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ARP和RARP
ARP协议是什么?
ARP协议是"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地址解析协议)的缩写。在局域网中,网络中实际传输的是"帧",帧里面是有目标主机的MAC地址的。在以太网中,一个主机和另一个主机进行直接通信,必须要知道目标主机的MAC地址。但这个目标MAC地址是如何获得的呢?它就是通过地址解析协议获得的。所谓"地址解析"就是主机在发送帧前将目标IP地址转换成目标MAC地址的过程。ARP协议的基本功能就是通过目标设备的IP地址,查询目标设备的MAC地址,以保证通信的顺利进行。
ARP协议主要负责将局域网中的32位IP地址转换为对应的48位物理地址,即网卡的MAC地址。
在每台安装有TCP/IP协议的电脑里都有一个ARP缓存表,表里的IP地址与MAC地址是一一对应的,在linux中可以通过"arp -a"命令来查看本地ARP缓存表,ARP缓存表会定期刷新重建,在一段时间内如果表中的某一行没有使用,就会被删除,这样可以大大减少ARP缓存表的长度,加快查询速度。
RARP协议是什么?
RARP协议是ARP协议相反的流程操作,它是籍由查询网路上其它主机而得到自己的 IP协议地址。
当主机发出广播包后,接收到该请求的其他主机会在自己的ARP缓存表里查询是否有该主机的MAC对应记录,如果有,则给该主机返回响应包,如果没有,则忽略。
可以这么理解:
ARP ---> 主机发包询问:谁知道我想联系的IP为192.168.x.x的主机的MAC地址是多少?
目标主机回应:我是IP 192.168.x.x的主机,我的MAC地址是xx:xx:xx:xx:xx:xx
RARP ---> 主机发包询问:谁知道我的IP是多少?噢对了!我的MAC地址是xx:xx:xx:xx:xx:xx。
目标主机回应:我在我的ARP缓存表里查到你的MAC地址对应的IP地址是192.168.y.y
ARP欺骗攻击
从前面知道,在以太局域网内数据包传输依靠的是MAC地址,IP地址与MAC对应的关系依靠ARP表,每台主机(包括网关)都有一个ARP缓存表。在正常情况下这个缓存表能够有效保证数据传输的一对一性。
但是主机在实现ARP缓存表的机制中存在一个不完善的地方,当主机收到一个ARP的应答包后,它并不会去验证自己是否发送过这个ARP请求,而是直接将应答包里的MAC地址与IP对应的关系替换掉原有的ARP缓存表里的相应信息。
这样,攻击者C会向主机A发送一个ARP响应包,里面包含了攻击者C的MAC地址和主机B的IP信息,这样主机A的ARP缓存表里就存了一个"主机B的IP:攻击者C的MAC"的值,然后攻击者C会向主机B发送一个包,包含了主机A的IP和攻击者C的MAC地址,然后主机B也会将这信息存入自己的ARP缓存表内,这样,主机A发往主机B的所有数据包都会先发送到攻击者C的机器上,然后攻击者C再将数据包发送到主机B,如此一来,攻击者C就会截取到A和B之间的通信信息。无论攻击者C接收到主机A的信息包后做不做处理,必将影响到信息包的传递,如此以来,使用局域网时会突然掉线,过一段时间后又会恢复正常。还有客户端状态频频变红,用户频繁断网,IE浏览器频繁出错,以及一些常用软件出现故障等。攻击者更会通过各种手段盗取用户账号密码,进行交易等等木马病毒都会做的事。
如何发现ARP欺骗攻击?
局域网内一旦有ARP的攻击存在,会欺骗局域网内所有主机和网关,让所有上网的流量必须经过ARP攻击者控制的主机。其他用户原来直接通过网关上网,现在却转由通过被控主机转发上网。由于被控主机性能和程序性能的影响,这种转发并不会非常流畅,因此就会导致用户上网的速度变慢甚至频繁断线。另外 ARP欺骗需要不停地发送ARP应答包,会造成网络拥塞。
一旦怀疑有ARP攻击我们就可以使用抓包工具来抓包,如果发现网内存在大量ARP应答包,并且将所有的IP地址都指向同一个MAC地址,那么就说明存在ARP欺骗攻击,并且这个MAC地址就是用来进行ARP欺骗攻击的主机MAC地址,我们可以查出它对应的真实IP地址,从而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另外,我们也可以到路由器或者网关交换机上查看IP地址与MAC地址的对应表,如果发现某一个MAC对应了大量的IP地址,那么也说明存在ARP欺骗攻击,同时通过这个MAC地址查出用来ARP欺骗攻击的主机在交换机上所对应的物理端口,从而进行控制。
如何防范?
可以通过对IP和真实MAC地址的绑定,定期广播局域网内真实IP与MAC信息,构建防火墙等等方法来防范ARP欺骗攻击。
【随笔】ARP和RARP的更多相关文章
- TCP/IP详解学习笔记(4)-- ARP 和 RARP
1.ARP 地址解析协议(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ARP)是在仅知道主机的IP地址时确地址解析协议定其物理地址的一种协议. 在TCP/IP协议中,A ...
- ARP 和 RARP
ARP 和 RARP 1.ARP 地址解析协议(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ARP)是在仅知道主机的IP地址时确地址解析协议定其物理地址的一种协议. 在 ...
- ARP及RARP简介
1.概念 ARP(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 地址解析协议 RARP(Reverse 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 反向地址解析协议 2.AR ...
- ARP与RARP协议及arp脚本
1.什么是ARP与RARP协议 地址解析协议,即ARP(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是根据IP地址获取物理地址的一个TCP/IP协议. 在⽹络通讯时,源主机的应⽤程序知道 ...
- TCP/IP协议栈 ARP和RARP协议
上几章中我们提到以太网协议中,在以太网首部中一个帧类型的字段,它可以表示为IP ARP RARP协议. 这里说一下ARP 和RARP协议. 首先看ARP协议: 要想网络中的数据包准确到达某个主机,最后 ...
- tcp/ip 卷一 读书笔记(5)arp和rarp 同网段和不同网段之间的通信过程
arp和rarp 同网段和不同网段之间的通信过程 IPv6中已经没有arp rarp协议,所以这里都是IPv4. 链路层使用以太网地址来确定目的地址,应用则常使用ip地址通信 arp协议是指从ip地址 ...
- 【计算机网络】详解网络层(二)ARP和RARP
ARP ARP(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地址解析协议)是将IP地址解析为以太网MAC地址(物理地址)的协议.在局域网中,当主机或其他网络设备有数据要发送给另一个主机或设 ...
- TCP/IP详解 卷一(第四、五章 ARP、RARP)
数据链路如 以太网都有自己的寻址机制(MAC)地址,而IP层使用的是IP地址. 当一台主机把以太网数据发送定位于同一局域网上的另一台主机时,是根据MAC地址来确定目的接口的.设备驱动程序从不检查IP数 ...
- [TCP/IP]ARP与RARP的总结
一. 总述 简单的说,ARP协议就是将IP地址转换为MAC物理地址:而RARP,就是ARP的逆向,也就是将MAC物理地址转换为IP地址.看起来这两个协议是完全对称的,但发明这两个协议的初衷基本上没有什 ...
- arp和rarp协议
ARP与RARP详细解析 原创zlnnjit 发布于2016-04-03 15:12:15 阅读数 9544 收藏 展开 地址解析协议 ARP和逆地址解析协议RARP 1.基本关系: 2.地址解析 ...
随机推荐
- ef执行记录原生态代码方法。
select e; var f = (System.Data.Objects.ObjectQuery<SimpleEntry>)final; var s = f.ToTraceString ...
- 正则匹配<{$vcode}>变量
$title="<{t}>您的验证码是:<{/t}><{$vcode}>,<{t}>请在注册页输入验证码并完成注册:验证码<{$vcod ...
- 【python】进程
multiprocessing 如果你打算编写多进程的服务程序,Unix/Linux无疑是正确的选择.由于Windows没有fork调用,难道在Windows上无法用Python编写多进程的程序? 由 ...
- Python paramiko 模块
paramiko模块机遇SSH用于连接远程服务器并执行相关操作 SSHClient 用于连接远程服务器并执行基本命令 基于用户名密码连接: import paramiko # 创建SSH对象 ssh ...
- Online Object Tracking: A Benchmark 翻译
来自http://www.aichengxu.com/view/2426102 摘要 目标跟踪是计算机视觉大量应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近年来,尽管在分享源码和数据集方面的努力已经取得了许多进展,开发 ...
- JavaScript引用方法说明
<!DOCTYPE html> <html lang="en"> <head> <meta charset="UTF-8&quo ...
- vi编辑器的简单使用
Esc --进入扩展模式 a i o --进入插入模式 w --保存 q --退出 wq!--强制保存退出 p --粘贴 前面加数字表示粘贴多少行 u --复原前一个操作 Carl+r - ...
- ThinkPHP 3.2.3 Pager分页
不是很喜欢TP的分页类,因为生成的分页url感觉有点不好理解,例如访问路径xxxx/home/show.html,在模板输出分页后,例如产生了页码,页码链接的路径会变成xxxx/home/show/p ...
- linker command failed with exit code 1 (use -vto see invocation)
报这样的错误可能是同一个.m文件同时存在,要先把你新添加的.m文件彻底删除 Move to Trash 点击这个删除.然后clear一下,再在重新添加你所需要的文件即可解决.这次添加不要推进来,需要在 ...
- 使用GDB进行调试
下面是几篇非常好的GDB使用指南: http://www.cs.cmu.edu/~gilpin/tutorial/ http://oss.org.cn/ossdocs/gnu/linux/gdb.h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