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言

前一篇博客中,我们对TreeMap的继承关系进行了分析,在这一篇里,我们将分析TreeMap的数据结构,深入理解它的排序能力是如何实现的。这一节要有一定的数据结构基础,在阅读下面的之前,推荐大家先看一下:《算法4》深入理解红黑树。(个人比较喜欢算法四这里介绍的红黑树实现:从2-3树到红黑树的过渡很清晰,虽然源码里的实现不是这种方式 T^T),先了解一下红黑树的由来以及它的特性,这样能更好的理解TreeMap的实现。

二、 TreeMap的结构

TreeMap的内部实现就是一个红黑树。

对于红黑树的定义:

  1. 节点是红色或黑色。
  2. 根是黑色。
  3. 所有叶子都是黑色(叶子是NIL节点)。
  4. 每个红色节点必须有两个黑色的子节点。(从每个叶子到根的所有路径上不能有两个连续的红色节点。)
  5. 从任一节点到其每个叶子的所有简单路径都包含相同数目的黑色节点。

三、Tree源码解析

前一篇博客中,我们已经见过了TreeMap的继承关系,所以这里就不重复了,让我们来看一下它的其他内容。

3.1 TreeMap的成员变量

public class TreeMap<K,V> extends AbstractMap<K,V>
implements NavigableMap<K,V>, Cloneable, java.io.Serializable {
// Key的比较器,用作排序
private final Comparator<? super K> comparator;
//树的根节点
private transient Entry<K,V> root;
//树的大小
private transient int size = 0;
//修改计数器
private transient int modCount = 0;
//返回map的Entry视图
private transient EntrySet entrySet;
private transient KeySet<K> navigableKeySet;
private transient NavigableMap<K,V> descendingMap;
//定义红黑树的颜色
private static final boolean RED = false;
private static final boolean BLACK = true; }

3.2 TreeMap的构造方法

对一些不重要的构造方法就不流水账一样的记录了。

3.2.1 TreeMap(Comparator<? super K> comparator)

public TreeMap(Comparator<? super K> comparator) {
this.comparator = comparator;
}

允许用户自定义比较器进行key的排序。

3.2.2 public TreeMap(Map<? extends K, ? extends V> m)

public TreeMap(Map<? extends K, ? extends V> m) {
comparator = null;
putAll(m);
} public void putAll(Map<? extends K, ? extends V> map) {
int mapSize = map.size();
//判断map是否SortedMap,不是则采用AbstractMap的putAll
if (size==0 && mapSize!=0 && map instanceof SortedMap) {
Comparator<?> c = ((SortedMap<?,?>)map).comparator();
//同为null或者不为null,类型相同,则进入有序map的构造
if (c == comparator || (c != null && c.equals(comparator))) {
++modCount;
try {
buildFromSorted(mapSize, map.entrySet().iterator(),
null, null);
} catch (java.io.IOException cannotHappen) {
} catch (ClassNotFoundException cannotHappen) {
}
return;
}
}
super.putAll(map);
}

buildFromSorted将在后面解析,因为后面的构造函数也调用了这个方法。

3.2.3 public TreeMap(SortedMap<K, ? extends V> m)

public TreeMap(SortedMap<K, ? extends V> m) {
comparator = m.comparator();
try {
buildFromSorted(m.size(), m.entrySet().iterator(), null, null);
} catch (java.io.IOException cannotHappen) {
} catch (ClassNotFoundException cannotHappen) {
}
}

下面让我们来看一下这个buildFromSorted方法:

/**
* size: map里键值对的数量
* it: 传入的map的entries迭代器
* str: 如果不为空,则从流里读取key-value
* defaultVal:见名知意,不为空,则value都用这个值
*/
private void buildFromSorted(int size, Iterator<?> it,
java.io.ObjectInputStream str,
V defaultVal)
throws java.io.IOException, ClassNotFoundException {
this.size = size;
root = buildFromSorted(0, 0, size-1, computeRedLevel(size),
it, str, defaultVal);
}

我们先来分析一下computeRedLevel方法:

private static int computeRedLevel(int sz) {
int level = 0;
for (int m = sz - 1; m >= 0; m = m / 2 - 1)
level++;
return level;
}

它的作用是用来计算完全二叉树的层数。什么意思呢,先来看一下下面的图:

把根结点索引看为0,那么高度为2的树的最后一个节点的索引为2,类推高度为3的最后一个节点为6,满足m = (m + 1) * 2。那么计算这个高度有什么好处呢,如上图,如果一个树有9个节点,那么我们构造红黑树的时候,只要把前面3层的结点都设置为黑色,第四层的节点设置为红色,则构造完的树,就是红黑树,满足前面提到的红黑树的5个条件。而实现的关键就是找到要构造树的完全二叉树的层数。

了解了上面的原理,后面就简单了,接着来看buildFromSorted方法:

/**
* level: 当前树的层数,注意:是从0层开始
* lo: 子树第一个元素的索引
* hi: 子树最后一个元素的索引
* redLevel: 上述红节点所在层数
* 剩下的3个就不解释了,跟上面的一样
*/
@SuppressWarnings("unchecked")
private final Entry<K,V> buildFromSorted(int level, int lo, int hi,
int redLevel,
Iterator<?> it,
java.io.ObjectInputStream str,
V defaultVal)
throws java.io.IOException, ClassNotFoundException {
// hi >= lo 说明子树已经构造完成
if (hi < lo) return null;
// 取中间位置,无符号右移,相当于除2
int mid = (lo + hi) >>> 1;
Entry<K,V> left = null;
//递归构造左结点
if (lo < mid)
left = buildFromSorted(level+1, lo, mid - 1, redLevel,
it, str, defaultVal);
K key;
V value;
// 通过迭代器获取key, value
if (it != null) {
if (defaultVal==null) {
Map.Entry<?,?> entry = (Map.Entry<?,?>)it.next();
key = (K)entry.getKey();
value = (V)entry.getValue();
} else {
key = (K)it.next();
value = defaultVal;
}
// 通过流来读取key, value
} else {
key = (K) str.readObject();
value = (defaultVal != null ? defaultVal : (V) str.readObject());
}
//构建结点
Entry<K,V> middle = new Entry<>(key, value, null);
// level从0开始的,所以上述9个节点,计算出来的是3,实际上就是代表的第4层
if (level == redLevel)
middle.color = RED;
//如果存在的话,设置左结点,
if (left != null) {
middle.left = left;
left.parent = middle;
}
// 递归构造右结点
if (mid < hi) {
Entry<K,V> right = buildFromSorted(level+1, mid+1, hi, redLevel,
it, str, defaultVal);
middle.right = right;
right.parent = middle;
}
return middle;
}

**另外提一句,buildFromSorted能这么构造是因为这是一个已经排序的map。

【JDK1.8】JDK1.8集合源码阅读——TreeMap(二)的更多相关文章

  1. 【JDK1.8】JDK1.8集合源码阅读——TreeMap(一)

    一.前言 在前面两篇随笔中,我们提到过,当HashMap的桶过大的时候,会自动将链表转化成红黑树结构,当时一笔带过,因为我们将留在本章中,针对TreeMap进行详细的了解. 二.TreeMap的继承关 ...

  2. 【JDK1.8】Java 8源码阅读汇总

    一.前言 ​ 万丈高楼平地起,相信要想学好java,仅仅掌握基础的语法是远远不够的,从今天起,笔者将和园友们一起阅读jdk1.8的源码,并将阅读重点放在常见的诸如collection集合以及concu ...

  3. 【JDK1.8】JDK1.8集合源码阅读——IdentityHashMap

    一.前言 今天我们来看一下本次集合源码阅读里的最后一个Map--IdentityHashMap.这个Map之所以放在最后是因为它用到的情况最少,也相较于其他的map来说比较特殊.就笔者来说,到目前为止 ...

  4. java1.7集合源码阅读: Stack

    Stack类也是List接口的一种实现,也是一个有着非常长历史的实现,从jdk1.0开始就有了这个实现. Stack是一种基于后进先出队列的实现(last-in-first-out (LIFO)),实 ...

  5. java1.7集合源码阅读: Vector

    Vector是List接口的另一实现,有非常长的历史了,从jdk1.0开始就有Vector了,先于ArrayList出现,与ArrayList的最大区别是:Vector 是线程安全的,简单浏览一下Ve ...

  6. 【详解】ThreadPoolExecutor源码阅读(二)

    系列目录 [详解]ThreadPoolExecutor源码阅读(一) [详解]ThreadPoolExecutor源码阅读(二) [详解]ThreadPoolExecutor源码阅读(三) AQS在W ...

  7. 【原】FMDB源码阅读(二)

    [原]FMDB源码阅读(二) 本文转载请注明出处 -- polobymulberry-博客园 1. 前言 上一篇只是简单地过了一下FMDB一个简单例子的基本流程,并没有涉及到FMDB的所有方方面面,比 ...

  8. 【原】AFNetworking源码阅读(二)

    [原]AFNetworking源码阅读(二) 本文转载请注明出处 —— polobymulberry-博客园 1. 前言 上一篇中我们在iOS Example代码中提到了AFHTTPSessionMa ...

  9. 【原】SDWebImage源码阅读(二)

    [原]SDWebImage源码阅读(二) 本文转载请注明出处 —— polobymulberry-博客园 1. 解决上一篇遗留的坑 上一篇中对sd_setImageWithURL函数简单分析了一下,还 ...

随机推荐

  1. 最美时光第三方UWP源码公开

    自己大概写了一个星期的成果.. 使用了官方最美时光app的UI和图片资源,并没有调用官方接口 https://files.cnblogs.com/files/loyieking/NiceCountDo ...

  2. FixedUpdate真的是固定的时间间隔执行吗?聊聊游戏定时器

    0x00 前言 有时候即便是官方的文档手册也会让人产生误解,比如本文将要讨论的Unity引擎中的FixedUpdate方法. This function is called every fixed f ...

  3. Spring装配Bean之XML装配bean

    在Spring刚出现的时候,XML是描述配置的主要方式,在Spring的名义下,我们创建了无数行XML代码.在一定程度上,Spring成为了XML的同义词. 现在随着强大的自动化配置和Java代码的配 ...

  4. 谈谈我对php通信的理解及人生小感

    故事背景: 小王和小甜是亲密无间的好朋友. 小王到自己QQ群里看到一个免单活动, 自己支付宝余额不足, 遂用小甜的手机淘宝先花150元购买了活动产品. 到货后商家告诉小王, 确认收货后提供旺旺账号.支 ...

  5. _.contains is not a function

    在使用lodash的时候报_.contains is not a function,这是因为从lodash V3.10.1开始,将去掉contains函数,改用includes. 可以换为:_.con ...

  6. Vim 神器的打造方式

    Vim 神器的打造方式     [字体:大 中 小]   Vim 是一个上古神器,本篇文章主要持续总结使用 Vim 的过程中不得不了解的一些指令和注意事项,以及持续分享一个前端工作者不得不安装的一些插 ...

  7. 4本相见恨晚的Linux入门书籍

    有读者问可否推荐一些 Linux 入门书籍,刚好在知乎也看到类似的问题,几个零碎的命令难以在 Linux 环境中存活,如果要真正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还是要靠阅读专业书籍来积累.Linux 对后端开发是 ...

  8. SSH框架的多表查询和增删查改 (方法一)中

    原创作品,允许转载,转载时请务必标明作者信息和声明本文章==>http://www.cnblogs.com/zhu520/p/7774144.html   这边文章是接的刚刚前一遍的基础上敲的  ...

  9. 使用mitmproxy嗅探双向认证ssl链接——嗅探AWS IoT SDK的mqtts

    亚马逊AWS IoT使用MQTTS(在TLS上的MQTT)来提供物联网设备与云平台直接的通信功能.出于安全考虑,建议给每个设备配备了证书来认证,同时,设备也要安装亚马逊的根证书:这样,在使用8883端 ...

  10. ③bootstrap文本使用基础案例

    <!DOCTYPE html> <html lang="en"> <head> <meta charset="UTF-8&quo ...