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大排序的python实现
以下是八大排序的python实现,供以后参考,日后扩展
一、插入排序
#-*- coding:utf-8 -*-
'''
描述
插入排序的基本操作就是将一个数据插入到已经排好序的有序数据中,从而得到一个新的、个数加一的有序数据,算法适用于少量数据的排序,时间复杂度为O(n^2)。
是稳定的排序方法。插入算法把要排序的数组分成两部分:第一部分包含了这个数组的所有元素,但将最后一个元素除外(让数组多一个空间才有插入的位置),
而第二部分就只包含这一个元素(即待插入元素)。在第一部分排序完成后,再将这个最后元素插入到已排好序的第一部分中
'''
def insert_sort(lists):
count = len(lists)
for i in range(1, count):
key = lists[i]
j = i - 1
while j >= 0:
if lists[j] > key:
lists[j + 1] = lists[j]
lists[j] = key
j -= 1
return lists lst1 = raw_input().split()
lst = [int(i) for i in lst1]
#lst = input()
insert_sort(lst)
for i in range(len(lst)):
print lst[i],
二、希尔排序
#-*- coding:utf8 -*-
'''
描述
希尔排序(Shell Sort)是插入排序的一种。也称缩小增量排序,是直接插入排序算法的一种更高效的改进版本。希尔排序是非稳定排序算法。该方法因DL.Shell于1959年提出而得名。 希尔排序是把记录按下标的一定增量分组,对每组使用直接插入排序算法排序;随着增量逐渐减少,每组包含的关键词越来越多,当增量减至1时,整个文件恰被分成一组,算法便终止。希尔排序最关键的是选择步长,Knuth在1969年提出的
步长序列为:1 4 13 40 121 364 1093 3280 。。。即后一个元素是前一个元素*3+1,下面是我参考相关代码后,套用了直接插入法,完成了希尔排序。
------created by webber at 2016/12/5
'''
def shell_sort(lst):
count = len(lst)
increment = 0
while increment <= count / 3:
increment = increment * 3 + 1
# print(increment)
while increment >= 1:
for i in range(increment, count):
key = lst[i]
j = i-increment
while j >= 0:
if lst[j] > key:
lst[j+increment] = lst[j]
lst[j] = key
j -= increment
increment //= 3
return lst lst1 = raw_input().split()
lst = [int(i) for i in lst1]
# insert_sort(lst)
# bubble_sort(lst)
# select_sort(lst)
shell_sort(lst)
for i in range(len(lst)):
print lst[i],
三、冒泡排序
#-*- coding:utf8 -*-
'''
描述
它重复地走访过要排序的数列,一次比较两个元素,如果他们的顺序错误就把他们交换过来。
走访数列的工作是重复地进行直到没有再需要交换,也就是说该数列已经排序完成。
'''
def bubble_sort(lists):
count = len(lists)
for i in range(count):
for j in range(i + 1, count):
if lists[i] > lists[j]:
lists[i], lists[j] = lists[j], lists[i]
return lists lst1 = raw_input().split()
lst = [int(i) for i in lst1]
#lst = input()
bubble_sort(lst)
for i in range(len(lst)):
print lst[i],
四、直接选择排序
#-*- coding:utf8 -*-
'''
描述
基本思想:第1趟,在待排序记录r1 ~ r[n]中选出最小的记录,将它与r1交换;第2趟,在待排序记录r2 ~ r[n]中选出最小的记录,将它与r2交换;
以此类推,第i趟在待排序记录r[i] ~ r[n]中选出最小的记录,将它与r[i]交换,使有序序列不断增长直到全部排序完毕。
'''
def select_sort(lists):
count = len(lists)
for i in range(count):
min = i
for j in range(i + 1, count):
if lists[min] > lists[j]:
min = j
lists[min], lists[i] = lists[i], lists[min]
return lists lst1 = raw_input().split()
lst = [int(i) for i in lst1]
#lst = input()
select_sort(lst)
for i in range(len(lst)):
print lst[i],
五、快速排序
#-*- coding:utf8 -*-
'''
描述(利用递归)
通过一趟排序将要排序的数据分割成独立的两部分,其中一部分的所有数据都比另外一部分的所有数据都要小,
然后再按此方法对这两部分数据分别进行快速排序,整个排序过程可以递归进行,以此达到整个数据变成有序序列。
以下示例代码以《大话数据结构》一书相关章节为基础,改为python实现。
-----created by webber at 2016/12/5
'''
# -*- coding:utf-8 -*-
__author__ = 'webber' def quick_sort(lst):
Qsort(lst, 0, len(lst)-1) def Qsort(lst, low, high):
if low >= high:
return # 分段无记录或只有一个记录
else:
pivot = Partition(lst, low, high) # 将lst一分为二,得出枢轴值pivot Qsort(lst, low, pivot-1) # 对低子表递归排序
Qsort(lst, pivot+1, high) # 对高子表递归排序
"""
交换顺序表lst中子表的记录,使枢轴记录到位,并返回其所在位置
此时在它之前(后)的记录均不大(小)于它
"""
def Partition(lst, low, high):
pivotkey = lst[low] #用子表的第一个记录做枢轴记录
while low < high: #从表的两端交替想中间扫描
while low < high and lst[high] >= pivotkey:
high -= 1
lst[low], lst[high] = lst[high], lst[low] # 将比枢轴记录小的记录交换到低端 while low < high and lst[low] <= pivotkey:
low += 1
lst[low], lst[high] = lst[high], lst[low] # 将比枢轴记录大的记录交换到高端
return low # 返回枢轴所在位置 if __name__ == "__main__":
lst = [3, 6, 1, 2, 82, 35, -10, 12, 55]
quick_sort(lst)
print lst
六、堆排序
#-*- coding:utf8 -*-
'''
描述(较难理解)
堆排序(Heapsort)是指利用堆积树(堆)这种数据结构所设计的一种排序算法,它是选择排序的一种。可以利用数组的特点快速定位指定索引的元素。
堆分为大根堆和小根堆,是完全二叉树。大根堆的要求是每个节点的值都不大于其父节点的值,即A[PARENT[i]] >= A[i]。
在数组的非降序排序中,需要使用的就是大根堆,因为根据大根堆的要求可知,最大的值一定在堆顶。
'''
# 调整堆
def adjust_heap(lists, i, size):
lchild = 2 * i + 1
rchild = 2 * i + 2
max = i
if i < size / 2:
if lchild < size and lists[lchild] > lists[max]:
max = lchild
if rchild < size and lists[rchild] > lists[max]:
max = rchild
if max != i:
lists[max], lists[i] = lists[i], lists[max]
adjust_heap(lists, max, size) # 创建堆
def build_heap(lists, size):
for i in range(0, (size/2))[::-1]:
adjust_heap(lists, i, size) # 堆排序
def heap_sort(lists):
size = len(lists)
build_heap(lists, size)
for i in range(0, size)[::-1]:
lists[0], lists[i] = lists[i], lists[0]
adjust_heap(lists, 0, i) lst1 = raw_input().split()
lst = [int(i) for i in lst1]
#lst = input()
heap_sort(lst)
for i in range(len(lst)):
print lst[i],
七、归并排序
#-*- coding:utf8 -*-
'''
描述(利用递归)
归并排序是建立在归并操作上的一种有效的排序算法,该算法是采用分治法(Divide and Conquer)的一个非常典型的应用。将已有序的子序列合并,得到完全有序的序列;
即先使每个子序列有序,再使子序列段间有序。若将两个有序表合并成一个有序表,称为二路归并。
归并过程为:比较a[i]和a[j]的大小,若a[i]≤a[j],则将第一个有序表中的元素a[i]复制到r[k]中,并令i和k分别加上1;否则将第二个有序表中的元素a[j]复制到r[k]中,
并令j和k分别加上1,如此循环下去,直到其中一个有序表取完,然后再将另一个有序表中剩余的元素复制到r中从下标k到下标t的单元。归并排序的算法我们通常用递归实现,
先把待排序区间[s,t]以中点二分,接着把左边子区间排序,再把右边子区间排序,最后把左区间和右区间用一次归并操作合并成有序的区间[s,t]。
'''
def merge(left, right):
#合并过程
i, j = 0, 0
result = []
while i < len(left) and j < len(right):
if left[i] <= right[j]:
result.append(left[i])
i += 1
else:
result.append(right[j])
j += 1
result.extend(left[i:])
result.extend(right[j:])
return result def merge_sort(lists):
if len(lists) <= 1:
return lists
mid = len(lists) / 2
left = merge_sort(lists[:mid])
right = merge_sort(lists[mid:])
return merge(left, right) lst1 = raw_input().split()
lst = [int(i) for i in lst1]
#lst = input()
tt = merge_sort(lst)
for i in range(len(tt)):
print tt[i],
八、基数排序
#-*- coding:utf8 -*-
'''
描述(表示没接触过,第一次听说)
基数排序(radix sort)属于“分配式排序”(distribution sort),又称“桶子法”(bucket sort)或bin sort,顾名思义,它是透过键值的部份资讯,
将要排序的元素分配至某些“桶”中,藉以达到排序的作用,基数排序法是属于稳定性的排序,其时间复杂度为O (nlog(r)m),
其中r为所采取的基数,而m为堆数,在某些时候,基数排序法的效率高于其它的稳定性排序法。
'''
import math
def radix_sort(lists, radix=10):
k = int(math.ceil(math.log(max(lists), radix)))
bucket = [[] for i in range(radix)]
for i in range(1, k+1):
for j in lists:
bucket[j/(radix**(i-1)) % (radix**i)].append(j)
del lists[:]
for z in bucket:
lists += z
del z[:]
return lists lst1 = raw_input().split()
lst = [int(i) for i in lst1]
#lst = input()
radix_sort(lst)
for i in range(len(lst)):
print lst[i],
下面附一下各个排序算法的时间复杂度以及稳定性比较:
参考博客:http://m.jb51.net/article/78347.htm
http://blog.sina.com.cn/s/blog_b41a8dd00102wt68.html
八大排序的python实现的更多相关文章
- 八大排序算法python实现
一.概述 排序有内部排序和外部排序,内部排序是数据记录在内存中进行排序,而外部排序是因排序的数据很大,一次不能容纳全部的排序记录,在排序过程中需要访问外存. 我们这里说说八大排序就是内部排序. 当 ...
- 八大排序算法的 Python 实现
转载: 八大排序算法的 Python 实现 本文用Python实现了插入排序.希尔排序.冒泡排序.快速排序.直接选择排序.堆排序.归并排序.基数排序. 1.插入排序 描述 插入排序的基本操作就是将一个 ...
- Python实现八大排序算法(转载)+ 桶排序(原创)
插入排序 核心思想 代码实现 希尔排序 核心思想 代码实现 冒泡排序 核心思想 代码实现 快速排序 核心思想 代码实现 直接选择排序 核心思想 代码实现 堆排序 核心思想 代码实现 归并排序 核心思想 ...
- Python学习(三) 八大排序算法的实现(下)
本文Python实现了插入排序.基数排序.希尔排序.冒泡排序.高速排序.直接选择排序.堆排序.归并排序的后面四种. 上篇:Python学习(三) 八大排序算法的实现(上) 1.高速排序 描写叙述 通过 ...
- Python实现八大排序(基数排序、归并排序、堆排序、简单选择排序、直接插入排序、希尔排序、快速排序、冒泡排序)
目录 八大排序 基数排序 归并排序 堆排序 简单选择排序 直接插入排序 希尔排序 快速排序 冒泡排序 时间测试 八大排序 大概了解了一下八大排序,发现排序方法的难易程度相差很多,相应的,他们计算同一列 ...
- Python - 八大排序算法
1.序言 本文使用Python实现了一些常用的排序方法.文章结构如下: 1.直接插入排序 2.希尔排序 3.冒泡排序 4.快速排序 5.简单选择排序 6.堆排序 7.归并排序 8.基数排序 上述所有的 ...
- 【Python】八大排序算法的比较
排序是数据处理比较核心的操作,八大排序算法分别是:直接插入排序.希尔排序.简单选择排序.堆排序.冒泡排序.快速排序.归并排序.基数排序 以下是排序图解: 直接插入排序 思想 直接插入排序是一种最简单的 ...
- 八大排序算法总结与java实现(转)
八大排序算法总结与Java实现 原文链接: 八大排序算法总结与java实现 - iTimeTraveler 概述 直接插入排序 希尔排序 简单选择排序 堆排序 冒泡排序 快速排序 归并排序 基数排序 ...
- 八大排序算法Java
目录(?)[-] 概述 插入排序直接插入排序Straight Insertion Sort 插入排序希尔排序Shells Sort 选择排序简单选择排序Simple Selection Sort 选择 ...
随机推荐
- 用Gson解析没有数据头的纯数组json字符串
无数据头Json字符串 Json字符串只有数组,而次数组没有名字,如下 [ { "name": "zhangsan", "age": &qu ...
- HDU-ACM“菜鸟先飞”冬训系列赛——第7场 H
Problem H Problem Description 小边为了寻找梦寐以求的骨头误入一个迷宫,它灵敏的嗅觉告诉它,在迷宫中的某一处有一块完美的骨头.由于迷宫会在一段时间后关闭,所以小边必须在一定 ...
- Codeforces 509E(思维)
...
- OnChencedChang
(一) 1,布局 <?xml version="1.0" encoding="utf-8"?> <LinearLayout xmlns:and ...
- Android与javaScript的交互
WebView与js的交互包含两方面,一是在html中通过js调用java代码:二是在安卓java代码中调用js. 一.html中通过js调用java代码 js中调用java代码其实就记住一点,Web ...
- VS2010中打开VS2012项目的方法
VS2012中对C#的支持度非常好,不管是编写方便程度(不需要插件就能高亮代码及代码自动提示功能),还对MFC的一些功能优化很多. 修改两个工程文件就把VS2012的项目移植到VS2010中去的方法如 ...
- C#是唯一能挑战Java的编程语言?
几乎所有新近成长的Visual Studio代码开发人员都选择使用C#,而不是VB.NET或C++,这也使得C#已经成长为微软的第一大语言.根据本月的Tiobe编程语言排行榜,C#再次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
- 优化算法——拟牛顿法之L-BFGS算法
一.BFGS算法 在"优化算法--拟牛顿法之BFGS算法"中,我们得到了BFGS算法的校正公式: 利用Sherman-Morrison公式可对上式进行变换,得到 令,则得到: 二. ...
- hadoop datanode节点超时时间设置
datanode进程死亡或者网络故障造成datanode无法与namenode通信,namenode不会立即把该节点判定为死亡,要经过一段时间,这段时间暂称作超时时长. HDFS默认的超时时长为10分 ...
- Linux内核——内存管理
内存管理 页 内核把物理页作为内存管理的基本单位.内存管理单元(MMU,管理内存并把虚拟地址转换为物理地址)通常以页为单位进行处理.MMU以页大小为单位来管理系统中的页表. 从虚拟内存的角度看,页就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