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O Unit2 总结
OO Unit2 总结
OO课Unit2电梯仿真项目技术回顾
BUAA.1823.邓新宇
2020/4/17
Part1 设计策略
从多线程的协同和同步控制方面,分析和总结自己三次作业的设计策略
第一次作业
关于共享资源,主要是单例模式的Building,其内部为每一个楼层建立一个Floor实例,分上行和下行保存正在该层等待电梯的乘客。
整体的逻辑分为三个部分:
- 输入器,单独一个线程。
- 控制器,单例模式,单独一个线程。有一个请求队列和一个等待队列,暂时无法处理的请求会添加到等待队列。
- 电梯,单独一个线程。是控制器的子线程,由控制器控制电梯的启动和结束。
由于猜测到后续可能需要增加电梯数目,在设计控制器的时候,就考虑了多部电梯时的调度。总体分为2个部分:
- 控制器从请求队列中以阻塞方式取出一个请求调度的电梯,通过电梯内部乘客信息和Building的信息判断电梯下一步动作,并设置电梯状态以告知电梯调度结果,唤醒电梯;若当前没有外部请求,电梯内部也无乘客,就将电梯加入电梯等待队列,此时不唤醒电梯。电梯获得新的状态后,先进行(或不进行)开门、上下乘客、关门,再进行上下转移。到达新的楼层后,电梯将自己添加到控制器的请求队列,并等待控制器设置新状态。
- 输入器获得新的请求,创建Passenger对象,将其移交给Building,Building将该Passenger添加到正确的等待队列中,并通知控制器。控制器收到通知后,将所有等待队列中的电梯加入到请求队列。
这两个部分都是一个生产者-消费者模式。在第一部分中,电梯是生产者,控制器是消费者,电梯产生调度请求,控制器对这个请求进行响应。第二部分中,输入器是生产者,控制器和电梯是消费者,输入器产生乘客请求,控制器和电梯来处理这个请求(我不认为这是work thread模式,因为是电梯来决定具体处理哪些请求,而不是由控制器来决定的)。
关于程序的终止,输入器结束输入后,向控制器发送中断信号,控制器收到中断信号后,进入准备退出模式,此时如果等待队列中的电梯数量和电梯总数相等时,就会结束全部电梯线程,然后结束控制器线程。
电梯的控制器权在电梯线程和控制器线程间交替转移,在第一次作业中其实是完全可以不进行这种交替转移的,但是这样的交替转移可以应付电梯数量增加时的情形。
第二次作业
第二次作业中,主要是为电梯增加了对自己本身的控制。多数情况下,电梯的运行方向、是否开关门仅通过电梯本身的状态和Floor的状态就可以确定,这个时候就没必要请求外部进行调度了。也就是说,仅仅是电梯为空/电梯即将为空且当前楼层没有乘客的时候,才需要请求外部调用。此时,原先的控制器不再精细地控制每个电梯的每一步动作,所以将其更名为调度器。其余部分基本不变。
此时,主体逻辑变成如下两个部分:
- 控制器从请求队列中以阻塞方式取出一个请求调度的电梯,通过电梯内部乘客信息和Building的信息判断电梯下一步动作,并设置电梯状态以告知电梯调度结果,唤醒电梯;若当前没有外部请求,电梯内部也无乘客,就将电梯加入电梯等待队列,此时不唤醒电梯。电梯获得新的状态后,先进行(或不进行)开门、上下乘客、关门,再进行上下转移,上下转移的过程中,通过目的楼层的Floor和电梯中乘客信息,设置本身的下一个状态。到达新的楼层后,电梯检查是否已经设置了新的状态,若已经有了新的状态,就继续开门、上下乘客、关门的循环,否则将自己添加到控制器的请求队列,并等待控制器设置新状态。
- 输入器获得新的请求,创建Passenger对象,将其移交给Building,Building将该Passenger添加到正确的等待队列中,并通知控制器。控制器收到通知后,将所有等待队列中的电梯加入到请求队列。
仅仅是多了一步电梯的自调度。只需要获取电梯本身状态和某一Floor的状态时,进行电梯的自调度,当需要整个Building状态时,调度器进行调度。调度器每次调度都需要获取Building和所有Floor的锁,并且一次只能调度一个电梯的在某一层的行为,若电梯的所有行动前都需要调度器调度,将导致很大的开销,所以需要不需要Building信息的调度转移到电梯本身。
第三次作业
第三次作业依旧没有改动Building的结构,也没有改动输入器-乘客请求-调度器&电梯
这个生产-消费者模式的内容。对于新增电梯这种请求,由于所有电梯线程都是调度器的子线程,所以这种请求的消费者应当是调度器,所以为电梯-调度请求-调度器
这个生产者-消费者模式,添加了新的生产者——输入器。
此时调度器的运行方式变为:
- 以阻塞方式从请求队列获取一个请求,判断该请求时电梯调度请求还是电梯增加请求。对于电梯调度请求,通过Building和电梯信息进行调度;对于电梯增加请求,将该电梯的线程启动。
还有一个较小的改动是,当输入器通知调度器有新的乘客请求时,调度器只将可以到达该楼层的电梯从等待队列添加到请求队列中。
关于换乘的调度,通过为Passenger包装一个PassengerRequest(本段简称Request),Request有一个换乘策略Map,创建Request实例的时候,会利用当前楼层和乘客目标楼层信息查询换乘策略,进而确定当前的目标。
Part2 可扩展性分析
从功能设计和性能设计的平衡方面,更新和总结自己第三次作业架构设计的可扩展性
电梯设计
电梯部分我选择将电梯拆分为若干部分,分别控制电梯的不同功能:
类名 | 作用 |
---|---|
控制器Controller | 电梯自己进行运行方向决定、上下乘客控制 |
容器Container | 管理乘客 |
门Door | 开关门 |
电机Motor | 管理楼层状态 |
而Elevator类基本上只是把这些部件组合在一起,Elevator的所有方法其实都是对不同部件的调用。
我没有选择通过继承的方式来区分ABC三种电梯,因为它们数据的结构和行为方式几乎是一样的,只是有些参数不相同。我将这些不相同的参数打包保存至ElevatorType中,这样,如果要增加仍旧是参数不同的新的电梯类型,只需要为ElevatorType增加新的成员即可。
把电梯的各个组件拆分,可以配合工厂模式,选配不同的控制器/容器/门/电机,进而可以增加更多类别更加不同的电梯,大大提高了扩展性。
信息传递结构
调度器、电梯的控制器都可能需要获得Building、Floor、Container的信息,而如果直接对这些实例进行查询,但是根据我观察,调度器和控制器所需要的信息大概是“去X层的请求有多少”、“都有去那些层的请求”、“X层是否有乘客请求”、“以X层为目的地的请求有多少”、“在X层下客之后还有多少空间”之类的,这些信息在楼层->人数
或者类似的Map中查询和计算更为方便,但是Floor和Container都是通过一维的列表进行存储的(否则可能需要多加不少锁)。
于时如果要直接对Floor/Container/Building进行查询,每次不同的查询都需要重新进行一次遍历,而一次调度可能需要查询各类信息,所以会带来不小的损耗。
于是我通过辅助的信息载体类,即若干内部Info类进行传递信息,它在创建的时候,遍历外部类的容器,存储为更利于查询计算的形式,同时抛弃一些不必要的信息。调度器/控制器通过调用Floor/Building/Container的getInfo()方法获取Info对象,然后对Info对象调用getSpaceAfterPull()、hasTargetCompareTo()、isEmpty()、getNearestRequest()等方法就可以快速查询相关信息,并且查询的过程是在Info类内实现,一方面简化了调度器和控制器的计算,另一方面也让这一部分查询计算的过程得以封装。
调度策略优化和相关结构调整
换乘策略
换乘策略主要是在PassengerRequest类中实现。为了提高复用性,换乘策略通过(起始地, 总目的地)-> 小目的地
的键-值对保存在一个Map实现的策略矩阵中,当创建PassengerReqest时,会查询该矩阵,并保存小目的地信息。
电梯和调度器进行上下客选择时,只关注小目的地即可。
当调用getOff()方法时,会判断是否到达总目的地,如果没到达,就会向Building中添加新的PassengerRequest。
当更改电梯的可到达楼层时,只需更改策略矩阵即可,扩展性比较高。
A型电梯的优化
观察三个电梯的可停靠楼层,我们可以发现两个现象:
- A类型电梯,其可停靠楼层为最低的几层和最高的几层
- 所有电梯都可以在F1、F5停靠
从第一点,我们可以知道,A类型电梯从低楼层到高楼层之前往复移动的代价是十分高昂的,而中间一部分又可以通过BC两类电梯进行换乘,所以可以通过如下策略提高性能:
- 当存在多部A型电梯时,一部分A型电梯只在低层运行,另一部分只在高层运行,即将A型改为A_LO或A_HI型,而低层到高层的运输,通过在F1和F15两次换乘来完成。
要实现这样的策略,需要在A型电梯数量从1变到2时进行两方面调整:
- 原先的那一部A型电梯需要更改类型至A_LO或A_HI型
- 所有的PassengerRequest需要更改目的地
先讲第二个方面,更改策略矩阵即可让新创建的PassengerReques获得新的换乘策略,但是旧的PassengerRequest的更改就有问题了,由于为了加快访问速度,创建PassengerRequest对象时,就查询换乘策略矩阵,保存目的信息,而非调用PassengerRequest对象的getTarget()方法时才查询,这就需要更新旧的PassengerRequest的数据。
最开始打算主动让每一个PassengerRequest刷新,但是这就需要获得每一个PassengerRequest的引用,可是旧的PassengerRequest分布在Floor、Elevator中,十分杂乱,如果要保证线程安全就需要挂起几乎全部线程;如果让每一个新建的PassengerRequest都添加到一个static的列表中,又带来删除的问题;更重要的是,会导致线程安全问题,又需要大量加锁。
所以采用了被动刷新,即更改策略矩阵后,调用getTarget()方法时进行刷新。需要增加两个标志位,一个static标志位needFresh,标志着策略矩阵已更改,一个实例对象内部的标志位freshed标志着本实例是否刷新过。当调用getTarget()方法时,当needFresh && !freshed
时就查询策略矩阵更新目的地。
而关于第一方面,由于更改类型的时机只有电梯本身才可以掌握,所以我选择让调度器通知电梯改变类型,电梯来决定合适更改类型、更改为A_LO还是A_HI型。我采用了如下策略:调度器收到添加第二个A型电梯的时候,为已经在运行的A型电梯发送请求,这个请求是一个单独的对象,然后更改PassengerRequest换乘策略矩阵并设置needFresh标志位,同时启动两个线程:
- 等待请求完成,然后根据A型电梯更改后的类型,更改新的电梯的类型,并启动这个新电梯的线程。
- 周期性检查原先的A型电梯是否在调度器的等待队列中,如果在,将其移动到请求队列中,当原先的A型电梯完成类型改变后结束这个线程。
这两个线程启动后调度器就可以继续处理下一个请求了,而不必等待A型电梯完成类型改变和新电梯添加完毕。当A电梯数量不低于2时,再添加新的A型电梯时,只需要启动1号线程即可。
这一部分更新的确增加了相关部分的耦合度,但是增加耦合度的地方也大多是直接涉及业务逻辑的,也不是不可以接受。关于电梯更改类型的请求,由于这个请求是一个抽象类,要求一个抽象方法来判断更改成何种类型的电梯,所以这一部分结构调整其实可以修改为任何电梯类型的更改策略,扩展性也不低。
Part3 程序结构分析
基于度量分析自己的程序结构
statistic统计
文件名 | 总行数 | 代码行数 | 代码占比 | 注释行数 | 注释占比 | 空行数 | 空行占比 |
---|---|---|---|---|---|---|---|
ElevatorDispatcher.java | 316 | 264 | 0.835 | 28 | 0.089 | 24 | 0.076 |
ElevatorType.java | 240 | 212 | 0.883 | 0 | 0.0 | 28 | 0.117 |
Elevator.java | 222 | 183 | 0.824 | 5 | 0.0225 | 34 | 0.153 |
Container.java | 198 | 163 | 0.823 | 10 | 0.051 | 25 | 0.126 |
Floor.java | 181 | 154 | 0.851 | 8 | 0.044 | 19 | 0.105 |
PassengerRequest.java | 158 | 138 | 0.873 | 1 | 0.006 | 19 | 0.120 |
Controller.java | 182 | 134 | 0.736 | 30 | 0.164 | 18 | 0.099 |
Motor.java | 109 | 98 | 0.899 | 0 | 0.0 | 11 | 0.101 |
Building.java | 87 | 70 | 0.805 | 2 | 0.023 | 15 | 0.172 |
FloorNumber.java | 81 | 70 | 0.864 | 0 | 0.0 | 11 | 0.136 |
FloorNumberMap.java | 81 | 68 | 0.840 | 0 | 0.0 | 13 | 0.160 |
Tester.java | 75 | 67 | 0.893 | 3 | 0.04 | 5 | 0.067 |
TargetInfo.java | 77 | 66 | 0.857 | 0 | 0.0 | 11 | 0.143 |
Passenger.java | 69 | 56 | 0.812 | 0 | 0.0 | 13 | 0.188 |
ElevatorID.java | 63 | 53 | 0.841 | 0 | 0.0 | 10 | 0.159 |
TrafficInput.java | 58 | 51 | 0.879 | 2 | 0.034 | 5 | 0.086 |
MainClass.java | 49 | 46 | 0.939 | 0 | 0.0 | 3 | 0.061 |
DispacherRequest.java | 51 | 42 | 0.824 | 0 | 0.0 | 9 | 0.176 |
UnorderedPair.java | 47 | 39 | 0.830 | 0 | 0.0 | 8 | 0.170 |
Door.java | 55 | 38 | 0.691 | 8 | 0.145 | 9 | 0.164 |
Logger.java | 43 | 33 | 0.767 | 3 | 0.070 | 7 | 0.164 |
ElevatorFactory.java | 31 | 27 | 0.871 | 0 | 0.0 | 4 | 0.129 |
TypeChangeRequest.java | 26 | 20 | 0.769 | 0 | 0.0 | 6 | 0.231 |
ElevatorIsFullException.java | 19 | 15 | 0.789 | 0 | 0.0 | 4 | 0.211 |
Total: | 2518 | 2107 | 0.837 | 100 | 0.040 | 311 | 0.124 |
写的有点太多了,这导致两个问题:
- 没时间写评测机
- 到处都是一些小bug
看来以后确实要注意控制代码量。设计架构的时候,要设计简单实用一点。
而且注释写的不是很多,虽然通过很长的变量名和函数名使得看代码也很快能明白啥意思,但是还是注释更直观一些吧。学习一下javadoc注解也应该提上日程了。
matrics方法分析结果
matrics分析所有方法,基本复杂度≥4的方法如下:
方法 | 基本复杂度 | 设计复杂度 | 圈复杂度 |
---|---|---|---|
traffic.building.ElevatorDispatcher.setStatus(Elevator) | 8.0 | 10.0 | 10.0 |
traffic.building.elevator.Controller.checkNextStep(FloorNumber,Floor,TargetInfo) | 5.0 | 10.0 | 10.0 |
traffic.building.Floor.passengersGetOn(Elevator,boolean) | 5.0 | 5.0 | 8.0 |
traffic.building.Floor.hasNoRequest(List<FloorNumber>) | 4.0 | 2.0 | 4.0 |
traffic.building.elevator.Motor.nextFloor(boolean) | 4.0 | 4.0 | 4.0 |
null.preferToWaitAt(FloorNumber) | 4.0 | 1.0 | 4.0 |
traffic.TrafficInput.run() | 4.0 | 6.0 | 6.0 |
traffic.building.elevator.Motor.go(boolean) | 4.0 | 7.0 | 8.0 |
traffic.building.FloorNumber.valueOf(int) | 4.0 | 3.0 | 4.0 |
traffic.building.Floor.freshInfo(List<FloorNumber>) | 4.0 | 3.0 | 4.0 |
Total | 297.0 | 351.0 | 393.0 |
Average | 1.332 | 1.574 | 1.762 |
前两个是调度器和控制器的核心方法,都是分析Floor/Building/Container的信息来为Elevator设定新的状态的方法,和Floor/Building/Container都有较高的耦合,三个复杂度都很高。
第三个passengersGetOn确实是比较纠结的点,一方面,每一层的乘客信息应当都是Floor进行管理的,passengersGetOn应当是Floor的方法,但另一方面,Floor应当只是一个容器,不应该承担这些逻辑控制工作。想了好久也没有更好的解决方案了。
matrics类分析结果
类名 | 平均圈复杂度 | 总圈复杂度 |
---|---|---|
traffic.TrafficInput | 3.0 | 6.0 |
traffic.building.ElevatorDispatcher | 2.727 | 30.0 |
traffic.building.ElevatorDispatcher.AwakeUntilGet | 2.5 | 5.0 |
traffic.building.Floor | 2.375 | 19.0 |
traffic.building.elevator.Motor | 2.375 | 19.0 |
traffic.building.PassengerRequest | 1.923 | 25.0 |
traffic.building.elevator.Controller | 1.909 | 21.0 |
traffic.tools.FloorNumberMap | 1.9 | 19.0 |
traffic.building.Floor.Info | 1.857 | 13.0 |
traffic.building.elevator.ElevatorType | 1.818 | 40.0 |
traffic.building.elevator.Container | 1.769 | 23.0 |
traffic.building.Building | 1.6 | 8.0 |
traffic.building.elevator.ElevatorID | 1.5 | 9.0 |
traffic.building.ElevatorDispatcher.ChangeToDoubleAMode | 1.5 | 3.0 |
traffic.building.Building.Info | 1.5 | 9.0 |
traffic.building.elevator.TargetInfo | 1.375 | 11.0 |
traffic.building.FloorNumber | 1.333 | 12.0 |
traffic.tools.UnorderedPair | 1.333 | 8.0 |
traffic.building.DispacherRequest | 1.333 | 8.0 |
traffic.tools.Tester | 1.333 | 4.0 |
traffic.building.ElevatorDispatcher.AddNewA | 1.25 | 5.0 |
traffic.building.Passenger | 1.2 | 12.0 |
traffic.building.elevator.Elevator | 1.129 | 35.0 |
traffic.building.elevator.Controller.Info | 1.0 | 3.0 |
traffic.building.elevator.TypeChangeRequest | 1.0 | 3.0 |
traffic.tools.Logger | 1.0 | 4.0 |
traffic.building.elevator.ElevatorIsFullException | 1.0 | 4.0 |
traffic.building.elevator.Container.Counter | 1.0 | 8.0 |
traffic.building.elevator.Door | 1.0 | 6.0 |
MainClass | 1.0 | 1.0 |
traffic.building.elevator.ElevatorFactory | 1.0 | 3.0 |
Total | 376.0 | |
Average | 1.6 | 12.129 |
总体的复杂度控制的还不错。
总圈复杂度前三为:ElevatorType(40)、Elevator(35)、ElevtorDispatcher(30)
ElevatorType的总圈复杂度较高,但平均圈复杂度并不高,该类集合了A、B、C、A_HI、A_LO五种电梯类型的参数信息,还涉及A型电梯的优化,总圈复杂度高不出意料。
Elevator是一个组装类,自然和部件之间耦合较高。
调度器需要获取Building、Floor、Elevator信息进行综合判断,还承载着电梯线程的管理工作,这个圈复杂度确实不算高,甚至有点低出我的意料之外了。
总调度器和电梯的控制器的圈复杂度都不高,而它们其实都需要大量Floor/Building/Container类的信息,我觉得这应该归功于各个Info内部类(上一章节提到过)。
Part4 自己程序的bug分析
主要都是因为代码规模过于庞大导致的细节地方被忽略了。比如PassengerRequest的needFresh忘记置位之类的。
还出现过一个本地无法复现,提交后随机出现的bug,虽然很快就被我修复了。这个出现在第三次作业,增加了前文提到的A型电梯的优化后出现的。由于本身过程比较复杂,我将出现问题的一部分抽象出来:
class A {
public void f() {
/* */
}
}
public class B {
private A a;
private ExecutorService executor = Executors.newCachedThreadPool();
private void go() {
executor.submit(() => a.f());
}
public void g(A newA) {
go();
a = newA;
}
}
关注class B,在该类的g()方法中,我本希望提交旧的a的f()作为新线程,然后更改a。在本地没有问题,但是提交后就会出现实际提交的是新的a的f()。这是因为go()中的lambda表达式,其实现方式其实是匿名内部类,意味着它是一个普通的内部类,它实现了Runnable接口,但是它是通过B.this.a获取的a对象,并没有a的副本,也就是说它获取的是运行时B中的字段a指向的对象,而不是go()函数调用时B中的a对象,那么B中a更改后,这个匿名内部类的a也会更改。
但是这有什么问题呢?问题就在于,确实是这个线程先被提交,后更改a,但是却无法保证这个线程先开始运行,后更改a。在本地测试的时候,由于我的PC资源比较充足,所以新的线程刚被提交就开始执行了,没有问题;但是评测机分配给我的程序的资源就没有那么充足,刚刚提交的线程可以没开始运行,a就先发生了改变。
怎么解决呢?我的方法是改写了go()方法:
private void go() {
executor.submit(new Runnable() {
private A a = B.this.a;
@Override
public void run() {
a.f();
}
});
}
这样虽然还是匿名内部类,但是为它增加了a的副本这样的字段,这样,调用go()的时候会实例化这个匿名内部类,此时就会保存一份a的副本,这样在它被执行的时候,就会准确调用旧的a了。更好的方法应当是创建静态的内部类,这样可以节省一个B.this的字段的空间,但是这样的话代码不够简洁。
另外,我认为这样也许也是可行的,但是我没有进行过评测机那样的测试,不过在本地运行没有问题。
private void go() {
A copy = a
executor.submit(() => copy.f());
}
因为这样会强制Java为lambda表达式生成闭包时创建一份a的副本。
Part5 Hack策略
分析自己发现别人程序bug所采用的策略
由于没空写评测机,就只好挑一些边界条件。
第三次作业,与3层相关很容易出现bug,尤其是3层到2层的换乘。因为3层只有C电梯可以到达,而C只停留奇数层,所以3→2就不得不3→1→2或者3→5→2,3和2相邻却不得不换乘一次。
心得体会
我到现在都不知道为啥不知不觉就写了那么多,也写了好多文件,停下来看一眼行数统计的时候就发现写的有点太多太复杂了。不过的确很多类都是几乎不需要再更改的,所以洋洋洒洒拆分了很多文件确实在寻找实现的时候很快。
这次作业写的时候思路确实有点乱,没有想清楚哪些是共享对象哪些不是,就开始写了。以后涉及多线程的时候,一定要先考虑清楚哪些是共享对象,哪些不是,有了清楚的规划,才能写出高内聚低耦合、简结高效的代码。
OO Unit2 总结的更多相关文章
- OO Unit2多线程电梯总结博客
OO Unit2多线程电梯总结博客 传说中的电梯居然就这样写完了-撒花
- 电梯系列——OO Unit2分析和总结
一.摘要 本文是BUAA OO课程Unit2在课程讲授.三次作业完成.自测和互测时发现的问题,以及倾听别人的思路分享所引起个人的一些思考的总结性博客.主要包含设计策略.代码度量.BUG测试和心得体会等 ...
- OO unit2 summary
Unit2 一.第一次作业 1.UML 2.Sequence Diagram 3.同步块设置与锁处理 采用了生产者-消费者模式,用共享对象来连接不同的线程. 第一次作业中,我有三个线程:Receive ...
- OO Unit 2 电梯调度
目录 OO Unit2 博客作业 基于度量来分析⾃己的程序结构 复杂度分析 架构分析 改进和重构 发现过的BUG 简化问题 多线程初探 OO Unit2 博客作业 基于度量来分析⾃己的程序结构 自认为 ...
- OO第四单元总结暨期末总结
OO第四单元总结暨期末总结 目录 OO第四单元总结暨期末总结 第四单元三次作业架构与迭代 整体感受 HW1 HW2 HW3 四个单元架构设计与方法演进 Unit1 Unit2 Unit3 Unit4 ...
- GLUT的简洁OO封装
毕业设计用到了OpenGL,由于不会用MFC和Win32API做窗口程序:自然选用了GLUT.GLUT很好用,就是每次写一堆Init,注册callback,觉得有点恶心,于是对他做了简单的OO封装.记 ...
- Atitit 基于sql编程语言的oo面向对象大规模应用解决方案attilax总结
Atitit 基于sql编程语言的oo面向对象大规模应用解决方案attilax总结 1. Sql语言应该得到更大的范围的应用,1 1.1. 在小型系统项目中,很适合存储过程写业务逻辑2 1.2. 大型 ...
- OO中,先有对象还是先有类?
就是问,在面向对象思想里,先有对象还是先有类,乍一看和先有鸡蛋还是先有鸡是一类问题,其实不然!这个问题,在lz考研复试的时候被面试官问过,一模一样,如今又在一个笔试题里看到了类似的题目,眨一下,有人会 ...
- OO方式下,ALV TREE和ALV GRID的不同之处
作为大部分报表程序的基础,ALV GRID差不多是每个ABAP开发者必须了解和掌握的内容,因此网上也不乏相关资料,而ALV TREE的应用相对较少,中文资料也就比较少见了.实际上,ALV TREE和A ...
随机推荐
- k8s自定义controller设计与实现
k8s自定义controller设计与实现 创建CRD 登录可以执行kubectl命令的机器,创建student.yaml apiVersion: apiextensions.k8s.io/v1bet ...
- Elastic App Search 快速构建 ES 应用
公号:码农充电站pro 主页:https://codeshellme.github.io App Search 是 Elastic 家族中的一个产品,它可以帮助我们(基于 ES)快速高效的构建搜索应用 ...
- 215. 数组中的第K个最大元素 + 快速排序 + 大根堆
215. 数组中的第K个最大元素 LeetCode-215 另一道类似的第k大元素问题:https://www.cnblogs.com/GarrettWale/p/14386862.html 题目详情 ...
- 鸿蒙的js开发模式19:鸿蒙手机下载python服务器端文件的实现
目录:1.承接上篇鸿蒙客户端上传文件2.域名通过内网穿透工具3.python服务器端代码4.鸿蒙手机的界面和业务逻辑5.<鸿蒙的js开发模式>系列文章合集 1.承接上篇鸿蒙客户端上传文件, ...
- 「NOIP模拟赛」Round 3
Tag 计数+LIS, 二分+ST表, 计数+记搜 A. 改造二叉树 Description 题面 Solution 如果目标序列非严格递增,或者说目标序列是不下降的,那么答案就是 \(n\) 减去最 ...
- Java工程师核心书单推荐
随便打开一个招聘网站,看看对高级Java工程师的技能要求. 抛开其它的经验能力等等,单纯从技术,或者说知识上来讲,可以发现一些共通的地方. Java基础 计算机基础 数据库,SQL/NoSQL 常用开 ...
- 从键盘读入学生成绩,找出最高分, 并输出学生成绩等级(Java)
从键盘读入学生成绩,找出最高分, 并输出学生成绩等级 一.题目 从键盘读入学生成绩,找出最高分,并输出学生成绩等级. 成绩>=最高分-10 等级为'A' 成绩>=最高分-20 等级为'B' ...
- 【Linux学习笔记0】-虚拟机运行CentOS(VMware12+CentOS)
目录 一,资源 二,VMware12安装 记录自己学习linux的过程.这将会是一个系列,本文是该系列的第一部分,主要记录虚拟机(VMware12)及对应操作系统(CentOS)的安装过程. 虚拟机( ...
- 使用docker搭建sonarqube
sonarqube是一款代码质量检查工具,使用sonar扫描我们写过的代码,可以有助于检查出代码的bug.规范性和健壮性,有助于提高我们的代码质量. 一.安装docker 安装完成之后,命令行输入 d ...
- java例题_08 输入特定数字求和(n个a位数递增求和问题)
1 /*8 [程序 8 输入数字求和] 2 题目:求 s=a+aa+aaa+aaaa+aa...a 的值,其中 a 是一个数字.例如 2+22+222+2222+22222(此时共有 5 个数相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