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otifywait用于等待文件或文件集上的一个待定事件,可以监控任何文件和目录设置,并且可以递归地监控整个目录树;

inotifywatch用于收集被监控的文件系统计数据,包括每个inotify事件发生多少次等信息

从上面可知inotifywait是一个监控事件,可以配合shell脚本使用它。与它相关的参数:

语法格式:inotifywait [-hcmrq][-e][-t][--format][-timefmt][...]

-m: 即“--monitor”   表示始终保持事件监听状态。

-r: 即“--recursive” 表示递归查询目录

-q: 即“--quiet”     表示打印出监控事件

-o: 即“--outfile”   输出事情到一个文件而不是标准输出

-s:  即“--syslog”    输入错误信息到系统日志

-e: 即“--event”,   通过此参数可以指定要监控的事件,常见的事件有modify、delete、create、close_write、move、close、unmount和attrib等

-format: 指定输出格式;常用的格式符如:%w:表示发生事件的目录  %f:表示发生事件的文件  %e:表示发生的事件  %T:使用由-timefmt定义的时间格式

-timefmt:指定时间格式,用于-format选项中的%T格式

inotifywatch是收集数据的指令,它的相关参数:

语法格式:inotifywatch[-hvzrqf][-e][-t][-a][-d][...]

-fromfile:从文件中读取需要监控的文件或排除的文件,一个文件一行,排除的文件以"@"开头

-z:  即“-zero”          输出表格的行和列,即使元素为空

-r:  即“-recursive”     监视一个目录下的所有子目录

-t:  即“-timeout”       设置超时时间

-e:   即“-event”         只监听指定的事件

inotify定义了下列的接口参数,可以用来限制inotify消耗kernel memory的大小。由于这些参数都是内存参数,因此,可以根据应用需求,实时的调节其大小:

  • /proc/sys/fs/inotify/max_queued_evnets表示调用inotify_init时分配给inotify instance中可排队的event的数目的最大值,超出这个值的事件被丢弃,但会触发IN_Q_OVERFLOW事件。
  • /proc/sys/fs/inotify/max_user_instances表示每一个real user ID可创建的inotify instatnces的数量上限。
  • /proc/sys/fs/inotify/max_user_watches表示每个inotify instatnces可监控的最大目录数量。如果监控的文件数目巨大,需要根据情况,适当增加此值的大小。

根据以上在32位或者64位系统都可以执行:

echo 104857600 > /proc/sys/fs/inotify/max_user_watches
echo 'echo 104857600 > /proc/sys/fs/inotify/max_user_watches' >> /etc/rc.local

如果遇到以下错误:

inotifywait: error while loading shared libraries: libinotifytools.so.0: cannot open shared object file: No such file or directory
解决方法:
32位系统:ln -s /usr/local/lib/libinotifytools.so.0 /usr/lib/libinotifytools.so.0
64位系统:ln -s /usr/local/lib/libinotifytools.so.0 /usr/lib64/libinotifytools.so.0

inotifywait命令使用

#!/bin/bash
#filename watchdir.sh
path=$1
/usr/local/bin/inotifywait -mrq --timefmt '%d/%m/%y/%H:%M' --format '%T %w %f%e' -e modify,delete,create,attrib $path 执行输出:
./watchdir.sh /data/wsdata/tools/
04/01/13/16:34 /data/wsdata/tools/ .j.jsp.swp
04/01/13/16:34 /data/wsdata/tools/ .j.jsp.swx

inotifywait命令参数

  • -m是要持续监视变化。
  • -r使用递归形式监视目录。
  • -q减少冗余信息,只打印出需要的信息。
  • -e指定要监视的事件列表。
  • --timefmt是指定时间的输出格式。
  • --format指定文件变化的详细信息。

可监听的事件

事件 描述
access 访问,读取文件。
modify 修改,文件内容被修改。
attrib 属性,文件元数据被修改。
move 移动,对文件进行移动操作。
create 创建,生成新文件
open 打开,对文件进行打开操作。
close 关闭,对文件进行关闭操作。
delete 删除,文件被删除。

--------------------------------------------------------------------------------------------------------

说明:

操作系统:CentOS 5.X

源服务器:192.168.21.129

目标服务器:192.168.21.127,192.168.21.128

目的:把源服务器上/home/www.osyunwei.com目录实时同步到目标服务器的/home/www.osyunwei.com下

具体操作:

第一部分:分别在两台目标服务器192.168.21.127,192.168.21.128上操作

一、分别在两台在目标服务器安装Rsync服务端

1、关闭SELINUX

vi /etc/selinux/config #编辑防火墙配置文件

#SELINUX=enforcing #注释掉

#SELINUXTYPE=targeted #注释掉

SELINUX=disabled #增加

:wq! #保存,退出

setenforce 0  #立即生效

2、开启防火墙tcp 873端口(Rsync默认端口)

vi /etc/sysconfig/iptables #编辑防火墙配置文件

-A RH-Firewall-1-INPUT -m state --state NEW -m tcp -p tcp --dport 873 -j ACCEPT

:wq! #保存,退出

/etc/init.d/iptables restart #最后重启防火墙使配置生效

3、安装Rsync服务端软件

yum install rsync xinetd #安装

vi /etc/xinetd.d/rsync #编辑配置文件,设置开机启动rsync

disable = no #修改为no

:wq! #保存退出

/etc/init.d/xinetd start #启动(CentOS中是以xinetd来管理Rsync服务的)

4、创建rsyncd.conf配置文件

vi /etc/rsyncd.conf #创建配置文件,添加以下代码

log file = /var/log/rsyncd.log #日志文件位置,启动rsync后自动产生这个文件,无需提前创建

pidfile = /var/run/rsyncd.pid  #pid文件的存放位置

lock file = /var/run/rsync.lock  #支持max connections参数的锁文件

secrets file = /etc/rsync.pass  #用户认证配置文件,里面保存用户名称和密码,后面会创建这个文件

motd file = /etc/rsyncd.Motd  #rsync启动时欢迎信息页面文件位置(文件内容自定义)

[home_www.osyunwei.com] #自定义名称

path = /home/www.osyunwei.com/ #rsync服务端数据目录路径

comment = home_www.osyunwei.com #模块名称与[home_www.osyunwei.com]自定义名称相同

uid = root #设置rsync运行权限为root

gid = root #设置rsync运行权限为root

port=873  #默认端口

use chroot = no #默认为true,修改为no,增加对目录文件软连接的备份

read only = no  #设置rsync服务端文件为读写权限

list = no #不显示rsync服务端资源列表

max connections = 200 #最大连接数

timeout = 600  #设置超时时间

auth users = home_www.osyunwei.com_user #执行数据同步的用户名,可以设置多个,用英文状态下逗号隔开

hosts allow = 192.168.21.129  #允许进行数据同步的客户端IP地址,可以设置多个,用英文状态下逗号隔开

hosts deny = 192.168.21.254 #禁止数据同步的客户端IP地址,可以设置多个,用英文状态下逗号隔开

:wq!  #保存,退出

5、创建用户认证文件

vi /etc/rsync.pass #配置文件,添加以下内容

home_www.osyunwei.com_user:123456  #格式,用户名:密码,可以设置多个,每行一个用户名:密码

:wq!  #保存,退出

6、设置文件权限

chmod 600 /etc/rsyncd.conf  #设置文件所有者读取、写入权限

chmod 600 /etc/rsync.pass  #设置文件所有者读取、写入权限

7、启动rsync

/etc/init.d/xinetd start  #启动

service xinetd stop   #停止

service xinetd restart #重新启动

第二部分:在源服务器192.168.21.129上操作

一、安装Rsync客户端

1、关闭SELINUX

vi /etc/selinux/config #编辑防火墙配置文件

#SELINUX=enforcing #注释掉

#SELINUXTYPE=targeted #注释掉

SELINUX=disabled #增加

:wq! #保存,退出

setenforce 0 #立即生效

2、开启防火墙tcp 873端口(Rsync默认端口,做为客户端的Rsync可以不用开启873端口)

vi /etc/sysconfig/iptables #编辑防火墙配置文件

-A RH-Firewall-1-INPUT -m state --state NEW -m tcp -p tcp --dport 873 -j ACCEPT

:wq! #保存,退出

/etc/init.d/iptables restart #最后重启防火墙使配置生效

系统运维  www.osyunwei.com  温馨提醒:qihang01原创内容 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原文链接

3、安装Rsync客户端软件

whereis rsync   #查看系统是否已安装rsync,出现下面的提示,说明已经安装

rsync: /usr/bin/rsync /usr/share/man/man1/rsync.1.gz

yum install  xinetd  #只安装xinetd即可,CentOS中是以xinetd来管理rsync服务的

yum install rsync xinetd #如果默认没有rsync,运行此命令进行安装rsync和xinetd

vi /etc/xinetd.d/rsync #编辑配置文件,设置开机启动rsync

disable = no #修改为

/etc/init.d/xinetd start #启动(CentOS中是以xinetd来管理rsync服务的)

4、创建认证密码文件

vi /etc/passwd.txt  #编辑文件,添加以下内容

123456 #密码

:wq! #保存退出

chmod 600 /etc/passwd.txt #设置文件权限,只设置文件所有者具有读取、写入权限即可

5、测试源服务器192.168.21.129到两台目标服务器192.168.21.127,192.168.21.128之间的数据同步

mkdir /home/www.osyunwei.com/ceshi #在源服务器上创建测试文件夹,然后在源服务器运行下面2行命令

rsync -avH --port=873 --progress --delete  /home/www.osyunwei.com/  home_www.osyunwei.com_user@192.168.21.127::home_www.osyunwei.com --password-file=/etc/passwd.txt

rsync -avH --port=873 --progress --delete  /home/www.osyunwei.com/  home_www.osyunwei.com_user@192.168.21.128::home_www.osyunwei.com --password-file=/etc/passwd.txt

运行完成后,分别在两台目标服务器192.168.21.127,192.168.21.128上查看,在/home/www.osyunwei.com目录下有ceshi文件夹,说明数据同步成功。

二、安装Inotify-tools工具,实时触发rsync进行同步

1、查看服务器内核是否支持inotify

ll /proc/sys/fs/inotify   #列出文件目录,出现下面的内容,说明服务器内核支持inotify

-rw-r--r-- 1 root root 0 Mar  7 02:17 max_queued_events

-rw-r--r-- 1 root root 0 Mar  7 02:17 max_user_instances

-rw-r--r-- 1 root root 0 Mar  7 02:17 max_user_watches

备注:Linux下支持inotify的内核最小为2.6.13,可以输入命令:uname -a查看内核

CentOS 5.X 内核为2.6.18,默认已经支持inotify

2、安装inotify-tools

yum install make  gcc gcc-c++  #安装编译工具

inotify-tools下载地址:http://github.com/downloads/rvoicilas/inotify-tools/inotify-tools-3.14.tar.gz

上传inotify-tools-3.14.tar.gz到/usr/local/src目录下

cd /usr/local/src

tar zxvf inotify-tools-3.14.tar.gz  #解压

cd inotify-tools-3.14 #进入解压目录

./configure --prefix=/usr/local/inotify  #配置

make  #编译

make install  #安装

3、设置系统环境变量,添加软连接

echo "PATH=/usr/local/inotify/bin:$PATH" >>/etc/profile.d/inotify.sh

source /etc/profile.d/inotify.sh  #使设置立即生效

echo "/usr/local/inotify/lib" >/etc/ld.so.conf.d/inotify.conf

ln -s /usr/local/inotify/include  /usr/include/inotify

4、修改inotify默认参数(inotify默认内核参数值太小)

查看系统默认参数值

sysctl -a | grep max_queued_events

结果是:fs.inotify.max_queued_events = 16384

sysctl -a | grep max_user_watches

结果是:fs.inotify.max_user_watches = 8192

sysctl -a | grep max_user_instances

结果是:fs.inotify.max_user_instances = 128

修改参数:

sysctl -w fs.inotify.max_queued_events="99999999"

sysctl -w fs.inotify.max_user_watches="99999999"

sysctl -w fs.inotify.max_user_instances="65535"

vi /etc/sysctl.conf #添加以下代码

fs.inotify.max_queued_events=99999999

fs.inotify.max_user_watches=99999999

fs.inotify.max_user_instances=65535

:wq! #保存退出

参数说明:

max_queued_events:

inotify队列最大长度,如果值太小,会出现"** Event Queue Overflow **"错误,导致监控文件不准确

max_user_watches:

要同步的文件包含多少目录,可以用:find /home/www.osyunwei.com -type d | wc -l 统计,必须保证max_user_watches值大于统计结果(这里/home/www.osyunwei.com为同步文件目录)

max_user_instances:

每个用户创建inotify实例最大值

系统运维  www.osyunwei.com  温馨提醒:qihang01原创内容 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原文链接

5、创建脚本,实时触发rsync进行同步

vi /usr/local/inotify/rsync.sh   #编辑,添加以下代码

#!/bin/sh

srcdir=/home/www.osyunwei.com/

dstdir=home_www.osyunwei.com

excludedir=/usr/local/inotify/exclude.list

rsyncuser=home_www.osyunwei.com_user

rsyncpassdir=/etc/passwd.txt

dstip="192.168.21.127 192.168.21.128"

for ip in $dstip

do

rsync -avH --port=873 --progress --delete  --exclude-from=$excludedir  $srcdir $rsyncuser@$ip::$dstdir --password-file=$rsyncpassdir

done

/usr/local/inotify/bin/inotifywait -mrq --timefmt '%d/%m/%y %H:%M' --format '%T %w%f%e' -e close_write,modify,delete,create,attrib,move $srcdir |  while read file

do

for ip in $dstip

do

rsync -avH --port=873 --progress --delete  --exclude-from=$excludedir  $srcdir $rsyncuser@$ip::$dstdir --password-file=$rsyncpassdir

echo "  ${file} was rsynced" >> /tmp/rsync.log 2>&1

done

done

======================================

chmod +x /usr/local/inotify/rsync.sh   #添加脚本执行权限

脚本参数说明:

srcdir=/home/www.osyunwei.com/  #源服务器同步目录

dstdir=home_www.osyunwei.com    #目标服务器rsync同步目录模块名称

excludedir=/usr/local/inotify/exclude.list

#不需要同步的目录,如果有多个,每一行写一个目录,使用相对于同步模块的路径;

#例如:不需要同步/home/www.osyunwei.com/目录下的a目录和b目录下面的b1目录,exclude.list文件可以这样写

a/

b/b1/

rsyncuser=home_www.osyunwei.com_user  #目标服务器rsync同步用户名

rsyncpassdir=/etc/passwd.txt  #目标服务器rsync同步用户的密码在源服务器的存放路径

dstip="192.168.21.127 192.168.21.128"  #目标服务器ip,多个ip用空格分开

/tmp/rsync.log  #脚本运行日志记录

6、设置脚本开机自动执行

vi /etc/rc.d/rc.local  #编辑,在最后添加一行

sh /usr/local/inotify/rsync.sh & #设置开机自动在后台运行脚本

:wq!  #保存退出

7、测试inotify实时触发rsync同步脚本是否正常运行

在源服务器192.168.21.129上创建文件inotify_rsync_ceshi

mkdir /home/www.osyunwei.com/inotify_rsync_ceshi

重新启动源服务器:192.168.21.129

等系统启动之后,查看两台目标服务器192.168.21.127,192.168.21.128的/home/www.osyunwei.com下是否有inotify_rsync_ceshi文件夹

然后再在源服务器192.168.21.129创建文件夹inotify_rsync_ceshi_new

mkdir /home/www.osyunwei.com/inotify_rsync_ceshi_new

继续查看两台目标服务器192.168.21.127,192.168.21.128的/home/www.osyunwei.com下是否有inotify_rsync_ceshi_new文件夹

如果以上测试都通过,说明inotify实时触发rsync同步脚本运行正常。

至此,Linux下Rsync+Inotify-tools实现数据实时同步完成。

扩展阅读:

============================================

inotify参数

-m 是保持一直监听

-r 是递归查看目录

-q 是打印出事件

-e create,move,delete,modify,attrib 是指 “监听 创建 移动 删除 写入 权限” 事件

rsync参数

============================================

-v, --verbose 详细模式输出

-q, --quiet 精简输出模式

-c, --checksum 打开校验开关,强制对文件传输进行校验

-a, --archive 归档模式,表示以递归方式传输文件,并保持所有文件属性,等于-rlptgoD

-r, --recursive 对子目录以递归模式处理

-R, --relative 使用相对路径信息

-b, --backup 创建备份,也就是对于目的已经存在有同样的文件名时,将老的文件重新命名为~filename。可以使用--suffix选项来指定不同的备份文件前缀。

--backup-dir 将备份文件(如~filename)存放在在目录下。

-suffix=SUFFIX 定义备份文件前缀

-u, --update 仅仅进行更新,也就是跳过所有已经存在于DST,并且文件时间晚于要备份的文件。(不覆盖更新的文件)

-l, --links 保留软链结

-L, --copy-links 想对待常规文件一样处理软链结

--copy-unsafe-links 仅仅拷贝指向SRC路径目录树以外的链结

--safe-links 忽略指向SRC路径目录树以外的链结

-H, --hard-links 保留硬链结

-p, --perms 保持文件权限

-o, --owner 保持文件属主信息

-g, --group 保持文件属组信息

-D, --devices 保持设备文件信息

-t, --times 保持文件时间信息

-S, --sparse 对稀疏文件进行特殊处理以节省DST的空间

-n, --dry-run现实哪些文件将被传输

-W, --whole-file 拷贝文件,不进行增量检测

-x, --one-file-system 不要跨越文件系统边界

-B, --block-size=SIZE 检验算法使用的块尺寸,默认是700字节

-e, --rsh=COMMAND 指定使用rsh、ssh方式进行数据同步

--rsync-path=PATH 指定远程服务器上的rsync命令所在路径信息

-C, --cvs-exclude 使用和CVS一样的方法自动忽略文件,用来排除那些不希望传输的文件

--existing 仅仅更新那些已经存在于DST的文件,而不备份那些新创建的文件

--delete 删除那些DST中SRC没有的文件

--delete-excluded 同样删除接收端那些被该选项指定排除的文件

--delete-after 传输结束以后再删除

--ignore-errors 及时出现IO错误也进行删除

--max-delete=NUM 最多删除NUM个文件

--partial 保留那些因故没有完全传输的文件,以是加快随后的再次传输

--force 强制删除目录,即使不为空

--numeric-ids 不将数字的用户和组ID匹配为用户名和组名

--timeout=TIME IP超时时间,单位为秒

-I, --ignore-times 不跳过那些有同样的时间和长度的文件

--size-only 当决定是否要备份文件时,仅仅察看文件大小而不考虑文件时间

--modify-window=NUM 决定文件是否时间相同时使用的时间戳窗口,默认为0

-T --temp-dir=DIR 在DIR中创建临时文件

--compare-dest=DIR 同样比较DIR中的文件来决定是否需要备份

-P 等同于 --partial

--progress 显示备份过程

-z, --compress 对备份的文件在传输时进行压缩处理

--exclude=PATTERN 指定排除不需要传输的文件模式

--include=PATTERN 指定不排除而需要传输的文件模式

--exclude-from=FILE 排除FILE中指定模式的文件

--include-from=FILE 不排除FILE指定模式匹配的文件

--version 打印版本信息

--address 绑定到特定的地址

--config=FILE 指定其他的配置文件,不使用默认的rsyncd.conf文件

--port=PORT 指定其他的rsync服务端口

--blocking-io 对远程shell使用阻塞IO

-stats 给出某些文件的传输状态

--progress 在传输时现实传输过程

--log-format=formAT 指定日志文件格式

--password-file=FILE 从FILE中得到密码

--bwlimit=KBPS 限制I/O带宽,KBytes per second

-h, --help 显示帮助信息

rsync、unison同步的时候要用
--temp-dir=不在同步目录下的临时目录
把临时文件设置在别的地方,否则可能会导致临时文件被当成正常文件同步,磁盘空间不够用。

http://my.huhoo.net/archives/2008/12/rsync.html

值得注意的是-P这个参数是综合了--partial --progress两个参数,所以rsync的断点续传可以用下面的例子来说明:

rsync -avzP /tmp/bigfile cnangel@10.1.6.160:/tmp/bigfile

http://blog.csdn.net/david_xtd/article/details/10149617

rsync文件同步、Inotify-tools参数详解的更多相关文章

  1. [转帖]XCopy复制文件夹命令及参数详解以及xcopy拷贝目录并排除特定文件

    XCopy复制文件夹命令及参数详解以及xcopy拷贝目录并排除特定文件 https://www.cnblogs.com/smartsmile/p/7665979.html xcopy dirA dir ...

  2. swat主流域文件(file.cio)参数详解——引自http://blog.sciencenet.cn/blog-922140-710636.html

    % file.clo,即主流域文件用于文件管理,包括与模型选项.气候输入.数据库和输出控制相关的信息. Master Watershed File: file.cio Project Descript ...

  3. XCopy复制文件夹命令及参数详解以及xcopy拷贝目录并排除特定文件

    XCOPY是COPY的扩展,可以把指定的目录连文件和目录结构一并拷贝,但不能拷贝系统文件:使用时源盘符.源目标路径名.源文件名至少指定一个:选用/S时对源目录下及其子目录下的所有文件进行COPY.除非 ...

  4. rsync常用参数详解

    rsync常用参数详解 作者:尹正杰 版权声明:原创作品,谢绝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在linux中,一切皆是文件,包括你的终端,硬件设备信息,目录,内核文件等等.所以工作中我们难免会遇到拷贝文件 ...

  5. rsync的介绍及参数详解,配置步骤,工作模式介绍

    rsync的介绍及参数详解,配置步骤,工作模式介绍 rsync是类unix系统下的数据镜像备份工具.它是快速增量备份.全量备份工具. Sync可以远程同步,支持本地复制,或者与其他SSH.rsync主 ...

  6. rsync参数详解

    Rsync的参数详细解释 -v, --verbose 详细模式输出-q, --quiet 精简输出模式-c, --checksum 打开校验开关,强制对文件传输进行校验-a, --archive 归档 ...

  7. Linux ifconfig-etho文件参数详解

    1.ifcfg-eth0文件参数详解 DEVICE 网卡名称/网络接口的名称BOOTPROTO 系统启动地址协议 常用参数: none:不使用启动地址协议,none禁止DHCP bootp:BOOTP ...

  8. Rsync文件同步工具

    前段时间因公司需求,需要把备份的文件进行同步保存,后面就想到了我们大家都最熟悉的文件同步工作Rsync,于是就捣鼓了一下午时间,然后总结了下大概过程和参数详情. 首先了解了下rsync同步的大致原理: ...

  9. chattr的常用参数详解

    chattr的常用参数详解 作者:尹正杰 版权声明:原创作品,谢绝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在实际生产环境中,有的运维工程师不得不和开发和测试打交道,在我们公司最常见的就是部署接口.每天每个人部署的 ...

随机推荐

  1. UNIX环境高级编程(第三版)关于apue.h的用法

    UNIX环境高级编程(第三版)中的例子用到apue.h这个头文件,但是书里面写的地址已经不能访问. 经过一番查找之后,找到如下解决方案: 1.到www.apuebook.com上下载第2版的源码,也可 ...

  2. JAVA calling convention

    http://stackoverflow.com/questions/28126082/where-does-the-jit-compiled-code-reside https://wiki.ope ...

  3. posix多线程--三种基本线程编程模型

    本文介绍了三种构建线程解决方案的方式. 一.流水线:每个线程执行同一种操作,并把操作结果传递给下一步骤的线程. 代码示例如下:终端输入一个int值,每个线程将该值加1,并将结果传给下一个线程. #in ...

  4. Python 2.7.9 Demo - 015.元组的定义、取值、遍历

    #coding=utf-8 #!/usr/bin/python final_list = ('a', 1, 'b', 2, 'c', 3); print final_list[0]; print fi ...

  5. 在WEB开发的时候导入各种jar包

    使用eclipse导入很简单 右击你的project,选择properties,然后选择java build path,接着选择libraries,点击add external jars即可 如果你还 ...

  6. 在linux命令行输出颜色

    示例: #include <stdio.h> int main() { printf("\e[31;1m Hello, world! \e[0m\n"); } 也就是说 ...

  7. dpkg制作deb包

    deb包的文件结构: deb包里面的结构:DEBIAN目录 和 软件具体安装目录(模拟安装目录)(如etc, usr, opt, tmp等). 在DEBIAN目录中至少有control文件,还可能有p ...

  8. size_t ssize_t socklen_t

    size_t 解释一:为了增强程序的可移植性,便有了size_t,它是为了方便系统之间的移植而定义的,不同的系统上,定义size_t可能不一样. 在32位系统上 定义为 unsigned int 也就 ...

  9. linux下tree命令详解

    linux下tree命令详解linux下的tree就比较强大了,但一般系统并不自带这个命令,需要手动下载安装:sudo apt-get install tree .文件很小,只有31K,但功能可强大了 ...

  10. pip下载保存Python包,pip离线安装

    新版pip下载安装包命令: pip download  -r requirements.txt  -d  /tmp/paks/ 在linux下       1.下载指定的包到指定文件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