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熟悉 Java 并发包的人一定对 LockSupport 的 park/unpark 方法不会感到陌生,它是 Lock(AQS)的基石,给 Lock(AQS)提供了挂起/恢复当前线程的能力。

LockSupport 的 park/unpark 方法本质上是对 Unsafe 的 park/unpark 方法的简单封装,而后者是 native 方法,对 Java 程序来说是一个黑箱操作,那么要想了解它的底层实现,就必须深入 Java 虚拟机的源码。

本篇将介绍 park/unpark 方法在 Hotsport 虚拟机中的具体实现。

Parker 源码调试与分析

在 Hotspot 源码中,unsafe.cpp 文件专门用于为 Java Unsafe 类中的各种 native 方法提供具体实现。

其中 park 方法的实现代码如下:

unpark 方法的实现代码如下:

两者的核心操作都是通过委托当前线程所关联的 Parker 对象来完成的(每个线程都会关联一个自己的 Parker 对象),于是,Parker 对象的 park/unpark 方法就成为了我们的焦点。

下面我将联合 Java 程序与 Hotspot 源码一起调试,观察 Parker 对象的 park/unpark 方法的内部操作。

其中 Java 程序的代码如下: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Thread t1 = new Thread(() -> {
        System.out.println("park开始");
        LockSupport.park();
        System.out.println("park结束");
    }, "t1");

    Thread t2 = new Thread(() -> {
        System.out.println("unpark开始");
        LockSupport.unpark(t1);
        System.out.println("unpark结束");
    }, "t2");

    Scanner scanner = new Scanner(System.in);
    String input;
    System.out.println("输入“1”启动t1线程,输入“2”启动t2线程,输入“quit”退出");
    while (!(input = scanner.nextLine()).equals("quit")) {
        if (input.equals("1")) {
            if (t1.getState().equals(Thread.State.NEW)) {
                t1.start();
            }
        } else if (input.equals("2")) {
            if (t2.getState().equals(Thread.State.NEW)) {
                t2.start();
            }
        }
    }
}

我们采用远程调试的方式运行上面的 Java 程序,然后通过在控制台输入“1” 来启动 t1 线程。当 t1 线程启动后,LockSupport.park 方法就会得以执行。

如图所示,当前 t1 线程停在了断点处,即停在了 Parker::park 方法的第一条语句上。

我们来分析一下该方法主要做的事情。

它首先利用一个原子交换操作将计数器的值改为 0,同时检查计数器的原值是否大于 0,如果大于 0,表示当前 Parker 对象的 unpark 方法先于 park 方法执行了(因为 unpark 方法会把计数器的值改为 1),那么本次 park 方法将直接返回,表示取消本次操作。如果计数器的原值不大于 0,则继续往下执行。

接着判断当前线程是否被标记了中断,如果是的话就直接返回,否则就通过 pthread_mutex_trylock 函数尝试加 mutex 锁,如果加锁失败也直接返回。(pthread_mutex_trylock 函数是一个系统调用,它会针对操作系统的一个互斥量进行加锁,加锁成功将返回 0)。

在我们的调试中,以上所有条件判断都不命中,于是线程顺利地执行到了下图所示的位置。

图中断点处的代码相当关键,它完成了对 pthread_cond_wait 函数的调用,该函数是 Linux 标准线程库(libpthread.so)中的一个系统调用,它会使当前线程加入操作系统的条件等待队列,同时释放 mutex 锁并使当前线程挂起。

Java 中的 waitawait 方法提供了和 pthread_cond_wait 函数同样的功能,前者本质上是对后者的封装。如果对 pthread_cond_wait 函数的具体实现感兴趣,可以参考: https://code.woboq.org/userspace/glibc/nptl/pthread_cond_wait.c.html

由于 pthread_cond_wait 函数会使当前线程挂起,所以在我点击 "Step Over" 之后,线程阻塞在了 pthread_cond_wait 函数上,并等待被唤醒。

下图显示了通过 jstack 命令打印的线程堆栈信息,可以看到 t1 线程已经处于 waiting (parking) 状态。

至此,park 操作暂时告一段落。

接下来,我们通过在控制台输入“2” 来启动 t2 线程。当 t2 线程启动后,LockSupport.unpark(t1) 就会得以执行。

如图所示,当前 t2 线程停在了断点处,即停在了 Parker::unpark 方法的第二行代码上。

该方法做的事情相对简单,它先是给当前线程加锁,然后将计数器的值改为 1,接着判断 Parker 对象所关联的线程是否被 park,如果是,则通过 pthread_mutex_signal 函数唤醒该线程,最后释放锁。

pthread_mutex_signal 函数通常与 pthread_cond_wait 函数配套使用,其作用是唤醒操作系统中在某个条件变量上等待着的线程。

当 unpark 操作完成后,之前被 park 的线程将恢复至运行状态(需要先拿到 mutex 锁),然后从 pthread_cond_wait 方法中返回,接着执行剩余代码。下图显示了Parker::park 方法的剩余代码。

可以看到,当线程恢复运行后,计数器的值会再次被置为 0,然后线程会释放锁,并结束整个 park 操作。

park/unpark 原理总结

每个线程都会关联一个 Parker 对象,每个 Parker 对象都各自维护了三个角色:计数器、互斥量、条件变量。

park 操作:

  1. 获取当前线程关联的 Parker 对象。
  2. 将计数器置为 0,同时检查计数器的原值是否为 1,如果是则放弃后续操作。
  3. 在互斥量上加锁。
  4. 在条件变量上阻塞,同时释放锁并等待被其他线程唤醒,当被唤醒后,将重新获取锁。
  5. 当线程恢复至运行状态后,将计数器的值再次置为 0。
  6. 释放锁。

unpark 操作:

  1. 获取目标线程关联的 Parker 对象(注意目标线程不是当前线程)。
  2. 在互斥量上加锁。
  3. 将计数器置为 1。
  4. 唤醒在条件变量上等待着的线程。
  5. 释放锁。

补充:jstack 命令和 kill 命令

jstack 命令会给 Java 虚拟机进程发送一个 SIGQUIT 信号,当 Java 虚拟机收到信号后,会另起一个线程专门执行打印线程堆栈的任务。如图,从 GDB 标签页中可以观察到 SIGQUIT 信号。

在 Linux 中使用 kill -3 命令也可以实现和 jstack 命令几乎一样的效果,这是因为 kill 命令本身就是一个用于给进程发送信号的工具,只不过默认发送的是 SIGTERM 信号(终止信号),该信号用于终止一个进程。可以通过 kill -l 命令查看所有可用信号,kill -3 表示发送 SIGQUIT 信号。

JVM 源码分析(四):深入理解 park / unpark的更多相关文章

  1. JVM源码分析之Metaspace解密

        概述 metaspace,顾名思义,元数据空间,专门用来存元数据的,它是jdk8里特有的数据结构用来替代perm,这块空间很有自己的特点,前段时间公司这块的问题太多了,主要是因为升级了中间件所 ...

  2. JVM源码分析之synchronized实现

    “365篇原创计划”第十二篇.   今天呢!灯塔君跟大家讲:   JVM源码分析之synchronized实现     java内部锁synchronized的出现,为多线程的并发执行提供了一个稳定的 ...

  3. JVM源码分析之一个Java进程究竟能创建多少线程

    JVM源码分析之一个Java进程究竟能创建多少线程 原创: 寒泉子 你假笨 2016-12-06 概述 虽然这篇文章的标题打着JVM源码分析的旗号,不过本文不仅仅从JVM源码角度来分析,更多的来自于L ...

  4. JVM源码分析之堆外内存完全解读

    JVM源码分析之堆外内存完全解读   寒泉子 2016-01-15 17:26:16 浏览6837 评论0 阿里技术协会 摘要: 概述 广义的堆外内存 说到堆外内存,那大家肯定想到堆内内存,这也是我们 ...

  5. JVM源码分析-JVM源码编译与调试

    要分析JVM的源码,结合资料直接阅读是一种方式,但是遇到一些想不通的场景,必须要结合调试,查看执行路径以及参数具体的值,才能搞得明白.所以我们先来把JVM的源码进行编译,并能够使用GDB进行调试. 编 ...

  6. JVM源码分析之警惕存在内存泄漏风险的FinalReference(增强版)

    概述 JAVA对象引用体系除了强引用之外,出于对性能.可扩展性等方面考虑还特地实现了四种其他引用:SoftReference.WeakReference.PhantomReference.FinalR ...

  7. JVM源码分析之JVM启动流程

      原创申明:本文由公众号[猿灯塔]原创,转载请说明出处标注 “365篇原创计划”第十四篇. 今天呢!灯塔君跟大家讲: JVM源码分析之JVM启动流程 前言: 执行Java类的main方法,程序就能运 ...

  8. JVM源码分析之Object.wait/notify实现

    ​ “365篇原创计划”第十一篇.   今天呢!灯塔君跟大家讲:   JVM源码分析之Object.wait/notify实现       最简单的东西,往往包含了最复杂的实现,因为需要为上层的存在提 ...

  9. 学习JUC源码(3)——Condition等待队列(源码分析结合图文理解)

    前言 在Java多线程中的wait/notify通信模式结尾就已经介绍过,Java线程之间有两种种等待/通知模式,在那篇博文中是利用Object监视器的方法(wait(),notify().notif ...

  10. JVM源码分析之SystemGC完全解读

    JVM源码分析之SystemGC完全解读 概述 JVM的GC一般情况下是JVM本身根据一定的条件触发的,不过我们还是可以做一些人为的触发,比如通过jvmti做强制GC,通过System.gc触发,还可 ...

随机推荐

  1. 题解-NOI2003 智破连环阵

    题面 NOI2003 智破连环阵 有 \(m\) 个靶子 \((ax_j,ay_j)\) 和 \(n\) 个箭塔 \((bx_i,by_i)\).每个箭塔可以射中距离在 \(k\) 以内的靶子.第 \ ...

  2. apache重写URL时,排除静态资源

    THINKPHP项目部署的apache 上面时,如果为了隐藏入口文件配置了重写URL,会导致将静态资源的URL也解析成Controller/Method,导致触发模块不存在 所以在URL重写配置中,需 ...

  3. ssh-copy-id三步实现SSH免密登录

    背景 在日常工作中,不希望每次登录都输入密码,这里主要介绍一种简单的配置Linux主机间免密登录的方式 先了解两个核心命令: ssh-keygen :产生公钥和私钥对 ssh-copy-id:将北极的 ...

  4. 加快Linux上yum下载安装包的速度(以CentOS 7,安装gcc为例)

    今天在学习Linux的过程中,学到了关于包的安装问题:rpm包管理和yum在线管理两种方式:这里因为我在实验yum安装gcc出现了网速超级慢的问题,于是搜索解决方案,重新配置repo得以解决,记录整个 ...

  5. 牛客练习赛 73 D

    题目链接 离别 离线算法+线段树 容易发现当我们枚举右端点r时,符合条件的左端点是一段连续的区间 我们可以用队列来维护这个连续区间的左右端点 当枚举到端点\(i\)时,将下标\(i\)插入到队列\(q ...

  6. 网站开发学习Python实现-Django学习-介绍(6.1.1)

    @ 目录 1.MVT 2.ORM 关于作者 1.MVT 主要的目的是为了快速,简便的开发数据库驱动的网站,强调代码的复用,多个组件可以很方便以插件的方式服务于整个框架,采用的是MVT设计模式(差不多的 ...

  7. Numpy的学习2-基础运算1

    import numpy as np a=np.array([10,20,30,40]) # array([10, 20, 30, 40]) b=np.arange(4) # array([0, 1, ...

  8. 主数据管理(MDM)的6大层级简述,你不可不知的数据治理参考!

    前面我写了一篇关于对元数据和元数据管理的认知和理解的文章,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看看.接下来我们讲一讲主数据管理(MDM). 主数据管理(MDM) 主数据是系统间共享数据,它是系统间信息交换的基准.主数据 ...

  9. Core3.0类库项目引用Microsoft.AspNetCore

    前言 参考 https://www.cnblogs.com/puzi0315/p/12190989.html 步骤 修改Project.Sdk 添加OutputType <Project Sdk ...

  10. Apache Cassandra——可扩展微服务应用程序的持久数据存储

    通过使用微服务,团队可以更快地响应变化,而无需改动整个应用程序.利用微服务,开发团队可以构建出具有鲁棒性和可扩展性的系统,从而适应当今应用程序的需求.   然而,使用微服务也带来了一系列挑战.在本文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