崩溃(大家都没了用户体验)。
而互联网上类似需要限流的业务场景也有很多,比如电商系统的秒杀、微博上突发热点新闻、双十一购物节、12306抢票等等。这些场景下的用户请求量通常会激增,远远超过平时正常的请求量,此时如果不加任何限制很容易就会将后端服务打垮,影响服务的稳定性。
此外,一些厂商公开的API服务通常也会限制用户的请求次数,比如百度地图开放平台等会根据用户的付费情况来限制用户的请求数等。
常用的限流策略
漏桶
漏桶法限流很好理解,假设我们有一个水桶按固定的速率向下方滴落一滴水,无论有多少请求,请求的速率有多大,都按照固定的速率流出,对应到系统中就是按照固定的速率处理请求。
漏桶算法原理
漏桶法的关键点在于漏桶始终按照固定的速率运行,但是它并不能很好的处理有大量突发请求的场景,毕竟在某些场景下我们可能需要提高系统的处理效率,而不是一味的按照固定速率处理请求。
关于漏桶的实现,uber团队有一个开源的https://github.com/uber-go/ratelimit实现。 使用方法也比较简单,Take()
方法会返回漏桶下一次滴水的时间。
import (
"fmt"
"time"
"go.uber.org/ratelimit"
)
func main() {
rl := ratelimit.New(100) // per second
prev := time.Now()
for i := 0; i < 10; i++ {
now := rl.Take()
fmt.Println(i, now.Sub(prev))
prev = now
}
// Output:
// 0 0
// 1 10ms
// 2 10ms
// 3 10ms
// 4 10ms
// 5 10ms
// 6 10ms
// 7 10ms
// 8 10ms
// 9 10ms
}
它的源码实现也比较简单,这里大致说一下关键的地方,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自己去看一下完整的源码。
限制器是一个接口类型,其要求实现一个Take()
方法:
type Limiter interface {
// Take方法应该阻塞已确保满足 RPS
Take() time.Time
}
实现限制器接口的结构体定义如下,这里可以重点留意下maxSlack
字段,它在后面的Take()
方法中的处理。
type limiter struct {
sync.Mutex // 锁
last time.Time // 上一次的时刻
sleepFor time.Duration // 需要等待的时间
perRequest time.Duration // 每次的时间间隔
maxSlack time.Duration // 最大的富余量
clock Clock // 时钟
}
limiter
结构体实现Limiter
接口的Take()
方法内容如下:
// Take 会阻塞,确保两次请求之间的时间走完
// Take 调用平均数为 time.Second/rate.
func (t *limiter) Take() time.Time {
t.Lock()
defer t.Unlock()
now := t.clock.Now()
// 如果是第一次请求就直接放行
if t.last.IsZero() {
t.last = now
return t.last
}
// sleepFor 根据 perRequest 和上一次请求的时刻计算应该sleep的时间
// 由于每次请求间隔的时间可能会超过perRequest, 所以这个数字可能为负数,并在多个请求之间累加
t.sleepFor += t.perRequest - now.Sub(t.last)
// 我们不应该让sleepFor负的太多,因为这意味着一个服务在短时间内慢了很多随后会得到更高的RPS。
if t.sleepFor < t.maxSlack {
t.sleepFor = t.maxSlack
}
// 如果 sleepFor 是正值那么就 sleep
if t.sleepFor > 0 {
t.clock.Sleep(t.sleepFor)
t.last = now.Add(t.sleepFor)
t.sleepFor = 0
} else {
t.last = now
}
return t.last
}
上面的代码根据记录每次请求的间隔时间和上一次请求的时刻来计算当次请求需要阻塞的时间——sleepFor
,这里需要留意的是sleepFor
的值可能为负,在经过间隔时间长的两次访问之后会导致随后大量的请求被放行,所以代码中针对这个场景有专门的优化处理。maxSlack
默认值可以通过创建限制器的New
函数看到。
func New(rate int, opts ...Option) Limiter {
l := &limiter{
perRequest: time.Second / time.Duration(rate),
maxSlack: -10 * time.Second / time.Duration(rate),
}
for _, opt := range opts {
opt(l)
}
if l.clock == nil {
l.clock = clock.New()
}
return l
}
令牌桶
令牌桶其实和漏桶的原理类似,令牌桶按固定的速率往桶里放入令牌,并且只要能从桶里取出令牌就能通过,令牌桶支持突发流量的快速处理。
令牌桶原理
对于从桶里取不到令牌的场景,我们可以选择等待也可以直接拒绝并返回。
对于令牌桶的Go语言实现,大家可以参照https://github.com/juju/ratelimit。
这个库支持多种令牌桶模式,并且使用起来也比较简单。
创建令牌桶的方法:
// 创建指定填充速率和容量大小的令牌桶
func NewBucket(fillInterval time.Duration, capacity int64) *Bucket
// 创建指定填充速率、容量大小和每次填充的令牌数的令牌桶
func NewBucketWithQuantum(fillInterval time.Duration, capacity, quantum int64) *Bucket
// 创建填充速度为指定速率和容量大小的令牌桶
// NewBucketWithRate(0.1, 200) 表示每秒填充20个令牌
func NewBucketWithRate(rate float64, capacity int64) *Bucket
取出令牌的方法:
// 取token(非阻塞)
func (tb *Bucket) Take(count int64) time.Duration
func (tb *Bucket) TakeAvailable(count int64) int64
// 最多等maxWait时间取token
func (tb *Bucket) TakeMaxDuration(count int64, maxWait time.Duration) (time.Duration, bool)
// 取token(阻塞)
func (tb *Bucket) Wait(count int64)
func (tb *Bucket) WaitMaxDuration(count int64, maxWait time.Duration) bool
虽说是令牌桶,但是我们没有必要真的去生成令牌放到桶里,我们只需要每次来取令牌的时候计算一下,当前是否有足够的令牌可以使用就可以了,具体的计算公式如下。
当前令牌数 = 上一次剩余的令牌数 + (本次取令牌的时刻-上一次取令牌的时刻)/放置令牌的时间间隔 * 每次放置的令牌数
github.com/juju/ratelimit这个库中关于令牌数计算的具体实现如下:
func (tb *Bucket) adjustavailableTokens(tick int64) {
if tb.availableTokens >= tb.capacity {
return
}
tb.availableTokens += (tick - tb.latestTick) * tb.quantum
if tb.availableTokens > tb.capacity {
tb.availableTokens = tb.capacity
}
tb.latestTick = tick
return
}
获取令牌的TakeAvailable
函数关键部分的源码如下:
func (tb *Bucket) takeAvailable(now time.Time, count int64) int64 {
if count <= 0 {
return 0
}
tb.adjustavailableTokens(tb.currentTick(now))
if tb.availableTokens <= 0 {
return 0
}
if count > tb.availableTokens {
count = tb.availableTokens
}
tb.availableTokens -= count
return count
}
大家从代码中也可以看到其实令牌桶的实现并没有很复杂。
gin框架中使用限流中间件
在gin框架构建的项目中,我们可以将限流组件定义成中间件。
这里使用令牌桶作为限流策略,编写一个限流中间件如下:
func RateLimitMiddleware(fillInterval time.Duration, cap int64) func(c *gin.Context) {
bucket := ratelimit.NewBucket(fillInterval, cap)
return func(c *gin.Context) {
// 如果取不到令牌就返回响应
if bucket.TakeAvailable(1) == 0 {
c.String(http.StatusOK, "rate limit...")
c.Abort()
return
}
c.Next()
}
}
对于该限流中间件的注册位置,我们可以按照不同的限流策略将其添加到不同的地方,例如:
- 如果要对全站限流就可以添加成全局的中间件
- 如果是某一组路由需要限流,那么就只需添加到对应的路由组即可。
本文首发于我的个人博客:liwenzhou.com
漏桶、令牌桶限流的Go语言实现的更多相关文章
- Guava-RateLimiter实现令牌桶控制接口限流方案
一.前言 对于一个应用系统来说,我们有时会遇到极限并发的情况,即有一个TPS/QPS阀值,如果超了阀值可能会导致服务器崩溃宕机,因此我们最好进行过载保护,防止大量请求涌入击垮系统.对服务接口进行限流可 ...
- ASP.NET Core中使用漏桶算法限流
漏桶算法是限流的四大主流算法之一,其应用场景各种资料中介绍的不多,一般都是说应用在网络流量控制中.这里举两个例子: 1.目前家庭上网都会限制一个固定的带宽,比如100M.200M等,一栋楼有很多的用户 ...
- php 基于redis使用令牌桶算法 计数器 漏桶算法 实现流量控制
通常在高并发和大流量的情况下,一般限流是必须的.为了保证服务器正常的压力.那我们就聊一下几种限流的算法. 计数器计数器是一种最常用的一种方法,在一段时间间隔内,处理请求的数量固定的,超的就不做处理. ...
- 15行python代码,帮你理解令牌桶算法
本文转载自: http://www.tuicool.com/articles/aEBNRnU 在网络中传输数据时,为了防止网络拥塞,需限制流出网络的流量,使流量以比较均匀的速度向外发送,令牌桶算法 ...
- 封装RateLimiter 令牌桶算法
自定义注解封装RateLimiter.实例: @RequestMapping("/myOrder") @ExtRateLimiter(value = 10.0, timeOut = ...
- 使用Guava的RateLimiter完成简单的大流量限流
限流的一般思路: 1.随机丢弃一定规则的用户(迅速过滤掉90%的用户): 2.MQ削峰(比如设一个MQ可以容纳的最大消息量,达到这个量后MQ给予reject): 3.业务逻辑层使用RateLimite ...
- spring cloud gateway 之限流篇
转载请标明出处: https://www.fangzhipeng.com 本文出自方志朋的博客 在高并发的系统中,往往需要在系统中做限流,一方面是为了防止大量的请求使服务器过载,导致服务不可用,另一方 ...
- 最近学习了限流与RateLimiter
前言 分布式环境下应对高并发保证服务稳定几招,按照个人理解,优先级从高到低分别为缓存.限流.降级.熔断,每招都有它的作用,本文重点就讲讲限流这部分. 坦白讲,其实上面的说法也不准确,因为服务降级.熔断 ...
- 从SpringBoot构建十万博文聊聊限流特技
前言 在开发十万博客系统的的过程中,前面主要分享了爬虫.缓存穿透以及文章阅读量计数等等.爬虫的目的就是解决十万+问题:缓存穿透是为了保护后端数据库查询服务:计数服务解决了接近真实阅读数以及数据库服务的 ...
随机推荐
- golang 总结库
前言 这个是用来进行总结学习的,相当于自学笔记 记录的东西,是随时更新的, 有些东西,可能就是记录下,并不一定代表他一定能解决问题 不要做纯粹的文字的搬运工,要多做灵感整理 我看文章会看好多,所以常常 ...
- Springboot调用Oracle存储过程的几种方式
因工作需要将公司SSH项目改为Spingboot项目,将项目中部分需要调用存储过程的部分用entityManagerFactory.unwrap(SessionFactory.class).openS ...
- Escalate_my_privilege 靶机
1:扫描主机ip 2:扫描端口发现 22 80 111 3:目录扫描,发现一些平常的页面 4:进入robots.txt发现一个类型命令行的界面,查看是个低权限,但是在home目录下的armour发现密 ...
- JavaScript学习系列博客_21_JavaScript 变量、函数的提前声明
变量的提前声明(全局作用域) - 我们知道js的代码是自上而下执行的.如下,console.log(a)在var a=10前面,但是结果输出的是undefined. - 使用var关键字声明的变量,会 ...
- 2 Spark角色介绍及运行模式
第2章 Spark角色介绍及运行模式 2.1 集群角色 从物理部署层面上来看,Spark主要分为两种类型的节点,Master节点和Worker节点:Master节点主要运行集群管理器的中心化部分,所承 ...
- [PyTorch 学习笔记] 1.4 计算图与动态图机制
本章代码:https://github.com/zhangxiann/PyTorch_Practice/blob/master/lesson1/computational_graph.py 计算图 深 ...
- golang slice 简单排序
原文链接:https://www.jianshu.com/p/603be4962a62 demo package main import ( "fmt" "sort&qu ...
- html的JavaScript的简单输入验证
<!DOCTYPE html> <html lang="en"> <head> <meta charset="UTF-8&quo ...
- await,async 我要把它翻个底朝天,这回你总该明白了吧
一:背景 1. 讲故事 await,async 这玩意的知识点已经被人说的烂的不能再烂了,看似没什么好说的,但我发现有不少文章还是从理论上讲述了这两个语法糖的用法,懂得还是懂,不懂的看似懂了过几天又不 ...
- 区块链入门到实战(38)之Solidity – 条件语句
Solidity支持条件语句,让程序可以根据条件执行不同的操作.条件语句包括: if if...else if...else if 语法 if (条件表达式) { 被执行语句(如果条件为真) } 示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