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http://weixiaolu.iteye.com/blog/1479656

SelectionKey.OP_ACCEPT // 服务端监听,并注册OP_ACCEPT事件后,就已准备好接受客户端的连接了

SelectionKey.OP_READ // 可读事件,通过该通道与客户端或服务端进行读写交互

SelectionKey.OP_CONNECT // 连接就绪 , 当客户端调用connect()并注册OP_CONNECT事件后,连接操作就会就绪

Java NIO原理图文分析及代码实现 
前言: 

最近在分析hadoop的RPC(Remote Procedure Call Protocol ,远程过程调用协议,它是一种通过网络从远程计算机程序上请求服务,而不需要了解底层网络技术的协议。可以参考:http://baike.baidu.com/view/32726.htm )机制时,发现hadoop的RPC机制的实现主要用到了两个技术:动态代理(动态代理可以参考博客:http://weixiaolu.iteye.com/blog/1477774 )和java NIO。为了能够正确地分析hadoop的RPC源码,我觉得很有必要先研究一下java NIO的原理和具体实现。

这篇博客我主要从两个方向来分析java NIO

目录:
一.java NIO 和阻塞I/O的区别
     1. 阻塞I/O通信模型
     2. java NIO原理及通信模型
二.java NIO服务端和客户端代码实现

具体分析: 

一.java NIO 和阻塞I/O的区别

1. 阻塞I/O通信模型

假如现在你对阻塞I/O已有了一定了解,我们知道阻塞I/O在调用InputStream.read()方法时是阻塞的,它会一直等到数据到来时(或超时)才会返回;同样,在调用ServerSocket.accept()方法时,也会一直阻塞到有客户端连接才会返回,每个客户端连接过来后,服务端都会启动一个线程去处理该客户端的请求。阻塞I/O的通信模型示意图如下:

如果你细细分析,一定会发现阻塞I/O存在一些缺点。根据阻塞I/O通信模型,我总结了它的两点缺点:
1. 当客户端多时,会创建大量的处理线程。且每个线程都要占用栈空间和一些CPU时间

2. 阻塞可能带来频繁的上下文切换,且大部分上下文切换可能是无意义的。

在这种情况下非阻塞式I/O就有了它的应用前景。

2. java NIO原理及通信模型 

Java NIO是在jdk1.4开始使用的,它既可以说成“新I/O”,也可以说成非阻塞式I/O。下面是java NIO的工作原理:

1. 由一个专门的线程来处理所有的 IO 事件,并负责分发。 
2. 事件驱动机制:事件到的时候触发,而不是同步的去监视事件。 
3. 线程通讯:线程之间通过 wait,notify 等方式通讯。保证每次上下文切换都是有意义的。减少无谓的线程切换。

阅读过一些资料之后,下面贴出我理解的java NIO的工作原理图:

(注:每个线程的处理流程大概都是读取数据、解码、计算处理、编码、发送响应。)

Java NIO的服务端只需启动一个专门的线程来处理所有的 IO 事件,这种通信模型是怎么实现的呢?呵呵,我们一起来探究它的奥秘吧。java NIO采用了双向通道(channel)进行数据传输,而不是单向的流(stream),在通道上可以注册我们感兴趣的事件。一共有以下四种事件:

事件名 对应值
服务端接收客户端连接事件 SelectionKey.OP_ACCEPT(16)
客户端连接服务端事件 SelectionKey.OP_CONNECT(8)
读事件 SelectionKey.OP_READ(1)
写事件 SelectionKey.OP_WRITE(4)

服务端和客户端各自维护一个管理通道的对象,我们称之为selector,该对象能检测一个或多个通道 (channel) 上的事件。我们以服务端为例,如果服务端的selector上注册了读事件,某时刻客户端给服务端发送了一些数据,阻塞I/O这时会调用read()方法阻塞地读取数据,而NIO的服务端会在selector中添加一个读事件。服务端的处理线程会轮询地访问selector,如果访问selector时发现有感兴趣的事件到达,则处理这些事件,如果没有感兴趣的事件到达,则处理线程会一直阻塞直到感兴趣的事件到达为止。下面是我理解的java NIO的通信模型示意图:

二.java NIO服务端和客户端代码实现

为了更好地理解java NIO,下面贴出服务端和客户端的简单代码实现。

服务端:

package cn.nio;  

import java.io.IOException;
import java.net.InetSocketAddress;
import java.nio.ByteBuffer;
import java.nio.channels.SelectionKey;
import java.nio.channels.Selector;
import java.nio.channels.ServerSocketChannel;
import java.nio.channels.SocketChannel;
import java.util.Iterator; /**
* NIO服务端
* @author 小路
*/
public class NIOServer {
//通道管理器
private Selector selector; /**
* 获得一个ServerSocket通道,并对该通道做一些初始化的工作
* @param port 绑定的端口号
* @throws IOException
*/
public void initServer(int port) throws IOException {
// 获得一个ServerSocket通道
ServerSocketChannel serverChannel = ServerSocketChannel.open();
// 设置通道为非阻塞
serverChannel.configureBlocking(false);
// 将该通道对应的ServerSocket绑定到port端口
serverChannel.socket().bind(new InetSocketAddress(port));
// 获得一个通道管理器
this.selector = Selector.open();
//将通道管理器和该通道绑定,并为该通道注册SelectionKey.OP_ACCEPT事件,注册该事件后,
//当该事件到达时,selector.select()会返回,如果该事件没到达selector.select()会一直阻塞。
serverChannel.register(selector, SelectionKey.OP_ACCEPT);
} /**
* 采用轮询的方式监听selector上是否有需要处理的事件,如果有,则进行处理
* @throws IOException
*/
@SuppressWarnings("unchecked")
public void listen() throws IOException {
System.out.println("服务端启动成功!");
// 轮询访问selector
while (true) {
//当注册的事件到达时,方法返回;否则,该方法会一直阻塞
selector.select();
// 获得selector中选中的项的迭代器,选中的项为注册的事件
Iterator ite = this.selector.selectedKeys().iterator();
while (ite.hasNext()) {
SelectionKey key = (SelectionKey) ite.next();
// 删除已选的key,以防重复处理
ite.remove();
// 客户端请求连接事件
if (key.isAcceptable()) {
ServerSocketChannel server = (ServerSocketChannel) key
.channel();
// 获得和客户端连接的通道
SocketChannel channel =
server.accept();
// 设置成非阻塞
channel.configureBlocking(false); //在这里可以给客户端发送信息哦
channel.write(ByteBuffer.wrap(new String("向客户端发送了一条信息").getBytes()));
//在和客户端连接成功之后,为了可以接收到客户端的信息,需要给通道设置读的权限。
channel.register(this
.selector, SelectionKey.OP_READ); // 获得了可读的事件
} else if (key.isReadable()) {
read(key);
} } }
}
/**
* 处理读取客户端发来的信息 的事件
* @param key
* @throws IOException
*/
public void read(SelectionKey key) throws IOException{
// 服务器可读取消息:得到事件发生的Socket通道
SocketChannel channel = (SocketChannel) key.channel();
// 创建读取的缓冲区
ByteBuffer buffer = ByteBuffer.allocate(10);
channel.read(buffer);
byte[] data = buffer.array();
String msg = new String(data).trim();
System.out.println("服务端收到信息:"+msg);
ByteBuffer outBuffer = ByteBuffer.wrap(msg.getBytes());
channel.write(outBuffer);// 将消息回送给客户端
} /**
* 启动服务端测试
* @throws IOException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IOException {
NIOServer server = new NIOServer();
server.initServer(8000);
server.listen();
} }

客户端:

package cn.nio;  

import java.io.IOException;
import java.net.InetSocketAddress;
import java.nio.ByteBuffer;
import java.nio.channels.SelectionKey;
import java.nio.channels.Selector;
import java.nio.channels.SocketChannel;
import java.util.Iterator; /**
* NIO客户端
* @author 小路
*/
public class NIOClient {
//通道管理器
private Selector selector; /**
* 获得一个Socket通道,并对该通道做一些初始化的工作
* @param ip 连接的服务器的ip
* @param port 连接的服务器的端口号
* @throws IOException
*/
public void initClient(String ip,int port) throws IOException {
// 获得一个Socket通道
SocketChannel channel = SocketChannel.open();
// 设置通道为非阻塞
channel.configureBlocking(false);
// 获得一个通道管理器
this.selector = Selector.open(); // 客户端连接服务器,其实方法执行并没有实现连接,需要在listen()方法中调
//用channel.finishConnect();才能完成连接
channel.connect(new
InetSocketAddress(ip,port));
//将通道管理器和该通道绑定,并为该通道注册SelectionKey.OP_CONNECT事件。
channel.register(selector, SelectionKey.OP_CONNECT);
} /**
* 采用轮询的方式监听selector上是否有需要处理的事件,如果有,则进行处理
* @throws IOException
*/
@SuppressWarnings("unchecked")
public void listen() throws IOException {
// 轮询访问selector
while (true) {
selector.select();
// 获得selector中选中的项的迭代器
Iterator ite = this.selector.selectedKeys().iterator();
while (ite.hasNext()) {
SelectionKey key = (SelectionKey) ite.next();
// 删除已选的key,以防重复处理
ite.remove();
// 连接事件发生
if (key.isConnectable()) {
SocketChannel channel = (SocketChannel) key
.channel();
// 如果正在连接,则完成连接
if
(channel.isConnectionPending()){
channel.finishConnect(); }

// 设置成非阻塞
channel.configureBlocking(false); //在这里可以给服务端发送信息哦
channel.write(ByteBuffer.wrap(new String("向服务端发送了一条信息").getBytes()));
//在和服务端连接成功之后,为了可以接收到服务端的信息,需要给通道设置读的权限。
channel.register(this.selector, SelectionKey.OP_READ); // 获得了可读的事件
} else if (key.isReadable()) {
read(key);
} } }
}
/**
* 处理读取服务端发来的信息 的事件
* @param key
* @throws IOException
*/
public void read(SelectionKey key) throws IOException{
//和服务端的read方法一样
} /**
* 启动客户端测试
* @throws IOException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IOException {
NIOClient client = new NIOClient();
client.initClient("localhost",8000);
client.listen();
} }
 

NIO 02 (转)的更多相关文章

  1. Linux NIO 系列(02) 阻塞式 IO

    目录 一.环境准备 1.1 代码演示 二.Socket 是什么 2.1 socket 套接字 2.2 套接字描述符 2.3 文件描述符和文件指针的区别 三.基本的 SOCKET 接口函数 3.1 so ...

  2. NIO复习02

    Selector 1. Selector(选择器)是Java NIO中能够检测一到多个NIO通道,并能够知晓通道是否为诸如读写事件做好准备的组件.这样,一个单独的线程可以管理多个channel,从而管 ...

  3. nio加强服务端并发

    究了一下Android推送,方式很多,比如用框架或者用第三方服务,在此并不讨论个中优劣.抱着学习的态度,本人不太喜欢用一些现成的东西,所以自己动手实现了一套简单的推送机制.使用TCP长连接,完成服务器 ...

  4. Java NIO 之缓冲区

    缓冲区基础 所有的缓冲区都具有四个属性来 供关于其所包含的数据元素的信息. capacity(容量):缓冲区能够容纳数据的最大值,创建缓冲区后不能改变. limit(上界):缓冲区的第一个不能被读或写 ...

  5. 基于MINA构建简单高性能的NIO应用

    mina是非常好的C/S架构的java服务器,这里转了一篇关于它的使用感受. 前言MINA是Trustin Lee最新制作的Java通讯框架.通讯框架的主要作用是封装底层IO操作,提供高级的操作API ...

  6. java的nio之:java的nio的服务器实现模型

    [nio服务端序列图]

  7. java的nio之:java的nio系列教程之java的io和nio的区别

    当学习了Java NIO和IO的API后,一个问题马上涌入脑海: 我应该何时使用IO,何时使用NIO呢?在本文中,我会尽量清晰地解析Java NIO和IO的差异.它们的使用场景,以及它们如何影响您的代 ...

  8. java的nio之:java的nio系列教程之pipe

    Java NIO 管道是2个线程之间的单向数据连接.Pipe有一个source通道和一个sink通道.数据会被写到sink通道,从source通道读取. 这里是Pipe原理的图示:

  9. java的nio之:java的nio系列教程之serverSocketChannel

    Java NIO中的 ServerSocketChannel 是一个可以监听新进来的TCP连接的通道, 就像标准IO中的ServerSocket一样.ServerSocketChannel类在 jav ...

随机推荐

  1. jquery后加Dom绑定事件

    $('#musicCategoryListContainer').on('click', '.musicCategoryItem', function () { $(this).siblings(). ...

  2. Securi-Pi:使用树莓派作为安全跳板

    导读 像很多 LinuxJournal 的读者一样,我也过上了当今非常普遍的“科技游牧”生活,在网络之间,从一个接入点到另一个接入点,我们身处现实世界的不同地方却始终保持连接到互联网和日常使用的其它网 ...

  3. 【BZOJ2423】[HAOI2010]最长公共子序列 DP

    [BZOJ2423][HAOI2010]最长公共子序列 Description 字符序列的子序列是指从给定字符序列中随意地(不一定连续)去掉若干个字符(可能一个也不去掉)后所形成的字符序列.令给定的字 ...

  4. ORACLE WITH AS 用法,创建临时表

    语法: with tempName as (select ....) select ... –针对一个别名with tmp as (select * from tb_name) –针对多个别名with ...

  5. Spring的Bean的生命周期以及Bean的后置处理器

    Bean的生命周期: Spring IOC 容器可以管理 Bean 的生命周期, Spring 允许在 Bean 生命周期的特定点执行定制的任务. Spring IOC 容器对 Bean 的生命周期进 ...

  6. Zabbix数据库表结构

    上一篇:Zabbix分布式监控 acknowledges 当出现报错的时候记录 查看着张表记录了一个事件 actions 动作 自动发现 问题告警 恢复告警 自动注册 alerts 报警信息 同web ...

  7. 启动原生Hadoop集群或伪分布环境

    一:启动Hadoop 集群或伪分布安装成功之后,通过执行./sbin/start-all.sh启动Hadoop环境 通过jps命令查看当前启动进程是否正确~ [root@neusoft-master ...

  8. JS实现关闭当前子窗口,刷新父窗口及调用父窗口的方法

    一.js实现关闭当前子窗口,刷新父窗口 JS代码如下: <script> function refreshParent() {  window.opener.location.href = ...

  9. git学习(5)分支管理(续)

    git学习(5)分支管理(续) 1.解决冲突 冲突的产生 如我们在新建分支和原来master分支上对同一文件做了修改并提交,在合并分支的时候就会遇到冲突 比如我新建了分支myBranch,在这个分支上 ...

  10. 为ElasticSearch添加HTTP基本认证 https://github.com/Asquera/elasticsearch-http-basic/releases

    ES的HTTP连接没有提供任何的权限控制措施,一旦部署在公共网络就容易有数据泄露的风险,尤其是加上类似elasticsearch-head这样友好的前端界面,简直让你的数据瞬间裸奔在黑客的眼皮底下.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