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模式之代理模式(Proxy Pattern)_远程代理解析
一.什么是代理模式?
顾名思义,代理就是第三方,比如明星的经纪人,明星的事务都交给经纪人来处理,明星只要告诉经纪人去做什么,经纪人自然会想办法去做,做完之后再把结果告诉明星就好了
本来是调用者与被调用者之间的直接交互,现在把调用者与被调用者分离开,由代理负责传递信息来完成调用
二.代理模式有什么用?
代理模式是一个很大的模式,所以应用很广泛,从代理的种类就能看出来了:
远程代理:最经典的代理模式之一,远程代理负责与远程JVM通信,以实现本地调用者与远程被调用者之间的正常交互
虚拟代理:用来代替巨大对象,确保它在需要的时候才被创建
保护代理:给被调用者提供访问控制,确认调用者的权限
此外还有防火墙代理,智能引用代理,缓存代理,同步代理,复杂隐藏代理,写入时复制代理等等,都有各自特殊的用途
P.S.远程代理是最基础的代理模式,有必要单独拿出来说说,所以本文对其作以详细解释,其余代理会在补充的博文中详述
三.远程代理
有些事情不用代理也能轻松解决,但有些事情必须得依靠代理来完成,比如要调用另一台机器上的一个方法,我们可能就不得不用代理
远程代理的内部机制是这样的:
解释一下,Stub是“桩”也有人称之为“存根”,代表了Server对象
Skeleton是“骨架”(不知道为什么叫“桩”和“骨架”,当然,也没必要知道),代表了Client
Stub明明在客户那边,为什么不是客户的代理而是服务的代理?因为客户是要与服务器交互,现在服务在远程JVM中,无法交互,所以用Stub来代表Server,调用Stub就等同于调用Server(内部通信机制对Client透明,对Client来说,调用Stub和直接调用Server没什么区别,而这正是代理模式的优点之一)
具体流程是这样的:
- Client向Stub发送方法调用请求(Client以为Stub就是Server)
- Stub接到请求,通过Socket与服务端的Skeleton通信,把调用请求传递给Skeleton
- Skeleton接到请求,调用本地Server(听起来有点奇怪,这里Server相当于Service)
- Server作出对应动作,把结果返回给调用者Skeleton
- Skeleton接到结果之后通过Socket发送给Stub
- Stub把结果传递给Client
P.S.第2步与第5步都需要通过Socket通信,相互传递的东西都必须在发送前序列化,接收后反序列化,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Server中的public方法返回值都必须是可序列化的
四.远程代理的实现
有两种方式可以实现远程代理:
- 自定义Stub与Skeleton(实现其内部通信)
- 利用Java支持的RMI(Remote Method Invocation)来实现,可以省去很多麻烦,但不容易弄明白内部原理
首先给出自定义方式的例子,有一篇关于这个的博文很不错,就擅自记录下了链接,点我跳转>>
原文给出了一个完整的例子,因此这里不再赘述,给原文补充一个伪类图,方便理解:
(不要问我类图为什么这么画,说了是“伪”类图。。)
仔细看看原文的话不难理解远程代理,Stub和Skeleton负责通信,类似于用Socket编写的聊天程序,除此之外没什么特别的
-------
下面给出利用Java支持的RMI来实现代理模式,能够明显的感受到隐藏了很多细节
首先要定义远程接口:
- package ProxyPattern;
- import java.rmi.RemoteException;
- /**
- * 定义服务接口(扩展自java.rmi.Remote接口)
- * @author ayqy
- */
- public interface Service extends java.rmi.Remote{
- /* 1.方法返回类型必须是可序列化的Serializable
- * 2.每一个方法都要声明异常throws RemoteException(因为是RMI方式)
- * */
- /**
- * @return 完整的问候语句
- * @throws RemoteException
- */
- public String greet(String name) throws RemoteException;
- }
注意:服务接口中public方法的返回类型必须是可序列化的(换言之,自定义的返回类型必须实现Serializable接口),而String类型已经实现了Serializable接口
为什么要定义这样一个扩展自java.rmi.Remote的接口?API文档中给出了清晰的解释:
The Remote
interface serves to identify interfaces whose methods may be invoked from a non-local virtual machine. Any object that is a remote object must directly or indirectly implement this interface. Only those methods specified in a "remote interface", an interface that extends java.rmi.Remote
are available remotely.
说白了就是为了告诉编译器:我们的Service对象可以被远程调用,仅此而已
-------
定义好了远程接口,当然还需要一个具体实现:
- package ProxyPattern;
- import java.rmi.RemoteException;
- import java.rmi.server.UnicastRemoteObject;
- /**
- * 实现远程服务(扩展自UnicastRemoteObject并实现自定义远程接口)
- * @author ayqy
- */
- public class MyService extends UnicastRemoteObject implements Service{
- /**
- * 用来校验程序版本(接收端在反序列化是会验证UID,不符则引发异常)
- */
- private static final long serialVersionUID = 1L;
- /**
- * 空的构造方法,只是为了声明异常(默认的构造方法不会声明异常)
- * @throws RemoteException
- */
- protected MyService() throws RemoteException {
- }
- @Override
- public String greet(String name) throws RemoteException {
- return "Hey, " + name;
- }
- }
P.S.服务继承UnicastRemoteObject类是为了自动生成Stub类(UnicastRemoteObject封装了具体生成细节,我们省去了一个类的工作量)
-------
服务端有了服务还不够,我们需要一个Server帮助我们启动RMI注册服务,并注册远程对象,供客户端调用:
- package ProxyPattern;
- import java.net.MalformedURLException;
- import java.rmi.Naming;
- import java.rmi.RemoteException;
- import java.rmi.registry.LocateRegistry;
- /**
- * 实现服务器类,负责开启服务并注册服务对象
- * @author ayqy
- */
- public class Server {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try {
- //启动RMI注册服务,指定端口为1099 (1099为默认端口)
- LocateRegistry.createRegistry(1099);
- //创建服务对象
- MyService service = new MyService();
- //把service注册到RMI注册服务器上,命名为MyService
- Naming.rebind("MyService", service);
- } catch (RemoteException e) {
- // TODO Auto-generated catch block
- e.printStackTrace();
- } catch (MalformedURLException e) {
- // TODO Auto-generated catch block
- e.printStackTrace();
- }
- }
- }
注意,除了使用LocateRegistry.createRegistry()方式开启服务外,还可以用命令行方式开启(rmiregistry命令),效果一样
服务端代码到这里就完成了,就像Socket聊天程序一样,我们需要写两部分代码,Server与Client
-------
下面开始做客户端的实现,非常简单,就像一个测试类:
- package ProxyPattern;
- /* 参考资料:
- * 1.JAVA RMI怎么用
- * http://blog.csdn.net/afterrain/article/details/1819659
- * 2.RMI内部原理
- * http://www.cnblogs.com/yin-jingyu/archive/2012/06/14/2549361.html
- * */
- import java.rmi.Naming;
- /**
- * 实现客户类
- * @author ayqy
- */
- public class Client {
- /**
- * 查找远程对象并调用远程方法
- */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v)
- {
- try
- {
- //如果要从另一台启动了RMI注册服务的机器上查找MyService对象,修改IP地址即可
- Service service = (Service) Naming.lookup("//127.0.0.1:1099/MyService");
- //调用远程方法
- System.out.println(service.greet("SmileStone"));
- }
- catch (Exception e)
- {
- System.out.println("Client exception: " + e);
- }
- }
- }
P.S.我们直接用Naming.lookup()来获取Stub对象(没错,是Stub,真正的对象还在另一台机器上呢,当然拿不到,这里得到的只是Service的Stub代理),再调用代理的方法获取结果
注意这个细节:
- //如果要从另一台启动了RMI注册服务的机器上查找MyService对象,修改IP地址即可
- Service service = (Service) Naming.lookup("//127.0.0.1:1099/MyService");
虽然只是一句话,但隐藏了两个细节:
- 客户端必须知道服务接口Service,这里由于是在本地同一个package下,所以不用关心,在真正应用中Client与Server是分离的,所以Client需要拿到一份Service接口的Copy,否则无法调用
- 客户端必须知道服务器的IP和端口号(通信嘛,没有这个可不行)
-------
忙活了半天了,看看运行结果(先运行Server,再运行Client):
P.S.利用Java支持的RMI来实现远程代理部分,参考的资料是别人的一篇博文,里面解释的更详细一些
P.S.至于命令行方式启动RMI注册服务,太麻烦了,而且需要先生成Stub类,不建议用这种方式,具体操作细节,上面的链接博文中也有详细介绍,不再赘述
注意:直到我们亲眼看到测试结果为止,始终没有自定义Stub与Skeleton类,不是吗?对,没错,它们确实存在,只是被RMI隐藏起来了(据说Java1.5之后RMI中没有了Skeleton,甚至更高的版本中连Stub都没有了。。不过这都没关系,我们已经清楚了最原始的远程代理)
五.总结
回过头去想一想远程代理做了些什么:
- 拦截并控制方法调用(这也是代理模式最大的特点,最典型的,防火墙代理。。)
- 远程对象的存在对客户是透明的(客户完全把Stub代理对象当做远程对象了,虽然客户有点好奇为什么可能会出现异常。。)
- 远程代理隐藏了通信细节
当我们需要调用另一台机器(JVM)上指定对象的方法时,使用远程代理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设计模式之代理模式(Proxy Pattern)_远程代理解析的更多相关文章
- 设计模式 - 代理模式(proxy pattern) 未使用代理模式 具体解释
代理模式(proxy pattern) 未使用代理模式 详细解释 本文地址: http://blog.csdn.net/caroline_wendy 部分代码參考: http://blog.csdn. ...
- 设计模式系列之代理模式(Proxy Pattern)——对象的间接访问
说明:设计模式系列文章是读刘伟所著<设计模式的艺术之道(软件开发人员内功修炼之道)>一书的阅读笔记.个人感觉这本书讲的不错,有兴趣推荐读一读.详细内容也可以看看此书作者的博客https:/ ...
- 乐在其中设计模式(C#) - 代理模式(Proxy Pattern)
原文:乐在其中设计模式(C#) - 代理模式(Proxy Pattern) [索引页][源码下载] 乐在其中设计模式(C#) - 代理模式(Proxy Pattern) 作者:webabcd 介绍 为 ...
- 二十四种设计模式:代理模式(Proxy Pattern)
代理模式(Proxy Pattern) 介绍为其他对象提供一个代理以控制对这个对象的访问. 示例有一个Message实体类,某对象对它的操作有Insert()和Get()方法,用一个代理来控制对这个对 ...
- 代理模式(Proxy pattern)
代理模式(proxy pattern):作用:为其他对象提供一种代理,以控制对这个对象的访问.代理对象在客户端对象和目标对象之间起中介的作用. 代理模式涉及到的角色: 抽象角色:声明真实对象和代理对象 ...
- 设计模式(十三):从“FQ”中来认识代理模式(Proxy Pattern)
我们知道Google早就被墙了,所以FQ才能访问Google呢,这个“FQ”的过程就是一个代理的过程.“代理模式”在之前的博客中不止一次的提及过,之前的委托回调就是代理模式的具体应用.今天我们就从“F ...
- 设计模式——代理模式(Proxy Pattern)
代理模式(Proxy),为其他对象提供一种代理以控制对这个对象的访问. UML图: 模型设计: Subject类: package com.cnblog.clarck; /** * Subject 类 ...
- 13.代理模式(Proxy Pattern)
using System; namespace Test { //抽象角色:声明真实对象和代理对象的共同接口. //代理角色:代理对象角色内部含有对真实对象的引用,从而可以操作真实对象, //同时代理 ...
- 你管这叫代理模式(Proxy Pattern)
代理模式 代理模式即给一个真实类提供一个代理类,该代理类代替真实类完成其功能,一般还可在代理类上添加一些真实类不具有的附加功能,通俗来讲代理模式就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中介,代理模式又可分为静态代理和 ...
- C#设计模式——代理模式(Proxy Pattern)
一.概述在软件开发中,有些对象由于创建成本高.访问时需要与其它进程交互等原因,直接访问会造成系统速度慢.复杂度增大等问题.这时可以使用代理模式,给系统增加一层间接层,通过间接层访问对象,从而达到隐藏系 ...
随机推荐
- datagrid数据表格的维护
想想刚开始学jsp, 用application做一个简单的数据库, 简单的注册页面, 跟这个相比就是过家家 <%@ page language="java" contentT ...
- nyoj743-复杂度 【排列组合】
http://acm.nyist.net/JudgeOnline/problem.php?pid=743 复杂度 时间限制:1000 ms | 内存限制:65535 KB 难度:3 描述 fo ...
- np.random.random()系列函数
1.np.random.random()函数参数 np.random.random((1000, 20)) 上面这个就代表生成1000行 20列的浮点数,浮点数都是从0-1中随机. 2.numpy.r ...
- OC线程操作-GCD介绍
1. GCD介绍 1.11.2 1.3 异步具备开启能力但是不是 一定可以开启 1.4 1.5 67. 8.
- Spring集成Redis使用注解
转载:http://blog.csdn.net/u013725455/article/details/52129283 使用Maven项目,添加jar文件依赖: <project xmlns=& ...
- ORA-22858: 数据类型的变更无效 varchar2类型转换为clob类型
今天遇到varchar2类型数据不够大,需改为clob类型.Oracle中,如果一个列的类型为varchar2,那么它不能直接转换为clob类型.可以通过间接的方式来修改. 就是把原来的字段删掉,重新 ...
- 【转】MEF程序设计指南五:迟延(Lazy)加载导出部件(Export Part)与元数据(Metadata)
MEF中使用导出与导入,实质上就是对一个对象的实例化的过程,通过MEF的特性降低了对象的直接依赖,从而让系统的设计达到一种高灵活.高扩展性的效果.在具体的设计开发中,存在着某些对象是不需要在系统运行或 ...
- 对FPKM/RPKM以及TPM的理解
对FPKM/RPKM以及TPM的理解 2018年07月03日 16:05:53 sixu_9days 阅读数:559 标签: FPKM/RPKMTPMRNA-Seq 更多 个人分类: RNA-Seq ...
- [BAT] 执行xcopy命令后出现Invalid num of parameters错误的解决办法
如果是Windows下的命令行,对于有空格的文件路径要加引号,对于xcopy命令就是源路径和目标路径都要加引号 xcopy "C:\ppt" "D:\Program do ...
- [SoapUI] 通过context获取response并解析里面的某个字段的值
import com.eviware.soapui.support.GroovyUtils def groovyUtils = new GroovyUtils( context ) def real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